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风韵 >

第114章

宋时风韵-第114章

小说: 宋时风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家分汉,蜀汉最为弱小,主流史学家说蜀汉之所以丧失争霸中原资本,是先主意气用事,用举国力量伐江右导致。其实,刘备举兵不过四五万人,用的还是益州本土的班底,应该说是做个姿态,顺便削弱益州本土士族的力量,就算失败了也并没有伤筋动骨,就不要说丧失争霸资本了,诸葛亮北伐还能动用十万人。

    原因,就是人口少,养兵负担太重,再加上曹操撤离汉中把人口都迁走了,几十年都恢复不过来。面对严峻的形势,诸葛亮出了主动进攻争取生存,防御方面只能依靠分散守御要点,利用汉中周边的山地险峻,步步拦截魏军,就算对方能抵达汉中郡城下,没有攻占外围哪些要点,你的粮草也处处受到打击,没有粮食的结局只能是全军覆没,这就维系了汉中的安全。

    姜维主兵的时代,把诸葛亮的部署全否定了,放弃了外围据点,主力全部集中在汉中防御,美其名曰诱敌深入,人家大军抵达粮草畅通无阻,在绝对人力的态势下,傻瓜都知道谁赢谁输。

    而今,吴家兄弟制定蜀川防御,就是借鉴了诸葛亮的方略,险要道路两侧都是宋军据点,金军那么好的牙口也不可能都啃下来,你不全拿下来就不可能深入,女真人连续几次惨败,保了蜀川百年平安。

    关外五州被放弃,实则和当年姜维行事如出一辙,看是四平八稳的方略,在聪明人眼里就是到处漏洞,对手直接长驱直入,寻求决战的机会,更何况最大的外援不仅被拒绝,还被推到对手的怀抱中。

    “哎,我又何尝不知,可惜朝廷以其心叵测,拒绝接纳。”曹友闻一叹,低声道:“汪世显,却是一条好汉。”

    “好汉也得看跟谁。”李易摇了摇头一脸讥笑,又道:“阔端不会放弃这块肥肉,一旦汪世显投降,他们将对我有绝对优势,唯有依靠险要关口维持。如我判断不错,沔州失守蜀门大开,阔端必冲击阳平,大安军之战必不可免。”

    “不过,大安军为古汉中谷地,地势平缓、毫无起伏,在此决战,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一场血战啊!唯有将士奋勇,方可险中求胜。”

    曹友万握拳,声色俱厉地高声道:“五十万,看有五万杂胡便顶天了,我利州御前六军,乃朝廷在蜀川精锐,定然要杀他个人仰马翻。”

    “老二,不可胡言。”曹友闻脸色平静语气清淡,却又带着淡淡地自负,这是来自世家的矜持,更是名将的气度。

    李易稍加沉吟,亦是赞同曹友万之言。

    在历史上,端平二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同时启动三场战争,长子西征、东伐高丽、南侵大宋,蒙古族各部才有十余万兵力,其余皆是由色目、汉人、女真组成的部队。

    南侵大军分为两路,进攻京湖的阔出是主力,必然拥有大量精锐的蒙古族部队。按照虏人口和兵力调遣来看,阔端统率所谓五十万大军,最核心的蒙古军人不会超过三万,有了这个判断,他断然道:“太尉,阔端声势浩大,却外强中干,御前诸军未尝不可在大安决战。”

    “正如公事所言,虏人势大,大安如何打?”曹友凉较冷静,在地势平坦处,三万蒙古骑兵,也不是宋军所能应付,何况人家还有汪世显的支援,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李易一笑,起身来到悬挂的地形图前,道:“大安地形虽平缓,却是一片谷地,周边全是高山峻岭,限制了马队机动能力。有时候,一点短处却是致命的。”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32章 怒火

    (全本小说网,。)

    “虏人自发迹以来很幸运,他们的对手要么未找到弱点,要么是内部一盘散沙。这次我们要在川口汇集,结束虏人铁骑所向披靡的神话。”

    曹友闻三兄弟亦是起身,站到地形图旁,闻李易的豪情壮志之言,曹友闻笑道:“有点意思,那是场血战。”

    “经验与见识,绝非凭空得来。”李易玩味地一笑,却不多言。

    曹友闻一怔,苦笑道:“公事所言极是。”

    曹友凉却盯着地形图,正色道:“此战艰苦,却还未到无可挽回程度。只要死守两处关隘,迫使虏人下马步战,以我弓弩犀利,也不怕他万马奔雷。”

    清野原救援战,很大程度是山区作战,蒙古军无法发挥马军优势,遭遇宋军前后夹击,弩箭伤人太深,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才不得不解围而去。

    “御前诸军只有一万五千人,加上制置使司可调兵马,可集结兵马也不过三万。虏人若全力争夺,胜负实在难以预料。”曹友万虽率直却是久经军旅,战术眼光一点不差。

    兵力悬殊太大,仗不好打啊!尤其是对方主力都是百战精锐,这张就更不好打了。

    李易也很犯难,宋军机动兵兵力仅三万,可以说四川路四支禁军主力,所有家底也不足十万,还要防守其它广大地域,彼此间勾心斗角也不少,实在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速度上,我军无法与虏人一较高低,分兵死守关隘,只能被各个击破,正所谓得不偿失。”

    李易看了眼曹友闻,稍加沉吟又道:“如今之计,请赵制阃传檄各州签发乡军,有多少算多少。”

    签发民兵,曹氏三兄弟自是想到,但他们对赵彦呐并不看好。当此危难之际,一个不守信的人是不足信任的。

    “阔端要来必先去阳平、鸡冠隘,我军虽少却有内线优势,分兵守两处,再调出五千兵马待命随时增援,可保无忧。”曹友闻不愧是名将,片刻间做出最佳防御,既能够更多地防御要点,又能抽调力量进行机动反击。

    李易暗赞曹友闻果名不虚传,难怪取得第一次大安告捷,他毫不犹豫地道:“在下有幸能随太尉征战,足慰生平。”

    “不,公事只能观兵,绝不可参战。”曹友闻脸色虽善,却断然拒绝。

    “太尉,为何在下不能参战。”李易一怔,万没想到曹友闻会拒绝。

    “刀剑无眼,公事应珍惜。”曹友闻温声和气,一副和蔼地笑容,却透出不可违背的坚决。

    “珍惜,太尉此言差矣!”李易无奈摇头苦笑。

    曹友闻一怔,问道:“何以见得?”

    “虏人凶残,若不尽力,迟早亡于刀下,还不如奋力一搏,即便死也死得其所。”李易淡然一笑,语气平淡。

    曹友闻凝视李易半响,才点了点头,沉声道:“公事真乃我辈中人,好了,既然公事观我御前兵马,到时自然有仗可打。”

    “就知太尉吓我。”

    四人同时放声大笑,彼此间关系拉进不少,李易不认为他融入圈子,却知道曹友闻不会再排斥他。

    “任由阔端招降汪世显,我心不甘啊!”曹友闻笑后,脸色一本,目光凝视地形图,重重叹了口气。

    李易一笑,轻松道:“事到如今,也无可奈何了!汪世显归属,不过增加些砝码罢了,当今最重要的是打退阔端进攻,重新夺回沔州。”

    “只要沔州控制在手,以重兵遏制险要,阔端要越剑阁,势如登天。”

    曹友闻眉头一展,紧盯地形图半响,才抚掌笑道:“公事所言极是,沔州干系全局,不然也无今日被动。”

    曹友万、曹友凉皆是一叹,当日若赵彦呐按照约定支援,数万宋军分散坚守外围关隘,战局或许会是另一番景象。

    事已至此,再说何用,只能寄希望击溃虏人,夺回沔州然后加固各处关隘。

    “大安事关成败,太尉兵力不多,血战还是客气说法,若无统率,无以一当十,蜀川各路将一片糜烂。”李易毫不客气,该发挥时他毫不犹豫。

    “公事能来军中,真乃曹某幸事。”曹友闻目光友好,散发温和地笑容。

    “太尉过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求一战,唯死而已。”李易正色,向曹友闻深深作揖。

    曹友闻一怔,急忙还礼,高声道:“好一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曹某受教了。”

    “能与太尉并肩作战,足慰生平。”李易一阵豪爽地大笑,伸出手掌。

    曹友闻一笑,紧紧握住李易手掌,两个男人以男人的方式,表达出奋死一战的决心,曹友万、曹友凉的目光越发炙热,那是对战争的渴望,只有真正的军人才有此目光。

    李易有越发强烈的激情,一定要运用自己所知,搭救曹友闻拯救四川挽救这个时代。

    果然如所料,阔端的确是不凡的战术家,敏锐地意识到陇右羌蕃重要性,尤其巩昌汪世显的特殊。一旦降服汪世显,不仅得精兵三万,又能借汪世显名头,收拢陇右各部,减轻后方压力,驱使羌蕃为蒙古效力,简直是一举两得。

    数万蒙古大军再度包围巩昌,蒙古骁将按竺迩单骑招降。

    就在去年,汪世显态度就很暧昧,不断和虏人接触洽谈,不然对方也不会大大咧咧在巩州征兵,还正好把李易给抓了壮丁。无论是他有意拖延时间,还是真正要抬高身价,人家的主力大军抵达,眼看着蒙古兵势浩大,大宋行朝又不会接纳他们,自己大势已去不得不归顺蒙古,整顿兵马随阔端南下,展开对大安军的攻势,不然人家首先会灭了他。

    时下,已是十月中旬,号称五十万的蒙古大军,气势汹汹,誓要拿下大安,进兵蜀地。

    此时,四川路都转运司正式文牒下来了,李易成为了正式的干办公事,也算是正了身份。不过,还有件事让他怒火中烧,就算南霁云书信中说的委婉,却依旧很明白的点出事由,以至于几乎按耐不住心中杀机,要立即策马奔赴成都。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33章 家事

    (全本小说网,。)

    原来,自他出走之后,家人被韩老三送出了广都县,直接送去了成都府治所华阳县城,也算是暂时避开祸患,毕竟孙家找不到他,会把火气发在孤儿寡母身上。

    话说,韩老三也算是个人物,说是吝啬到了家却也有大方时候,至少对待许妙娘肯出血,让她们娘三能在华阳县活下去,花费还是比较大的,到了让这厮有些肉痛的地步。

    按照常理推断,家人不会大富大贵却能活下去,徐妙娘也是能吃苦的女子,有了韩老三的照应,在通信很不发达的时代,广都孙家的手伸不到华阳县城,可还真的出了事,红颜祸水的话还真不假。

    徐妙娘的美貌给她惹来了祸事,美女永远都少不了狂蜂浪蝶的关注,这次可是更加有势力的主,华阳县的常家大公子常坤,偶尔机会遇到就要把她纳为侍妾。

    缘由也非常的狗血,许妙娘不可能靠韩老三生活,人家还要在广都照料买卖,她也需要出来做营生,也算是巧合的很,在为常家小娘子送女红时,被常坤给碰到了。

    人说,少妇才是最有滋味的,尤其是对采花老手来说,少女永远比不得少妇的风韵,常坤当场就被吸引住了,引发了许妙娘不堪忍受的麻烦。哦,好在常家是郡治的显赫门庭,也是要脸面的存在,常坤开始也没有公然强行抢夺,纠缠不休是铁定的。

    不过,人的耐心终究有限,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妙娘坚定地拒绝态度,让常坤渐渐失去了耐心。

    就在李易乘船西行路途中,长久积攒的矛盾终于爆发了,还是因为某个不相干的人,引发了大的变故。

    韩启自从在李易手里吃瘪,不仅是手下人被杀,还折腾的被当地官府留下,不允许通过牛尾道去巩州,平白地失去好大的机会,在家族宿老面前丢了分,被家中的兄弟所看轻,心中自然是恨恨不已。

    当他知道了许妙娘是李易的嫂嫂,顿时把怒火撒在可怜女子身上,当然他也不会傻了吧唧地强占妇人,这里是蜀中大镇华阳县,高官云集所在,不是广都那种乡下地方,像他这种人可不能公然的欺男霸女,说是抢夺也就抢夺了,总会在宿老面前显得太纨绔了,他的目标可是韩家家主,断不能为了妇人引来闲言碎语,把大号的前程耽误了。

    自己上不行那就借力,常坤进入了他的视线,不断唆使其霸王硬上弓,总算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失去耐心的常坤总算是图穷匕首见,要干那强抢的勾当。

    韩老三算是有些担当的汉子,就在许妙娘即将遭受毒手时,怡然地挺身而出,护住了她们母子,却因最终胳膊拗不过大腿吃了亏,连他也不免要受到牵连,最终结局显得很狗血了,最关键的时刻,南霁云派出的人出现了。

    韩启缩头了,常坤也不敢动粗了,韩老三从鬼门关绕了圈,许妙娘也在危难中堪堪脱身。

    下面的事情不用多说,李易最终压抑住胸中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