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年-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刘文秀此番进攻和败绩却造成了一些连锁反应,心惊肉跳的范文程开始收缩军队,加强对岳州府的控制。而陈文在收到了刘文秀败绩的消息后则不得不亲自返回南昌坐镇。
仔细一算,他这般计算,最后也只是争取了这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而已。幸好这两个月他并没有闲下来,也没有为了争干掉尚可喜的那一口气而大举入粤,否则连回来坐镇,以稳定人心的机会只怕都不会有了。
同样心惊肉跳的陈文回到了南昌,王江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可算是回来了”,弄得陈文以为是九江或是浙江出了什么大问题。岂料只是刘文秀败绩的消息传来,唯恐范文程会在没有人牵制下大举东进。
王江这胆量,陈文在四年前就已经见识过了。今次还不错,起码消息没有外传,被他封锁了起来,南昌这边也只有他和李瑞鑫知道。而后更是派了快马日夜兼程南下报告与陈文,看来这几年在满清占领区软禁也少得到历练,心理素质得到了不小的加强。
“辅仁,你确定湖广那边没问题?要不要再给袁州派些援军过去?”
文官干涉军务是陈文极为厌恶的,就像武将干预行政一样,专业的事情就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外行指挥内行那就全得完蛋。不过,王江这脾气,陈文也知道,干涉军务他是不敢的,能有此问,就是不安而已。
“不用了,我已经让掷弹兵过去了。吴登科手里一个完整的战兵营,外加半个骑兵营,掷弹兵一到,凭借着袁州坚城,我到想看看范文程是怎么碰出一脸血的,只怕这厮未必会给我这个机会。”
江西面对湖广的几个防御要点,袁州、九江和如今南昌皆有战兵营存在,南昌更有陈文坐镇来统合江西全局。说罢,陈文便召集了浙江巡抚衙门和秀国公府南昌行辕的官员们召开联合会议。
时间还有一个月,最快不超过三个月的时间,岳乐的大军就会抵达,到时候陈文倒是很想看看岳乐敢不敢在没人配合的情况下与他决战,不过在此之前,他还需要处理更多的事情,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来增强自身的实力,首先就是军事实力!
“回禀大帅,迄今为止,我司在江西已招募了两万两千余新兵入营,正在抓紧一切时间进行训练。后续招募依旧在进行当中,各县也有大批新兵在赶来南昌的路上。总而言之,江西百姓对投效我军极为踊跃,就是训练的时间太紧了。”
江西由于距离金华甚远,陈文只得在此另立了一个新兵训练营,人员是金华那边调来的,场地则是洪承畴此前训练经标营以西班牙方阵时开辟出来的,很多东西都是现成的,倒也不用再花费银钱制造。
早在攻陷广信府城时,陈文就已经有了大规模扩军的意向,甚至早在前来为玉山解围之前,浙江就已经有了新的招募计划在执行。
经过了这三个月的训练,浙江的新兵训练营里在战前开始训练的那批士兵已经有一部分接替了宁绍两府的几个战兵营的防务,另一部分则将会按照老规矩先行顶替浙江各府县的驻军老兵,在地方驻军的任上继续训练。而那些替换下来的老兵,则会开始组建全新的战兵营。当然,从一些老营头里抽调部分士卒进行混编也是必然的。
江西这边,陈文当初与洪承畴决战时带来的两千地方驻军,其中有一部分已经补充到了江西的这几个营里,使这几个营能够在第一时间补全编制。另一部分则会用来组建一个新营头,这也肯定是最快形成战斗力的新营头。
剩下的新战兵营,就要看训练的进度了。步兵方面,江西这边最早的一批已经进行了一个月的训练,慢的则刚刚入营;浙江那边新近招募的一批则刚刚完成招募工作,总要两三个月后才能出营。
至于骑兵、骑乘步兵、炮兵、工兵这样的兵种,训练时间还要更长一些。尤其是骑兵,战马前前后后三次大战打下来,也缴获了上万匹之多。伤了腿的已经变成了士卒们的盘中餐了,完好无损的还有很多,步兵营的配属骑兵和专门的骑兵营都是陈文急需的,在感谢达素和洪承畴之余,他也在抓紧时间训练,只是比起清军的老兵,这些新兵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否则他根本没有任何信心渡过长江,北伐中原。
“很好。”示意训练司的军官坐下,陈文看向军工司的行辕负责军官。“缴获的器械,可已经检查出来了?”
“回大帅的话,我司专门进行过检查,鞑子经标五镇及江西提标、九江镇标所使用的长矛,长度无差,重量上普遍略轻,完全可以在军需生产完成前暂时作为替代品和训练使用。火铳、火炮,经过检测,我司的综合评定是没有训练炮组和装备部队的必要。至于其他各府县绿营使用的,末将以为回炉重铸是最好的选择。”
“嗯。”
金华的军工司工坊的报告,陈文在会前就已经看过了,现在那里已经恢复了三班倒,人歇机器不停的加班制度。奈何此番武备缺口实在不小,总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初步完成。至于陈文的那个棉甲下发驻军,扎甲装备战兵部队的大计划,就显得更为遥远了。
训练和武备,这些都是极其重要的,但更重要的还是战斗意志的加强。洗脑是一回事,关键还是军功授田,有了物质基础,精神建设才不是空中楼阁。
“王巡抚,调查组回来几个了?”
听到陈文有此一问,王江连忙起身回答道:“回国公的话,只有调查南昌等邻近的几个府卫所情况的调查组回来了,路途更远的府县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旧卫所的撤销,新卫所的建立,这是浙江明军中至关重要的工作。奈何他出征前的十个府在土地面积上已经要大于他在浙江的占领区了,即便调查组的制度和工作流程都早已完善,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考察才行,毕竟江西的行政体系还远不如浙江那般完善,配合的力度也会影响到工作进度。
所幸的是,接下来的一系列报告,陈文倒还算满意。他离开的这大半个月时间里,各级部门的工作没有耽搁,而且是加班加点的进行。
现在江西中北部的十个府的府县一级官员已经能够展开工作,各乡镇的百户所还需要时间和人员才能确立,倒也不急于一时,反正距离分地也还有些时日。而这一次收复的吉安、赣州、南安、南雄、汀州和邵武这六个府,王江则已经派人通知孙钰了,距离下一批官员抵达却还需要些时间。
会议结束,陈文却并没有让官员们离开,反倒是派人前往驿馆。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了众人的惊异,事实上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这一天即将到来,只是没想到竟然会发生在今天。
“辅仁,还是挑个吉日吉时吧,这是不是太显仓促了。”
古人讲礼仪,尤其是册封这等大事,总要选个合适的时间才好进行,最起码也要选个吉时,沐浴更衣,焚香祷告,否则总觉得太过草率了一些,甚至让人误解为不当回事,弄不好就是个罪名。
“不用了,我去洗个澡换身衣服,正等那宣诏使者抵达。今天趁着还有功夫,赶紧把事情办了,晚上还有时间借庆祝饮宴一番。明天开始,所有人都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头来做事。时不我待啊,诸君!”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一十二章 郡王(下)
“臣,恭请天安,万岁、万岁、万万岁。”
“圣恭安。”
“臣,恭谢天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恩浩荡。”
“臣,永服辞训,万岁、万岁、万万岁。”
“宜诚乃戒。”
接过圣旨,站起身来,陈文总算是完成了在这个阶级社会的又一次的阶级提升。
提督南直隶、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处水陆兵马援剿总兵官,特赐蟒玉,便宜行事,挂征虏将军印,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太保兼太子太保,会稽郡王。
官职的全称很长,实际上提升的也就是从少保越过了少师、少傅晋级为太保,太子少保越过了太子太师、太子太傅晋升为太子太保。
陈文此前的少保是三孤之一,明时是从一品;现在的太保则是三公之一,正一品的大员。而太子少保和太子太保则是东宫官职,是为东宫三师和三少之一,理论上太子太保是护卫太子安全,太子少保则是太子太保的副手。事实上,这些官职在明朝都只是荣衔,受封者不仅多有文官,明末更是还有一个女子受封了太子太保。不过在陈文看来,这个女子也远比那些文官有能力护卫太子的安全。
相较之下,虽说同样是荣衔,但公爵之间郡王也已经是天差地别了。
甲申之前,到了王爵一般都只是朱家的宗室才有资格受封,开国和靖难中的一些受封者,则是死后的追封,不参与到世袭,只是好听而已。而南明这些年,国公已经封出去几十个了,陈文只是其中之一,但活着时册封的郡王却很少。甚至即便是三王内讧后永历帝在李定国的支持下收回了一些实权,能够受封郡王的也都是大西军内部的大军头,比如冯双礼、白文选之流,除此之外也就只有郑成功的延平郡王了。
“大王诛杀逆贼洪承畴,收复江西大部,秦王殿下得到捷报也是对大王多有赞颂。”
话是好话,但却不怎么好听。宣诏使者不提永历天子,大谈孙可望如何如何,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从受封安远侯开始,秀国公,到现在的会稽郡王,每次来的使者没有重样过,但却都是这样子。
“敢问天使,洪承畴身死,如此大事,何故只提秦王殿下?难道说,天子对此并不知晓?”
见陈文接了圣旨,本打算说两句好听的应应景,岂料却迎来了这么一句话,使者登时便面露错愕。此前的两次宣诏使者都没有提及过陈文这么喜欢噎人,结果却被他碰上了,所幸他也是反应不慢。
“回大王的话,这等大事,天子当然知道,当然知道。只是秦王殿下先得到消息的,下官……”
“君是君,臣是臣,这是礼法,天使须得记清楚了。”
“下官知罪,下官知罪。”
刚接了圣旨就难为宣诏使者的,陈文自觉着大概也是头一号了。然而他却依稀记得,是孙可望试图让部将将永历带离安龙,行禅让之礼,才导致了三王内讧的最终发生。这一事件使得大西军彻底陷入到了内讧之中,于陈文如今的周边形势,于反清的大局都是极为不利的。
现在斥责宣诏使者,其实际上则是敲打他背后的秦王孙可望。若是此番的敲山震虎能够起到效用,推迟三王内讧的时间,无论是对他代表的浙江明军集团,还是对整体的抗清局势,都将会是有益的。一句话而已,何乐而不为。
敲打过后,陈文却也没难为他,该饮宴饮宴,该给的喜钱也没少一文。目的既然已经达到了,也没必要过多为难这等礼部的文官。
眼见着银子没少,刚才还被训得跟三孙子一样的宣诏使者立刻眉开眼笑起来。这等册封的宣诏从来都是肥差事,陈文麾下的部将这次也多有获得爵位的。总体而言,他帐下的五个伯爵此番都能够被册封为侯爵,那些挂印将军则一律册封为伯爵,就连马信、胡来觐这样的降将都不例外。陈文本人宣诏结束了,陈文麾下的部将们,一些主要的文官,以及他们的家眷,尤其是陈文的正妻以及岳家,都少不了一份喜钱,自然是难得的好差事。
“王巡抚,下官这一路还要为多位伯爷、大帅宣诏,这行程还望巡抚老大人多多上心。”
陈文的部将分驻各地,宣诏使者结束了陈文的宣诏,又宣读了任命王江为江西巡抚,晋升几个身在南昌的文官官职,以及广宁伯李瑞鑫册封为广宁侯的一系列诏书,可谓是赚得满盆满钵。
接下来自当是宜将剩勇追穷寇,尽快多跑几个地方,尽早把诏书宣读完毕了,才好安心——没办法,刚刚陈文那架势,秦藩和会稽藩之间矛盾明朗化,弄不好哪天兵戎相见了,这诏书不算数了,那些贿赂岂不是扔水坑里听响了。
只不过,这等事情也不归王江负责,然则王江却也知道,这宣诏使者大抵是畏惧陈文的威风,他也只得代为询问了一番负责的官员。
“天使除了我浙江明军,可还有到他处执行的公务吗?”
“是这样,下官奉命还要去一趟永宁卫中左千户所。”
去那里,只可能是去见郑成功。宣诏使者在席中位置甚高,就在王江的下手,左近便是陈文、李瑞鑫等人。此言一出,左近为之一静,随即又恢复了常态,只是那一双双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