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花嫁-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王满脸复杂地看着花朵朵,真恨不得立马将花朵朵带回京城,让她给满朝的文武大臣讲讲这治国之道。
她方才所说的那番话儿,定能羞煞那些自以为是的老匹夫。
宁王抱拳郑重地向花朵朵行了一礼,“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花公子方才那番话儿真是让我辈深感羞愧啊!当今我朝也可说得上是能人志士辈出,但能如花公子这般有如此深大远见者,还真是数不出啊!花公子如此凤毛麟角,实属我大晋之幸啊!”
花朵朵一阵汗颜,她哪儿有什么远见啊,她方才所说的从课本上的每一本史书几乎都可寻到踪迹,这不过是再显浅不过的道理,只是如今之人当局者迷,无法跳出时代的局限看个分明罢了!
而她这外来之人,比他们更多了五千年的文明知识,这些都是他们所缺失的前进灯塔,花朵朵当然能以旁观者的态度,替他们指点迷津了,这实在没啥好骄傲的。
花朵朵谦虚地避开了宁王的大礼,微笑道:“王爷客气了,在下所说的不过是一己之见,登不得大雅之堂。还请王爷莫要责怪在下妄议国事。”
第二百九十一章 储君之争
《田园花嫁》最新章节。。。
宁王眉头一阵紧皱,“既然不能动用武力,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尽快安定民心,防止有心之人煽动百姓趁机作乱呢?不知花公子可有万全之策?”
花朵朵苦苦沉思,最终还是叹息道:“请恕在下才疏学浅,想不出更好的法子来解决此事儿。”
宁王脸色一阵发白,“难不成最终还是得启用武力么?”
“若是不尽快安定民心,恐怕民间会引发更多的动乱,民不聊生之际社稷也恐将不稳,关外那些蛮夷子们恐怕也会趁此机会大肆入境,如此一来,大*山也将面临不保啊!”
宁王一阵焦急,他的眉头皱得快要连在一起了,隐于袖中的双手已经紧握成拳,指甲深深陷进掌心也毫无所觉。
这安民一事儿已经是摆在他们这些掌权者面前,不得不面对的棘手大事儿了。
这事儿若是不用启用武力便能解决得好,将是一大丰功伟绩,因此而被立为储君也是大有可能的。
但若是一个不慎,赔上的将是他们魏氏几百年的江山。
这不得不让他们这些皇子们慎之又慎,谁也不敢轻易沾手惹祸上身。毕竟若是出了岔子,这个掌事者面临的将是天下苍生的指责。
若是真出现哀鸿遍野的惨景,恐怕他万死也难辞其咎。即便是下了黄泉,也无颜面对魏氏的列祖列宗。
如今太皇太后也正在头疼着让谁解决此事儿为好。几个皇子谁也不肯自动请缨,她也只能从中选出一个来承担此事儿了。
几个皇子都是大*山的顶梁柱,也是她为数不多的几个爱孙,太皇太后实在不忍心让他们接手这么棘手的难事儿。
这事儿倘若一旦启用武力,无论成败与否,都将会受到百姓的指责。
失去了民心的皇子,若是身上有了这么一个污点。他日要想坐上皇位,成为一国之君,恐怕已是难上加难的事儿了。
这也意味着,太皇太后一旦决定了此事儿的掌事者,便是间接宣布了这位皇子与储君之位无缘。对于这个皇子来说,这将是无比残忍的结局。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今就看太皇太后怎么抉择了。
花朵朵十分了解宁王如今的处境,宁王在众位皇子中非嫡非长,也无强大的母族做靠山,他的母妃不过是先皇帝酒醉之下强行宠幸的侍婢罢了。
这位小侍婢也算是有福之人。一夜便珠胎暗结,并一举得男,生下了先皇帝的第四个皇子。引来了先皇帝的另眼相看,被封为了九嫔之首的瑞嫔。
后来瑞嫔生下长相酷似太皇太后的悠悠郡主后,更是频频受宠,隐隐已超越皇后和贵妃,成为宫里最受瞩目的女人。
但此前无论有多风光。待先皇帝驾崩后,这一切都不过是泡影罢了。
瑞嫔没有娘家人撑腰,在宫里又没了男人为她庇护,她的荣华已经走到了尽头。
太皇太后念在她为大晋国生下了四皇子的份上,将她的位份晋了一等,挤进了四妃之列。封号不变,仍是瑞妃。
瑞妃这一晋升,尽管为四皇子争夺皇位多了一丝筹码。但仍是杯水车薪。她这一次出头反而激发了众位妃嫔心中强烈的嫉恨,几番刁难之下,她在宫里的日子也愈发难过了起来。
为了四皇子和悠悠郡主,瑞妃唯有咬牙一再地低调忍让,无事不出宫殿。待在宫里像个透明人似的,受了委屈也不吭声。这才让众位妃嫔们出了心中的一口恶气。
渐渐地宫里的女人们就日渐淡忘了这位曾经风光一时的瑞妃了,要不是四皇子和悠悠郡主隔三岔五地进宫请安,大伙儿都快忘了宫里还有一位叫做瑞妃的主子了。
兴许是受了这位母妃的影响,四皇子宁王在朝政大事儿上也是低调不爱出风头的,若不是太皇太后问到他头上,他绝不开口先说半句,免得成为众矢之的。
大皇子等人都不将四皇子放在眼里,在他们眼中,四皇子根本就不是对手。
而在文武百官的眼里,最有希望成为储君的,应属年长的三位皇子了。
大皇子是长子,母妃又是田国公府的嫡长女,得田国公府和卢尚书等众位朝廷重臣的大力支持,平王可谓是问鼎皇位的最佳人选。
而二皇子虽则不是长子,却是养在皇后身边长大的,也算得上是半个嫡子了。
二皇子的母妃是皇后的亲妹妹,她在生下二皇子不久便因病去世了,二皇子便被这位无所出的姨母养在了身侧。
皇后的母族邓国公府在京城也是声名显赫的人家,邓国公位高权重,在朝廷上也是颇有影响力的。
加之二皇子温文尔雅,深得百官爱戴,在朝中也是追随者众,即便最终成为储君那也属声望所归。
至于三皇子他虽非嫡长,但却是原皇贵妃也就是如今的皇太妃所出,皇太妃是太皇太后的亲侄女,身份尊贵无比,三皇子实属众多皇子里边身份最为显赫的。
太皇太后的母族霍国公府如今在京城也可谓是风光无两了。霍国公府虽则如今已不再出武将,但在文臣里边却是在朝者众的,且个个都位高权重,叱咤风云,让人望而生畏。
三皇子在众位皇子当中也属呼声最高的,许多忠于太后的纯臣都支持让三皇子继位,三皇子的追随者甚至已隐隐有超越前面两位皇子的势头,一跃成为如今最热门的夺嫡人选。
而非嫡非长又无强大母族做后盾的四皇子,前景无疑是最为黯淡的,朝廷上稍有名望的大臣都不看好他,追随在他身边的无非是一些没有实权的臣子。
即便是看到他潜力的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支持他,只能是默默地暗度陈仓。
如此一位最无可能登上皇位的皇子,十有会被太皇太后牺牲来镇压此次的流言。
这也是为啥四皇子如此急于找到玉玺的原因了。若是在太皇太后宣布掌事人之前他仍无法找回玉玺,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将会离他越来越远,远到再也无法企及。
而之后等待他们几母子的,将是永无翻身之日的修罗地狱。因为任哪一位皇子继位,最后都不会让他们好过的。新帝为了巩固政权,恐怕牺牲这些手足是唯一的出路。
看着宁王惨白的脸色,花朵朵不由一阵同情,当皇子也有皇子的悲哀啊!这人世间许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我们能把握的无非只有自己罢了。
而宁王无疑是连自己的命运也无法掌握的,生在帝皇家,在其位须得谋其政,他在享受至高无上尊贵的同时,更多的却是背负拯救黎民苍生的重责。
有所得必有所失,只不过他这无所依傍的皇子,失去的将会更多罢了。
花朵朵想了想,还是不忍地提醒道:“王爷也无需过于忧心,依在下拙见,要解决此事儿还是得追溯其源头。唯有尽快寻回玉玺,确立储君人选,方为安定民心的最佳捷径。”
宁王叹息道:“花公子所言甚是。只是这玉玺已失踪多年,哪是说寻回便能寻回的啊!如今也只能期盼兵部能尽快抓获散布流言的罪魁祸首来,将伤害降到最低了。”
“为今之计,也只得如此了。”花朵朵附和道。
其实他们心里都再是清楚不过,这流言的种子一旦在人心播下,哪儿是那般容易消除的啊!恐怕此时流言已在老百姓的心里生根发芽,正在民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滋长。
要扑灭这些熊熊燃烧的火苗,还真是非一般的力量所能做到的,从源头上灭火无疑是最佳的解决办法。
这般兜兜转转,事情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上来。
究竟玉玺会藏身何处呢?
花朵朵一阵挠头,“王爷,你们因何断定玉玺一定会藏身在白鹭书院呢?先太宗皇帝是否留下了一些线索可供追溯?”
宁王摇了摇头,“先太宗皇帝不曾留下只言片语。只是在先太宗皇帝驾崩前,一直守在他身前的,唯有他的贴身侍卫。而在先太宗皇帝驾崩后,此人便消失无踪了。”
“后来祖母命人几经追寻,才找到线索证实此人正是青莲书阁的首任守阁死士。只是祖母的人寻到此人的影踪时,他早已不在人世了。”宁王叹了口气。
花朵朵一阵蹙眉,“如此看来,玉玺该是被此侍卫带离了皇宫。”
宁王点头道:“正是!而经我们多番追溯,已肯定此人必是将玉玺藏于了白鹭书院,只是白鹭书院何其之大,要寻一个小小的玉玺又是谈何容易啊!”
那是!我和楚凌轩翻遍了整个青莲书阁都寻不到玉玺的影踪呢!可见这藏东西的人必是料到了后人的心思,才将玉玺藏在了最为隐秘的地方。这老皇帝的侍卫还真是心思莫测啊!花朵朵在心里暗暗腹诽道。
一旁沉默良久的闫老爷子,沉吟了半晌方才开口道:“老皇帝临走前并未交代玉玺藏于何地,他只是让老夫记住了一句怪异的话儿便驾鹤西去了。如今想来此话儿当是有深意才是,只是老夫当时并未多加留意。”
ps:
连续裸奔三周滴无双好可怜,米有推荐米有订阅米有打赏米有票票,虾米都米有…成绩肿么这么惨淡哇,码字也米有动力鸟,呜呜呜……咬着小手帕可怜兮兮求亲们安慰。。。
第二百九十二章 佛谒因缘
《田园花嫁》最新章节。。。
“当时老夫要是向老皇帝问清此中深意,恐怕眼下也不会这般骑虎难下了。”闫老爷子不由扼腕叹息。
宁王屏住呼吸轻声问道:“老爷子,不知先太宗皇帝他究竟说了何话儿?”
言罢紧张得袖中双手已紧握成拳,但面上还是一派云淡风轻,知其不深者还真当他浑然不在意呢!
大伙儿都屏气敛息地等着闫老爷子的回答,连花朵朵也不由紧张得咬着下唇,眼巴巴地瞅着自家老头子。
偌大的屋子里安静得好像时间停滞了一般,连一根针掉下来都掷地有声。
闫老爷子背着双手面带愁色,连声叹息道:“实不相瞒,老夫参悟了几十年也想不透老皇帝话中的深意,恐怕说与尔等知晓,尔等也参之不透。但既然尔等执意要听,那老夫也只好全盘相告了。”
言罢面色一整,肃然道:“老皇帝只是说了一句佛谒,他说今生种种皆是前世因果,缘尽缘灭自有其定律,无需刻意追寻。该来时,一切都会来,只等有缘人。”
“只等有缘人?”花朵朵一阵发懵,这是虾米东东?念佛经么?
她正愕然间,就听闫老爷子接着说道:“老皇帝临了还补充了一句,一切凡尘俗事皆有其定数,相逢皆是因缘,该来的终究都会来的。”
任宁王表现得再是从容,此刻也不由一阵惊愕,他傻眼道:“老爷子,先太宗皇帝就说了两句佛谒?没别的了吗?”
闫老爷子摇了摇头,他忽然又像想起什么般,补充道:“对了,老夫还记得老皇帝当时自言自语了几句,他好像在说要把一切交给因缘来取舍。说什么若是我大晋国命不该绝,自然会有有缘人来识破天机,但若是命定如此,那便让我魏氏子孙坦然历劫吧,一切都终将过去的!”
闫老爷子无奈地摊了摊手,“老皇帝说完这些便让老夫退出去了,其余的事儿老夫一概不知。”
闫老爷子一语言毕,屋里众人均是一阵傻眼。
活泼好动的魏子悠最是压不住心里的好奇,她结结巴巴地问道:“这……这是什么意思啊?”
大伙儿面面相觑,均不明所以地摇了摇头。
他们原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