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年-第4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俗话说,兵无粮则散,战争打的不光是军队的战斗力,粮草更是极为重要。现在财政吃紧,沿途劫掠,以战养战倒也不是不行,但是地利尽失,八旗内部士气低落,而且更重要的还是,八旗军的兵力的锐减,现在即便是想要劳师远征也是难以做到的。
“前年,四省会剿,杭州驻防八旗连同石廷柱率领的汉军八旗,八千大军惨败于金华,侥幸逃回的不到两千人;去年,四明湖一战,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各两千兵马出战,逃回杭州的不过两千余人,其中主要还是蒙古八旗,而洪承畴那个奴才部署的进攻玉山,更是以惨败收场,数万北方绿营组建的东南经标覆没;而到了今年,杭州、南京两战皆败,更有海寇入侵,江南江宁左翼四旗……”
“够了!”
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鳌拜详细计算兵力损失的数据犹如水草一般将他拉向溺水而死的边缘。
这笔账他也不是没有算过,自陈文崛起,从北方抽调南下的绿营损失不下六万,如今各地绿营的老兵数量已经只能勉强支撑各地防务了,而且还是在没有大乱子的情况下,几年内再无从抽调。
八旗军方面,汉军八旗前后损失近一万八千大军,其中有陈汉军,也有新汉军,但数量实在过于巨大,已经将近于汉军八旗总数的三分之一了;相较之下,蒙古八旗的损失较少,骑兵撤出战场速度更快,但是根据统计,也有上万的蒙古八旗葬身江浙;当然,对满清而言,前两者皆是附庸军,心疼程度有限,可是满洲八旗在前后三战当中也损失了不下万人,这对于只有不到五万丁的满洲族群而言可以说是毁天灭地般的打击,根本承受不了。
这还只是陈文,这两年虽然满清最主要的对手就是陈文,但孙可望、李定国和郑成功也没有闲着,现在的满清已经连外强中干都说不上了,距离彻底毁灭只剩下一步之遥了!
兵力损失、财政入不敷出都是大问题,但更大的问题在于人心的向被。
满清入关,打出的旗号是为崇祯报仇,以军事上打击了北方士绅地主的公敌,厉行拷掠的大顺军,再加上这些年积累起来的巨大威慑力,这是他们赢得北方地主阶级支持的主要原因,甚至就连南下时的摧枯拉朽也多以得益于此。
但是现在,随着军事力量的大幅度衰退,以及八旗军的威慑力的降低,他们终究是异族,是蛮夷,只要陈文肯表现出对士绅阶级的些许善意,其中很多人都免不了要突然回想起那个名为夷夏之防的理念出来。到时候,北方烽火遍地,陈文趁势北上,满清的覆灭也就可以用日这个单位来计算了。
这绝非是危言耸听,济尔哈朗的死讯传来,朝中的一些文官便打出了丁忧的旗号,不是父死,就是母亡,更有直接挂印而去的,连致世的赏赐都不要了。历来都是“家贫出孝子,国难见忠臣”,现在到好,北京城的坊间已经有段子了,说是我大清,如今是“国难出孝子,家贫见忠臣”,正好给反了过来。
戏言,但却将末世气象展现给了更多人。虽然这等现象还不够普遍,主要还是集中在这几年因通浙案而备受打击的南方籍官员之中,而更多人则还在观望,但是苗头已经显露出来了,南方任何的风吹草动恐怕都将会引起更大的乱子。
化身数据控的鳌拜倒是下了功夫,从各旗、各牛录里得到的数据也比较真实,但却更是让在座的权贵哑口无言,就连济度的唾口大骂也被堵了回去。
此番正是要商议接下来的应对,可是大殿之中,君臣相顾无言,却是无论如何都找不到个解决的办法,哪怕是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找不到。
良久之后,看着御案上请求丁忧的奏折,顺治的眼眶愈加的湿润了起来。很快,第一滴泪水划过,一句将在场所有人都镇住了的话语却脱口而出。
“朕要回辽东去,把住了山海关。这北京城,浙匪想要就给他好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章 串联
“回辽东?”
“是的,皇额娘。”
八旗权贵苦劝未果,只得把孝庄找来,此刻权贵们早已退出殿外,大殿之中只剩下这母子二人,就连孝庄的亲信苏茉儿都被关在外面。
“朕已经想好了,退回辽东,守住山海关,浙匪是杀不进辽东的。到时候休养生息,每年从直隶、山西破口而入,抢个几回咱们大清还是有机会翻盘的,就像太宗时那样……”
顺治越说越是兴奋,孝庄却是目瞪口呆的站在那里,久久连句话都说不出来。片刻之后,始终得不到回应,顺治的声音也越来越低,看向孝庄的目光更是开始变得畏畏缩缩了起来。
“皇额娘?”
听到呼唤,孝庄苦笑着摇了摇头。儿子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虽说母子间的关系不甚融洽,但是知子莫如母,她的这个儿子现在已经被陈文吓得昏了头了。至于什么守住山海关,什么太宗时破口,什么退回关外继续满蒙一体对抗关内的汉人,全特么是借口!
可是顺治是她唯一的儿子,而她的皇太后的身份也是源于他的儿子,否则就凭她一个妃子又怎么坐上了这一宝座。
“退出了关,你拿什么招揽蒙古各部,到时候他们见咱们不行了,肯定会争着抢着去向明廷输诚,而明廷也肯定会拿咱们的脑袋作为奖赏的依据,就像当年一样!”
“那总比死在关内强吧,退回辽东还有机会,在关内,陈文那个杀神就连皇叔都打不过,朝中已经没有良将了啊,皇额娘。”
孝庄苦口婆心的劝说,顺治却根本听不进去。母子俩你来我往了老半天,权贵们却依旧在殿外等待,不时的交换着眼神和表情。直到良久之后,孝庄从大殿里走了出来,但是看清楚了那副表情,权贵们却无不是如同被一盆凉水浇在了头上。
“太后……”
“皇上那边,哀家自会再劝。各位亲贵都是咱们八旗的中坚,咱们团结一致,管好下面的奴才,才是真正的出路。”
“太后明鉴,奴才恭送太后。”
孝庄颓然的离开了大殿,权贵们对视了一眼,也纷纷三五成群散去。
索尼、鳌拜、遏必隆三人皆是两黄旗的中坚人物,而两黄旗则历来都是皇太极一系的人马。当初皇太极死后,他们站出来与代表两白旗利益的多尔衮相争,在妥协之下才有了顺治的皇位,如今顺治打算放弃关内的土地,退回辽东,就连孝庄也劝说不得,他们便不得不聚在一起进行商议。
出了皇宫,三人来到鳌拜的家中,宾主落座,没有绕什么圈子话题就转到了今天的朝会,尤其是顺治那出人意料的计划之上。
“安亲王和郑亲王,哎。”
眼下两个亲王先后殒命,尤其是后者不仅仅是满清老一辈硕果仅存的亲贵大王,更是镶蓝旗的旗主。除此之外,满洲正黄旗、满洲正蓝旗和满洲镶蓝旗以及蒙古和汉军的数个固山额真殒命江南。看上去受损最严重的的两蓝旗,但是面对明军,八旗还是一体的,这两次惨败和大量减员对八旗军的士气打击实在太大,这些无不看在他的眼中。
三人落座,遏必隆就开始唉声叹气了起来,而索尼干脆闭口不言。鳌拜越听越来气,他邀请这两个家伙过来,为的还不是两黄旗的主子顺治和整个八旗的未来,现在这两个家伙却是一脸丧气。索尼还好,家世背景不够显赫,但遏必隆却不一样,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的儿子,其母更是努尔哈赤的女儿,现在事到临头却是一副这般模样,实在让他气不打一处来。
鳌拜向来是个暴脾气,此间正待出言相责,岂料一路上也没憋出个屁的索尼却率先开口说道:“咱们是皇上的奴才,皇上那边有太后在劝解,看好了手下的奴才,同时也盯住了其他各旗才是关键。这时候,咱们绝不能先乱了阵脚。”
索尼为人狡猾,但所言之事却是极为重要。下面的奴才还在其次,但是其他各旗如何,尤其是死了旗主的镶蓝旗会不会跳出来闹,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唉声叹气的遏必隆转而闭口不言,不知是没想好要说什么,还是暂且不想发表意见。而鳌拜,听了索尼之言,倒是点了点头,对此表示了认同。
“镶蓝旗……”
“不是镶蓝旗,是两白旗和正蓝旗!”
索尼直截了当的打断了鳌拜的话,但是出口的话语却如同惊雷一般在遏必隆和鳌拜的耳中炸响。
两白旗从前是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三兄弟的,多尔衮死后,多铎过继给多尔衮的儿子多尔博被顺治勒令归宗,正白旗就落入到了顺治的手中;镶白旗的旗主现在则是豪格的儿子富绶,而正蓝旗则在多铎的儿子多尼的手中。
现在两白旗换了主子,但时间没有几年,多尔衮兄弟的影响力尚在,更何况还有个正蓝旗的多尼。而富绶则是豪格的儿子,当年的皇位之争,豪格才是最大的输家,作为长子没有得到皇位,最后还被多尔衮整死,虽说顺治为豪格平反,但是豪格一系的怨气弄不好却依旧还在。
八旗之中的权威争斗历来血腥,但是由于兵权所属,无论是皇太极父子,还是多尔衮兄弟,谁也没办法在中间派的代善、济尔哈朗手里还握着两红旗和镶蓝旗的情况下包打天下,所以平衡始终存在。
现在经过了这两番地震,镶蓝旗大幅度受损,正蓝旗有丢了个固山额真以及岳乐直领的那十五个牛录,正黄旗则损失了一个固山额真和大量的兵员,再加上顺治今天出人意料的言论,八旗权贵们都是一个什么状态他们太清楚了,指望他们放弃这片花花世界是根本不可能的。现在矛盾出现,天知道原本受压制的多尔衮一系会不会跳出来搅风搅雨。
八旗团结一致才是关键,孝庄的话回响于脑海,二人对视了一眼,鳌拜便开口说道:“现在各旗受损的兵力都不少,尤其是镶蓝旗。看好了是没错的,只怕也少不了要联络下两红旗。”
两红旗始终在代善一系的手中,从代善没机会继承汗位开始就是中间派,现在济尔哈朗死了,自然少不了要先行与两红旗达成默契。
说到这里,三人便开始在这一框架之下研究接下来的布置。两黄旗的利益不能受损,首先皇位就一定要在皇太极一系的手中,而且还不能是豪格一系,因为豪格一系即位,镶白旗十有八九就要变成黄旗了,这是他们所无法容忍的。更重要的是,两白旗的暗流会对八旗内部造成的损耗,也需要通过平衡来将其消弭于无形。
商议来商议去,三人决定分头行动,总要把事情做起来。至于顺治那边,还有孝庄在,哪是那么容易走的了的。
相互别过,鳌拜和遏必隆都去忙各自的那摊,倒是索尼看了看皇宫的方向,口中发出了轻不可闻的喃喃自语。
“也许,真的闹起来了的话,如今的困境反倒是更好解决了。”
………………
八旗内部暗流涌动,一骑快马也在这样的风潮下来到了京城。
这座城市,刘成从没有来过,但从儿时起就知道,大明的天子就住在京城的皇宫,现在京城换了主人,可他也同样换了效忠的对象。这样一来,天子依旧是天子,京师也依旧是京师,只是不知道在如今陈文席卷天下的大势之下,京城现在的主人还能坚持多久。
带着江南江西总督马国柱放他渡江时交给他的加急文书,刘成没废什么力气就进了城。加急文书不着急,本来就是马国柱助他入城的信物,刘成进了城直接就按照此前胡全才回京时留下的地址找了过去,他想要成就大事,光靠一张嘴最后就只能是个以供咨询的幕僚,必须要找些人一起做事才行。
胡全才早已回京等候任命,东南经标惨败,最后的责任落在了洪承畴的身上,他们几个逃出来的因为从江西抢救回来了大批物资,又举荐了刘成这么个人才,先后得到了马国柱、岳乐以及济尔哈朗的赞赏,俸禄、世职、品级上的惩罚少不了,但是官却还可以继续做,只要等得起就行。
见了面,胡全才将刘成请进了书房,连忙向其问起南京一战的详情,刘成虽然没能亲见,但是从马国柱以及那些溃兵口中也知道了不少,根据他对江浙明军的了解,双方具体情况有能琢磨个一二。
“两个王爷,满洲正黄旗固山额真伊尔德、满洲正蓝旗固山额真阿尔津、满洲镶蓝旗固山额真蓝拜、蒙古正白旗固山额真明安达礼、江南汉军提督管效忠战死,江南江宁左翼四旗昂邦章京喀喀木被俘,江南江西总督马国柱、苏松提督张天禄自杀。这一战大清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