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151章

古代农家日常-第151章

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氏是个心气高的,一心想让女儿们高嫁。当初杜方菲选婿的时候就如此。

    所以听到鲁小北这的名字时,她是很不满意的,不明白杜锦宁为何要提这样一个人。

    可听到杜方苓这番话,她皱起的眉头也慢慢缓解开来。

    是啊,这么想来,鲁小北确实是挺不错的人选。杜方苓嫁了他,她这做母亲的心里也踏实,至少要比杜方菲那桩亲事更让她踏实。

    “你也别急,我就是这么一提,鲁小北我还没问过他,没准人家还不愿意呢。”杜锦宁道。

    “那你问问他愿不愿意入赘。”杜方苓道。

    陈氏惊讶了一下,旋即眼睛一亮。

    是啊,如果鲁小北入赘到杜家,即便以后杜锦宁恢复了女儿身,家里也不怕没人支撑了。

    杜锦宁却摇摇头,望向杜方苓,认真地道:“不入赘,你嫁给他才安全,到时候不用受我牵累。”

    见杜方苓张嘴想说话,她伸手止住了她:“你别说,你想说什么我都知道。这件事咱们不从感情上来说,而是单从利弊上来分析。首先,你要知道,杜家并不靠咱们这一房传宗接代,有什么必要委曲鲁小北,还把你们置于危险之中呢?爹是挺好的,但祖父是什么样子,他们又是如何对待咱们的,想来你们也不会忘记。咱们有必要为了杜家,就让你丈夫受别人白眼,走到哪里都被人看不起吗?有必要吗?”

    杜方苓哑口无言。

    她疾恶如仇,又有过被卖经历,比谁都憎恨杜辰生和牛氏、杜云年等人。她只恨自己姓“杜”,怎么会为了杜家,就委曲自己的丈夫?她这不是有病吗?

    赘婿在社会上从来都是低人一等的,稍有骨气有本事的男子,都不会做倒插门女婿。

    “其次,我们家已有我这么一个出息的男丁了,你还要招个女婿回来倒插门,这不明摆着告诉别人咱们家有问题吗?”

    一听这话,陈氏紧张起来,拍着杜方苓的手背道:“听你弟弟的,还是别入赘了。”

    杜方苓点头如捣蒜:“嗯嗯,我知道,我考虑得太不周全了。”

    杜锦宁的话还没说完呢,继续道:“最后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就算你嫁给了鲁小北,做了鲁杜氏,你就不管娘,不给娘养老了吗?”

    “这怎么可能?”杜方苓顿时急了,“我要是对娘不好,天打雷劈。”

    “你这孩子,说什么呢。”陈氏慎怪地推了她一把,“别动不动就立誓,小心惹恼了神灵。”

    “我说的是真心话。”杜方苓先前就被误会了一场,这会子恨不得剖开胸口露出自己的一片真心,“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对娘、对宁哥儿好的。”

    “我相信。”杜锦宁见她急得脸都红了,赶紧道,“你的为人我知道的。我相信你,娘也相信。”

    “对对,我们苓姐儿一向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陈氏也连忙安抚她道。

    杜方苓这才放松下来,大眼睛看向杜锦宁:“我知道了,我不会再提入赘的话。”

    给猜对的同学鼓掌。

    谢谢粉色の车厘子5500币,书友160405194205348、草儿弯弯、贏贏、不做骑士、书友160824144210001的500币,且吟春踪、周淡200币,书友161211204907128、润润奧莉奧、吾黄万岁万岁万万岁、书友160607225447373、mcj221、lily猫、carefree2012的100币打赏,么么哒~

    7

 第293章 前往府城

    第293章 前往府城

    陈氏脸上也露出笑容来:“你们这么一说,我还真觉得小北这孩子挺好的。(全本小说网,https://。)为人仗义,自己都吃不饿穿不暖,还捡了两个孤儿回去。能力也强,嘴还甜,做事周到得很。”

    杜锦宁苦笑:“娘,别高兴太早。要是他不愿意,我是不会勉强他的。我不是偏向外人,我只觉得强扭的瓜不甜,他不乐意,以后也不会真心对姐姐好的。”

    “那倒是。”陈氏十分赞成这话。

    杜方菲择亲时,杜锦宁也一再跟她说过这话。

    “他不会不同意的,看我的吧。”杜方苓忽然出声,十分自信地道。

    见陈氏和杜锦宁都惊讶地看向她,她一下子害羞起来,脸色涨得通红,嘴里却仍说着硬气的话:“我杜方苓长得又不差,又不是那等好吃懒做的,他看不上我,还想娶什么样的天仙?”说着佯怒地瞪了杜锦宁一眼,“你别这样看我,反正这事你先别说,到时候鲁小北自然会主动上门来求亲。”

    听得这话杜锦宁十分高兴。她自己性子要强,因此也欣赏强势的女性。杜方苓这样她觉得特别好。

    陈氏却是个传统女性,不大赞成地道:“苓姐儿,你可千万别乱来。要是做了什么出格的事,鲁小北又看不上你,岂不是毁了名声?”

    “娘,您想哪儿去了?”杜方苓嘟嘟嘴,“我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的,您放心吧。”

    既然杜方苓这样说,杜锦宁便没再管她的婚事。她收拾好东西,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到书院门口跟几个同窗汇合,一起上路去府城。

    府试也是要彛派鞅5模易鞅5娜耸认厥允被苟嘁桓觥J樵阂膊环判募父鲅ё用桓隼铣傻娜舜抛约撼鲈睹牛虼瞬还馀闪巳鲎鞅5膹'膳生跟着,还派了黄澄明这个先生一同前往。有些家长不放心孩子,也跟着一起去。家境好家里有下人的,还会带上两三个下人。因此,这个队伍十分庞大,光是马车和骡车都有十三辆之多。

    杜锦宁不愿意跟别人拼车,自己叫秦老六雇了一辆骡车。赶车的是秦老六的表兄,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名叫汪福来。汪福来人品不错,为人又机敏,还是秦老六的亲戚,知根知底,杜锦宁使唤起来比较方便,也比较放心。

    除了汪福来,杜锦宁还带了鲁小北一起前往。

    汪福来虽是秦老六的亲戚,但毕竟比较陌生,杜锦宁担心关键时刻掉链子。有鲁小北跟着,她就放心不少。而且不光是考试需要有人在外照应,她此次前来府城还有许多事要办,有鲁小北帮着办理跑腿,她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和精力。

    车队大,人多,像梁先宽和另两个家境好的世家子弟还带了几个骑马在前后照应的护卫,路途上一些宵小之辈也不敢打他们的主意。担心下雨路不好走,他们特意提前挑了天气比较好的时间上路,因此这一路上倒还顺利,除了有两个同窗因为晕车躺下了之外,大家都还好。在快到申末时分的时候,车队已到了府城外的十里亭。

    此时已是四月中旬,相当于现代的五月末了,天黑得迟。此时虽已到了现代的五点钟,天色却还挺亮,离关城门还有一段时间,黄澄明便不急着进城,指挥着车队在十里亭停了下来,让大家下车休整一下。

    “大家都过来,我说几句。”

    黄澄明是带队先生,大家此次参加考试都听他指挥,一听他召集,大家都围拢了过来。

    “一会儿进城人多,又要检查,车队没办法再停下来。进了城后更没有宽阔的地方让我们这么多人和车停下来说话,因此我在这里把话都说了,待会儿大家进城就各去各的住处,不必再停留。”黄澄明道。

    大家都点头表示赞同。

    黄澄明这才继续道:“咱们一行四个先生七个学子,有三个学子是在府城有住处的,你们安顿好后,需得派人到会馆跟我说一声,并且留下地址,以便有什么事我好找到你们。其余人都跟我住会馆。”

    说到这里,他扫了一眼三三两两站在不远处的家人和下人,又道;“你们所带的家人和下人,大家都各自约束好,在县馆里不要与人发生口角矛盾和冲突。品行是进学取仕很看重的一个方面。即便不是本人而是家人言行不端,一旦被人传扬出去,你这次府试就算白来了。要是让下一届的县试考官知道,估计你明年的县试都很难通过。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为了方便自己县里的人来往于京城各处,也方便每年进城的考生考试,有一个安全的落脚之处,所以每个县都会在府城甚至京城置办一个县馆。这县馆虽属官府性质,但住宿都是收费的,相当于官方所设的客栈。因所收费用中等,又不是任何人可以入住的,需得有一定的身份地位,显得比较有档次,所以比较受官宦人家和读书人的青睐。

    而正因为县馆是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地方,一旦发生口舌和冲突,后果就会特别严重。

    往年就有一个考生来赴考时,与他一同前来照应的叔父行为猥琐,惹烦了携家眷上京的一个举人,当即修书一封给做主考官的知府,言明此考生行为不端,放纵家人调戏良家妇女,那场府试这个考生落榜不说,接下来参加县试也屡屡落榜。

    童生试为县试,府试,院试三级。通过了县试、府试便为童生;取得了童生资格,即便没有通过院试成为秀才,也不必再重头考试,以后可以直接参加每届院试。可如果只通过了县试,没有通过府试取得童生资格的,就得每年又从县试考起。县试一旦被卡,后面的府试和院试自然就没资格参加了。

    所以那个考生很悲催耽误了好几年,直到几年后任命的监考县令不知道当年的事,才得以通过县试。

    这件事,书院的先生们都讲过,敲打学子们在参加考试时,约束好自己和家人,不要闹出这样的事。

    大家听了,都表情郑重地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因为这方面的原因,他们带来的长辈或下人,都挑那种老实靠谱的,并且提前敲打过。要是找不到靠谱的长辈,干脆就单身赴试,以免被家人连累。

    7

 第294章 产业

    第294章 产业

    吩附了大家一番,黄澄明又叫大家梳了头,整理了衣服,衣服不清爽的还去换了衣服,这才启程往府城去。全本小说网,HTTPS://。m;

    府城这边的路就平整许多,十里路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

    大家排着队等待守城的官兵检查放行的时候,一个声音在车外响起:“里面坐着的可是杜锦宁杜少爷?”

    杜锦宁还没掀开车帘往外看,因一会儿要带路而刚刚换到前面车辕上的鲁小北就惊喜地叫了起来:“姚掌柜,你怎么来了?”

    此时姚书棋也看到掀起帘子坐在车里的杜锦宁了。

    他拱手行礼,满脸笑容地道:“知道少爷要来,我一早就在这城门口候着了。”

    杜锦宁抬手回了个礼,笑道:“鲁小北又不是不知道地方,哪里需要你来这里候着?”

    自打姚书棋到府城来开茶馆和书铺,都是鲁小北和王路生来回跑,互相传递信息的。虽然也可以通过官驿的信件来往,但通信既慢又不安全。有什么要紧事的时候,还是亲自派人跑一趟比较稳妥。

    “那不一样。少爷您这是第一次到府城来,我自然得亲自迎接。”姚书棋道。

    杜锦宁指了指车厢:“上车吧,一起进城。”

    姚书棋是雇了骡车过来的,此时也不客气,直接上了车坐到了杜锦宁的对面。

    此时车队也检查到杜锦宁这一辆了。因知道这一队都是漓水县来参加科考的,检查便相对松懈,官兵们略微往车厢里扫了一眼便挥手放行。

    杜锦宁从车窗里伸出头来,跟黄澄明一行人告别,骡车在鲁小北的指引下往小院驶去。在城里走了差不多一顿饭功夫,这才在一个院门前停了下来。

    “少爷您吩咐我,这城里有合适的小院或铺子就买下两三处。这处院子环境不错,离府学又近,我磨了房东许久,又出了高价,这才买了下来。”姚书棋下了车,指着小院道。

    杜锦宁见这小院后面就是一条河,河岸旁边种了一株大榕树。河岸与小院门口之间只有一条可以行驶马车的路,并无商铺,环境十分清幽。

    进了院门她就有些意外,看向姚书棋道:“这不是一进的院子?”

    姚书棋笑道:“是一进,不过与隔壁那家之间有块不小的空地,房主便建了一个小院。为了这个小院,房主还多要了八十两银子。当时您叫我作主,我感觉这小院也值八十两银子,而且这地段和环境都是难得的,附近像这样的院子又没人出售,便作主买下了。”

    “这院子买得好。”杜锦宁肯定了姚书棋的做法。

    “您先看看再说吧。”姚书棋说着,领了杜锦宁进了主院。

    主院并不大,正屋三间,左右厢房各三间,院子大概一百来平方米的样子,倒也不显得逼仄。院子中间还有一口井,种了一棵枣树,一棵石榴树。小院位于主院的西边,面积小一些,只有朝东和朝南方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