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37章

古代农家日常-第37章

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仍然没办法进去。

    连个普通学员都没办法做,更不用说让山长看中,收为亲传弟子了。

    那可是关家人啊,京中大官的弟弟,多少人想巴结他。能得他一声夸赞,中秀才的概率都要大很多,毕竟县令大人也要看他的面子不是?更不用说他的亲传弟子。

    没想到在杜家跟个透明人一样、完全没有存在感的杜锦宁,竟然入了博阅书院山长的眼。

    想到这里,杜锦程和杜锦德眼睛都要红了。

    杜云翼尤以为自己听错了,问了一句:“伯父,你是说,山长看中了杜锦宁,要收他为徒?”

    “可不是?那孩子过目成诵,他本想拜黄澄明先生为师,可山长不允,死活要收他为徒,而且还说了,让他过了年就去书院念书。”

    说到这里,杜寅生顿了顿,转头又瞪了杜辰生一眼:“可你爹说没钱!”

    杜云翼和杜锦程兄弟俩便又看向杜辰生。

    杜辰生的脸色很不好看,板着脸道:“这难道不是事实?每年四、五十两,我哪拿得出那么多钱供他念书?”他转向杜云翼,“你可拿得出来?”

    今天有推荐,晚上有加更,更新时间在20点。

    7

 第73章 我想分家

    第73章 我想分家

    杜云翼没想到老爹一下子把炮火发到自己身上,忙苦笑道:“爹,我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除非一家子不吃不喝,否则哪里一年能攒出四、五十两银子来?”

    “这不结了?”杜辰生被大哥当着儿子、侄儿、孙子的面掀了面皮,心里十分不高兴,也不想给大哥留面子了,又转向杜寅生,怼他道,“要不,大哥你每年借四、五十两银子给宁哥儿使,等他考上秀才、中了举人,有了收益,再把钱还给你?”

    杜寅生一下子气笑了,本来就已寒了的心更为冰凉。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他盯着杜辰生冷笑一声:“二弟你真不愧是做账房的,打的一手好算盘。真以为我不知道你那点小心机?无非是想让我出钱供宁哥儿念书,你一文钱不花,倒坐收渔翁之利。到头来那孙子是你的,荣华富贵也是你的,我这个伯祖父,算得了什么?”

    能养出杜云年那样的混不吝,杜辰生也不是什么有脸有皮的。杜寅生这样说他,他也不恼,嘿嘿笑道:“我这不是没钱吗?要是有钱,也不会让大哥操心了不是?反正都是为了杜家,让杜家光耀门楣,大哥作为长房长子,受些累也是应当的。”

    “你……”杜寅生被气得够呛,指着杜辰生正要说话,忽然心脏一痛,捂着胸口就倒了下去。

    杜云昌正站在他身后,见到父亲倒下,惊叫一声:“爹爹。”上前扶住了他。

    杜辰生也变了脸色,上前扶住他另一边:“哥,你怎样?你没事吧?”

    “快,扶到床上躺着。”杜云翼叫道,又唤弟弟,“云年,你赶紧去请郎中来。”

    杜家顿时一阵鸡飞狗跳。

    杜锦宁那里,她知道以往原主是不参加祭祀的,今天虽然情况有变,但她对杜家没有丝毫的归属感,自然对祭祖活动没兴趣,也懒得回杜家。在杜锦程和杜锦德走后,她帮杜方苓干了一会儿子活,到后面没她插手的地方了,她就跑到后面的小树林,看了一会儿梅花。

    待杜锦寿找到她,两人回杜家大房时,郎中已来给杜寅生针灸过,刚从杜家离开。杜寅生已经苏醒,没有大碍了。此时蒙氏正坐在他身边,说着宽慰的话。杜辰生垂着头坐在那里,神情有些沮丧。

    见了杜锦宁进来,杜云年站了起来,阴阳怪气地道:“看吧,我就知道这小子就是个丧门星,专门克人。这段时间这小子蹦跶得厉害,我们家里就频频出事。伯父,我觉得你还是离他远些的好,免得被他克了。”

    听得这话,蒙氏和章氏的目光就看了过来,脸色不大好看。

    关心则乱。不管蒙氏对杜锦宁的印象再好,关系到丈夫的性命,她也不敢掉以轻心。

    杜锦宁面无表情地看了杜云年一眼:“二伯,你可是住我隔壁的,我们还一桌吃饭,我们的血缘还近。要是我真克人,那也是先克你。”

    “你……”杜云年没想到杜锦宁还敢说话,而且还敢说出这样一番话。而且,他说怎么自己赌钱手气这么背呢,原来是这小子克的他。

    这么一想,他杀了杜锦宁的心都有了,走过来伸出手掌就要扇杜锦宁耳光。

    “住手。”杜寅生大喝一声。

    刚才杜寅生倒下的那样子甚是吓人,杜云年也不敢再惹他生气,扇出去的手堪堪停在了杜锦宁面庞前。

    大家都转头看着杜寅生。

    杜寅生靠坐在床上,深吸了一口气,疲惫地摆了摆手:“你们先出去,我跟宁哥儿说几句话。”

    蒙氏和杜云昌都是心地善良的人,虽说对于杜云年说的话有些半信半疑,不大愿意让杜寅生跟杜锦宁走得太近,但两人不忍说出来伤害杜锦宁,犹豫了一下,便准备跟着大家一起出去。

    章氏却是表面温柔,实则自视甚高的人。她爹是里正,她自觉在杜家也是有话语权的。丈夫杜云昌身体不好,家里全靠着公公私塾里的那些束脩进项和田里的出产。要是公公被杜锦宁所克,也倒下了,那杜家大房的日子就难过了。

    她出言阻拦道:“公公,二哥说的未免没有道理,儿媳觉得您老人家还是远着点宁哥儿的好。毕竟您不止是宁哥儿的伯祖父,也是相公的爹和福哥儿的祖父。您要是有个好歹,云年和福哥儿可依靠谁去?”

    “你给我闭嘴。”杜寅生六十来岁的人了,饱读诗书,又是性格坚毅的,哪里会被人三言两语就蛊惑了去?

    他指着门口对章氏道:“出去。”

    章氏自打嫁进来,无论是公公婆婆还是丈夫,对她都礼遇有加,哪里受过这样的气?而且还是当着众人的面没脸,她呜咽一声,捂着脸跑了出去。

    杜云昌有些着急,看了看父亲,想要去安慰媳妇,却又不敢,犹豫着不知如何是好。

    杜寅生闭了闭嘴,对儿子挥了挥手:“你也出去。”

    杜云昌出去了,杜辰生几人见状,也走了出去。

    屋里只剩了蒙氏和杜锦宁两人还站在那里。

    蒙氏正打算出去,杜寅生却对她温声道:“你留下。”

    蒙氏也不放心丈夫,便又坐回到床前。

    杜寅生这才看向杜锦宁:“对于刚才的事,你有什么话说?”

    杜锦宁摇摇头:“没什么可说的。”她看向杜寅生,“以后如果伯祖父这边没事,我就不过来了。”

    杜寅生没什么情绪的眼眸浮现出一抹温暖。

    他凝视着杜锦宁:“你可知道我刚才为何被气病了?”

    杜锦宁点了点头:“刚才我进门时,四婶都把事情跟我说了。”

    “那对于以后,你是怎么打算的?”杜寅生凝视着她,“如果你真愿意借钱,我可以借给你。伯祖父也没多大能耐,你一年的学费我总能帮你凑齐,其余的,就靠你自己了。等以后你有了出息,再把钱还给伯祖父。”

    杜锦宁策划这么久,就等这一刻。不过她不敢露出猴急之色,怕被杜寅生看出端倪。

    她沉默了一会儿,抬起头:“我想分家。”

    推荐好友的文:

    书名:《娇悍》,作者:画江,简介:板斧挥出娇婿,携手共创美好

    7

 第74章 说服

    第74章 说服

    “分、分家?”杜寅生万万没想到杜锦宁竟然说出这两个字来。全本小说网https://。

    这段时间杜寅生为了杜锦宁这事,千思万想,想着如何解决他这个问题,但就是没想过分家。

    一来,杜锦宁还有长辈在世,一般这种情况,是不会分家的;二来杜锦宁年纪小,不能立户,再加上一群的孤儿寡母,分了家不光不知靠什么生活,也没人帮着支撑门户。

    “你怎么会想到分家?”他问道。

    杜锦宁垂了眼:“不分家还能怎么的?我二伯在外面赌钱,欠了一大笔债。他不思自己做得不对,还想把这事赖到我头上,说是我克的他。”

    杜寅生和蒙氏愕然。

    “你二伯,出去赌钱了?”

    “嗯。”杜锦宁点点头,“我上次在城里,看到那些赌场的人打他,叫他还钱。三十两银子呢。”说着,她自嘲地笑了笑。

    “你祖父知道不知道?”蒙氏问。

    “知道。”

    杜寅生和蒙氏对视一眼,皱起了眉头。

    杜锦宁又道:“分了家,他们出了什么事,也怨不着我克他们了。而且,我跟我娘、姐姐也不用再过这种受气的日子。”

    杜寅生叹了一口气:“你这也是赌气的话。不要说你祖父还在世,不会分家;即便他同意,你们一屋子妇孺,孤儿寡母的,靠什么生活?况且,你年纪尚小,不能立户,就算把你们分出去,那也不算是分家,只是不再管你们死活而已。”

    以前他还觉得杜锦宁聪明得不像十岁的孩子,可刚才那话,在杜寅生眼里就是纯粹的孩子话。

    蒙氏也道:“宁哥儿,此时不是说气话的时候,你可别犯糊涂。”

    杜锦宁往门口望了一眼,踌躇着没有开口。

    杜寅生见状,忙示意了蒙氏一下。

    蒙氏会意,起身道:“也不知你那药熬得怎么样了,我去吩咐云昌媳妇一句。”说着出去了。

    她刚走到外间,屋里的杜寅生和杜锦宁就听见杜云年笑道,“我正要去看看伯父如何了呢,伯母您就出来了。”又问,“伯父现在怎么样了?”

    “还好,正跟宁哥儿说话呢。”蒙氏似笑非笑地看他一眼,朝章氏吩咐道,“你去看看,那药熬得怎么样了。熬好后先晾一晾,一会儿再倒出来。”

    待章氏应了,蒙氏这才转身进来,顺手将房门给关上了。

    杜寅生摇摇头,对杜锦宁道:“好了,有什么话,你现在可以说了。”

    杜锦宁这才开口道:“伯祖父,我说分家并不是气话。你也看到了,我二伯那就是个无底洞,有他在,我祖父是没钱送我念书的;而我大伯父那里,负担也重,他总不能因为供我念书而让他的妻儿紧衣缩食吧?我写话本赚的那点钱即便拿出来,也是公中之物,不是被用来给我二伯填窟窿,就是进了我祖母的柜子里,别想让他们拿出来供我念书。”

    杜寅生想着二房那些人的德性,暗叹着点了点头,很是赞同杜锦宁的这番话。

    “但分了家就不一样了。我娘因着我爹的缘故,就算再难也会咬牙供我念书的。她们佃别人的田来种,除了交租和税,多多少少还能余点钱;可不分家,她们就是帮家里白做工,一文钱都到不了手里。即便我娘想送我到您那里去念书,都有心无力。”

    “有我写话本的钱,再有我娘她们种田的收益,一年省吃俭用,想来二十两的学费也还能赚得出来的。到时候我再去给人抄抄书,学着画点画,估摸着也会有一些进项。等我再大些,本事多了,日子会一年比一年好的。这总比不分家在家里干熬着强吧?”

    经杜锦宁这么一分析,杜寅生竟然觉得十分有道理。

    而且,有些话杜锦宁虽然不说,但杜寅生自己也能脑补出来。

    比如,杜方菲出嫁的聘礼,如果不分家,那聘礼就唯有一个去处,那就是填杜云年赌债的窟窿;可分了家,聘礼就可以给杜锦宁做学费。这是其一;其二,关山长既看重杜锦宁的资质,那总不能看着自己心爱的弟子为一文钱难倒吧?势必会资助一二的。但不分家,杜锦宁上不了学,这资助就无从谈起了;其三,钱实在不够,杜家有杜锦宁去念书,杜云昌也就可以歇下来了,他们大房没有了大花费,一年里总能有十几两银子借给杜锦宁的。借给杜锦宁,还能算是钱用到刀刃上,他们大房的人也心甘情愿;可不分家的时候借过去,谁知道二房那帮子吸血鬼会拿这钱去做什么呢?

    这么一想,杜寅生忽然觉得分家是再好不过的办法了。

    “你说的很有道理。”杜寅生点点头,开始思索如何让杜锦宁从二房分出来,这一想,一个难处就浮现在脑海里,“可你的年纪不够,不能立户。你是想先从家里搬出来么?”

    杜锦宁摇摇头:“不,我想立户,否则我大姐不知什么时候就得被我二伯拿去卖了。”

    她抬头道:“章大哥的爹是里正,关山长是我先生,我想把年纪改大两岁,这应该不是很难吧?”

    杜寅生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是啊,法理不外乎人情。关山长那是连县尊大人都要巴结的人,而且章鸿文在博阅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