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222章

古代农家日常-第222章

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会子得了县令的吩咐,自然没口子答应下来。

    县令接着又叫了衙门里的几个能说会道厉害的差役,跑到桃花村跟杜辰生和牛氏放了一通狠话,说如果他们再去胡搅蛮缠,就以妨碍公务的罪名抓到牢里坐几天,直到小三元去府城为止。

    另外,杜锦宁跟他们是写过断绝文书的,杜锦宁这个秀才的福利他们不能享受。所以他们名下田地的赋税,以及一家几口的徭役,还得照常交纳与执行。

    杜辰生和牛氏闹了个开头,本还想第二天去跟杜锦宁谈条件呢,还没启程就见到一群差役来,说了这么一大通话,他们顿时被唬得不轻。

    “差爷,差爷,我们不闹了,我们真的不闹了,你能跟县官大老爷说说好话,让他把宁哥儿秀才名下的赋税与徭役仍然挂到我们家里不?”杜辰生哀求道。

    他实在没想到杜锦宁竟然有这样大的本事,能差遣县令和衙役。

    “嘿,晚了。我实话告诉你,小三元可不是你们家的,而是咱们整个漓水县的光荣。要是因为你而让他丢了功名,那咱们县尊老爷也没办法向上面的学政大人交待。所以你还是老实点,否则,保准叫你吃不了兜着走。”

    章光义听到差役来杜家,立刻赶了过来,正好听见差役的话。

    等把差役送走,他道:“你们且消停些吧。你们不为自己着想,也为云翼一家想想吧。真惹恼了县令,你们自己受罪是小事,怕是云翼一家子都要受连累。锦德现在还在念书呢,真要让他连学都上不了,云翼和他媳妇怕是得恨死你们两个。以后谁给你们养老?”

    杜辰生和牛氏没有说话。

    他们没想到不过是闹一闹杜锦宁,竟然会惹来县令和衙役。杜辰生在县里做了二十年的账房,哪能不知道“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这句话?真要惹恼了县令大人,衙役嘴里那些话可不是吓唬人的。

    衙役一来,全村人都惊动了。昨日杜寅生知道牛氏大闹宴席后就来这边大骂了一通,今天这么一见,又来骂了一通。

    杜云翼和张氏得知免徭役与赋税的好事竟然没有了,气得要命,杜云翼连着好几个月都不给父母钱,即便后来给了,那再也没有以前多。当然,此是后话。

    把这件事敲定,杜锦宁一身轻松。三天的流水席忙完了,她正打算去看看庄越的情况,就听江南来报,说关乐和派人来了,邀她去关府一趟。

    杜锦宁赶紧换了身衣服,随那下人一起去了关府。

    现在关和乐已经不管书院的事了,在家里整理东西,准备九月上京。

    “老师。”

    见得杜锦宁来,关乐和赶紧对下人示意了一下,然后对杜锦宁道:“你自己坐。”

    杜锦宁却撸起了袖子:“老师,我帮你。”

    关乐和却摆摆手:“不用不用。我得自己看看,哪些书要带到京城去,哪些书留在家里。”

    杜锦宁只得罢了手。

    她刚刚坐下,就看到门外进来个人,却是庄越。只是只有一个月不到的功夫,庄越像是瘦了一大截,胡子拉碴的,样子十分憔悴。

    她顿时吃了一惊,问道:“庄掌柜,你这是……”

    庄越拱了拱手:“杜少爷。”却是没解释自己的状况。

    关乐和此时已经把袖子放下走了过来,对杜锦宁道:“锦宁你也知道,我是不管家中庶务的,关家的产业都是你关二伯母在打理。她的事情多,也管不了那么细,有些事都是交由下面人去打理,她定期看看账目,处理一些大事。”

    杜锦宁心里已猜到是怎么一回事了。

    她并不点破,点点头,顺着关乐和的话意笑道:“不说关家家大业大,便是我自己那几个小铺子,也都是如此。除非是专门做商人的,否则没有自己亲自打理庶务的道理。”

    “正是此话。”关乐和道,“而且我们两房要上京去,你关二伯母手里的产业要移交给别人打理,又紧在一时,人多事多,未免就有些顾不过来。这不,因看着你这几个铺子生意好,管事的又是庄越,那些人便以为这是庄家的产业,借着这个机会把庄越挤了下去,安排了自己人去做了管事。”

    说着他十分歉意地看着杜锦宁:“这事你们去府城的时候就发生了,我们一直不知道,还是嘉泽昨日在府外遇到庄越,才知道发生了这样的事。”

    7

 第435章 去府城

    第435章 去府城

    “那几个铺子,是你的话本撑起来的,你也在其中投了大量的心血。全本小说网;HTTPS://。.COm;嘉泽那孩子在里面什么忙都没帮上,还尽给你添乱。”他摇头叹息了一声,“现在又发生了这样的事。这件事,是关家对不住你。”

    “老师,您这样说我就无地自容了。”不说这是庄越捣的鬼,跟她脱离不了关系;便是跟她无关,她也不能接受关乐和的这番道歉。

    “那几个铺子,就让他们管着吧,不碍事的。”她道,说着又看看庄越,“至于庄越……老师也知道我缺人手,能不能把他卖给我?”

    她不好意思地笑笑:“我知道庄掌柜的为人、能力都没得说的,我这是横刀夺爱了……”

    她还没说完,关乐和就摆摆手,打断她的话:“因为被排挤,庄越在府中吃了不少苦头,还被污蔑关了起来,最后不得不赎身离开,现在他已不是关府的人了,他跟我说愿意跟着你。他与他父亲在我们关家干了几十年,这次是关家亏待他,所以我便替他问一问你。既然你也愿意要他,那再好不过了。”

    说着,他看向了庄越。

    庄越赶紧跪下,先给关乐和磕了三个响头,这才朝杜锦宁施礼。

    待他站了起来,关乐和这才继续道:“茶馆的管事我已撤回处理掉了。府里因着这事,也对家中管事与下人做了一个整束,那些挑三窝四不老实的都卖了出去。所以一会儿庄越还是赶紧回茶馆接手吧,免得那边出什么事。”

    杜锦宁也知道以关乐和品行,是不会派管事去插手这些铺子的经营的。

    她便不再多说,温顺地应下:“是,老师。”

    “你要去府学上学了,老师要去京城,这一别就没法再看顾你了。好在有齐慕远与梁先宽,你们三人也能互相照应,你行事我也放心。我把府城的人与事跟你细细说说,你且听着,用得上自然好,用不上也没什么。”

    “是。”杜锦宁感激地拱拱手。

    关乐和便将知府是谁,什么派系,是什么性格;府学的教授和训导,以及一些先生,只要他知道的,都给杜锦宁仔细地说了一遍。

    最后他殷殷叮嘱:“去了那里,权贵甚多,遇事不要强出头,安静念书,争取两年后乡试一举取中;当然,老师这样说也不是要你被人欺负就忍气吞声,有什么委曲尽管写信去京里。老师能给你撑腰的,自然帮你还击回去。有什么困难,也一定要跟老师提。”

    杜锦宁鼻子发酸。

    她前世是孤儿,无父无母。这一世仍然没有父亲缘。可她在关乐和身上,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

    她眨了眨眼,把眼泪憋回去:“好,徒儿记住了。”

    关乐和见她这样,忍不住摸了摸她的头,又拍拍她道:“行了,你回去吧,我还忙着呢,没空陪你。”

    杜锦宁站起身撸了撸袖子:“老师,我帮您吧。”又看向关乐和,带着些撒娇的意味,“不要赶我走。”

    关乐和失笑,摇了摇头,站了起来:“好,那就来。帮我把这些书都装到箱子里去。”

    他宝贝他的书,从不让下人碰。既然杜锦宁要帮忙,那自然要抓壮丁了。

    接下来十天,杜锦宁都在关家呆着,或是帮关乐和的忙,没事做了就陪他和关嘉泽下下棋,看看书。自己家里也没什么东西,有陈氏带着江家兄妹及汪福来等人收拾,也用不着她。

    九月一日清晨城门一开,关家人便启程了。第二日,杜锦宁也带着家人并许成源一家,一起去了府城。

    梁先宽府城事多,回来一趟便又回了府城;齐伯昆在漓水县有袁修竹作伴,不大愿意去府城,齐慕远便在家陪着他,打算府学开学了再去府城。因此并没有跟杜锦宁一路同行。

    与她同行的,还有庄越一家,以及汪福来的一家人。漓水县的茶馆及书铺,杜锦宁交给了王路生。

    路上,杜方苓提起了杜云翼和张氏,对杜锦宁一脸佩服:“宁哥儿,果然不出你所料,大伯和大伯母竟然提出帮咱们打理茶馆和书铺的生意。被我一口回绝后,大伯母还用祖父、祖母来威胁咱们呢,说她能力有限,要是祖父、祖母去府城找咱们,她怕是管不住。”

    杜锦宁笑笑:“也就这么回事了。”

    她跟张氏,不过是一场交易。现如今杜锦程托她的福,在曹记书印做账房;杜云翼也涨了月钱。而且别人看在她的面上,不敢随意欺负他们一家。张氏已从她身上得了许多好处了,想要再多那是不可能再给了。毕竟当年,小大房对小三房可没有半点照拂,反而还有一点子恶意。

    杜方苓道:“可不是。我跟她说:你从咱们家得了诸多好处,可你们却没把祖父祖母管好,让他们来咱们家闹了一场,你怎么还有脸再提要求?这话把大伯母臊得再不敢说话。本来她还想要咱们卤豆干和茶叶蛋的方子呢,我一概拒绝。”

    “做得好。”

    杜锦宁欣慰。

    她果然没看错,杜方苓是一把持家的好手。这强硬的态度,甚得她心。

    他们此行一共四家人,除了汪福来这辆车,还雇了好几辆骡车。除了一家一辆坐人,还有几辆拉行李,江北兄妹俩也在行李车上。除此之外,杜锦宁还雇了三辆运货的骡车,专门运花木——她在昨日把庄子小院的花木都挖了起来,准备全部运到府城的新宅去栽种。

    一路行来,虽天气还好,汪福来又跑了好几趟这条路了,何处歇息何处打尖,他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但杜方菲身怀六甲,车走得很慢。他们城门一开就从漓水县出发的,到府城的时候天已快黑,快到关城门的时候了。

    杜锦宁、许成源、汪福来都是认得路的,大家便干脆兵分三路,杜家去了府学附近的小院,许家去贡院那边,汪福来和庄越则去了新宅子——因要安置买来的下人,姚书棋最先建的就是下人房。所以汪福来和庄越两家去了那边,是有地方住的。运花木的那三辆车自然也跟着一起去了新宅子。

    7

 第436章 乔迁之喜

    第436章 乔迁之喜

    本来府学附近的小院以后是给许成源住的,此时安排他们住进去最合适。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但杜家人多,且有下人,须得两个小院才住得开,便先这样安置了。等新宅子建好后,再让许家人搬过来。

    到了小院,陈氏把小院前前后后看了一遍,就十分喜欢,赞道:“这小院挺好的。”说完瞅着杜锦宁道,“要不然咱们就住这儿了?这儿离府学近,你来回也方便,不必跑来跑去的。”

    杜锦宁笑而不语。

    等明日看过新宅子后,陈氏就不会觉得这里好了。

    在小院住了一夜,一家人第二日就去了新宅。

    果然,陈氏看到新宅子,嘴张得老大,半天回不过神来。不停地问杜锦宁道:“这宅子真是咱们的?”

    杜锦宁第一百零八遍地回答她:“是的。”

    “天呐,怕是皇上的皇宫也不过如此吧。”陈氏感慨一句。

    杜方苓连忙制止她:“娘,这话不能乱说。”

    “哦哦,不乱说,不乱说。”陈氏连忙捂了嘴。

    杜方苓不叫陈氏说,她自己却也感慨上了:“这宅子真叫一个好啊。要是花木都长起来了,还不知道是怎样一个漂亮的景致呢。”

    杜方蕙近来对种植物已到了痴迷的程度,对杜锦宁道:“要不这园子的花木就交给我吧。”

    “这次带来的花木今天我就叫人种下去;下次再买了苗木来,你就领着人种。”杜锦宁自己是没时间的,这件事交给杜方蕙最为妥当。

    姚书棋一直跟在后面。此时见大家已把园子能走的地方都走了一遍,他上前请示杜锦宁道:“少爷,要不要让下人们来拜见太太、小姐?”

    杜锦宁摆摆手:“先不用,等明儿个搬进来再见。”

    姚书棋和梁家的木匠们都很能干,杜锦宁回去的二十天里,除了那雕工极繁复的拔步床,其他家俱都已做好摆进去了,软装也购置到位了。

    只要把院子外面的花木都种上,再把院子的青砖冲洗一遍,就可以入住了。

    她转头吩咐江北:“你跟汪福来先陪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