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怎样我不管,但你们都必须给我娶妻生子,否则怎么对得起父母长辈?”齐伯昆拿出家长的派头,对两个小年轻训斥道。
“尤其是你,杜锦宁。”齐伯昆的矛头指向了杜锦宁,“你是家中独子吧?你母亲为了你千辛万苦,守着寡把你养大,你就让杜家绝后来回报她?”
“我娘说,她理解我,她不在意这些的。”杜锦宁低着头道,“当年要不是我自己去找我老师进了书院念书,我也要被过继出去的。所以我爹这支香火断了就断了吧。我娘说,反正还有我两个伯伯的孩子呢,杜家不会绝后。”
“……”
这话噎得齐伯昆差点翻白眼。
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娘?支持自己儿子搞基,直接断了丈夫的香火!
真是长见识了。
齐伯昆都不知道如何评价陈氏,只觉得这女人也是一位神人。
或许,这样的人才能培养出杜锦宁这样的妖孽?
他忽然就不想再劝这两人了。
杜锦宁不改变主意的话,他家那个倔驴一般的孙子,肯定是不会改变主意的,而且还是在杜锦宁拒绝长公主的求娶被感动了一波之后。
“作为长辈,我还是希望你们能娶妻生子,传宗接代的。你们好好考虑我的话。”
说着,他站了起来:“我衙门还有事,先回去了。”
“齐慕远,你也回去吧,我这差不多整理完了。”杜锦宁直接赶齐慕远走。
为了自己的事,祖父还特意跑一趟,齐慕远也不好就这样让祖父孤零零地回去,便点头同意,跟齐伯昆一起离开了杜家。
他们祖孙俩一走,杜锦宁就立刻去找了陈氏,将今天发生的事跟她说了,道:“娘,我跟齐慕远断袖的事已经在皇上面前过了明路,陈表妹这里就用不上了,您退亲并且帮她安排桩妥当的亲事吧。”
陈氏被这消息炸得差点跳出来。
幸福来得太快,她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本来以为女儿就这样孤寂一生了。即便以后死遁,也找不到什么好人家嫁,毕竟到时候杜锦宁起码十八九岁或是二十几岁了。那样年纪的老姑娘,一般都是给人做填房。
而她做状元、连皇帝都青睐有加的这么优秀的女儿,去给一个什么都不是的普通男人做填房,没准还要做后娘,即便陈氏是个传统的女性,十分希望女儿能过平常人的幸福生活,都要替她憋曲得慌。
平时想到这事,她就打定主意,以后一定不勉强女儿出嫁,实在不行替女儿招个上门女婿,借个种生个孩子也不错。要是那个上门女婿实在让人看不上眼,生了孩子后让他走就是。等她去世后,杜锦宁有孩子陪伴,也不孤单了。
可没想到,齐慕远竟然喜欢上了假扮成男孩子的杜锦宁。
高兴完毕后,她又担心起来:“他不会本来就喜欢男人,所以才对你起了这种心思吧?要不怎么会……”
她理解不了这种同性之恋。
“应该不会……吧?”杜锦宁被她这样一说,也不确定起来。
“要不,我叫人试他一试?”陈氏出主意道。
“怎么试?”杜锦宁瞪大了眼睛。
“找个清俊的小倌儿……”
“……”杜锦宁的眼睛瞪得越发大了。
犹豫半天,杜锦宁摇摇头:“算了。他知道了肯定要生气的。”她觉得这是对齐慕远感情的亵渎。齐慕远知道了,她与齐慕远之间怕是要产生点裂痕。感情一旦产生裂痕,想要弥补不容易。
陈氏也觉得这主意不妥。
她想了想,又道:“要不然,就让一个女子……”见杜锦宁不赞成地瞪她,她立刻机智地改口,“要不你扮成女孩子去试他?”
“……”
“娘,您能别出馊主意么?”杜锦宁连连摆手,站了起来,“行了,我去前面了。你记得安排表妹的亲事。到时候去润州,她就别跟着去了,亲事的安排没那么快的话,就让她留在大姐或三姐家里吧。”
“好吧,我让你三个姐姐也帮着打听打听。那些媒人可不靠谱。”陈氏没敢再继续齐慕远的话题。
女儿那么聪明,肯定会想出好办法来试探齐慕远的。
两章连发完毕,大家晚安
7
第707章 处理财产
第707章 处理财产
“那种想依靠咱们权势的也别要。(全本小说网,https://。)你也知道,此去润州,没准我想回京就不容易了。别到时候看到咱们失了势,那些人就变了嘴脸。”杜锦宁不放心地叮嘱道。
“我知道。”陈氏自信地道,“这些年跟着你见识了不少,你娘我这点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
处理完陈立的事情,杜锦宁回到院里,就开始思考自己财产的事。
如果没有跟齐慕远的恋情,她或许会一直女扮男装呆在官场上,直到有一天瞒不住为止。既然有很好的前瞻眼光和赚钱能力,她自然不会紧捂着银子不投资。
所以刚刚到京城的时候,她又添置了不少固定资产,除了用于做示范和研究稻谷所用的上等稻田二三百亩,还有用于栽种茶叶的几百亩山地、以及后来又扩大到二百亩面积的花卉种植基地。
除此之外,她京城里还有许多铺面,开了十家花店和书铺;另外还与齐慕远合伙开的几家酒楼,与梁先宽合伙的茶馆、书铺和家俱、园林等产业。
这些产业,因为都经营良好,赚钱能力很强,每年为她带来许多收益。
而杜家只有她与母亲两个主子,外加二三十个下人,开销并不大。原先还要养秦老六那里的人,可现在那些人都被安排到了各处,不再需要支出,这笔开支便省了下来。
收入多,支出少,进京不到一年的时间,又为她创造了二万多两银子的收益。再加上以前在桂省积攒下来的,她现在手头上的银子已有三万五千两了。
三万多两银子对于世家那种人口极多且生活奢侈的人家来说,大概也就堪堪够一年的开销,但对于草根出身的杜锦宁和陈氏两人,如果不养下人又有房子住的话,一百来两银子就够她俩一年的丰衣足食了。
更何况,杜锦宁就算死遁换回了女装,也不缺赚钱能力,所以三万五千两银子,完全可以支撑她们十几二十年的开销。
再说,她又不是马上死遁,起码三年内她是不会动的。而这三年,以她名下产业的赚钱能力,只要不再投资,再为她赚上几万两银子都不成问题。
这么一想,她将三百亩稻田和两个铺面分别分到三位姐姐名下;另外,与梁先宽合伙的生意里,茶馆拔到大姐杜方菲名下,书铺和家俱的股份拔到三姐杜方苓名下,园林生意拔到四姐杜方蕙名下。余下的固定资产,她就决定不动了。
变动太多,容易引起别人怀疑。反正还有三年的时间,慢慢过户就是了。到时候,除了三位姐姐,她还会给跟随她多年的庄越和姚书棋等下人一些财产,也不枉他们跟随自己一回。
先分与梁先宽名下的产业,也是担心一旦她失势或是不在了,梁家的那些族人就会各种打主意,把她名下的这些“无主”的资产给侵吞掉。她信得过梁先宽,但信不过梁家人。而梁家情况复杂,一直都不是梁先宽能全面掌控的。
这件事,就不用麻烦别人,新进户部不久的方少华就可以帮着让属下的官吏办理。
方少华正好是管着这一块儿的。
“你这是干什么?不过日子了?”方少华听到这事,十分不解。
相处这么多年,杜锦宁这短短十五年的经历,他没少听关嘉泽说起,妻子杜方蕙更会在他耳边念叨。他知道杜锦宁的一切都是白手起家辛苦获得的。一面读书,一面赚钱养家,这份辛苦,真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说别的,光是看看许成源就知道了。许成源有家庭责任心,想凭自己的本事让母亲妻儿过上不输于其他几位好友的日子。但他因为要专心读书,对于赚钱的事根本就力有未逮。这些年全是靠母亲谢氏辛苦做生意,以及杜方菲的嫁妆帮衬,还有杜锦宁在生意上的提点,这才慢慢把日子过起来。否则,他家定然入不敷出。
虽说杜锦宁是个妖孽,一般人所不能比。但一个人的精力终是有限的,这边费尽心神念书,那边劳心劳力赚钱,饶是妖孽如杜锦宁,也很辛苦吧?
现在好不容易积攒了一些家底,脱离了穷困,娶亲时不会再被世家所嫌弃,杜锦宁却像这些钱财咬手似的,竟然又跟散财童子一样把家产到处送人。
“你姐姐们都成亲了。我对你四姐怎么样,你应该心里清楚吧?你三姐家里,我看都是你三姐当家,鲁小北要是有什么异心,非得被她用大扫帚扫地出门不可。”方少华苦口婆心地劝道。
想起杜方苓成亲后一如既往的泼辣,管得成了富家老爷的鲁小北服服帖帖,杜锦宁就不禁莞尔一笑。
“至于你大姐,她婆婆是个明事理的,许成源这人也有良心。再加上你大姐名下的财产不比许成源名下的少,还给许家生了两个儿子,许家母子也不敢给你大姐气受。”方少华又道。
“我说这些,就是想说:你姐姐们生活得都很好,你即便去了外任,她们都是大人了,也能照顾好自己,用不着你这样操外婆心。这些财产,你还是自己收着吧。你好了,她们自然就好了。送给她们,财帛动人心,没准还会给她们惹来麻烦。”
杜锦宁听了这番话,满满都是感动。
她知道作为女婿,这些话都不是方少华应该说的。方少华即便是以前性子跳脱的时候,也很知道分寸,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他一清二楚。更不用说自打成亲后他就成熟稳重了不少。
而且杜锦宁送的财产里,还有他妻子的一份。财产归他妻子,就是归他孩子,最后也会成为方家的一份财产,这是对他十分有利的事。而许成源和鲁小北得知他今天这番话,如果他们自私一点,心里就会对方少华产生芥蒂。
所以说,无论是从利益还是从亲戚相处之道来说,这番话都不是他应该说的。
但他还是说了,那是把杜锦宁当成了最好的朋友,真心实意地为她打算。
7
第708章 赵晤召见
第708章 赵晤召见
“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不过我有自己的考量。全本小说网,HTTPS://。m;”杜锦宁道,“以后我离她们远了,几年后能不能回京也还是未知数,多留点财产给她们傍身,我跟我娘也放心些。至于我自己,难道你还怀疑我赚钱的能力吗?我能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赚下这样一份家产,那么有了这些财产打底,花两年时间再赚一份都不成问题。
方少华一听这话,倒是释然了。
是啊,杜锦宁有本事赚钱,愿意给他的姐姐们钱花,他再劝才是瞎操心。
朝中有人好办事,财产转户又不是多麻烦的事,不过是办个手续,第二天上午方少华就把这事给办妥了。
三个姐姐知道此事,立刻跑了回来,问杜锦宁:“你这是想做什么?”
杜锦宁立刻把陈氏唤来:“娘,您来解释这件事吧。”
把一部分财产转移到三个姐姐名下,她是跟陈氏商量过的。陈氏自然也同意。
与其到时候她们娘儿两个死遁,杜锦宁名下的财产不知便宜了什么人,自然不如送给女儿们的好。
再说,经过这么多年,陈氏早已认清了一个事实——杜锦宁那脑子,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不管是读书、做官还是赚钱,那都是顶顶厉害的。跟她在一起,就算两人重新开始白手起家,也不会沦落到没饭吃的地步。所以这种事真不用她瞎担心。
由得母亲跟三个姐姐解释顺便告别,杜锦宁便去忙自己的事了。
要离京,她要处理的事不少。
除了生意上的事,她还有跟陆九渊三人的事没处理。
前几日,刊登着四个人文章的论著《心学论》这本书已由杜锦宁名下的书铺出售了。因为书铺伙计的大力推荐,以及杜锦宁这个新科状元的噱头,陆九渊三人也有些名气,这本论著还算卖得可以。
原本,接来下杜锦宁打算引导一场骂战,再筹备一次讲学,来获取学者文人对他们学派的关注,但现在情况忽然有变,这个承诺她就不能兑现了,自然要亲自去跟陆九渊解释解释,再跟他们说出自己的打算。
她正要出去,就见朱老头跑了进来,禀道:“少爷,有个陌生人,自称是宫里的,给您送来一个帖子。”
“宫里?”杜锦宁皱起了眉头。
她现在只想平平静静地离开京城,不想再跟宫里的任何人发生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