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风韵 >

第124章

宋时风韵-第124章

小说: 宋时风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话,绵帛做的铠甲,虽防护力不错,却胜在轻便快捷,可惜容易磨损严重,各处禁军分配犹自不够,哪有太多给民兵,这是嫡子和养子的分别。

    不过,人家倒是给了,都是些破损衣甲,他自然不会愿意。多日来的走动,两人熟稔许多,或许又从南霁云那里套的了不少好处,赵彦呐对他的关心更进一步。

    “那也不能拿不顶用的胡弄,上了战场可是人命啊!”李易不依不饶,毫不妥协。

    “早知你是刺头,就不给万人。”赵彦呐无奈一笑,他可真是为难,到哪给李易找几千套甲胄。

    “阆州武库中,不是还有大量的甲仗?”李易自然有渠道打听,不是还有曹家兄弟嘛!

    “想都别想。”赵彦呐脸色一本,正色道:“那都是军中储备,应急所用,轻易不得擅动。”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52章 讨价还价

    (全本小说网,。)

    阆州都统制司驻军上万,虽大部随赵彦呐从征,但军械库仍在,储备大量的精良甲仗,实在令人眼馋。李易身为都转运司干办公事,又是主管拱辰军的招募,自然把主意达到了这些军备上面,放着也是放着。

    “我那一军,简直就是破烂,实在有辱军容。”李易打悲情牌,脸色颇为无奈。

    赵彦呐玩味一笑,忽然道:“流民不少,你那拱辰军招了多了兵马?”

    李易心下暗颤,揣测压低兵额之事,可能被赵彦呐所知。他倒也不怕,各军不都是那样?再说人多了也不是好事,当即道:“五千之众,现有三千余人在沔州、大安受训,数月后可成劲旅。”

    赵彦呐深深看了眼李易,意味深长地道:“全力招募,恐怕现在有七八千人了,怎么才五千人?”

    “钱粮太少,招募闲散又有何用?上了战场一哄而散。我想慢慢扩招,训练一部再招募一部,不能靡费钱粮。”李易狡辩,其实他也没错,架子已经搭好,他有理由慢慢招募兵马,相信赵彦呐也明白。

    拱辰军钱粮分派都是公开的,他仅未贪墨一文,反把自己的赏赐都拿出来养兵,放在何处都能说通。

    好在赵彦呐并未计较,或许知道李易的打算和难处,温和地笑道:“你这厮好不刁钻,别人都是拿,你却向外拿。”

    “虏人入蜀,玉石俱焚,钱财又有何用?”李易说的实话,命都没了要钱干个鸟。

    赵彦呐不好再说,摇头道:“怎么折腾就随你心意,我这应付应付各路安抚、统制,犹自不暇。”

    李易撇撇嘴,既然来早有打算,当即道:“拱辰军岂能与御前兵马相比,贫道有一事,请制阃恩准。”

    “哦,何事?先说来听听。”赵彦呐犯嘀咕,前天被李易钻个空子,要走两个月预支钱粮,可得谨慎些,别又被套住了,忽然又转变话题道:“对了,既然你已经领军,那就不要再称呼道门了。”

    李易玩味一笑,赵彦呐让他变了称呼也是正常,总不能在军中自称贫道,那也太让人难堪了,当下道“制阃教训的是,在下晓得了,不过此事对于制阃而言,一句话易如反掌,又能减少开支。”

    赵彦呐眉头微蹙,实在想不透,易如反掌和减少开支,又是哪门子事?警惕之心大盛。

    李易一笑,他有绝对把握让赵彦呐点头,当他打探到消息时,绝对惊喜万分,不想透露消息者竟说,一堆废物,靡费钱帛,他心中暗骂傻瓜。

    却不知,为了这些废物,又闹出了一场大事。

    “制阃,在下知制阃难处,也不要那些精致绵帛铠甲。”李易小心翼翼,先放个甜枣。

    赵彦呐点了点头并未说话,脸上警惕依旧。

    李易奸猾地笑了笑,又道:“听说阆州苍溪甲仗库,有大批铁甲,不知制阃可曾知道?”

    赵彦呐军事不行,却也是老混混了,一听就明白李易意思,笑道:“原来你动那批铁甲的心思。”

    “都是别人的不要的,放在库中还需定期涂漆,花费不小,不如给我算了,战后再如数归公。”李易即已出牌,索性就讹上。

    这批铁甲放置时间极长,最远着可追溯到南渡之前,由西军南撤时带来的甲胄。

    当年吴家兄弟组建大军对抗金军,用的正是这批铁甲。后来绍兴议和后,蜀川特殊地形和气候,使铁甲颇为累赘,当地多产锦帛,用锦帛制成的铠甲轻便坚韧,逐渐把铁甲淘汰。

    一部分残甲回炉,质量高的铁甲被封存,虞允文守蜀又制作一批精良铁甲,却未能成行,还是被封存。金宣宗南侵以来,虽战事频繁,两淮、荆湖尚能应付,蜀川库存仅有少量提取,再说本地的铁甲也不能大量给予别人,那是傻瓜才干的破事。

    吴曦叛乱,事情仓促,仅四十七日便被镇压,蜀川铁甲不少却尽数限制,令人惋惜。

    赵彦呐知阆州一地,便有六千领全装铁甲,却无将帅要用。李易竟打起算盘,令他有些好笑,不由地道:“蜀川地形曲折,铁甲颇为不便,你要它作甚?”

    李易长长一叹,故作愁苦,道:“不得已而为之,反正我军配合御前诸军坚守,还望制阃成全。”

    赵彦呐稍作沉吟,有感李易所言不错,坚守关防,机动性倒放在其次。软甲难求,他也不好一下给李易数千套,铁甲是没人要的累赘,给就给了,算成全李易,拉拢这位都转运司公事,再让南霁云再多些人情。

    “虽说蜀川各军不用,难免朝廷调用。”赵彦呐故作为难一阵,仿佛下了大决心,决然道:“也罢,给你三千领。”

    “三千领?”李易眉头微蹙,为难地道:“我部现有五千人,三千领恐怕太少。”

    “混话,便是御前诸军,披甲者也不过六层。”赵彦呐翻个白眼,差点被李易气死。

    李易心下暗喜,却愁眉苦脸,道:“既然制阃说了,在下不能太贪让制阃难做。多加五百领备用,我要一千五百全装马军甲胄,两千步人甲。”

    赵彦呐一怔,嘴角直抽,蹙眉道:“马军甲胄,还要全装,整个阆州还没有一千副全装马军甲胄,你好大的胃口。”

    李易翻个白眼,却不想全装马军甲胄如此少,不禁道:“制阃,在下招募一些来自陇右的牧人,倒能组建几部马军。”

    “真有你的,招募民兵,竟能让陇右有马者投效。”赵彦呐来了兴趣,倒是不在小看李易。

    李易连忙打马虎眼,道:“随愿意流离失所,他们也不愿加入禁军,索性留在我那,战后自可回乡。”

    几部马军还入不了赵彦呐眼界,李易即有能耐招揽马军,也是好事,索性由他去了,反正都是他能调遣的力量。

    “也罢,制司与你开具刺文,一千五百领全装马军甲胄,两千五百。。三千领步人甲,随你挑选。”赵彦呐再次加码,索性人情给到底,反正是一批将帅不要的铁甲。

    “多谢制阃。”李易自是大喜,简直超出预期目的太多,赵彦呐的人情虽不好拿,但他却毫不介意。现成的东西,先拿到手再说,至于人情日后有机会再说。

    当日,李易就匆匆告辞,请上曹友凉,由王孝仁、吴天佑、叶开并百名背嵬军将士,一同前往阆州。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53章 冲突

    (全本小说网,。)

    苍溪县,地处阆州西北,紧靠嘉陵江,交通便利,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是蜀川一处屯兵之所,坐落着阆州最大的甲仗库,也是阆州都统制司衙门所在。

    李易一行到达后,没浪费任何时间,先去阆中拜会知州、通判,又去都统制司办理各色手续,有制置使司刺文在手,倒没有阻碍。手续办理完毕后,他们直接去了苍溪甲仗库。

    甲仗库在苍溪县城城北角,占地委实不小,外面的一处军营,驻泊数百兵马。

    李易虽是都转运司干办公事,却知小鬼难缠,多以姿态放的很低,对甲仗库管库使臣,那是极为的客气。

    “都监,虽说铁衣无用,却也是精钢制作,能存在此处的,无不是上等精良之物,光是上漆就让弟兄们花费不少。”管库使臣一脸欠抽地笑,语气中充满暧昧,意味却明白无误。

    当然,拱辰军的成立并未设置都统制,而是例循旧制度,按照其它军州的惯例,这些民兵部队冠前禁军名号,统率队伍的将帅也用总管、都监等名号,南霁云以潼川府路分都监名义创立,反倒是下层用御前兵马的编制称号,

    当然,连南霁云也不可能给予他总管名号,只能让别人担任名义上的副总管,给他都监的名号,也算有了个正式的名份,不再是尴尬的干办公事。更好第掩盖他的身份,免得让人感到不可思议,避免很多人的闲言碎语。

    李易眉头微蹙,很显然对方不说官事,强调花钱,是向他们伸手要钱。都什么时候了,蒙古军即将南下,到时阆州甲仗库要归蒙古军所有,还真有脸皮伸手。

    曹有谅脸色不豫却没有说话,吴天佑火爆脾气,立即变了脸色,幸亏王孝仁一把拉住。

    管库使臣见李易不语,左右人众脸色很不好看,有些不耐烦了,半阴不阳地道:“都监,若要快点,那就按规矩来,小人也好介绍船队装载。”

    李易强压胸中闷气,勉强挤出一分笑意道:“拱辰军草创不久,各项用度紧迫,不过几千领铁衣,还望通融一二。”

    管库使臣翻个白眼,叫穷也别来这里叫,这种乡巴佬见识多了,不屑地笑道:“都监说笑了,不消说别的,便是开库提取铁衣,这些搬运钱,上船钱,哪个不是库司自掏。每岁拨下的那点钱,还不够给铁衣上漆的,总不能让兄弟们白出力,最后又得掏腰包子。”

    曹有谅脸上一阵鄙夷,暗骂管库使臣一嘴屁话,分明讨要好处,说的如此悲惨,每年的总领所分拨钱粮,不都是给这帮人吃的饱饱的。

    李易又不是傻瓜,岂能被管库使臣糊弄,他毫不妥协地道:“这又怎么说的,难道朝廷兵马使用自个的甲仗,还要掏钱去买?在下身为都转运司干办,兼差都监拱辰军,却不知有此规矩。”

    管库使臣似乎不吃这套,冷笑道:“都监是有制司刺文不假,却还是潼川府路的兵马。州县甲仗库却有规矩,明说了吧,凡是领取甲仗,按例都有开库钱,役使钱,茶水钱,便是到了制阃那里也就这说法。看都监是文官从戎,小人也不为难,一千五百马军、三千步军铁衣,钱百缗。”

    李易脸色一变,百缗,明目张胆地勒索也就罢了,竟狮子大开口,张嘴便是十万钱。平素里,若有一万钱他恨不得都投入军中,十万钱够他军中多少日的伙食,尼玛,也真敢开这个口子,不怕老天用雷劈你。

    吴天佑再也忍不住了,厉声道:“好你个管库,区区小使臣而已,竟明目张胆索贿,还有没有军法。”

    “方才该说的都说了,没钱,一边凉快去。”管库使臣轻蔑一笑,转身背手便去,摇头晃脑地轻声道:“穷鬼。”

    李易双目闪过一抹厉色,连曹有谅也面带杀机,王孝仁、吴天佑眼珠子通红。

    却见瘦小的叶开一步跨上,伸出猿臂,瞬间把管库使臣制住,厉声道:“老子看你这厮找死。”

    甲仗库门前,两名军兵本来大大咧咧,忽然发生变故,对方如此强势不由地脸色大变。

    “给老子开库。”既然叶开动手,眼看是不能善了,李易也不是善茬,索性顺势强力索取。

    “杀人了,他们要杀人了。。。。”管库使臣杀猪般叫嚷起来,反正这是他的主场,闹腾起来外地人铁定吃亏。

    甲仗库外设有军营,平素里由阆州都统制司负责安全,日常也有十余名军兵巡逻,谁敢在甲仗库放肆。管库使臣杀猪般叫喊,自然引起他们注意,立即围了上来。

    “竟对刘管库无礼。”

    “放开管库。”

    “他娘地,活得不耐烦了。”

    面对甲仗库军兵骄横的态度,李易等人颇为不屑,他们都是上过战场,在上万蒙古军中百战余生的人,岂能把这群乌合之众放在眼里。

    “把这群拿下。”管库使臣动弹不得,嘴里却叫嚷着。

    十余名军兵目露凶光,个个手持曲刀靠了上来,看情形是难以善了。

    曹友谅大怒,挺身而出呵斥道:“我乃利州御前选锋军正将曹友谅,放下你们的兵刃。”

    利州驻扎御前诸军名气亮相,可以说是蜀川四支大军最精锐者,曹友闻名声显著,可不是闹着玩的,阆州还属于利州路管辖,得罪曹家兄弟可不是闹着玩的,人家就是歪歪嘴就够你喝一壶了。

    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