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267章

古代农家日常-第267章

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扬出去,我跟杜少爷、还有我祖父、我父亲的名声要不要?别人会不会拿这事来弹劾我父亲?江北,做人不能这么自私的,我们不欠你的。杜哲新肯给你妹妹一个妾氏的名份,还是看在我跟杜少爷的面子上。你不要得寸进尺。”

    江北抱着头往地下一蹲,嘴里喃喃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你兄妹二人的贪念一起,就可以想到有这样的结果了。江北,别觉得这都是别人的错。你敢说你妹妹说要嫁个好人家,说以后带着你过好日子的时候,你没有心动?你明知她那样做不对却没有阻止,其实你心中的贪欲跟你妹妹一样大。”

    这话说得江北一片茫然:真是这样吗?

    第二日,葫芦巷尾杜家大少爷,纳巷中杜家的旧丫鬟为妾,在家里办了两桌酒席,杜锦宁家派了管事送了一份贺礼,这件事便算是了了。

    赵昶没有往杜哲新家送贺礼,而是带了一份致歉礼,在杜锦宁从书院里出来时,亲自带了赔礼去了杜家。

    今天亦是两章并作一章发

    7

 第514章 真的很气

    第514章 真的很气

    赵昶去齐府是应当应份。全本小说网;HTTPS://。.COm;即便他是太子,去一个老臣家中,也有礼贤下士的意思,为的是显示自己的德行。

    可去杜家就不一样了。这已算是一份殊荣,只要他的身份显露出来,杜锦宁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高看一眼。

    所以他刚进杜家,眼睛关注着他的行踪的人就都知道了。

    “看来,那位在讲学时大出风头的杜小秀才,大大的入了赵公子的眼了啊。”大家都叹道。

    杜锦宁倒是对赵昶送的赔罪礼表现出了诚惶诚恐:“是在下旧仆冲撞了公子,应该是在下给赵公子赔罪才是,怎敢受公子的礼?”

    赵昶一摆手:“终归是我的手下太过鲁莽,伤了你的旧仆。行了,我们不谈这个,你的文章写好了吗?”

    “写好了。”杜锦宁把自己的文章奉上。

    她也明白,赵昶是因为对她另眼相看,这才给了这份殊荣。换了别的人,恐怕带了厚礼去给他赔罪,他都不待理人家的。

    想到这里,她不由地摸了摸脸,十分臭屁地想:难道姐是玛丽苏,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这念头一出,她就暗啐了自己一口:赵昶此举,不过是政治作秀罢了。她真是想得太多。

    仔细阅读了杜锦宁新鲜出炉的两篇文章,赵昶叹道:“杜公子果然大才,昶佩服之极。”

    说着他又两眼晶亮地望着杜锦宁:“这两日无聊,我听人说有几部话本十分好看,便叫人去买,这才知道这些话本竟然是公子你所著。”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你有没有亲手写的《射雕英雄传》?能不能送我一套?”

    望着赵昶满是渴求的目光,杜锦宁心里一动,忽然有些想笑。

    她发现,赵昶此时渴求的表情,跟前两日跟她一起谈论儒学、想要她写的文章时表现出来的渴求大不相同。很显然,相比起那两篇关于儒学的文章,他对话本的渴求更强烈,也更真实。

    可见赵昶并不是真真正正地喜欢儒学,而是把喜欢儒学当成了自己这个悠闲皇子需要完成的功课。他只是想向皇家的那些人证明,他没有夺嫡之心,他一心只想做个闲王。

    现如今喜欢话本、喜欢这种热血侠义故事的赵昶,才是真实的、有着少年天性的赵昶。

    “每写一部话本,我都会把原稿留下来。赵公子既喜欢,是我的荣幸。”杜锦宁起身,打算把她抄的《射雕英雄传》的拿过来,送给赵昶。

    “哦?真的吗?那我能都要吗?”赵昶满脸的喜出望外,也跟着站起来,打算跟她一起去书房,“如果你手上有还没刻印的《凡人修仙传》的稿子,那就更好了。不瞒你说,我看得挠心挠肺的,想知道下文。”

    杜锦宁一笑,应道:“好,都送你。不过《凡人修仙传》只多了新写的两本,还没写完。”

    这几年,不光她每出一本话本,齐慕远都要索要她的亲笔书册,便是连知府杨云涛都有这毛病。为了安慰远在京城的关嘉泽,杜锦宁送去京城的话本也是她亲自抄写的。

    反正杜锦宁每天都是要练字,只要把练字的内容改成话本的内容,抄几套话本对杜锦宁来说并不需要额外费功夫。为防意外,她还多备了两套放着。

    现在,倒是派上了用场。

    赵昶得了话本,便急急告辞,打算回去看话本了。

    思及明日一早就要离开此处,到时候杜锦宁虽会跟齐伯昆祖孙俩一块儿去送行,但人多嘴杂,恐怕说不了什么话。

    赵昶就一再叮嘱杜锦宁:“有了新话本,一定要抄一份给我。我虽这段时间不会回京城去,但过阵子我总要回去的。你叫人送到我外公府上,他们自会派人送去给我。”

    他还没有成亲,并未在外面开府,而仍住在皇宫之中,所以才有这么一说。

    杜锦宁自然满口答应。

    反正她也是要往京城给关嘉泽送书的,每日也要练字,多送一套也是顺便的事。

    想想赵昶给她送的丰厚,她干脆又利用剩下的时间,写了三本《凡人修仙传》,直到掌灯时分,这才停了下来,吃点东西洗漱睡觉。

    第二天一早她就起来跟着齐家人一块儿去送行。果然,拿到杜锦宁送的三本话本,赵昶比收到任何礼物都高兴。跟其他人说话的时候还端着,跟她说话的时候一直咧开嘴巴笑。

    这再一次证明了他对杜锦宁的另眼相看,把支撑着病体来给赵昶送行的祁元道气得差点又晕倒过去,祁思煜更是恨得牙痒痒。

    送走赵昶回到府里,陈氏和杜方苓才把江南的事详细告诉了杜锦宁。

    毕竟杜锦宁曾叮嘱家中善待江南、江北兄妹俩。现如今她只送在书院里写文章几日,江南就落到了去给杜哲新做妾的地步,陈氏和杜方苓颇感忐忑,心里不免有些自责。

    她们不禁跟杜锦宁解释道:“这件事发生得太快,等我们知道消息的时候,事情已尘埃落定了。江北想是怪罪咱们,知道江南的下落后,去了一趟那边后,就回了自己的住处,根本没跟咱们说一声。要不是齐少爷知会咱们,咱家的下人还四处打听江南的下落呢。唉,也是我们没做好。”

    “用不着为他们说抱歉。”杜锦宁说话的语气有些冲,当她从赵昶嘴里得知江南向赵昶冲过去的时候她就很想骂人。

    “江南想过好日子无可厚非,但她想过我们没有?她直接冲到赵公子面前的时候,可想过我们家会不会被连累?要是赵公子不是个好脾气的,要不是我前几日在他面前挣了点面子,今天咱们家是个什么下场还不知道呢。”

    陈氏和杜方苓吓了一跳:“这……不至于吧?”

    “知道赵公子是什么人吗?当今皇上第五子!现在京中局势紧张,五皇子身边防护森严,唯恐被人刺杀。江南就这样冲过去,要是被人当作刺客抓住,咱们是什么下场,你们想想吧。”

    杜锦宁真的很气。她知道江南是个定时炸弹,但还是防不胜防。

    7

 第515章 时光如梭

    第515章 时光如梭

    杜锦宁这么一说,陈氏和杜方苓一阵后怕。全本小说网;HTTPS://。m;

    还用说吗?刺杀皇子,那就是满门抄斩的下场。

    后怕完了,两人都气得要死。

    杜家对江北江南兄妹俩不说有恩吧,至少没亏待过。江南做事却丝毫不考虑别人如何。就算赵昶不是皇子,没有刺杀的罪名,她这样往一个男子身上扑,传扬出去,会不会影响杜方苓和杜方蕙的声誉呢?要知道,杜方蕙还没议亲呢。

    江南也不是傻子,不会这一点没想到。她只是一心只顾着自己而已。就跟她搬出去,妄顾自家兄长的为难一般,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行了,以后他们的事跟咱们再不相干了。就这样吧。”杜锦宁一摆手,不想再说这两个人。

    她正准备站起来,就见一个丫鬟急匆匆走了过来,禀道:“太太,少爷,小姐,有客来访,说是方太太,书院里少爷同窗方少华的母亲。”

    “什么?”杜锦宁和陈氏一愣,不过反应过后就高兴起来。

    他们实在没想到方少华的母亲竟然千里迢迢从贵省亲自过来提亲,以为方家最多派上几个体面的下人就不错了。毕竟路途遥远。

    杜锦宁却问:“姚书棋回来了么?情况怎么样?”

    “回来了,回来两天了,情况就跟方少华所说的一样,并没有半点出入。姚管家说,方家门风上佳,方大人为官清正廉洁,方太太为人也十分和善,方家兄弟姐妹关系和睦,是个好人家。”陈氏十分满意地道。

    关乎杜方蕙的终身大事,杜锦宁和陈氏不可能只听方少华的一面之辞,尽管杜锦宁跟方少华同窗两年,对他的为人十分了解,但还是派了姚书棋和几个下人去了贵省,从侧面打听方家的情况。

    方少华那日提起亲事后,姚书棋就出发了,去了那里呆了四五天的功夫,紧赶慢赶地打了一个来回,就这样,他也才回来两日。方太太一个妇道人家,车马劳顿的,脚程肯定慢,却是今日到了,可见方家人的诚心,一接到方少华的信就动身来桂省了。

    “快请,快快有请。”陈氏叫道,说着站起来就想亲自去迎接,可走了几步又问杜锦宁和杜方苓道,“我身上的衣服可得体?”

    “得体,得体。”杜锦宁笑道。

    陈氏这两年日子过得顺心,家中经济宽裕,为了儿女的面子,她即便再不追求享受奢华,也会注意保养,并精心打扮自己;再加上她姿容秀丽,平时跟邻居家太太在一起的时候,她一点也不比别家的贵夫人差。

    陈氏和杜方苓很快就走得没影了,杜锦宁也起身回了自己院子。

    来的是方太太,自是由陈氏和杜方苓接待。而且姚书棋既查过方家情况,那就只是议亲的事,杜锦宁也没啥好担心的。

    本来杜锦宁以为方太太很快就会离开,陈氏会派人来告诉唤她,告诉她她们议亲的内容,可没想到一直等到了掌灯时分,那边都没有动静。

    被杜锦宁派去打探消息的青木道:“听太太身边的丫鬟说,太太不光留了方太太吃饭,还想留她住在家里呢。”

    杜锦宁一听,提起的心就放了下来。陈氏跟那位方太太相谈甚欢,才想要留人住在家里,可见方太太这人很不错。

    不过方太太知道儿子掂记着亲事,最后没有留宿,告辞离开了。

    陈氏唤了杜锦宁过去,告诉她道:“我跟方太太商量过了,只等秋闱一过,九月份就成亲。”

    杜锦宁吃了一惊:“怎么这样急?”现在离十月,也就只有五个月的时间了。古人成亲十分麻烦,走礼都要走上半年,五个月就略显仓促了。

    陈氏含笑道:“方家愿意在这里让他们成亲,我自然在时间上不好再提什么要求。方太太这一来就打算不走了,等考完乡试,让他们拜堂成亲后再一起回贵省去。”

    杜锦宁点点头:“这样甚好。”

    刚才乍一听说这时间她有些吃惊,毕竟这还在商议订亲的事呢,直接就说成亲了。现在细想起来,她都觉得杜方苓出嫁后,直接让杜方蕙也出嫁才好。毕竟乡试对她而言也有一定的风险。两个姐姐都嫁出去她才放心。

    但方少华要参加乡试,乡试前成亲是不可能的,只能等到乡试之后了。

    不过她对于考试的风险,却已没有了当初参加县试时的忐忑了。

    一来她考了几次都没问题,乡试虽严格一些,却也差不了多少。而且作为府案首,还刚刚地讲学上出了风头的她而言,那些胥吏们自然意思意思就行了,不会对她搜查太严的。

    接下来的日子,陈氏就跟方太太走了一波礼,把亲事给订了下来。这一波礼之后,杜方苓的婚期就到了。

    陈氏做了两年的主母,又跟邻居家太太取了不少管家的经验,整个人也成长了不少。杜方苓的婚事她根本就不用杜锦宁操心,直接派了姚书棋和几个下人,带了礼物回漓水县,悄悄地把杜云翼夫妻俩给接了上来。

    杜云翼和张氏在杜锦宁考上秀才后没沾到多少光,心里自是不满的,但漓水县上到县太爷,下到衙门里的衙役,竟然都把他们当犯人一样的盯着,唯恐他们上府城去给杜锦宁添乱,这一架式简直让杜云翼和张氏胆颤心惊。杜锦宁的能量之大,超出他们的想像。

    于是他们就老实了,再不敢动什么歪心思。

    现在被姚书棋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