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锦宁思忖片刻:“这本的下册,我尽量在你们散学前写好。如果我没空过来,就托章大哥带给你。至于另外两本,恐怕得过了年后了。这段时间家里事情多,估计没时间写。”
待杜云翼一家回来,家里就得有一阵鸡飞狗跳了。这段时间,她可没时间和环境能好好写作。
杜锦宁的情况,昨日章鸿文来找他时就大致说过,关嘉泽也知道她在家里不自由。
听得此话,他理解地点点头:“那行,那就过年吧。不过这本的下册……”他拍了拍胸口,显然是把杜锦宁拿来的那本书册放在怀里还没有拿出来,“一定得快些写,我急着看呢。”
7
第63章 求助
第63章 求助
“嗯,我尽快。(全本小说网,https://。)”杜锦宁保证道。
她转过头去,看向章鸿文:“章大哥,我拜托你一件事。”
“什么事,你说。”
杜锦宁把杜云年欠了赌债、想要把杜方苓卖到青楼的事说了,道:“无论如何我是不会让他们把我姐姐卖掉的,所以我想麻烦你帮帮我。”
关嘉泽没想到杜锦宁家竟然发生这样的事,不由瞪大了眼睛:“你们家有银子,还有田地,你祖父、祖母还要卖你姐姐?”
便是知道杜家内情的章鸿文,也没想到杜辰生他们竟然能过份到这种程度。
他十分气愤地道:“你说吧,我能帮的一定帮。”
“承蒙关少爷关照,我写话本也能赚些银子,我娘和姐姐她们每日做活,也能养活自己,完全不必靠着我祖父母他们过活。所以我想趁着把这个事情闹开,把我们这一房分出来。这就得麻烦里正大伯帮我们说说话,分出来以后,能不能把我的年龄改大两岁,帮我们单独立个户?”
不等章鸿文说话,她又连忙道:“当然,如果后面那要求难办就算了。不管怎么样,先分家出来总是好的,等过两年我大了,再单独立个户。”
改年龄立户这个事儿,上次章鸿文也回去问过他爹。这个事也不是不能办,只是终是落了人把柄。以后被人揭露出来,对里正有影响,算是担了风险。没有一丁点好处,里正章光义当然不愿意,当即便回绝了儿子。
所以章鸿文也一直没再跟杜锦宁提这事,杜锦宁也识趣的没再问。
今天她这么一问,也是没办法了。
就算她们分出去了,可如果没有立户,杜辰生就仍有资格掌握杜方菲几姐妹的命运,想许婚就许婚,想卖出去就卖出去。在这没有人权的古代,杜锦宁小小一个未成年人,根本护不住她们。
所以她才厚着脸皮又提了出去。
章鸿文脸上果然露出为难的神色来:“我爹说,这事儿难办。”
旁边的关嘉泽倒把事情听明白了,这会子便插嘴道:“又不是把年纪改小,而是改大,怕什么?”
“可要是杜家祖父闹到县里来,我爹也吃不了兜着走。”
“别怕,现在杜锦宁是我叔叔的弟子了,只要我叔叔去县衙打声招呼,就算他们来闹,咱们也可以把事情给压下去。”
这点事,对于官宦人家的关嘉泽来说,根本不是什么事儿。
杜锦宁和章鸿文听到这话,眼眸都亮了起来。
“还有,我看我叔叔挺看重你的。”关嘉泽说到这里,怕杜锦宁不明白,又解释道,“关山长,就是我叔叔,我亲叔叔。”
见杜锦宁点头,表示明白,他继续道:“他既收了你做弟子,你家的事他就得管。你把你家的情况跟他说说,到时候他一定会帮你的。”
杜锦宁今天来此,目的就在此。
原本没出杜云年欠债这事之前,她也是打算借入书院的事来达到分家目的的。当然,她当时没想着要借关乐和的名头。
她分析过大伯杜云翼和大伯母张氏的性子,知道她要是来书院念书,他们是一定会不同意的。到时候让杜寅生插手管上一管,杜辰生可能就会答应把她们这一房分出来。
却不想又发生了杜云年这件事,现如今有关山长的帮助,这分家就更稳妥了。
她朝关嘉泽和章鸿文作了个揖:“多谢两位大哥相助,锦宁感激不尽。”
关嘉泽摆摆手,好奇地问:“刚才在里面,你跟我叔叔说自己先解决,现在又说让我叔叔帮你,我都弄糊涂了。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我想让章大哥把我入书院的消息告诉我伯祖父。”
关嘉泽和章鸿文等了半天,没见杜锦宁再往下说,章鸿文疑惑道:“就这样?”
杜锦宁点点头:“就这样。”
见两人一脸不解,她道:“我伯祖父肯定是非常愿意我来书院念书的,但我祖父、祖母却不舍得钱。到时候,没准就会把我们这一房分出来。这样一来既不用在我身上花钱,等我以后考上了秀才了他们却能沾光,岂不两全其美?现在,我二伯又在外面赌钱,因他游手好闲,大伯母原先就对他很不满,如今见他欠这么多钱,往后没准还会把家业给败掉,她会不会也很期盼着分家呢?而我大伯母,能当我们杜家二房一半的家。”
她这么一说,那两人就明白了。
章鸿文道:“你放心,我今儿个回去就把这消息告诉亲家祖父。”
关嘉泽也表示:“如果闹到一定程度,你们家不让你念书,你就过来找我,我带你去求山长。”
“如此就多谢两位大哥了。”杜锦宁又躬身行了一礼。
见歇晌的学生都都从屋子里出来了,书院里人多起来,杜锦宁便知道他们下午上课的时间到了,赶紧跟两人告辞。
从书院出来,她也没在街上耽搁,而是直接在街上雇了一辆骡车,悄悄回了村。
回到家时,杜辰生和杜云年早已从城里回来了。父子俩和牛氏的脸色都不好看,显然是人家赌场并没有通融,让他们少还那翻番的十五两银子。
“你一天不着家,去哪儿了?”牛氏气不顺,见杜锦宁从外面回来,从上房里掀帘出来问道。
今天去城里的事,晚上章鸿文就会跟杜寅生说,杜锦宁便也没有隐瞒,直接道:“去城里了。”
“什么?”牛氏的声音拔高了几分,“你说你去哪里了?”
在她的印象里,杜锦宁就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小子,想来出个村子都不敢,她着实没想过这小子竟然这么大的胆子,竟然还敢跑到城里去。
“城里。”杜锦宁看了掀帘出来的杜辰生一眼,又补充了一句,“章大哥叫我去他们书院玩,我就去了一趟。”
见杜辰生愣住了,她还没算完,又补了一个雷:“结果在书院里遇见了山长和章大哥的先生黄先生,他们原先就听章大哥说我背书很厉害,便拿书了试了我一试,山长当即打算收我为徒。”
7
第64章 震惊
第64章 震惊
“祖父。(全本小说网,https://。)”她转向杜辰生,“山长叫我过了年就去书院里念书。”
“什、什么?”杜辰生被这个雷彻底炸懵了,“去书院念书?”
杜锦宁点了点头。
“这、这……”杜辰生完全发懵了,一时之间没想出这于他而言到底是个好消息还是个坏消息。
好一会儿,他的心思才清明起来,心里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觉得家里所有的规划就要被这消息打乱。
他朝杜锦宁招了招手:“你进屋来,慢慢说给我听。”
杜锦宁也没打怵,跟着他进了屋,大大方方地把今天的事大致说了。当然,不该说的地方一个字儿都没说,有些地方也做了适当的篡改。
趁着这当口,杜辰生也在脑子里把利弊给分析出来了。
杜锦宁被博阅书院的山长收为亲传弟子,前程不用说,那肯定是一片光明,考上秀才也不过是三四年的事……不过也难说,想想云诚,那可是被他老师压了几年才去考秀才。
不过,能被山长收为弟子,秀才是没跑的了,举人也不在话下,便是进士也有可能。杜家光宗耀祖,指日可待。他杜辰生到时候也能住深宅大院,使奴唤婢,走到哪里都被人尊称一声老太爷,这样的风光,想想杜辰生就心生向往。
这是利。
可弊呢?那就是花钱!
博阅书院,因为杜云昌曾在那里念过书,一年要花多少钱,杜辰生再清楚不过了,没有四、五十两银子,根本就下不来。这还仅仅是一年的花费,而不是全部。
可杜家二房,哪里出得起这笔开销?
他跟牛氏的棺材本才五、六十两银子,如果真送杜锦宁去书院上学,那杜方苓也不能卖了,这五、六十两就得拿三十两来给杜云年还债。剩下二、三十两,只够杜锦宁一年的学费。可还有买书买文房四宝的钱呢?
而杜家二房,现在除了田地出息,就只有杜云翼一个人的进项。田地那点子出息,也只够一家子糊口;杜云翼自己也有小家要养,两个儿子要念书,哪里顾得了家里许多?更不用提杜辰生自己还得时常吃药,杜云翼每个月交给家里那点子钱,一半都被杜辰生用来买药了,另一半顾着家里的开销,一个月到头就不剩什么了。
杜辰生的腿有风湿病,时常痛得晚上睡不着,却又根治不了,只得吃药把疼痛给压下去。
心里权衡着利弊,杜辰生的眉头皱得死紧,不知道该如何取舍。
但他知道,无论是妻子牛氏,大儿子杜云翼、二儿子杜云年,都不会同意送杜锦宁去念书的。
以后的好日子看不见摸不着,但每个月的银子开销却实实在在的。让他们勒紧裤腰带送杜锦宁上学,他们绝对不肯。
杜辰生心里想的一切,杜锦宁都能猜到。她也不催促,只静静地站在那里,等着杜辰生思索停当。
半晌,杜辰生才慢吞吞地道:“这件事,我得跟你伯祖母和大伯父商量一下,你也知道,咱们家不富裕,去书院念书一年要花多少钱,想来你也听里正家的文哥儿提起过吧?那不是一笔小数目,咱们家拿不出,即便要送你去,也得出去借。”
“是。”杜锦宁应了一声,“如果祖父没什么事,那我就出去了。”
“去吧。”杜辰生望着杜锦宁离去的背影,眯了一下眼,收回了目光。
这件事,他是不会去跟杜寅生商量的。要是杜寅生知道了此事,定然要求他砸锅卖铁地供杜锦宁念书。但这终是决定他们二房未来走向的大事,杜辰生会等着大儿子明日回来再作决定。
杜辰生打算得很好,可没等吃晚饭,杜寅生就来了,带着一脸的激动,一改平时的稳重,进了院门就嚷嚷道:“宁哥儿,你在哪儿?出来。”
杜锦宁回到房里就在写话本。她知道接下来会有一场硬仗要打,没有时间写话本,而对于关嘉泽那迫切的心情,她又特别能理解,她不愿意让关嘉泽失望,所以抓紧时间把《倒运汉巧遇洞庭红》的下册给写出来。
估摸着这个时候杜寅生下学了,章鸿文也应该从书院里回来了,她吹干纸张,正洗笔呢,就听到了杜寅生的叫声。
把东西放回床底,她开了门,就见杜寅生站在她房门口。
“伯祖父。”杜锦宁叫了一声。
“你今天去书院了?关山长果真要收你为亲传弟子?”杜寅生表情激动。
杜锦宁点点头,把他往屋里让:“伯祖父屋里坐吧。”
杜寅生摆摆手:“不了,去你祖父那边,我跟他说说你上学的事。”
杜锦宁默了一默,小声道:“我祖父说了,没钱。”
杜寅生愣了一下,才想起自己光顾着欢喜了,倒忘了自家弟弟是个吝啬又自私的性子。当初决定送杜锦宁去村里私塾念书,为了三百文束脩都还跟他耍心眼呢,如今又怎么会愿意花几十两银子送杜锦宁去县里上学?
他的脸色沉了下来,抬眼看向杜锦宁:“那你就别过去了,我去找你祖父聊聊。”
杜锦宁点点头,目送着杜寅生上了台阶,进了上房,这才转身回房,关上了门。
杜寅生这一去便去了许久,直到陈氏她们回来,天都黑了,杜家二房要吃晚饭了,他才从上房出来,看到从厨房端菜出来的陈氏就叹气:“你叫宁哥儿吃过饭到我那边去。”
陈氏还不知道杜锦宁今天去书院的事呢,笑着应了一声,端着菜进了上房。
本来昨天发生那样的事,今天从地里回来小三房的人就不打算再去厨房帮着做事的。但在杜方苓的事定下来之前,陈氏不想打草惊蛇,又怕杜方苓和杜方蕙心里藏不住事露出马脚,干脆就叫杜方菲跟她一起做事,让杜方苓和杜方蕙呆在房里。
杜辰生城府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