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万历驾到 >

第233章

万历驾到-第233章

小说: 万历驾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把握住这一次机会,闽大可以说是倾尽全力。

    与董成武的不确定和道听途说不一样,闽大这边有切实的情报。

    “回公公,李旦确有其人,与甄家也的确关心亲厚,但是不是外面传言的李旦出身甄家,或者李旦的母亲出身于甄家。事实上甄家一直是福建当地的大户,做海贸已经很多年了。”

    “从嘉靖年间就开始了,只不过这些年越做越大。”

    徐德点了点头,这才是自己想要的情报,心里面更后悔了,自己去见董成武之前,应该先来见一见自己的人。不过这种后悔一闪而逝,他听得更加认真的,他觉得这里面肯定有机会。

    “事实上甄家势大财雄,这些年做了不少事情,包括联姻和扶持读书人。”

    “在本地,甄家的名声非常好,捐资助学,修建书院和私塾,接济穷苦的读书人,灾年施粥,丰年减租。”闽大说道这里有些尴尬:“在本地感激甄家的人很多。”

    徐德叹了一口气,事实上他不怕遇到作恶的,就怕遇到这样的。

    “甄家的生意做得很大,基本上遍布整个东南六省,从丝绸到瓷器,从盐铁到矿石,甄家都有涉猎。”见徐德没说话,闽大继续说道:“在官场上,甄家也是下了大力气的。”

    “甄家虽然没人做官,但是甄家的女婿有一个官做的不小。”

    徐德一愣,随即问道:“谁?”能让闽大说官不小的,那就真的是不小啊!

    “是江苏巡抚廖道言。”说道这里,闽大偷眼看向自己家的厂公,小心翼翼的说道:“甄家这些年贿赂和培养的官员很多,他们资助的学子也很多,只是我们没能掌握到所有人。”

    总之一句话,甄家的关系网遍布东南,不光是势大财雄,而且是底蕴深厚。

    “有了这些,甄家基本上掌控着整个福建的海贸,李旦出身福建,双方天然上就有联系。这个李旦能做这么大,后面其实就是有甄家的支持。”

    “双方互惠互利,这些年,甄家基本上已经成了东南海贸的掌控者。”

    徐德顿时沉默了,虽然这是大逆不道的想法,可是徐德却忍不住去想,在东南六省,甄家一句话,怕是比皇爷的圣旨都要管用吧?转头看向闽大,徐德声音低沉的问道:“这些事情你为什么不上报?”

    听了徐德这话,闽大打了一个激灵,他知道自家的厂公这是生气了。

    如果自己解释不好,摆在自己面前的就不是机会,而是一个大坑,能够把自己埋了的大坑。闽大连忙说道:“公公,属下手下人手有限,这些东西也是查出来没多久,而且还没彻底查清楚。”

    “属下到福建之时,可谓两眼一抹黑,摸底福建的士绅,同时还要配合税务司官绅一体纳粮,属下实在是分身乏术啊!不过属下已经派人开始查这件事情了,属下甚至派人加入了李旦的船队。”

    听了闽大的解释,徐德的神情瞬间就缓和了下来,听到闽大派人加入了李旦的船队,徐德顿时就来了兴趣,迫不及待的说道:“说说看!”

    “是,公公!”闽大顿时就松了一口气,心中对自己的安排庆幸不已。

    “属下在知道李旦的存在之后就安排了人,属下也担心李旦会到大明劫掠,一旦这种事情发生,咱们安排的人就能够起到大作用。”

    当然了,闽大是这么说,事实上他是准备用这件事情来立功的。

    一旦李旦来犯,他的这个探子就立下大功了,闽大也一直在等这个机会。

    “属下的这个探子加入的时间不久,但是对一些事情还是知道的。”闽大沉声说道:“关于李旦和倭国的事情,并不像外面传言的那样。”

    “李旦与一个叫做德川家康的倭国军阀交好,他也的确支持德川家康,德川家康也支持李旦。”

    “只不过现在这个德川家康现在的情况并不好,事情还要往前追溯很多年。倭国这些年一直在战乱,各地军阀拥兵自重,其中有一个叫做织田信长的实力最雄厚。”

    “基本上终结了倭国的战乱,那些战败的倭寇来到了大明,这也是嘉靖年间倭寇横行的一个原因。”

    “原本这个织田信长是有希望一统倭国的,只不过发生了一件事情,织田信长手下有一个叫做明智光秀的人,对织田信长不满,于是趁着大军征战之际,在本能寺杀死了织田信长。”

    “明智光秀则被织田信长的手下和儿子击败,传言他被杀了,也有传言他逃掉了。”

    “在织田信长死后,织田家主要分为两派,分别以丰臣秀吉和家老笔头柴田胜家为首。双方展开了大战,后来织田信长的长子织田信雄与丰臣秀吉决裂。”

    德川家康与织田信雄维持同盟,以保持他与丰臣秀吉对决的正义性,因为他是以保护织田信长之子的名义对抗丰臣秀吉的。双方又一次展开了大战,丰臣秀吉大胜,织田信雄投降了丰臣秀吉。”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德川家康也投降了丰臣秀吉,现在的德川家康在自己的领地上苟延残喘。”

    闽大说的这些东西徐德都听得很认真,他决定回去就写一份奏折给皇爷,详细的介绍一下倭国的近况。当然了,着重要提一下内厂的功劳。

    这可是大事件!

    “李旦虽然和德川家康交好,可是现在他很难从德川家康那里得到支持。”

    在最后,闽大做了一个总结。

    徐德点了点头,原来是这么回事,如果是这样的话,趁着现在清扫大明这些勾结倭寇的士绅,倒是一个好时机。即便是日后李旦来犯,没了这些人做内应,那也好打的多了。

    “很好,做的好!”看着闽大,徐德笑着后说道:“咱家回去就给你请功。”

    闽大连忙笑着说道:“多谢公公,属下还有一件事情,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说!”徐德这个时候心情大好,这一次是大功一件,回去肯定能够得到皇爷的夸奖。

    “是,公公!”闽大答应了一声道:“倭寇们似乎有什么动作,最近商人们在大肆收购铁锭和硫磺等物。”

    收购硫磺铁锭?

    徐德一听这话就来了精神了,硫磺等物那是造火药的,铁锭那是锻造兵器铠甲的,倭寇搜集这些东西做什么?不管做什么,肯定不是好事情。

    “查!”

    徐德严肃的看着闽大:“给咱家查,倾尽全力查,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查清楚他们收购这些东西做什么,咱家马上就回去给皇爷写

    奏折!”

    “是,公公!”闽大答应了一声:“保证查清楚。”

    “这一次的差事办好了,咱家亲自向陛下保荐你。”徐德拍着闽大的肩膀,沉声说道:“别的不敢说,咱家一定保你一个好前程。”

    闽大这一次真的兴奋了,有了自家厂公这话,自己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要知道自己家的厂公在皇上面前很是得宠,有了厂公的保荐,皇上肯定会重用自己。

    回到自己的房间,徐德立刻就开始写奏折,详细的写了倭国的事情,连倭寇的不安好心收购军需的事情也写上了,并且保证自己会查清楚。

    写完之后,又检查了好几遍,检查没有疏漏之后,徐德才誊抄了一遍,让人发往京城。

    钦差到福州的事情虽然尽可能的保密,可是依旧传了消息出去,只不过钦差所谓何来外人就不知道的。打探消息的虽然不少,可是表面上说的是来巡查河工的。

    虽然城里戒严了,但是却没人知道一张大网已经张开了。万历驾到

    zj190128g

 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倭

    (全本小说网,HTTPS://。)

    戚继光的行动很快,在接到朱翊钧圣旨的第二天他就点兵南下了,比戚继光更快的是朱翊钧给徐德的圣旨,内容很简单,该杀杀,该抓抓。(全本小说网,https://。)

    当圣旨回到福州的之后,徐德脸上顿时就露出了笑容,这才是皇爷。

    现在的皇爷你强硬皇爷就会更强硬,区区一个倭寇根本不值得皇爷顾虑。拿着圣旨,徐德直接找到了赵廉,将圣旨递给了赵廉,这份圣旨表面上可是传给赵廉的。

    要知道赵廉可是这一次的钦差,徐德只是辅助。

    事实上在得到甄家的具体情况之后,赵廉有一点后悔了,自己想要踩着甄家升官,怕是没有那么容易。只不过赵廉不知道,如果赵廉敢干了这一票,朱翊钧已经为他准备好了下一票。

    如果赵廉不敢干,他不但没机会干下一票,而且会被直接定罪。

    拿到圣旨的瞬间,赵廉就把心一横,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将圣旨接过来,赵廉看了一眼徐德,淡淡的说道:“徐公公,此事全都交给本官安排是吧?”

    徐德一愣,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赵廉如此神态。

    此前的赵廉虽然给徐德的感觉,似乎更善于钻营,也更善于利用机会,但是这样的文官他见的多了。可是这一次却不一样,赵廉给徐德的感觉是多了一份锋锐。

    恰恰是这一分锋锐,使得赵廉整个人都不一样了,仿佛发生了不为人知的变化。

    “当然!”徐德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咱家全都听赵大人的。”

    赵廉点了点头,没有在说什么,而是拿着手中的圣旨对徐德说道:“徐公公,咱们去巡抚衙门!”说完这句话,赵廉迈着步子出了门,当先而行。

    看着赵廉走出去,徐德也没迟疑,跟着赵廉走了出去。

    福建巡抚衙门,董成武看着手中的圣旨,叹了一口气,不过还是开口说道:“既然陛下有旨意,我们自当照办!”说着董成武转向赵廉:“请赵大人吩咐吧!”

    徐德见董成武如此,笑着说道:“有一件事情叫董巡抚知道。”

    “皇爷已经派遣了定北侯领兵下东南,如果真的有倭寇来犯,也有定北侯对付。”

    董成武一愣,随后面露喜色的问道:“可是浙江戚元敬?”

    “正是!”徐德笑着说道。

    戚继光虽然是山东人,可是他成名是在浙江,加上他大名鼎鼎的浙军,使得大家对他的称呼一直都是浙江戚继光,而不是山东戚继光。

    “太好了,本官对侯爷可是神交已久,今日当得偿所愿!”说到这里,董成武大笑着了起来:“既然侯爷下了东南,那必然能够震慑海疆。”

    事实上戚继光在东南的声望很高,尤其是是在江浙福建一带。

    这里不少人都在传送着跟着戚爷爷杀倭寇的故事,甚至唱昆曲的还有一出戚继光斩子的戏码。在剿灭了瓦剌之后,戚继光爵封定北侯,使得戚继光声望更高了。

    加上内厂不遗余力的宣传,戚继光已经被鼓吹成大明第一名将,声望直追前代名将。甚至有人将戚继光比作唐之李靖,汉之卫青,就差一个大明军神的帽子了。

    当然了,如此鼓吹基本上都是出自朱翊钧的手。

    董成武好武事,这一点从他的佩剑就能看的出来,好武崇拜戚继光就不是什么不能理解的事情了。

    徐德看着董成武的样子,心里面觉得好笑,鼓吹戚继光的事情是他安排内厂做的,可是对于戚继光是什么样的人,徐德认识的很清楚。

    怕老婆,不要脸,小心思多,与鼓吹出来的铁骨铮铮大明军神,简直判若两人。

    可是徐德也不敢说,那是皇爷安排的,徐德可不敢置喙。

    赵廉对于董成武崇拜戚继光没有一点兴趣,不过戚继光的到来也给他吃了一颗安心丸。战无不胜戚元敬,这个名字当真能够让人安心啊!

    “董巡抚,请你调动你的人跟着内厂的去封店抓人,凡是甄家的买卖全部封存。”

    “咱们一起去甄家抓人,务必不是一人走脱。”

    动甄家这样的大户,徐德和赵廉的人手是不够的,必须要董成武调动人手。一省巡抚,手握军政大权,调动人手当然是没问题,董成武直接就点了点头。

    “没问题,本官这就让人去集合人马,咱们直接去甄家!”

    很快巡抚衙门的调令就出去了,一队队的卫所兵开始进城,一副风雨欲来的架势。徐德赵廉和董成武则是带着人直接赶奔了甄家,趁着甄家没反应过来之前,包围了甄家大宅。

    站在甄家大宅的门口,徐德看了一眼身边的赵廉,开口说道:“赵大人,下令吧!”

    赵廉点了点头,轻轻的一摆手,在赵廉的身后,无数道身影就冲进了甄家大宅。

    喧闹声瞬间就响了起来,刚开始还是惊叫声,可是很快里面就响起了喊杀声,显然打起来了。对于这一点,无论是徐德还是赵廉,又或者福建巡抚董成武都没有丝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