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风韵 >

第148章

宋时风韵-第148章

小说: 宋时风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李易听的心中微动,叶知秋口气很狂傲,满朝君臣在他口中,全是无用之辈,不过几大率臣也分析的颇为到位。

    “却不知先生,对时局有何看法?”

    叶知秋一笑,手拿扇子虚扇几下,正色道:“不敢,鄙人倒是听闻都监战绩斐然,蜀川一枝独秀。”

    李易有些难为情,尴尬笑道:“不过机缘巧合,将士用命而已,先生过誉了。”

    “若非将士用命,那蜀川早已是女真天下。”叶知秋淡然一笑,继续说道:“鄙人一路入山,却见营寨不妨井然有序,攻守进退自如。最妙的是步卒竟配马操练,却知都监不仅有眼光,且有能力夺取战马,令人敬佩。”

    时下,大宋各处将帅,不能说全然草包,亦有存心要组建强大马军之人。

    可惜,江南虽有山河天线,却天然短缺马匹,无法大规模饲养战马,组建强大马军,实在令人遗憾。也只有岳飞的御前后护军,通过对伪齐的不断征战,组建了一支八千人的马军,才敢于和金军硬碰硬,并取得不菲战绩。

    从山前到山中,目睹拱辰军呼啸而过的马队,一批批在河边清洗的战马,叶知秋不能不感慨万分,又道:“都监出兵,马军不过数百,今几乎全军配马,区区乌合之众,一年内成虎狼之师,服绯贯铁,颇有当年西军风范。”

    李易心下亦是自豪不已,拱辰军人人有马,甲坚器利,逐渐尝试培育马种,他甚至认为再给他五年时间,必能成立一支数万人的精锐。

    “先生过誉,不过先生远道而来,想必旅途劳顿,在下吩咐下去,为先生沐浴更衣,歇息片刻,晚上为先生接风洗尘。”

    叶知秋哪里在意虚套子,却不能不遵从规矩,当下道:“鄙人倒觉得困乏,也好,恭敬不从命。”

    “先生请用茶。”李易再不询问方略,既然叶知秋投效,他有的是时间试探。

    次日,山外。

    “六哥,流民不断涌入,咱们压力太大。一旦鞑虏迫近很不好办。”王柏颇受重视,陪同李易巡视山外,看到一片片简陋的农庄,不禁忧心忡忡。

    李易何尝不知,流民定居长久对拱辰军来说,是利大于弊,至少能解决粮食问题。但是,时下大战将起,越来越多的流民,成为蒙古军猎取目标,拱辰军若保护流民,行动必然受极大约束,再也不能随机应变。

    “一旦利州御前兵马奉命南下大安,我军便成孤军,有流民制累却不知如何处置。”李易脸色平静,转首目视王柏。

    王柏稍加愕然,急促地道:“曹太尉南下?沔州乃重地,岂能放弃。”

    “恐怕事与愿违,我等无能为力。”李易无奈一笑,又道:“或许曹太尉能坚守仙人关,但我等不可不做完全打算。”

    王柏脸色一正,道:“六哥说的是,一旦御前诸军南下大安,关外便只剩我军,这么多流民汇集,鞑虏想不来都难。”

    李易颔首,正色道:“如此,我军怎么应战?”

    王柏在李易面前,还有几分谦让地道:“想必六哥早就胸有成竹,何需小弟班门弄斧。”

    “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十但讲无妨。”李易很看重王柏谋略,很想听听他战术上的看法。

    “六哥,设想御前兵马无论留退,我军都无法得到有力支援,只能凭借自身生存。”

    王柏清了清嗓子,朗声道:“我军频频出击,早就引来鞑虏关注,他们来犯是迟早之事。索性营寨驻扎在山里,六哥在山外布置得当,一旦有警咱们可将流民迁入山林,组织壮丁守卫隘口。”

    “集结主力进入平地,与来犯之地周旋,我不相信,他们能撒下十万大军,进行常年包围。”

    并无多少新意,李易知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再优秀的将帅面对绝对力量对手,在有大量牵绊情况下,也无可奈何。

    “若无山中上清观,恐怕光疫病,就要死去很多人。”

    李易眼前闪过一个人影,却又摇了摇头。

    正在筹措间,却见叶开飞马而来,五步外跳下马来,几步跨到李易身旁,递上一封火漆官塘,道:“六哥,利州加急官塘。”顿了顿喘口气,又道:“方才,探马来报,虏人一个万户队开进成州,正向我军方向而来。”

    李易对蒙古军来犯,并不非常吃惊,平静地接过官塘,打开一看,脸色顿时沉了下去。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01章 第301 去留

    (全本小说网,。)

    李易脸色有异,落在王柏眼中,但他知李易禀性却未开口相询。

    “回去,召集营指挥之上将官,半个时辰后来议事。”李易面色冷峻语气决然。

    叶开神情肃然,沉声道:“是。”

    当叶开飞马离去,李易把官塘递给王柏,淡然道:“山雨欲来风满楼啊!老十,看看。”

    王柏已经接过官塘时,心情颇为复杂,简单的举动寓意却非同小可,似乎李易很重视他,当他扫了眼官塘脸色大变,抬头望着李易,出奇愤怒地道:“太不像话,如此我等危矣!”

    “子纯,如果有一天,我、我做出并非出自本心。。。。。嗯,暂时的,也不是。”李易犹犹豫豫,似乎吸了口气,沉吟一下,道:“暂时违背本心的举动,你会不会支持我。”

    王柏一怔,不想李易竟说出此话,不禁道:“六哥,形势并非毫无生路。”

    李易知道王柏听明白了,摇头道:“无论我做任何决断,你都会支持我?”

    王柏神色犹豫,迎向李易真挚的目光,心下一动,正色道:“我相信六哥。”

    李易会心一笑,转身向战马走去。

    半个时辰后,拱辰军设在山谷中营寨,中军帅帐内李易端坐上首,神情严肃地环视众人。

    呼延信坐在首左第一,王孝仁、上官平、吴天佑、许杰、尹宗正、成轩、明皓、王柏、苍进、叶开、梅殷、李庆在座,叶知秋虽已投效,却未曾参加军事会议。上官平虽遭贬斥,但在作战中累有战功,成立第十营为指挥。

    众人传看官塘,又通传军向驻泊地开进消息,个个脸色各异,大帐中气氛冷清。

    “各位,不要怀疑,我等处境可以说万分危急,”李易几乎一字一句,字字如戳地沉声道:“今日,刚得到官塘,便请诸位商议。”

    李庆自不必说,他归顺不到半年,对大宋朝廷内部事,无话可说,整个人稳坐钓鱼台,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模样。

    李易有些失望,作为歃血为盟的兄弟,他不奢求彻底支持他,至少态度上要给他鼓舞,除王柏表情淡定外,也就是王孝仁,吴天佑叶开,梅荫脸色激动,其余均是犹犹豫豫。

    呼延信身为都虞候,不得不开口道:“老六,我军依山旁水,外有三座土墙营寨,中有大山小道,内有崇山峻岭,鞑虏即便有十万人,又有何惧?”

    李易不语,呼延信所言乃常识,根本等于没说,他心中有数,你要各处相互声援还行,要是孤军那就洗洗睡吧!

    叶开环顾众人,毅然道:“虏人并不可怕,各位兄弟难道看不出,大安以北我们已成孤军。而我占据地利,虏人再说,一时半会也无可奈何,我等所虑制司是否放弃关外。”

    李易与赵彦呐事,除了李庆外其余众人皆知,不免心下踹踹,各自在想如何是好。

    李易并未阻止叶开,反倒是饶有兴致地观察众人脸色,尤其多看东方白几眼。

    “老六可酌情放弃营寨,率士马南撤。”尹宗正瞥了眼叶开。

    叶开少有的面红耳赤,高声道:“七哥,全军南撤,说的简单,先不说制阃,六哥一旦南下,将会是如何局面。且说虏人迫近,外面近万父老如何行走,总不能把他们抛下。”

    尹宗正翻个白眼,不悦地道:“这些流民,不知消耗我们多少钱粮,大战将起又岂能让他们拖了后腿。”

    李易挥了挥手,止住刚要说话的叶开,沉声道:“时下军情紧急,不是争吵的时候,我现在要听是南下还是留守。”

    原来,利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司发来官塘,曹友闻奉赵彦呐帅令,放弃沔州退保蜀口,曹友闻发官塘令拱辰军即可南下撤入大安。

    李易非常的惋惜,虽对曹友闻能否坚持,隐隐有怀疑,但在既定事实面前,他仍是大为失落。

    历史,终究按照轨迹,慢慢向前发展,从阶州陷落、天水之战,西和州遭遇战,一直到曹友闻撤兵。

    他在几个月里,频繁与蒙古军交战,无不带有影响历史大势意图,却不想竟是此结局,真的让人很失望。

    曹友闻在官塘中,非常隐晦地要他火速南撤,品味再三,知赵彦呐玩的阴谋。

    制置使司传檄利州御前诸军退保大安,却未提到各地厢军、民兵,显然打算孤立他,置他于死地。

    李易不免冷笑,他本不愿南撤,赵彦呐毒计,虽狠辣无比,他却早就有了打算。多日来闭门不出,设想各种条件下,各种方法利弊对大势的影响。

    众人在李易的催逼下,吞吞吐吐地发表意见,大多是赞成立即南下大安。

    李易理解大家心情,曹友闻大军南撤,关外仅剩拱辰军一支独秀,在强横的蒙古军面前,注定要全军覆没,没人愿意打一场毫无希望的仗。

    “我的主张是,拱辰军留在关外,依托山地抗战。”

    李易言毕,众人皆惊,呼延信几乎是惊呼地道:“老六,万万不可,我军兵力单薄,怎可与虏人抗衡。”

    李易神色平静,徐徐地道:“我自有主张。”

    王柏环顾众人,不紧不满地道:“我赞同六哥主张,虏人来犯,守御蜀川必然要在关外。退守大安一马平川,敌众我寡,如何与虏人较量?”

    “我军留在关外,尚可自主进退,一旦退入大安,我军作为民军必为御前兵马消耗,恐怕到时候。。。。。。”他没有再说下去,大家也都明白下面的话。

    李易与赵彦呐之间,南退大安必被报复,拱辰军首当其冲成为牺牲品,也不是众人愿意见到的。

    他们涉身拱辰军从小到大的发展,目睹拱辰军逐渐壮大,成为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劲旅,绝不愿被当成牺牲品消耗,哪怕是为了自己的权力也不会甘心。

    上官平却瞥了眼李易,淡淡地道:“我军成关外孤军,必为虏人窥视,再说曹太尉令我军南撤,如留下等于违抗军令,恐怕被人诟病。”

    稍稍将了李易一军,你不是要求全军严守军法,上峰调令看你如何遵从。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02章 清波子

    (全本小说网,。)

    李易却摇头,淡淡笑道:“我军虽说从属御前诸军,却非上下隶属关系,曹太尉的官塘仅是建议。”言下之意相当明了,他绝不会盲目服从军令,连曹友闻的命令都这样,就别说再高个层次的制司了,他们能左右他的决策,却不能直接命令他去做不愿做的事情。

    上官平有怨气他是知道的,也不想与其较真,让兄弟之间关系交恶,那可是来之不易的生死之交。

    正当气氛颇为尴尬之际,卫士入帐道:“都监,上清观清波道长求见。”

    “清波子?”李易有些糊涂了,自己并没有和蜀川道门打过交道,道士来找他做什么。

    “清波子道长,乃附近上清观都厨,多日来在外面为流民诊病,医术颇为高明。”许杰掌管辎重营,与外面打交道较多,自然要回答这个问题。

    李易这才记起,原来附近有几家道观,都是些山居道士,平时为流民诊断病患,当即起身道:“今日事先到了这里,无论怎样,都要严加防御。”话尽于此,先期对即将来临的作战进行部署,待众人起身后,才说道:“有请清波子道长。”

    卫士下去后,一名个头瘦高、面目俊朗,,身穿灰色道袍,脚登云履的中年道人,器宇不凡地慢步走入,并与众人稽首招呼。

    “都监,贫道清波子有礼了。”清波子打个稽首。

    李易起身,并没有展示道门身份,当然也没有那个必要,拱手道:“军中简陋未曾有蒲团,望道长见谅。”

    “都监客气。”清波子谢过后,大大方方地坐下。

    李易坐后,试探地问道:“不知道长,来此何事?”

    “贫道前来,却为山外那些生民请命。”

    “请命?”李易神色稍愕,旋即淡淡笑道:“在下洗耳恭听。”

    清波子微微稽首,沉声道:“我观都监在山外营寨,并不能全然护民,流民越聚越多,恐虏人遽然杀到多遭杀戮。”

    李易心念一动,嘴上却道:“不知道长,意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