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永历四年 >

第493章

永历四年-第493章

小说: 永历四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慢了,结果没等他抵达建宁府城,张自盛的信使就前来报告,延平府城不战而下,张自盛控制了全部船只,正在分遣部队收取各县。

    张自盛出发时只带了闽中师的那个骑兵营,机动速度很快,但是用骑兵攻击有防备的城池却是天方夜谭。

    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其实很简单,张自盛只是打出了江浙明军的旗号,结果驻扎延平府的福建巡抚标营直接开城投降,甚至连佟国器这个国舅爷,我大清下一任皇帝康熙的亲舅舅都被这些吃里扒外的乱兵绑到了张自盛的马前。

    福建清军士气之低落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光复延平府不费一兵一卒,张自盛得陇望蜀就打起了延平府各县的主意。结果等陈文率领大军赶到,范围颇为不小且多是山区的延平府全境皆已光复,其中倒有不少是张自盛还没派兵去当地的文官和绿营就直接跑到延平府来投降的。

    形势一片大好,稍微修整了一日,大军便乘船向东,前往福建的省会福州府城。沿途的谷口镇、闽清县不战而下,等到陈文抵达福州府城之时,先是接到了四明师进展顺利,杨名高在福宁州自杀身亡,大军甚至已经越过了福宁州抵达罗源县城的消息,随后更让他无话可说的一幕便展现在了他的眼前。

    “吾等罪该万死,恳请大王责罚。”

    一座省城啊,就这么开城投降了,倒霉的总督和几天前的那个倒霉的巡抚一样是被下面的乱兵绑了,城池就这么宣告易手了。

    “这叫打仗吗?”

    听到这话,张自盛还自持着大帅威严,绷着一张脸,倒是左近一个中下级的军官没能忍住,噗嗤的笑了出来。

    “末将军前失仪。”

    “军事行动结束后,去军法司领罚。”

    “末将遵命。”

    军官退了下去,陈文摇了摇头,率军进入到这座府城之中。

    福州在明初曾是郑和下西洋所使用的宝船的建造地之一,到了南明更是隆武朝的京师,又称福京。

    隆武朝没能撑多久就在郑芝龙的背叛下宣告崩溃,废墟之上,除了隆武帝的弟弟绍武帝与桂藩的永历帝相争结果便宜了清军之外,一个打出了“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旗号,在父亲和大批叔伯降清之时毅然起兵抗清的英雄站了出来,才有了福建抗清斗争在南明的一系列辉煌。

    福州不是陈文此行的目的地,不过是一个阶段性目标罢了。大军稍作休整便出了福州府,越过建江之后一路向着西南前进。

    福州府的西南是兴化府和泉州府,这两个府乃是前靖南王,现南安郡王耿继茂的控制区。其实如果没有陈文在去年对福建的干涉,福州等地早就落入到了耿继茂的手中,不过那对于陈文而言也只是小麻烦而已,因为耿继茂的军粮一样被陈文把在手中。

    当然,耿继茂也没有彻底的坐以待毙,宣布反正的这近两年时间,耿继茂在刘清泰和其他明军之间充当起了商人,大量收购清军劫掠而来的财货以及包括蔗糖在内的商品,随后转卖给包括陈文、郑成功和郝尚久在内的明军控制区的商人,换取的粮食再高价卖给刘清泰,在其中坐收渔利。

    刘清泰利用贸易获得的粮食继续为满清维持军队,而通过这等贸易,耿继茂也对麾下军队进行了扩编,只是他的扩编速度远远比不上控制台湾海峡的郑成功和大肆攻城略地的陈文,但却也有不下两万的战兵,俱是进行了严格训练的。

    向清军出售粮草,这是陈文出兵攻伐耿继茂所使用的罪状,或者说是借口。尚耿二藩,他是一个也不想留,至于原因,很简单,这等双手沾满了华夏子民鲜血的汉奸,只有死才是对那些殉难者最大的安慰。

    宣布了耿继茂的罪状,陈文的大军便直接杀向兴化府,兴化府的守军没有出乎他的意料,果不其然的放弃了城池,退到了泉州坚守。

    就双方的兵力而言,耿继茂已经处于劣势,战斗力上比起陈文的虎狼之师,他更没有自信。既然如此,与其分兵两处被陈文各个击破,远不如大军集结一地,还有拼死挣扎的可能。

    陈文作为实力最强的军阀已经连请旨的步骤都懒得走了,耿继茂也不是傻子,知道陈文如今实力强大,杀入福建也是为日后北伐做准备。随着遣子为质的请求被陈文断然拒绝,战争不可避免,他也只得在缩进泉州的同时向漳州的郑成功求援。

    数日后,陈文抵近城下,没过几个时辰,郑成功的大军也出现在了对岸,泉州港外更有大批战舰游曳。城头上的耿军士气大振,但是出乎他们意料的事情却很快就发生在了他们的眼前。那就是,陈文和郑成功的传令兵在城北联络了一番后,福建明军分出一部渡江,与陈文的军队毗邻而居,彻底将泉州府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援兵,原来是陈文的。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十七章 摧枯拉朽(下)

    此间的泉州府城位于后世的鲤城区,东、北方向是陈文的江浙明军,南面是郑成功的登陆部队,西南方向的晋江上则是福建明军的水师。两军先后抵近到泉州城下,围城之势就已然形成。城内的守军俱是耿继茂的私军,比之刘清泰他们的绿营的忠诚度要高上很多,此间遭到了陈文和郑成功的两面夹击却依旧摆出了死守城池的架势。

    泉州乃是海贸云集之所,海上丝绸之路的,自古而今更是东南海防重镇,中国古代海防三大卫之一的永宁卫的卫城就在泉州府城渡过晋江的南部沿海,乃是福建海防的重心。

    正因为如此,其城池坚固自不待提,陈文和郑成功合兵城下之后,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分兵收取其他为耿继茂所控制的地区,意在将其变成一座彻头彻尾的孤城。

    围城展开,骑兵四处、舰船游弋、大军则稳扎营盘,以防耿继茂夜袭。到了傍晚,郑成功便带着护卫及部分军队来到了陈文设在城东的联合大营。

    “越王殿下。”

    “大木何须如此多礼,你我二人相交多年,奈何世事多艰,始终未能谋面,今日一见,实乃幸事,自当秉烛夜谈,共叙中兴展望。”

    陈文很高兴,郑成功是他一直以来很是敬仰的民族英雄,并非是后世着重宣传的什么收复台湾,而是郑成功长达十几年与满清的不懈战斗,乃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抗击满清民族压迫而竭力奋斗。哪怕是已经取得了如今这般辉煌成绩的他,其实这么多年来也同样是受到了诸如历史上的李定国、郑成功、张煌言这样民族英雄们的激励才能有今天的。

    “那便如辅仁所言。”

    比之陈文,郑成功显得有些拘束。其实这也难怪,如今大明中兴的势头几乎是陈文一手打出来的,他虽然打出了瓜州、镇江的两次大捷,对八旗军也造成了不小的杀伤,但却还是被陈文两蹶名王给比了下去。再加上他此前还与李之椿有过合作,以着郑成功的骄傲,二人甫一见面,尴尬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此番他却不得不来,陈文提出了合作的意向,对他同样是有利的。尤其是去岁刚刚经历了那样的一场惨败,损兵折将,携带的大量军需、辎重也没能带回来,与陈文的合作对于尽快恢复实力是有着极大裨益的。

    二人联袂进入大帐了,麾下众将尽数跟来。泉州围城,郑成功专力负责城南和西面的晋江,在城北则是派出一支小部队作为张自盛率领的闽中师的补充。而在城东,这里是既定的主攻方向,陈文的金华师以及部分地方驻军的补充部队云集于此,郑成功则只是过来与陈文会面的。

    两位藩王坐定,麾下众将也是一一介绍。郑成功这边,甘辉、余新、万礼都已经死在了南京,城南的大营乃是由周全斌、张英等将负责,而随郑成功前来的,有林察、周瑞、陈尧策、刘国轩等武将。

    林察是郑氏集团的老人,当年曾在郑芝龙麾下带兵,后来隆武朝灭,郑氏集团星散,他没有降清,而是跟着苏观生他们拥立了绍武为帝,乃是绍武朝最重要的一支武装力量和武将之首;相较之下,周瑞是福建人,但却是鲁监国集团的旧将,周鹤芝的堂兄弟,不过就在陈文来到这个时代的前后,周家兄弟在温州三盘内讧,倒是没有兵戎相见,但其结果却是周瑞投奔郑成功,而周鹤芝投奔阮进,分道扬镳。

    至于后两个人,陈尧策和刘国轩都是降将,前者与周瑞是历史上的厦门大捷的重要功臣,而后者则是郑氏集团最后的一员大将,就是现在还没有混出头,以至于陈文差点儿都没有注意到此人。

    不过说来也巧,刘国轩是后世某武侠小说中郑氏集团五虎将之一,陈文手里也有一个,如今正在这座大营当中。

    “这位是长安侯马信。”

    从台州的绿营降将,到如今的长安侯,马信也是屡立战功的宿将,很是得陈文信用。郑成功自然听说过其人,尤其是去年马信率领南塘营在松江府击溃梁化凤,有效的牵制了苏松地区的后续援兵跟进。虽然南京之战最终郑成功还是败了,但却并不妨碍郑成功和他带来的部将们向马信郑重其事的拱手一礼,表达一番谢意。

    “明日争取一战攻取泉州,酒今天就免了,明日进了泉州在城内再摆酒庆功。”

    陈文与郑成功并坐于上首,明崇左,陈文是亲王,郑成功则是郡王,是故陈文坐在左面,郑成功坐在右面。而二人的部将们,则按照各自的归属分坐于两位主帅的两侧。

    凑到一起低声进行了短暂的交流,郑成功虽然震惊于陈文的信心,但攻城战上面,陈文毕竟是名声在外。

    第一个在中国战场上拿出的棱堡,也是第一个攻陷了棱堡,用时更是短得可怜。再如赣州坚城,断送了李成栋、金声桓举两省反正的永历朝第一次抗清高潮的守城名将胡有升在陈文面前连一天都没能撑下来。耿继茂是从他老子手里继承下来几员出自老东江军的宿将,但是相较陈文以及这支威名赫赫的江浙明军,却还是差得太远了。

    由于明日还要进行攻城战,宴会上没有酒,更没有女乐,干吃饭,哪怕是两军的厨子都拿出了看家的手艺,大帐中的众将们却还是兴致缺缺,几乎是吃过了饭食就各自回到所部带兵。

    入夜时分,陈文与郑成功对坐于帐中,喝过了茶水了,二人便交流起了一些各自的见闻,借此拉近了彼此间的关系。直到良久之后,陈文才开口说道:“收复南京,北伐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在此之前,尚可喜、耿继茂、郝久尚和马雄这些墙头草若是尽快清理掉,始终于心不安啊。”

    陈文有此一言,郑成功却没有说什么,如今江浙明军已经是南明各藩镇之中最强的存在,没有之一,即便是西营加在一起也无法与之比拟。这不仅仅体现在军队数量上,更重要的是陈文占据的江浙,其战争潜力远高于其他地区。

    郑成功只是点了点头,是表示赞同,还是表示听见了,他并没有明确的表达出来。而陈文对此也没有在意,继续对郑成功说道:“除了这些墙头草,孙可望那个狭天子以令诸侯的流寇也不是省油的灯。去年我帅军进攻杭州,他就在袁州与我军制造冲突。这几年使者来往,也是见多了其人的无人臣礼。不瞒大木,据我所知,此番西宁王西返,为的就是将天子从孙可望手中夺回来。”

    孙可望是个什么样子,郑成功并非没有耳闻,但是孙可望此前比之李定国的实力要远远强大太多,而秦藩更是楸枰三局的支持者。对那时的郑成功来说,无论是在成功率,还是因为战略的制定者钱谦益,孙可望都是要重于李定国的,哪怕姻亲关系的存在亦是如此。

    “哎,只恐伤到天子。”

    永历是现在天下各路明军的共主,如果这根旗子被砍倒了,那么接下来各路明军又将陷入到争夺拥立大功,各自捧起手边上的宗室,继而陷入到无休止的内战之中。而满清,利用这段时间和内战对明军的损害,便可以重新恢复实力,再度获得席卷天下的可能。

    内斗是南明最大的内部问题,文官与藩镇、东林党与阉党、东勋与西勋、不同省籍之间不同派别之间的矛盾,更别说是那些私人恩怨和欲望了。大势力与大势力之间的内斗,小团体与小团体之间的内斗,即便是陈文也曾在大兰山上被人排挤,在金华府遭遇过叛乱,直到内部制度成熟之后才拥有了并力向外的可能。

    郑成功的言下之意,陈文岂会不知,此番既然相见,总要把事情摆明了才能有接下来的合作。

    “确实如此,说句不恭的,今上的性子虽然比较,嗯,比较软弱,但是无论怎么说,现在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