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420章

古代农家日常-第420章

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

 第808章 抢婿风波即将来袭

    第808章 抢婿风波即将来袭

    杜锦宁和齐伯昆在这边商量着如何搞垮世家,那边几个大世家的家主也聚在一起,讨论着这件事会给世家带来怎样的影响。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大宋建立的时间久了,土地兼并严重,国家大部分的土地都在大大小小的世家手里。杜锦宁研究出来的产高水稻,对北方种小麦的地方没啥影响。可他们不同,他们这几个世家手里握着的都是江南的土地,是种植水稻的好地方。

    一年两季,一季亩产七石,产量增幅太大,整个大宋的粮食巨增,供大于求,稻米的价格肯定会下降。

    产量增加了,价格下降了,这么算起来,他们的收益似乎也没有多大区别。得益的,是佃农。就算交租六成,他们留存四成。但十四石的四成与两石的四成,数量相差太大了。只要不是非得把稻米换算成钱,也不是灾荒年景,佃农们就基本不用挨饿了。

    几个家主讨论来讨论去,都觉得粮食产量增加是一件好事。毕竟他们也不希望阶级矛盾太过尖锐,别动不动就起义暴动。佃农有粮食吃了,他们就会老老实实干活。

    再说,佃农手里的粮食多了,即便他们把租子从六成提高到七成甚至八成,想来佃农的反抗意识也没有以前那么强烈。而租子收的比例高了,积少成多,他们的收益也会比以前要多。

    “只要别放开路引,让商业繁荣起来,对咱们就没多大影响。”赵家家主作了总结性发言,“不过,这个杜锦宁不简单啊。他刚成为状元时,轻而易举地把咱们设的圈套给破解了;现在又以一年半的时间研究出高产稻种。这样的天才不能为我们世家所用,假以时日,必会成为我们强劲有力的敌人。”

    大家都知道赵晤一定会以此为借口,把杜锦宁的官职升上一大截的。

    杜锦宁这人智商如此之高,还有政治头脑,一旦给时间让他成长起来,定然会成为让世家头疼的人。

    “要不,咱们把他……”一个家主做了个杀头的手势。

    另一个则道:“你个张老头,就会打打杀杀。他现在如日中天,杀了他,你就没想过会不会招来众怒?赵晤那小子正好没借口来找咱们的麻烦呢,你这不是将把柄送到他手上吗?”

    张家家主两眼一瞪:“老子要杀人,会做得那么明显让人知道吗?想要他的命,千百种方法随便选。”

    对方也瞪过来:“赵晤现在都急红眼了,他管你有没有证据呢?直接把屎盆子往你头上一扣,你还能跟他辩论得清楚不成?”

    “那你说怎么办吧?你聪明你想办法。”

    另一个家主不紧不慢地插进话来:“依我看,杜锦宁这种人聚天地之灵秀,怕是来历不凡,是不能随便乱杀的。不如将他拉入咱们阵营来。”

    “别忘了,当初咱们可是给他设过圈套。”有人提醒道。

    “哼,那又如何?利益面前,所有的恩怨都烟消云散。”

    赵家家主听了,点点头:“这主意好。”他扫视了众人一眼,“杜锦宁还没有成亲,只要他成为了咱们几家的乘龙快婿,还怕他站在咱们的对立面不成?大家都想办法,软的不成就来硬的,总之要让他这几日内就成亲。”

    “赵公说的太理。”

    “那就这么定了。”

    说到这里,大家都纷纷起身,急匆匆离去。

    他们这些人虽然抱团,但内里却互相较劲。杜锦宁这样的人,哪家不想拉拢入自己家中,增加家族的力量?让给他人只会此消彼涨,导致自己成为被踩在脚下的弱者。

    所以他们都各自回去想办法,防止别人捷足先登。

    赵晤一直让人盯着他们的动向。他手下还有一支如齐慕远这样的特务机构,探听些情报还是不难的。

    世家这次短暂的聚会,很快有消息禀报到了赵晤面前。

    赵晤还在灯下批改奏折,听了这话,他当即摔了一个茶盏:“这些人到底想干什么?大宋好不容易出一个杜锦宁,他们想怎样?”

    吴公公能成为赵晤的心腹太监,并不是仅仅在于忠心。他平时在政事上是不会轻易插嘴的。但一旦赵晤有特别烦恼的事情又无人商议时,他会说一两句开导的话,其实智商也是赵晤十分看重的。

    他道:“杜大人这事并未触碰到世家的利益,想来世家不会对他做什么的。只是,杜大人终是未娶妻,这就是一条容易被苍蝇叮咬的缝,不得不防啊。”

    赵晤无奈。

    杜锦宁是断袖,他跟齐慕远情投意合,所以发誓终身不娶妻。但世家打定主意要用各种卑鄙的手段招他为婿,杜锦宁一个人躲得过初一也躲不过十五,终有一天会中招,无奈之下娶了世家女。

    一旦杜锦宁成了世家的女婿,他赵晤怕是真没希望能掌控大权了。

    他忽然问道:“明月今天做什么了?”

    吴公公明白他这话的意思,回道:“杜大人来时,长公主殿下曾在半路上等着他,想跟杜大人说几句话。不过杜大人不愿意跟她有牵扯,不待长公主说话,就借故离开了。”

    赵晤没有再说话,站起来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直到吴公公都快被他绕晕了,他这才下定了决心:“你悄悄过去,别惊动太后,将鲁国叫来。”

    “是。”吴公公领命而去。

    不一会儿,他就带着赵明月进了大殿。

    “皇兄。”赵明月行了礼,便眼巴巴地望着赵晤。

    赵晤整日为国事忙碌忧心,除了过去陪她与母亲吃饭,是不会特意跟她见面的。现在相召,必有大事。

    赵明月凭着女人的直觉,隐隐有预感,赵晤要谈的事,必然跟杜锦宁有关。

    赵晤本已打定主意了,可看到赵明月,他又犹豫起来。

    赵明月见他几次三番欲言又止,忍不住道:“皇兄,您有什么事尽管说就是。妹妹一生的荣辱,全系于兄长。有机会能为皇兄分担点事儿,是妹妹的荣幸。只要能做到,妹妹绝不推辞。”

    7

 第809章 丹书铁券到手

    第809章 丹书铁券到手

    赵晤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这才问赵明月:“明月,你老实跟皇兄说,你是不是还喜欢杜锦宁?”

    赵明月的瞳孔微微张大,眸子里似有惊喜之色,旋即她点了点头。(全本小说网,https://。)

    在皇兄跟母亲说话的时候,她也偶尔听到了一耳朵,知道现在的政局不妙。更何况大皇子被人下毒,赵晤派人大肆查探,是瞒不住人的。

    今日又是宣召杜锦宁进京的日子。在跟杜锦宁见过面后,皇兄就悄悄召了她过来,很有可能皇兄已改变了主意。

    生怕点头还不能让皇兄明白自己的心意,赵明月又开口道:“皇兄,我喜欢杜锦宁。”

    听到这话,赵晤的表情变得十分复杂:“可他是个断袖,他喜欢男人。”

    赵明月咬住了下唇。

    杜锦宁宁愿喜欢男人也不喜欢她,这对于高傲的公主来说,真是一件很伤自尊的事。

    但她就是喜欢杜锦宁。今天见到杜锦宁时那种浑身毛孔都喧嚣沸腾的感觉,是在面对萧二公子时从来没有过的。

    她想要努力一把,她不甘心。

    这么多年她也从赵昶那里了解了杜锦宁的为人,她对自己也有自信。她相信一旦她跟杜锦宁成了亲有了孩子,杜锦宁肯定会断了跟齐慕远的来往,一心一意对她好的。

    就算不能,到时候杜锦宁真正让她伤了心,对这桩亲事绝望了,大不了和离就是,但她好歹死了心,不用再心心念念地掂着某个人。

    公主改嫁,在唐宋时期是个再正常不过的事。因为权势地位,她们照样能嫁个不错的郎君。

    两年来,赵明月翻来覆去的想这事,早已想得很明白了。

    “不怕。如果我挽回不了他的心,到时候和离就是。”赵明月抬起美眸,望向兄长,“您再给我挑个好的就是。”

    这句话,真真正正安慰到了赵晤,也让他下定了决心。

    没错,不行就和离改嫁就是。他赵晤的妹妹,就算和离了也照样求娶者如云。

    “杜锦宁立了这样的大功,明日朝堂会宣他上朝以示嘉奖。世家几位家主刚才聚会议了此事,打算这几日就强取豪夺要把杜锦宁变成他们的女婿。”

    “什么?”赵明月又惊愕又震怒。

    那些世家贵女,她这段时间因为办茶会,也经常跟她们一起玩的。想像着杜锦宁忽然成了她们之中谁的夫婿,赵明月心里就生出一股戾气。

    她赵明月视若珍宝、完全不敢亵渎的人,这些人怎么敢用龌龊的手段强迫杜锦宁成为她们的夫婿?

    “皇兄,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她战意熊熊。

    赵晤生怕她没领会自己的意思,将话挑明一些:“如果你先退婚,再赐婚,且不说母后会如何阻拦、时间来不来得及,便是杜锦宁也不会答应的。所以一切还得靠你自己,也要抓紧时间。”

    “我明白。”赵明月道。

    她母亲原来是贵妃,这宫里原来有皇后和许多妃子,为了夺嫡那真是你死我活的而非一片净土。赵明月虽有母亲护着,宫里的勾心斗角的手段却也见识不少。宫里从来养不出小白兔,端看她愿不愿意那样做而已。

    看到赵明月行礼告退,赵晤心里又矛盾起来,道:“这事也不急,你回去好好想想,想明白了再说。如果你不愿意,跟朕说一声就行,朕再想办法。”

    其实办法还是有的,直接给杜锦宁赐个婚就是了。他的心腹臣子不少人家里有适龄的姑娘,明日在朝堂上直接指一个给杜锦宁就是。

    只是这样做,杜锦宁不愿意,估计那些臣子以后也要恨死他,毕竟杜锦宁是个断袖。这样一来,他一下子就得失去两个臣子的忠心。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这样做实在是不划算,还不如一开始就让杜锦宁去做世家的女婿呢。

    赵明月这里,他也是看到妹妹对杜锦宁念念不忘,否则绝对不会出这样的招数。赵明月心里一直装着杜锦宁,就算嫁了萧二公子,也不会开心。如果跟杜锦宁成亲真不开心,和离了就是,也算是了了赵明月一个心愿。

    所以思来想去,他只能出此下策。

    不过想想母后的反应,他又头痛起来。

    第二日,杜锦宁半夜就起来了,梳洗吃过早饭过后,换上官朝就在家里等着。

    她的品阶不够,是不能去上朝的,需得等宫里宣召。

    朝庭目前最大的事情就是粮食增产的问题了,所以朝会开始不一会儿,宫里就来了人,宣召她进宫。

    进了宫,往那里一站,杜锦宁就听着几个大臣在那里吵得不可开交,争的就是到底要给她提到什么职位上,给什么奖励。

    杜锦宁心里有了底,自然不着急,就老神在在地听他们争吵。

    “臣以为……”听人吵了半天,刘御史站了出来,“杜大人年纪轻,入仕时间不长,官职不应该提那么快。但杜大人的功劳极大,利在千秋,不如赐杜大人丹书铁券一块。”

    他这话一说,从上朝起就开始争吵的几伙人,一个个都不说话了,都低头掂量起给这个赏赐合不合自己的利益。

    赵晤冷着脸坐在上面,心里只觉得悲哀。

    本来皇权至上,杜锦宁立了功,他这做皇帝说给什么赏赐就给什么赏赐;可现在却还要看臣子的脸色,这就是因为他手上的权利不够啊。

    见不明就里的心腹大臣出来反对,世家却开始对刘御史的提议投赞成票,他直接拍板:“杜锦宁调任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赐丹书铁券一块。”

    他看向杜锦宁:“杜爱卿意下如何?”

    众位大臣都看向了杜锦宁。

    世家心里高兴,不明就里的赵晤的心腹大臣却为她可惜。

    工部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是正五品,品阶不高,也没什么权利,与杜锦宁的巨大功劳不相符。而丹书铁券,更多的是一份荣耀,并没有多大用处。

    但雷霆雨露均是君恩。赵晤既开了口,杜锦宁不可能提出异议,否则就是不识好歹。不管心里对这个决定再不满,也得硬着头皮答应了。

    杜锦宁心里大喜,却还要极力不露出丝毫喜色来。

    她跪了下来去,行一大礼:“谢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齐伯昆心里也乐开了花。

    他虽胸有成竹,觉得今天一定会达成目的。但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出差子。

    现在达成心愿,想想杜锦宁马上就会嫁进齐家,他老人家都快要绷不住笑出声来了。

    今天就这一章了,对不住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