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风韵 >

第179章

宋时风韵-第179章

小说: 宋时风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有组织的杀戮过去,但零星抢掠残杀却无法根除,不要说李易无能为力,连阔端也睁只眼闭只眼,只要闹的别太过份,他也不十分的计较。

    最可恨的是,蒙古军士卒对妇人的掠夺,几乎是公开化的,导致年轻妇人纷纷闭门不出,不敢公然露面,以免被蒙古军士卒抢掠。

    长期在外作战的军人,虽然浑身煞气,看是凶猛剽悍,战斗的时候不畏生死,但人是有血有肉的,是人都会有感情、有欲望,没有真正不怕死的人。杀戮令他们内心脆弱无比,每每几乎要发狂,夜啸营寨比比皆是。

    为了压抑那份恐慌,他们需要在弱者身上发泄,不能随意杀戮,他们只能在女人身上,找到精神的满足。

    好在军中严令不得破门劫掠,违抗者要处以极刑,整个十户队也要跟着倒霉,这就给了那些居民些许安全感。

    李易依旧看不过去,几次劝诫阔端和塔海,认为大军驻扎城里实在扰民,再加上容易引发疫病,要求城里留下卫队就行了,其它万户长的军队出城驻扎。他们也勉强答应了。

    几日来,蒙古军频繁调动,纷纷撤往城外,准备对附近州郡进攻,城内留下少量兵马,抢掠之风好了许多,才陆续有人敢出门买卖。

    就在第二日,进攻眉州的蒙古军部队,以整装待发。

    李易的兵马正在外攻伐,他无事可做,带着许妙娘和两个孩子入城,收拾原来租赁的宅院,住在营寨里也不是个事。

    宅院里到处是狼藉,幸亏有扎剌海带着几名箭筒士帮忙,又押来十几名邻里打扫,也算聊胜有无。

    李易对驱使百姓很不满意,却也用沉默表示默认,至少干活的人相当于受到他的保护。

    扎剌海也是个能人,派人搜罗不少名贵家私填充宅院,比许妙娘原先用度贵重许多,简直天上地下的感觉,阔端对李易也很重视,赏赐不少的金银绢帛,当然还有大量的酒肉。

    李易不能表现太过亲热,却不代表没有任何亲情,他还是每天来看看孩子。今个刚刚到了宅院,就碰到了策马而来的汪世显,不得不反身迎过来,拱手道:“总帅路过何不进来坐坐。”

    汪世显看了眼李易,不禁闪出一抹苦笑道:“大王召集商议大事,我正好在城里顺道寻你,还是快快前去。”

    李易心中咯噔一下,一阵不安的感觉传来。

    “总帅,出什么事了?”李易忐忑不安,他孤身在大军环绕下,面对阔端几乎没有反抗能力。

    就在前两天参加了会商,他向阔端提出尽快回归本军,率部参加对夔州路的进攻,却被直接拒绝了。今个,竟然又要被知会过去,还是汪世显亲自前来,显然有些状况发生。

    要说夔州路,他真是向借助蒙古人的力量拿下,这可是相对封闭可攻可守之处,进可以向东、西、北三个方向进攻或支援,退可以封闭关口自保,能够得到夔州路,就能取得蜀川富庶之地东部的安全保障。

    汪世显目光有几分无奈,稍加犹豫才道:“万户长,你的那些兄弟真是桀骜不驯啊!”

    “兄弟?”李易脸色有些不好看,原本的怀疑变成肯定,果真是他的部队出现状况。

    汪世显见李易脸色阴晴不定,不由地莞尔道:“不要想多了,他们不过是敛兵不进,派人过来问询你在何处,万户长还是快快动身,我们路上再说。”

    李易听的头皮发糁,别看汪世显说的轻巧,言辞中透出的信息让人震撼,敛兵不进代表什么?问询所在又是什么意思?分明是拥兵自重或是更加严重的事情。

    一路上,经过汪世显的分说,他算明白怎么回事。

    原来,两名卫士越城而过,第一时间夺取蒙古军战马,飞奔射阳禀报。

    其中发生何事倒是不清楚,成州万户对遂宁府的进攻戛然而止,全军收缩在射阳一线,各部经过了大幅度的调整,竟然做出对成@都方向的攻击姿态。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64章 分辨

    (全本小说网,。)

    同时,他们紧急签发当地壮丁万人,编入各千户长部队,让各部急剧扩大不少,又有很多精良的甲仗,更兼归降后得到的战马资源,令潼川府境内蒙古军部队大为紧张,不知成州万户将帅犯了哪门子疯病,竟然战场上做出哗变姿态。

    一时间,大家不知该如何是好,说人家叛乱吧!也就是摆出个姿态,并没有公开宣称决裂,说没有叛乱吧!那标准的进攻姿态又让人发憷。

    显然,有也只有在军中坐镇,呼延信、王孝仁、王柏等人并未做出太出格的举动,在保持全军临战之际,叶知秋、叶开数百名将士西进,都是原背嵬军和选锋军的精锐,编成一个千户的部队。

    简直是一场闹剧,李易一点也不觉好笑,正值关键时刻的任何举动,很可能造成阔端猜疑,让他本已微妙的环境,变的更加复杂化。就算阔端不见外,难不保末哥他们发难,这些人可是盯着他犯错,在大战即将结束之际,谁都不好说别人的心思。

    难道叶知秋想不到,还是他们过于担忧他的安危,不惜以强硬姿态面对蒙古人,让他难以预料的是竟然来到军前。

    李易怀揣着这份不安来到阔端的营地,远远看到一身白衣的叶知秋,四目相交一睹,他才随汪世显入帐。

    “李易,成州万户兵马作乱,你作何解释?”阔端尚未说话,末哥先行厉声质问,把姿态做的极高。

    李易心下凌然,末哥开口就要把罪名坐实,实在用心险恶,他毫不犹豫第辩解道:“大王,事出偶然,我部深受排挤被发落绝地,是因我前来成@都,路途中遇到扣押。”他把在金水县发生的事大概说了,算是比较合理的解释,毕竟汉军部队都是汉人世候们带出来的,有着相对的私人性质。

    阔端点了点头,能够理解下面各部那些事,战场混乱不堪,发生误会的事情比比皆是,似笑非笑地道:“原来如此。”

    末哥脸色很不好看,厉声道:“成州万户有叛乱之心,万户长虽不知情,他们却难辞其咎,必然要给予严厉惩罚,才能防微杜渐。”

    还没完了,李易很鄙视地笑了,相对于阔端来说,末哥简直是一介屠夫,他深深咽了口气,冷冷地道:“孰是孰非,让我部下进来,你们问问便知。”

    汪世显不经意间对阔端点了点头,得到阔端的示意后,转首对云都赤沉声道:“传成州万户长属下进帐。”。

    不多时,叶知秋落落大方地走了进来,还是手拿泥金扇,极有风度地欠身作揖,颇有几分玩世不恭地道:“在下,成州万户机宜文字叶知秋,拜见大王,见过各位太尉。”

    叶知秋风度翩翩极有气质,还有那文人大半,立即引起阔端好感,温声道:“看来又是个长胡子,军中无需多礼。”

    叶知秋脸色平淡,似乎并不介意阔端的戏言,又对李易颔首轻声道:“万户长。”

    阔端看了眼李易并未说话,末哥却道:“成州万户在射阳,为何要招募兵马上万,还要构建防御堡寨?”

    即便是叶知秋睿智过人,李易还是担忧不已,却见叶知秋淡然一笑,从容不迫地道:“成州兵马不过数千,要进攻遂宁、普州各处,不招募兵马岂能成功?再说这些都是民兵,战事结束都要解散归田。”

    李易终究放下心来,看来叶知秋有备而来,即点出了强大的军力,又给了蒙古人缓和的空间,他无需过份担忧。

    “胡言乱语,既然要进攻,何必把全军收缩,还要修缮堡寨,这不是要勾结南朝残兵意图不轨吗?”末哥声色俱厉字字诛心,李易的部队太强悍了,不仅沿途霸占甲仗库收编败兵,还公然招募民兵,要真的集中起来的话,恐怕会背靠夔州路立即形成对峙态势。

    阔端的脸色亦沉了下来,目光中闪烁不善杀机,显然有所触动,他深入蜀地不敢造次,要是成州万户勾结夔州路叛乱,挥军断剑阁道路,他将成为瓮中之鳖。

    汪世显看了眼李易,说道:“我军利在速战,修缮堡寨恐怕另有所图,还不从实招来。”到了现在他才翻脸,开始质问李易的目地,刚才路上都是虚与委蛇。

    李易心下暗叹,汪世显虽是被迫投降,却已真正投向蒙古,朝廷三番五次拒绝其内附,实在是伤人不浅。

    末哥和汪世显相继发难,如不能自圆其说,恐怕难过阔端刀斧,他不仅暗自焦虑,下意识把手放在刀柄旁,一旦有事能第一时间拔刀冲向阔端。

    叶知秋却不以为意,晃动泥金扇,飒飒笑道:“成州万户改编不久,战术战法多有残留。合州乃南朝重镇,又有泸州为犄角,瞬息可出数万大军,又占据大江便利可用水军优势,我军兵少,分路进兵必然被其各个击破,与其徒受羞辱不如集中兵力,待万户长回归一鼓作气,扫荡其残兵。”

    李易不能不暗自佩服,叶知秋之言从成州万户尚不适应蒙古军战术,到兵力不支签发壮丁再集中自保,把一切责任推的干干净净,当真是一张三寸不烂之舌。

    末哥一怔欲要质问,却不知如何去说,虽说蜀川宋军主力被摧毁,但合州和泸州一代的水军兵力,还是相当雄厚的,再加上夔州路的支撑,并非蒙古军实力能轻易撼动。

    汪世显瞥了眼李易,却显得意味深长地道:“你等率一千户兵马前来,意欲何为?”

    话问到点子上,李易也心中狂跳,狠狠地瞥了眼汪世显,路上还谆谆关切,时下却锋芒毕露。

    不过,他也能理解汪世显,扼杀一切可疑之人,换成他也会如此锋利,甚至问也不问直接斩杀。

    “万户长遇险金水,作为部下自然要来护卫。”叶知秋不屑一笑,正色道:“难道总帅遇到险状,部下不闻不问?”

    汪世显虽精明强悍,却哪里是叶知秋的对手,一时间张口结舌,神色间却有几分难堪。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65章 末路知遇之恩,当相报

    (全本小说网,。)

    李易见时机已到,立即道:“大王,在下于金水县被截留,事太急不能不拿下几人,我那两名卫士吸引追兵越城而去。不然,恐怕我尚在金水不得出,几个孩子也不能幸免。”

    他没有提自家嫂子也有原因,你要说嫂子被杀也就杀了,那不过是是和你有关的妇人,侄子却不一样了,在男子暂无后人的情况下,侄子是可以作为继承人的,哪怕有了嫡系血脉,侄子也是近支最亲密血脉所在,杀人子侄不共戴天啊!

    阔端一听,脸颊出现几分惭愧,李易之言句句诛心,真的来晚了,王家几个孩子定不能幸免。真的杀了人家血脉后辈,不想反也被你给必反了,何况李易事先劝阻他戒杀,人家占着理,蒙古人每次出兵也要抓到理由不是。

    “万户长担忧家人又忧虑战局,不愿多率兵马护卫,却不想终究遇险,试问堂堂行军万户长,竟被区区百户长扣留,金牌竟毫无用处,简直是笑话。”叶知秋毫不客气,言语充满讽刺意味,直接点名蒙古军太混乱了,更指出阔端、塔海等人毫无权威。

    “你,难道你家万户长死了,你等会举兵造反不成?”末哥大怒,怒视叶知秋,恨不得当即斩杀这厮。

    “万户长若有事,我等自会举兵报仇,不死不休。”叶知秋直视末哥毫不退让,直接来个重磅炸弹,丝毫不避讳叛乱。

    此言一出李易大惊失色,这不是没事找事嘛!有时事情暗中决断就成了,说出来恐怕并非好事,要坏事。

    阔端脸色愕然,目光惊诧,几乎不敢相信,能有人敢在他面前直言反叛,连汪世显也瞪大眼睛直咽唾液,奶奶地,这个文士也太强悍了点。

    末哥凶相毕露,霍地起身拔出弯刀,狞笑道:“那我就先斩了你,再灭叛贼。”

    “住手,大王,请自重。”李易毫不犹豫地站到叶知秋身前,手握刀柄怒视末哥。

    一时间,帐内气氛急剧紧张,几名蒙古云都赤面面相觑,纷纷握住刀柄戒备,等候阔端军令。

    “郡王息怒。”汪世显急忙挡在末哥身前,他并不是为了李易,而是觉得李易的事情事关其他将帅,当然也包括了他在内,要真是蒙古族百户长连其它万户长都不鸟,搞不好某天轮到他倒霉了,转首望着阔端,沉声道:“大王。”

    阔端摇了摇头,目光落在叶知秋脸上,表情冷淡地道:“为何要举兵报仇?”

    叶知秋非常平静,平静的连李易也感到意外,却听他道:“成州万户长原是拱辰军,屡受蜀帅赵彦呐排挤,被逼入绝境自生自灭。所部将校哪个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