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540章

逆水行周-第540章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宇文温和尉迟炽繁的婚姻,成为宇文氏和尉迟氏之间的纽带,如今天子和尉迟明月的婚姻,能让宇文氏和尉迟氏的关系愈发紧密。

    这件事还未对外公布,所以宇文温算是率先知道内幕的消息灵通人士,不光如此,即将成为国丈的尉迟顺,还会受封国公。

    尉迟顺为尉迟迥发妻元氏所生,按礼制就是嫡子,奈何尉迟迥续娶了王氏为妻,按说王氏身为续弦地位无法和元氏相比,甚至不能称为嫡妻,然而。。。

    反正王氏如今就是嫡妻,其所出的尉迟惇自然也是嫡子,考虑到多方因素,尉迟迥立四郎尉迟惇为世子,而三郎尉迟顺就受委屈了。

    所以作为补偿,尉迟顺之女尉迟明月当了皇后,尉迟顺成了国丈受封国公。

    娘家喜事连连,尉迟炽繁回去探望二老和即将出阁的妹妹,那是再正常不过,本来宇文温也该一起回去,但是基于一个原因不能去。

    天子迎娶皇后,身为宗亲自然要在场,杞王宇文亮、世子宇文明届时必然会在邺城,所以宇文温作为“保险”,可不能再去邺城了。

    万一被一锅端怎么办?

    当然明面上的理由是宇文温要坐镇黄州,提防陈国搞小动作所以不能轻易离开,反正有两位宗室在邺城观礼,也没什么人会质疑宇文温为何不去。

    各种因素影响之下,宇文温只能无奈的接受现实:他的王妃和世子,要远赴邺城做客,至于什么时候回来,谁知道呢?

    更让人感叹的是这场政治婚姻,他的小姨子尉迟明月当了皇后,能得到皇帝的真爱么?

    尉迟明月和姊姊尉迟炽繁一样,是个沉鱼落雁的美人,可是对于形同傀儡皇帝的宇文乾铿来说,即将迎娶的皇后最让其刻骨铭心的,是“尉迟”这个姓氏吧?

 第十三章 代购

    周国正统八年二月底,天子加元服,大赦天下改元乾兴,乾,为八卦之一,代指天,又可代指男性,所谓乾兴,对于收复大半河山的周国来说,意头再好不过。(全本小说网,HTTPS://。)

    与此同时,周国朝廷调集人力物力,于洛阳兴建皇宫,从各个途径传出来的消息是待得皇宫修成,周国便迁都洛阳。

    时隔五十余年,洛阳即将再次成为一国之都。

    北魏永熙三年,孝武帝元修与权相高欢决裂,率领文武百官离开国都洛阳,逃往关中投靠宇文泰,高欢另立一帝,后来迁都邺城,洛阳失去都城地位,变为东、西魏对峙前线。

    东西魏的对峙,演变为成周国和齐国的对峙,洛州地区沦为战场,洛阳城内昔日宫阙化作废墟,后来周武帝平齐,先于齐都邺城设六府,后迁至东京洛阳。

    宣帝下诏设洛州总管府,营建东京,齐国故地上的河阳、幽、相、豫、亳、青、徐七州总管,均受东京六府管辖,洛阳的地位日渐重要。

    后来经历周、隋两国鏖战,洛阳亦为双方争夺的要地,如今战事平息,洛阳即将重新成为国都,百姓皆云太平日子即将到来。

    西阳城,一座府邸里热闹非凡,院子里摆着许多木箱,唐国公李渊在一旁监督仆人将书籍装箱。

    手里拿着一张单子,上面密密麻麻写有许多字,这是一张清单,记载着要托运的书籍。

    足足有十几个木箱,放的都是刚从书肆送过来的书,李渊要一一点过之后,委托黄州商会将其送往关中。

    他从关中长安来到山南黄州,一家人在西阳住了大半年,形同软禁的生活原本无所事事,但西阳城和别处不同,书肆极多,还有一个对外开放的州学图书馆,这让李渊有了好去处。

    每日去图书馆成了习惯,虽然那里有些贵贱不分,不过李渊不在乎,他虽然贵为国公却形同笼中鸟,没必要摆场面。

    身着便服和诸多学子在阅览室看书,那种感觉着实不错,似乎又变成了少年,在乡学、国学的学堂里读书。

    黄州州学图书馆的藏书十分丰富,虽然都是一本本的“线装本”,但印刷质量不错,习惯之后阅读起来也很方便,看着看着就入神,不知不觉半天就过去了。

    或者到书肆街逛书肆,那里有许多有趣的书籍,尤其关于医学的一本《五脏图》,李渊第一次知道人体器官到底是如何分布的。

    著者是名医姚最,书中对人体五脏进行了详尽说明,又附图若干张,画的是死囚的解剖图,当然绘者别有其人,附图之中那副《李阿五五脏图》,让李渊印象深刻。

    曾经犹豫要不要买回来,怕吓着夫人方才作罢,而现在李渊却买了整整一箱《五脏图》,不是自己看,而是要托运回长安。

    周国收复关中,黄州书商的动作很快,在长安城里设点开业,列出书单接受预订,黄州的书籍本来就已在长安小有名气,如今越发的火爆起来。

    物廉价美的黄州书籍,从黄州千里迢迢运到长安,书商进货之后转往关中、陇右各地贩卖依旧有得赚,更何况有些全套的书籍,别处是买不到的。

    除了世家大族有全套藏书,寻常读书人总会缺那么几卷,而黄州书肆出版的书籍,极大的弥补了这种缺憾,所以一本本的书籍成了黄州“特产”。

    身在黄州西阳城的李渊,成了亲朋“代购特产”的最佳人选。

    他在西阳的生活虽然形同软禁,但却没禁书信,随着周国在收复河东、陇右,形势越来越好,李渊在西阳城里受到的限制也越来越少,待得与亲朋好友的通信频繁起来后,生意就上门了。

    君子耻于言利,可李渊一开始真的只是帮忙,他逛书肆多了知道行情,加上有同学许绍帮忙,能够以“优惠价”买到许多书籍。

    经过几次帮忙之后,尝到甜头的亲朋们一发不可收拾,不光李渊这边,就连夫人窦氏那边的亲戚都知道了这条捷径,随着“帮个忙”的请求越来越多,李渊有些尴尬了。

    他一家在西阳城没有收入,每月伙食由官府提供,还发有些许流通券,光是应付日常所需倒是无忧,但若要大量买书就显得囊中羞涩。

    一箱箱的买书倒是爽,奈何书费蹭蹭蹭往上窜,虽然亲朋们事后不会拖欠书款,可他又做不出让对方先给钱的事来,至于在书肆赊账什么的,更是想都不敢想。

    堂堂国公,如此去找店家赊账太丢脸了!

    许绍倒是豪爽,猜出他买书的钱不够,流通券一沓沓的送,李渊不好意思总靠许绍接济,奈何实在是捉襟见肘,就在这个时候,某人登场了。

    西阳王宇文温,请李渊夫妇到王府做客,一开始李渊是不愿意的,奈何不去不行,毕竟人家给脸不要脸的话,耍起心眼来倒霉的是他自己。

    提心吊胆进了王府,见着了许绍夫妇后,李渊才稍微放心,宴席上西阳王妃的出现,让李渊惊叹其容貌之余,彻底放下心来。

    尉迟氏如此国色天香,西阳王宇文温哪里会对他的夫人起兴趣?

    本来一场寻常的酒宴,边喝边谈结果谈到后面变成谈买卖,作为书肆大东家的宇文温表示可以帮李渊一把:钱不够可以赊账,等到关中那边的钱到了再结账。

    若是迟迟不到账该怎么办?

    那就以后再说呗!代购嘛,总得灵活些不是?

    宇文温做买卖的气魄让李渊十分意外,对方提出的“代购”一词,更是让李渊惊讶不已,他不知不觉就成了关中亲朋在山南黄州的“代购”。

    李渊硬着头皮开始做“代购”,在书信里和亲朋故旧提起他在黄州“买东西很便宜又方便”,不光是书籍,还有各种货物俱是如此。

    开了个头,后面就止不住了,大家要买的以书籍为多,看了他寄过去的书单,按着上面的书名一箱一箱的买,什么书都要。

    李渊没能力把这么多书运回关中,但黄州商会提供“托运”服务,价格优惠,加上他又是西阳王介绍做“代购”,打的是折上折。

    “郎主,清点完毕,没问题。”

    “很好,贴上封条,去商会找人来办手续吧。”

    看着摆满院子的木箱,李渊松了口气,转入房中,见着夫人窦氏在算账。

    “如何,账算出来么?”

    “四郎!这个月净赚至少两百贯呐!”

    窦氏拿着账本欣喜的说着,李渊一时回不过神:“啊,两百贯很多么?”

    他平日不管账,反正衣食无忧吃穿不愁,对于月入两百贯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反正府里原本有许多田地,靠着收成就可以支撑开支。

    “多不多看怎么花,一顿饭两贯钱,奢侈不奢侈?”

    李渊点点头,他出身贵族,但生活不是很奢侈,一顿饭花掉两贯钱的情况很少,若按这般水准算来,一日三餐就是六贯钱,那么一个月下来就是一百八十贯钱的开销。

    “呃,这么说来两百贯很多?”

    “多,这是低买高卖赚的钱,可不费什么力气。”窦氏说到这里很激动,她自幼聪慧,虽然是女儿身,但见识可不短。

    “一个月赚两百贯,这可抵得上许多买卖的利润了。”

    李渊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因为平日府里账目开支都是母亲和夫人在管,他对钱的概念确实有些模糊,不过当“代购”居然如此暴利,心里真的有些激动。

    不需要依靠府里的产业,这可是我俩做代购赚的钱!

    “四郎,妾仔细算了算,上个月月入两百贯,本月代购的书籍要多上三成,所以本月月入肯定不止两百贯,再多做数月,肯定。。。”

    说到这里,窦氏叹了口气:“奈何,我们在西阳住不了多久。”

    李渊点点头,也是轻轻叹了口气,按说能回关中应该欢呼雀跃,可如今小两口却有些黯然。

    不断有消息传来,暴风雨即将过去,他们一家人在黄州西阳被软禁的日子即将熬到了头,再过不久就能回关中了。

    曾为隋臣的唐国公李渊,没有被清算。

    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是隋国皇后独孤氏的四姊,所以他本人和隋国的几位皇子是表兄弟,李渊一家算得上是隋国的皇亲,周国若要算账,那是躲不掉的。

    不过李渊本人当年并未参与杨坚夺权、称帝之事,隋国建立后也只是在皇宫当千牛备身,实际上和许多人一样是随波逐流。

    李渊甚至没带兵和周国打仗,更别说其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李家子孙亦是关陇军功权贵,为杞王宇文亮拉拢的对象,和尉迟氏又无冤无仇,逃过一劫倒是情理之中。

    所以他在西阳居住的日子要到头了,眼见着“代购”做得有声有色,接下来该怎么办?

    “四郎,不如。。。选几个可信家仆,留在西阳继续做代购?”

    “啊?”李渊闻言先是一愣,随后点点头,小两口相视一笑,开始策划接下来的代购事宜。

    既然能赚钱,为何不继续做下去?

 第十四章 代购(续)

    午后,张须陀从日兴昌柜坊出来,身边紧跟着媳妇薛氏,看了看柜坊内排起的长龙,两人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人真是太多了!

    西阳城里的日兴昌柜坊,在这里存钱能得利息,经过最初的观望后,人们发现柜坊确实有信用,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去柜坊存钱。(全本小说网,https://。)

    钱放在家里地窖只会发铜绿,放在柜坊里却能钱生钱,唯一有风险的就是怕存、取钱时出差错,所以张须陀带着媳妇去了几次柜坊办存取,算是熟悉流程。

    也就是所谓的“理财”,张须陀本来就识字,在虎林军中还兼任教员教同袍读书识字,对于“理财”的理解比其他人快,所以再进一步的“理财”也开展了。

    夫妇俩走到街边,一辆手推车旁候着两人,是等候多时的家仆,张须陀招呼他们跟上,向着街道另一头繁华的街市走去。

    他从柜坊里出来,怀中多了一沓流通券,这是族亲在荆州穰城汇过来的货款,一会就要派上用场,

    经过数年的军旅生活,张须陀的身体十分硬朗,因为伙食好,所以他的个头明显拔高,皮肤黝黑,看上去孔武有力。

    虽然怀揣“巨资”,可张须陀没什么好担心的,要是遇见哪个不开眼的敢偷或者抢,不说身边跟着几人,就是他自己一个人对付几个蟊贼都不在话下。

    “阿果,一会赶得及么?”

    薛氏问道,她去年下半年过门,如今跟着丈夫“理财”,先熟悉流程,往后就要自己来办了。

    “不要紧,半月前我已经下定金了,有凭据在手定然有货的。”

    张须陀安慰起薛氏,他身在军伍,一旦战事起就得随军出征,媳妇留在西阳,平日里的家务事就得她来操持,所以有的事必须教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