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219章

古代农家日常-第219章

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见得两人背景消失在台阶下,杜锦宁这才转向姚书棋:“我明儿个就回县里去了。”

    姚书棋很是意外:“这么快就回去了?”

    杜锦宁点了点头:“齐少爷和关少爷这么陪着我,我总过意不去。反正大的事情已办得差不多了。”

    “那屋子里的摆设呢?”姚书棋问道。

    到时候把家具搬进去,那些帐幔、花瓶等各种摆设还需要添置,这些是最能体现主人品味的东西,姚书棋可不敢越厨代庖,替杜锦宁置办这些东西。

    “我正要跟你说这事。”杜锦宁道,“那位陶妈妈,我跟她聊了一阵,我觉得她的品味还不错。你让她按她的想法把厅堂与我们要住的院子布置起来。我二十天后会带太太她们上来,先住在府学附近的小院里。如果屋子布置得不如意,再慢慢改动便是,不急。”

    听得杜锦宁对陶妈妈的评价还不错,甚至把这么一件事交到了她的手里,姚书棋松了一口气。

    陶妈妈是他买回来的下人之一,以前是跟在当家太太身边做丫鬟的,后来嫁了人被提拔上来做了管事妈妈,行事干练,为人精明。如果真心在杜家做事的话,倒是以后陈氏管家的一个助力。

    如此一来,姚书棋做大管家,陶妈妈做内管事,他身上的担子也轻了许多,可以有人跟他分担内宅了。

    ……

    第二日,杜锦宁就跟齐慕远、关嘉泽一起回了县里。梁先宽也要回去处理事务,干脆一起同行。

    梁先宽也是会骑马的,但大家为了照顾关嘉泽,全都选择了坐马车,这让关嘉泽发誓,等回了县里一定要学会骑马。

    他们在院试上的名次和荣耀,早就由县里差役上门报喜,让众所周知了。

    此时一听杜锦宁回来了,大家都涌上门来贺喜。杜锦宁先去拜会了关乐和等人,接下来家里办三天流水席。

    第一天,不光关乐和、郑山长等人来了,便是县令也上了门;第二天来了些衙门的胥吏及乡绅,还有一同赴考的同窗等人;第三天打算请桃花村的一些人及庄子上的众人。

    而杜寅生和杜辰生作为杜家长辈,打算三天都过来帮着杜锦宁张罗和招待客人。

    杜寅生在听到杜锦宁获得院案首消息的时候,就碾转了好几天没睡着觉。第一天请客时因客人太过重要,他按捺着激动的心情没有跟杜锦宁说事儿。

    到得第二日,客人稍稀点时,他忍不住找了个空儿,对杜锦宁道:“宁哥儿,你获得了小三元,这份荣耀甚至不比获得举人身份差。你说,咱们是不是该回府城去,认祖归宗了?”

    这个主意,是他思忖了很久才拿定的。

    其实获得个秀才的名头并不算什么,如果能在杜锦宁获得举人甚至解元身份去认祖归宗,更能扬眉吐气。

    但杜寅生觉得,乡试又岂是那么好考的?要是杜锦宁考不上,或是在他去世后才考上,那他就看不到那一天了。

    可举人常有,而小三元不常有。趁着现在杜锦宁以十二岁的幼龄拿到小三元之际去认祖归宗,想来府城那一支也会被震上一震。以后他到地下见父亲,也可以向父亲交待了。

    杜锦宁知道杜寅生心心念念就想着回去光宗耀祖,可她不想。她以后可是要在府城里呆着的。认了那门亲戚,麻烦不要太多哦。

    要是那家人不善,来为难她,难道她有事没事还得去应付别人的刁难?她是嫌日子过得太清闲了么?要是那家人就算人品还可以,她有出息了是不是还得提携帮衬那家人?而且她辈份小,要是那家的长辈打着“为你好”的旗号给她作主,直接给她订门亲事,她哭都没地方哭去。

    拿克妻的借口来唬人,对女方家有用,对杜家人不光没用,反而会惹来许多“好心”的劝解。整天“嗡嗡嗡”地在你耳边劝说,甚至强行给你订亲,烦不烦呢?

    反正认了那门亲戚,那等于就找了一只虱子在头上挠,那叫自找麻烦。

    不过这些话,她是不好跟杜寅生说的。她这种“独善其身”的现代生活理念,跟有着“达则光宗耀宗,惠及族人”思想的古人完全不能沟通。到时候杜寅生哭着让她体谅他,求她帮他完成曾祖父的遗愿,那她是答还是不答应呢?

    她对杜辰生可以不管不顾,可对着曾对自己有恩的杜寅生,她完全冷不下脸来。

    所以拒绝还得委婉。

    “伯祖父,你对我没信心吗?”她问道。

    杜寅生疑惑道:“什么意思?”

    “你觉得两年后我考不上举人吗?”

    杜寅生赶紧摇摇头:“没有,怎么会没有信心呢。可是……”

    不等他往下讲,杜锦宁就打断他道:“那为什么你要我以秀才身份上门去自取其辱呢?就算得了个小三元,那也仅仅是秀才。他家不光有秀才,还有举人。我平白比人家矮一大截,咱们这样去不是光宗耀祖,反而是向他们低头,承认咱们这一支比不上他家吧?否则几十年过去,仅仅取了个秀才功夫,就迫不及待地上门去耀武扬威,这不惹人笑话么?”

    见杜寅生默不作声,她把语气缓了缓:“咱们再等两年,等我考上举人后再去不好吗?学政赵大人……”

    她抬起手对着空中拱了拱:“还有阅卷官陆山长,都一致夸赞我的文章,说我的文章就算是放到乡试上都没问题。我才上了两年多的学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要是再给我两年,我的文章岂不是又有大进步,考个举人也不是难事吧?为什么您老不愿意多等两年呢?”

    这番话说得杜寅生哑口无言。

    一直沉默着坐在旁边不作声的杜辰生开了口:“哥,宁哥儿说的有道理。”

    7

 第429章 咱俩不熟

    第429章 咱俩不熟

    杜寅生点了点头,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对,宁哥儿,你说的对,是伯祖父太过心急了。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他抬起眼,殷切地看着杜锦宁:“那你答应伯祖父,等过两年你考上了举人,一定跟伯祖父回去认祖归宗,全了你曾祖父的心愿?”

    杜锦宁点点头:“好。”说着又补充了一句,“不过在这之前得打听清楚,看他家是不是有了进士,否则咱们上门就没意思了。要是他家有进士,那就等我考上了进士再说。”

    杜寅生点点头。

    虽说他父亲心心念念要回去,但重点是“光宗耀宗”,是去打脸而不是去丢脸的。要是那一支真出了进士,那就再等几年好了。

    反正几十年都等过来了,也不差几年。

    “他家地址是哪里,伯祖父您还记得么?”杜锦宁虽说不愿意认亲戚,但对跟这具身体有血缘关系的那家子还是有些好奇的。未来几年她会呆在府城,没准就有可能跟那家人接触。

    即便杜锦宁不提这个,杜寅生也是要跟她说的。他担心他要是哪天撒手人寰,杜锦宁即便考上了进士,也找不到家门了。

    所以听得杜锦宁主动问起,他很欣慰,赶紧道:“自然记得。你曾祖父去世前反复交待,我在心里记得牢牢的。不光我记得,你祖父也记得。”

    杜辰生在一旁默默地点了点头。

    “你记好了。是府城城北葫芦巷西头第三家。那里有棵几百年的大榕树,很容易找的。你太祖父叫杜承业,你叔曾祖父叫杜仲辉……”

    杜锦宁越听脸色越古怪。

    她的新宅子可不就在城北的葫芦巷?而且巷子里有棵几百年的大榕树。西头第三家,应该跟她家就隔了有四五家的距离吧?

    这虱子莫不是她不捉,也得跳到她头上来?

    要不要这么衰?

    打定主意不跟那家人有什么牵扯,杜锦宁坐在那里,又听着杜寅生絮絮叨叨地把上一辈子的事重新说了一遍。

    人老了,就爱唠叨。

    听老哥哥唠叨完,杜辰生赶紧问杜锦宁道:“宁哥儿,乡试之前,你有什么打算?是去县学念书吗?”

    杜寅生本打算起身要走了,听得这话,又重新坐了下来,看向杜锦宁。

    为免麻烦,他们要是不问,杜锦宁是不会提这话的,到走之前给杜寅生留封信就是了。

    可既然问了,她也不好撒谎,便道:“院试前十名是可以进府学的,我打算去府学念书,见识也广一些。”

    “府学?”杜寅生有些诧异,“你问过关山长了?他同意?”

    “关山长要去京城了,九月初天凉些就走。”杜锦宁道,“关嘉泽也跟着一起去。”

    “原来是这样。”杜寅生点了点头,赞同地道,“是应该出去走走看看,老窝在这小地方,没出息。”

    杜辰生张了张嘴,想问杜锦宁是一个人去呢,还是陈氏她们也去,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闭了上嘴。

    杜锦宁一直都是对他爱搭不理的,从没个笑模样。就算是有外人在,她对他也是客客气气的,没有半分的亲近,两个相处完全不像个祖孙,以至于那些外人看了都会在背地里打听是怎么一回事。待弄清楚祖孙俩的事情后,大家就会反过来对他指指点点,并且夸赞杜锦宁大度。也就是说,杜锦宁什么都没做,就搞臭了他的名声,自己还获了个好名声。

    这让他恼怒之余,又无可奈何。因为杜锦宁并没有对他有任何不敬,更没有半点不孝的举动,他想发作一回都没有机会。

    他盼着杜寅生把这问题问出来呢,可杜寅生似乎完全没想到这个问题,只一味地叮嘱杜锦宁:“有什么困难,尽管跟伯祖父说。府城的开销大。虽说伯祖父能力有限,但终归能帮你一点。你别把伯祖父当外人。”

    他说这话是真心实意的。

    当初他就借了杜锦宁一百文钱,然后在分家的过程中帮了杜锦宁一点忙。结果杜锦宁因为碍着杜辰生的关系,没办法对他家照顾太多,但逢年过节托章鸿文带回去的礼物,加起来都有一百两银子之多了。有这钱,可是能在城里买一套小宅子了。这让他心里实分不安,总觉得自家占了杜锦宁太多的便宜。

    “好,如果我遇到困难,我一定向伯祖父求助。”杜锦宁接受了杜寅生的一片好意。

    “祖父这里也一样。有困难你尽管开口。”杜辰生也连忙卖好。

    “你就不用了。”杜锦宁表情冷淡,“我也不至于混到惨得要求到你的地步。”

    杜辰生一直想跟杜锦宁开诚布公地谈一谈,缓和缓和关系。

    听得这话,他连忙做出十分受伤的表情,挤出两滴眼泪,哽咽着道:“宁哥儿,你就这么恨祖父,还是不肯原谅祖父么?”

    杜锦宁定定地看了他一会儿,忽然笑了起来,语气却是淡淡的:“我原来就说过,恨谈不上。但要谈什么祖孙情,那还是免了,咱俩不熟。就这么不远不近地处着吧。你想要更多,那是不可能有的,别再想那些有的没的了。”说着她看也不看杜辰生,站起来走了出去。

    不说杜辰生,就是杜寅生一脸的愕然。

    这么久以来,杜锦宁对杜辰生虽没什么好脸色,但也没有说这么强硬且直白的话。在这种场合,他说这话,不是刺激杜辰生么?

    杜寅生担心地看着弟弟。

    杜辰生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指着杜锦宁的背影道:“你看看,你看看他,这像是什么话?这么没良心的话他也说得出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我怎么的也是他祖父,没有我就没有他。他怎么能这么对我?他怎么能对我说这样绝情的话?”

    杜寅生本来还觉得杜锦宁刚才做得太过了一点,可听到说“没良心”三个字,想起杜辰生对小三房母子几人做的种种事情,他的心也变得冷硬起来。

    他道:“父慈子孝。想要子孝,前提父就得慈。你是他祖父又怎么样?你既对他不慈,却反过来想要他孝顺你,把你当老太爷供着,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说着他也站了起来,走出门去。

    7

 第430章 闹起来

    第430章 闹起来

    走到门槛前,他又停住了脚步,转过头来警告杜辰生:“我可告诉你,他现在是小三元,两年后是举人,几年后是进士,前途无量。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你要是敢在外面胡说八道,坏他的名声,我绝不饶你。逼得急了,我跟你同归于尽,拉你到地下爹的面前,让他狠狠教训你。”

    说着他一甩袖子,转身离去。

    杜辰生却是没有动,坐在那里脸色阴晴不定,好半晌,他似拿定了主意,从屋子走了出来,找到坐在隔壁屋子的牛氏,道:“走吧,回去。”

    牛氏见老头子的脸色比任何时候都难看,忙跟着他出了门,低声问道:“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