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驾到-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娘子点了点头:“第一批你亲自去一趟,别让他们在那边闹事。”
莫日根点了点头:“我一定安排好,不会出问题的。”
“有黄台吉的消息吗啊?”三娘子对这个问题还是很关心的,毕竟黄台吉不死,她心里面也没底。
“有!”莫日根点了点头:“东边传了消息过来,黄台吉在察哈尔落脚了,布延彻辰收留了黄台吉,还分给了他一个小部族,现在跟在布延彻辰的身边。”
沉『吟』了片刻,三娘子有些无奈的说道:“布延彻辰一统草原的心思不死啊!”
莫日根默然,他当然知道布延彻辰一统草原的心思不死,收留黄台吉的心思也是昭然若揭。迟早布延彻辰得打过来,到时候事情就麻烦了。
“察哈尔和内喀尔喀不平,布延彻辰不会打过来的。”
莫日根这话不知道是在安慰自己,还是在安慰自己的妹妹。
三娘子倒是不太在意,摆了摆手说道:“科尔沁是草原之狐,他们『奸』诈的很,布延彻辰想要统领他们,那是不可能的了,至于内喀尔喀,咱们早就看布延彻辰不顺眼了。”
“不过壮大自己才是最关键的,不能等着别人弱小下去。”
事实上三娘子更担心的是大明,大明这位皇帝让她觉得很不安。那位少年天子虽然年纪不大,可是目光却极具侵略『性』,自己被他盯着的时候,那种让人想臣服的感觉很不舒服。
与其担心布延彻辰会打过来,倒不如担心大明会打过去。
“听说大同在改军制。”莫日根想了想,又说道:“废掉了他们原来的军户,将所有的土地分给了那些军户,以后大同府的兵采取募兵制。”
募兵制?
三娘子当然知道募兵制是怎么回事,当年大明和瓦剌交好的时候,自己跟着俺答汗去过大同,知道这里面的区别。自己果然没猜错,那位少年天子心大的很啊!
“我亲自压着羊『毛』去大同!”三娘子想了想,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三娘子想亲自去看一看,没等莫日根说话,三娘子先开口说道:“募兵制,你知道我想到的是什么吗?是戚家军,大明最有名的募兵。”
“大同总兵叫麻禄,那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如果募兵了,说不定不久之后,大同就会出一个麻家军了。我要亲自去看一看,不然不放心。”
莫日根倒是不以为意的说道:“幸亏马芳死了,不然就是马家军了?”
“大明的确有人能打,不过也就戚继光一个人而已,其他的人都算不上。”
对自己哥哥的想法,三娘子知道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也就没在多说什么。作为一个曾经和徐文长吴兑相交甚好的女人,三娘子比所有人都要了解大明。
募兵和军户都是明军,可是绝对是两种明军。
比起军户来,募兵是真的能打,三娘子对戚家军那条着名的奖赏很清楚,一颗人头四十两,别说其他人,就连三娘子听了都想去砍脑袋了。
这一次打黄台吉,大明皇帝兑现了承诺,据说光是给的人头钱就有二百万两。
如果不是自己进京朝见了,估计大同府的明军早就冲出来了。以前是自己这边的人打草谷,以后就是明军打人头了,出来一趟砍两个人头,发家致富新捷径。
没人敢小看钱的力量,尤其是对于底层的没钱人来说。
“大同完了就是宣府,宣府完了就是榆林,一个个改过来,估计要不了多久,明军就要出塞了。”三娘子在心里面暗自提醒自己,同时也坚定了一定要去看一看。
花费那么多银子养兵,肯定不会是摆设啊!
大同,内务府衙门。
这几天李中行可以说是忙得不可开交,整个人可以用脚打后脑勺来形容。虽然入冬了,盖房子是不成了,可是平整土地,采石,准备木材,这些都能干。
制作织机,同时还要组织船队运东西,怎么可能不忙。
瓦剌那边的第一批羊『毛』就要到了,库房修建正在赶工,虽然纺织厂可能建不起来,可是每一家都想着年前开工,赶在过年的时候上第一批『毛』呢大衣。
『毛』呢大衣夏季不好卖是肯定的,但是冬天必然很好卖。
谁能早做出来,谁就能够早卖一天,可别小看早卖这一天,那是了不得的事情。为了这个目的,无论是晋商,还是勋贵,那都忙得不可开交。
“大人,瓦剌那边来消息了!”一个身影从外面跑了进来,大声的说道。
李中行抬起头问道:“什么消息?”
“第一批羊『毛』已经起运了,很快就会运过来了,另外三娘子这一次也亲自来了。”手下连忙说道。
三娘子要亲自来?
李中行苦笑,不过他也知道这种事情他没法阻止,总不能不让三娘子来了?他没这个权力,也没这个胆子,想了想,李中行开口问道:“总督府那边知道了吗?”
“知道了!”手下点了点头说道:“消息就是从总督府那边传出来的。”
李中行这才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没咱们什么事情了。”
京城,文华殿。
朱翊钧走出了文华殿,站在门廊上,看着外面纷纷扬扬的雪花,身上披着『毛』呢大衣,脸上的表情有些淡然。自从入冬以来,天气虽然很冷,可是雪却没怎么下。
今天老天爷似乎顺心了,终于下了一场雪,而且是下起来就没完了。
比起下雪,朱翊钧更喜欢下雨,不过下雪也挺好,至少不旱。今天是腊月初三,马上就要过年了,朱翊钧不得不感叹时间飞逝,一转眼一年又要过去了。
自己来到这个时代马上就要进入第十六个年头了,很多事情都要发生了改变。
有些事情自己参与了,有些事情自己没参与,有些是鞭长莫及,有些则是故意不管。比如现在的辽东,估计就有一个人在处心积虑的壮大自己。
他应该在谋划着如何击败自己的对手,说不定已经打败了几个了,马上他就要一统建州女真了。到时候一股大势力就要在辽东崛起了,倒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朱翊钧目光随着雪花飘向了远方,但是心里面却是波澜不惊。万历驾到
zj190128g
第一百九十四章 钱
(全本小说网,HTTPS://。)
连续三天的大雪终于停了,这让京城大小官员松了一口气,在这么下下去,京城就受灾了。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现在停下来,除了顺天府忙一些之外,其他的衙门倒是没受什么影响。
紫禁城,乾清宫。
今天这里聚集了不少大臣,内阁几位大学士,加上六部尚书和几位重要的侍郎,这应该是万历十五年最后一次廷议了。因为不是什么要议论什么事情,只是年底总结,所以大家的神态还是很轻松的。
朱翊钧也笑着走了进来,等到众人行礼之后,笑着说道:“免礼平身吧!”
廷议正式开始,开场的是申时行,他先站出来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基本上与后世的年终总结差不多。我们做了哪些工作,遇到了哪些困难,取得了哪些成绩。
当然了,最后也不能忘了歌颂一下领导的英明领导,说的就是朱翊钧。
万历十五年的最后一次廷议就在这样亲切友好的氛围中展开了。
六部的总结是从吏部开始的,但是都是大同小异,与每年差不多,所以大家也不甚在意。今年大家唯一关注的一点就是户部,关注的就是钱粮。
于是张学颜开说的时候,所有人都转头看向了他。
先说了一大堆废话,张学颜开始说起了今年的纳粮,事实上自从实行了一条鞭法,朝廷的岁入每年都在增长,只不过那都是大家预料之中的,这一次的却是暴增。
“今年岁入总计两千四百六十七万两,粮食三千四百二十三万石。”
当张学颜报出这个数字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两千多万两的银子,还有三千多万石的粮食。大殿里面半天都没人说话,事实上他们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大家都是士人,一个士人纳粮就弄出这么多钱粮,这很尴尬啊!
朱翊钧见没人说话,他也不说话,事实上这种结果在朱翊钧的预料之中。对于一条鞭法的缺点朱翊钧非常的清楚,在纳粮之初,朱翊钧就给税务司下了令。
那就是要分开征税!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银贵粮贱,一条鞭法官方两税收的是白银。民间在交税的时候会将谷物等产出折算成银子,所以要在缴纳两税的时候集中向商人兑换。
商人借此将银价抬高,这是明清延续的一大弊政,又被称为残民一条鞭。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出现,朱翊钧给税务司定下了规矩,凡是田地达到百亩以上的,一律纳银两,百亩以下的,可以缴纳粮食。这里面虽然有空子可钻,比如将土地放到别人名下,以求交粮食不交钱。
对于这点朱翊钧不太在乎,这么弄虽然朝廷会少收一些银子,但是却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穷苦百姓的利益。
在说粮食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拥有足够的储备粮对一个国家来说意义重大,很多时候有钱你买不到粮食。如果粮食多到吃不完,那朱翊钧觉得自己就该打仗了。
一条鞭法的另外一个弊病就是加派,历史上到了万历末年天启年间,加派已经将大明『逼』上了绝路。
在实行一条鞭法以前是赋役分开,赋以田亩纳课,役以户丁征集,赋役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方物、土贡之类的额外加派。实行一条鞭法以后,全部简并为一体。
将赋归于地,计亩征收,把力役改为雇役,由『政府』雇人代役。由于赋役统一,各级官吏难以巧以名目。因此,丛弊为之一清,使税赋趋向稳定,农民得以稍安。
这一条说白了就是百信不再服徭役,只需要缴纳土地的赋税就可以了。
如果需要服徭役,那就由当地的官府出钱雇人做,从想法上,这是好的,朱翊钧也想这么干。可事实上在张居正死后,地方官员就开始破坏这种制度了。
加上大明每年是三四百万两的银子,哪里来的钱雇人。地方官有钱都揣自己兜里面了,压榨的还是百姓。就等于百姓交了服徭役的钱,还得服徭役。
最严重的便是明朝末年的“三饷”加派。上行下效,“三饷”之外,鸭饷、牛饷、禾虫等饷也堂而皇之的出现。
一层层的压下去,使得百姓彻底没活路了,在天灾之后,彻底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实际上即便是没有天灾,大明也难说能坚持多久,实在是矛盾已经积累到最尖锐的时候了。
这件事情要彻底解决,那就需要从新制定规矩。
事实上朱翊钧一直觉得这个时代的地方官权力太大了,当然了,这也和朝廷没钱,养不起人有直接的关系。别说增加官员了,现在这些,有时候还发不出俸禄。
朱翊钧神游了一圈,发现还有些冷场,便忍不住开口说道:“户部做的不错!”
“让地方将提留款项报上来,每个季度划拨给他们。”朱翊钧看向了申时行,开口说道:“内阁制定一个名录,地方应该有什么开销,该如何划分等级,要有明确的规定。”
“如果像需要修水利的大开销,让地方官府单独报上来。”
申时行连忙说道:“是,陛下,臣回去就弄。”
朱翊钧点了点头:“现在有钱了,那就得花出去,内阁查看一下,有没有哪里需要用钱的,特别着急的那种,比如修坝筑堤之类的,奏上来。”
事实上大明这些年,很多地方都是修修补补的糊弄,朱翊钧可不想等以后救灾。
趁着天灾还没到,花点钱修一修,如果真的受灾了,那麻烦就大了,赈灾的钱粮绝对不是花一点钱就能解决的。不过这件事情得交给一个合适的人去做,朱翊钧心里面早就有人选了。
又说了一些事情之后,廷议就散了,朱翊钧起身回了暖阁。
张鲸跟在后面,几次欲言又止,朱翊钧忍不住笑骂道:“有什么话就说,何必如此吞吞吐吐的。”
“陛下,日子宽裕了,是不是也该修一修宫里了。”张鲸有些迟疑的说道。
事实上从万历登基以来,宫里面的用度就是一削再削,晚上点灯的钱都砍了一大半。现在就是有人住的宫殿晚上能看到一点火光,其他的地方根本就是漆黑一片。
很多宫殿年久失修,那都不成样子了,很多太监都觉得那地方闹鬼了,晚上都躲着走。
前些年清洗皇宫的时候,宫女太监放出去了一半,皇爷也没选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