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15章

古代农家日常-第15章

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怎么这样对待你弟弟?”陈氏沉下脸来,看了杜方苓一眼,也跟着杜锦宁出了门,出门后就安慰杜锦宁道,“你三姐就是刀子嘴豆腐心,你生病的时候,她比谁都着急呢。”

    杜锦宁沉默了一会儿,淡淡道:“谁对我好,谁对我不好,娘您不说我心里也清楚着呢。”她能理解杜方苓,但让她对杜方苓像对杜方菲和杜方蕙那般,怕是很难。

    陈氏见状,叹了口气,不再说了。杜方苓对杜锦宁的怨气,她都清楚,她实不好再要求杜锦宁对杜方苓亲近。

    两人出了院门,估摸着院里的人听不到她们说话了,陈氏才问:“你伯祖父是不是责怪你了?”

    “不是。”杜锦宁摇摇头,正要跟陈氏通一下气,一抬头就看到章氏站在大门前的台阶上,朝这边张望,看样子像是在等他们。

    7

 第29章 不肯

    第29章 不肯

    陈氏也看到章氏了,忙快走几步上前,笑道:“四弟妹,你怎么在这儿?天怪冷的,可别冻着。//全本小说网,HTTPS://。)//”

    章氏展颜一笑,迎了出来,拉着陈氏的手道:“三嫂你来了,快请进吧。”又招呼杜锦宁,“宁哥儿快进去,外边冷。”

    陈氏便有些受宠若惊。

    虽说大房的人对她们小三房向来是客气的,但顾忌着杜辰生和牛氏,蒙氏、章氏也只是暗地里关照一二,平时在路上偶遇也只是点头笑笑。像今天这般的礼遇,她还是平生头一回。

    进了院子,便见杜寅生和蒙氏、杜云昌站在廊前的台阶上,陈氏见了,惶恐起来,急走几步,对杜寅生和蒙氏行了一礼:“伯父、伯母。”

    “来了,快请进吧。”杜寅生和蔼地笑道,转身先进了门。

    “来,进去坐。”蒙氏挽了陈氏,也进了门。

    杜云昌却叫住杜锦宁:“宁哥儿,你到我屋里来,我这儿有两本话本送给你。”

    杜锦宁只得跟了杜云昌去了东厢。

    陈氏惴惴不安地进了门,在蒙氏的招呼下坐了下去,可没等屁股挨到凳子,她又站了起来,对着杜寅生和蒙氏行礼:“伯父、伯母,如果宁哥儿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还请看在他早年失怙没人教导的份上,原谅他则个。”

    “哎,你这是做什么?快快起来。”蒙氏忙上前扶起她。

    杜寅生也摆手:“不是这事。她没做错什么。”

    陈氏这才放下心来,在蒙氏的礼让下又坐了回去。

    杜寅生知道陈氏不方便在这边呆得太久,让牛氏发现了肯定又要被责罚,他直接开口问道:“宁哥儿写话本的事,你知道吧?”

    陈氏一惊,又想站起来。她就猜想杜寅生叫她过来是为这个事儿,偏他刚还说不是杜锦宁做错了事。要不是责怪杜锦宁,杜寅生又怎么会叫她们过来?

    “坐下坐下。”杜寅生手掌压了压,继续道,“他写的话本,我看了,实在是写得好。实难想像是一个识字没几日的孩子写的。”

    陈氏不明白杜寅生想要说什么,也不敢多说,只是点了点头。

    杜寅生见陈氏神情里仍是惴惴的,干脆不绕弯子了,开门见山地道:“他这样的资质,要是不念书,真是可惜了。这几天我想来想去,觉得最好的方法还是过继。我想让他过继到你云青大哥的名下,你觉得如何?”

    陈氏呆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然后就猛地摇头:“不,这不成,这真不成。”

    杜寅生眉头一皱。

    蒙氏与牛氏不合,只要涉及二房的事,她向来是不管的。可杜寅生要找陈氏谈话,他虽是长辈,但一男一女在屋子里说话总是不好,被外人看见更要生闲话,所以蒙氏才留了下来。

    这会子听得这事,她忍不住劝陈氏道:“老三家的,你不能这么自私,你得为宁哥儿想想。他生下来,因为你公公和婆婆对他的偏见,受了多少罪,你是再清楚不过的了。为着这个,你跟菲姐儿几个也吃了不少苦。现如今他十岁了,比当初的云诚还要聪明几分,难道你就想让他这样下去,每日跟着你去田里干活,长大了连个媳妇都娶不上,一辈子为那些人当牛做马?过继过来,他名义上虽然成了我们的孙子,但不管怎么的他终是你肚子里出来的,他还是你儿子。等他有了出息考上了秀才,我们就叫他把你接过来养老,菲姐儿几个即便出了嫁,娘家兄弟有了出息,她们也算有了依靠。你不能只盯着眼前,你的目光得放长远一些。”

    杜寅生点了点头:“我想说的也正是这些话。”

    蒙氏见陈氏听了这话,一个劲儿地低着头不说话,不由蹙眉道:“你是个什么想法,倒是吭声啊。”

    陈氏抬起头,却已是满面泪痕。她抹了一把泪,哑声道:“我知道你们是为她、为我们一家好,但我真不能把她过继给你们。”说着,她跪下“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爬起来就冲出了门。

    “哎……”蒙氏想把她叫住,却眨眼功夫就没了陈氏的身影,她转头看看杜寅生,苦笑一声道,“这算什么事啊。”

    杜寅生长叹一声,没有说话。

    蒙氏怕他闷出病来,开解他道:“这也能理解,当初她拼了命挣扎着生下宁哥儿,却失去了云诚。云诚膝下就宁哥儿这么一根香火。为着亡夫,她又怎么肯将宁哥儿过继过来?这事儿,我看你也别想了。宁哥儿聪明,不用学都比那些在学堂里念书的孩子强,往后你多借些书给她,每天晚上叫她过来讲解讲解,过上两年咱们出钱让她去参加童生试。要是考上了,就不信你那二弟还拦得住。是龙是凤,它总是要展翅高飞的,再拦也拦不住。”

    杜寅生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想了想,他起身打开书箱,从里面翻出一本书来,背着手出了门,去杜云昌屋里找到杜锦宁,把书给她:“把这本书背熟了,明日晚饭时分到我这边来,背给我听。如果你能理解它的意思,也试着讲一讲。如有不懂的,我到时候再给你说说。”

    杜锦宁听得这话,就知道过继之事没有谈成。她放下心来,伸手接过书一看,却是《诗》。

    她答应了一声,道:“我刚回去的时候,我娘正要叫我吃饭。我先过去了,待明晚再过来打扰伯祖父。”

    “嗯,去吧。”杜寅生点点头。

    看着杜锦宁出了房门,穿过院子从大门出去了,杜云昌问道:“爹,三嫂不肯?”

    “嗯。”杜寅生闷闷地应了一声,背着手出去了。

    章氏抱着睡眼惺忪的儿子进来,问明情况,倒是松了一口气,对杜云昌道:“你也劝劝爹,强扭的瓜不甜。既然他们不愿意,那就算了。”

    杜云昌深深地看了妻子一眼,没有说话。

    杜锦宁回了二房,直接进了卧室,准备先把《诗》和杜云昌给她的两本话本藏好再去吃饭,却见陈氏一个人坐在床上流泪。

    7

 第30章 大房要回了

    第30章 大房要回了

    “娘,您怎么了?”杜锦宁问道,又安慰她,“您是不是为过继的事伤心?您做得对,我这样的情况,怎么能过继呢?”

    陈氏一把将她搂进怀里,呜呜地低哭出声:“娘对不住你,对不住你。全本小说网;HTTPS://。m;”

    杜锦宁拍拍她的背:“您哪有对不起我?要不是你,我也不能活到现在。”

    见陈氏仍不停地流泪,她又道:“娘,即便不过继,我也能让你们过好日子的,你且等着吧。看,今儿个咱们不是有了那啥了吗?以后咱们还会有更多的。”

    这房子不隔音,她担心隔墙有耳,不敢把“银子”二字说出来。

    “娘,你们在干什么呢?饭都热过两道了。”杜方苓推门进来,看到娘儿两个抱头痛哭,不由一惊,问道,“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没、没事。”陈氏连忙止住了哭声,抹干了眼泪,拍拍杜锦宁道,“走,吃饭去。”

    杜方苓狐疑地看了看陈氏,又盯了杜锦宁几眼,关上门出去了。

    等陈氏和杜锦宁去牛棚吃饭的时候,却不见杜方苓的身影。

    “苓姐儿去哪儿了?”陈氏问杜方菲。

    “她不是去叫你们吗?怎么,没见着她?”杜方菲惊愕,站起来便想去找人。

    “不用找,她准是去伯祖父那边了。”杜锦宁道。

    陈氏心头一紧,转身准备出去,就见杜方苓从外面进来了。

    “你、你去哪儿了?”陈氏怒道。

    “没去哪儿。”杜方苓坐下来端起碗就吃,看也不看陈氏。

    杜锦宁拉了拉陈氏的袖子,示意她别紧张,又将一个玉米饼子塞到她手里:“娘,吃饭。”

    陈氏无奈只能坐下吃饭。

    她对杜方苓这个女儿,还真没什么办法。女儿知道心疼她和姐姐、妹妹,唯独对为三房带来不幸的杜锦宁有意见,这让她十分无奈。

    手背手心都是肉,为了杜锦宁,已让女儿受苦了。她不能再为了这个打骂杜方苓。

    在杜寅生的逼压下,杜辰生亲自给三房送了二十斤米。现如今三房的人都是白米粥配玉米饼子。虽说吃的仍是青菜萝卜和咸菜,跟正屋那边没法比,但伙食好歹改善了一点。这还是在杜锦宁的威胁下改善的。

    即便有二十斤米,陈氏舍不得吃,想都留给杜锦宁,杜锦宁却不肯,“病”好后就跟着众人一起吃饭。陈氏没办法,这才煮了白米粥大家一起吃。这让杜方苓的脸色好看了不少。

    吃过饭回到屋里,杜锦宁便对陈氏道:“娘,我明儿个跟你们一起去田里。”

    “不用。”陈氏想都不想就拒绝了,“外面冷飕飕的,你去做什么?听话,就在家里呆着。”

    她对杜锦宁使了个眼色,压低声音道,“你伯祖父不是给了你一本书吗?你在家里看看书写写字儿,田里没啥活,不用你做。”

    杜锦宁知道陈氏的意思。她是想让她在家里再写一个话本,这比在田里做活强多了。可杜锦宁却有自己的主意。

    杜云翼一家就在县里,她们去一趟没遇到,不等于以后不会遇到。即便她们打的是杜寅生的名号卖话本,但陈氏不做活儿跑去县里替隔房的伯父卖话本,这既是个错处又容易让人起疑。再者,卖了话本赚的钱还不敢花,大家的生活一如既往的艰难,那赚这钱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当前最重要的事不是赚钱,而是如何让三房摆脱杜辰生和牛氏的控制。

    可在这家族观念极重的古代,要摆脱长辈的控制何其艰难?过继的路走不通,就得想别的法子。可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办到的。

    杜锦宁不想在家里游手好闲。看陈氏和杜方菲几姐妹大冷天的在田里干活,她却在家躺着。她于心不安。

    “是啊。”杜方菲也道,“你身子单薄,才刚病了一场。如今田里的活计不多,外边又冷,要是再病了如何是好?不如在家歇着,我们还放心些。”

    杜方蕙也直点头:“就是。”

    “再说,过几日就过年了。我们再干两三天就歇下来不去田里了。就这两三天的功夫,你跟着去干什么?”陈氏又道。

    杜锦宁眼睛一亮:“要过年了?那大伯和大伯母他们是不是要回来?”

    “是啊。”陈氏转头看她,“你问这个干什么?”

    “莫不你以为大伯和大伯母会带什么好吃的给你不成?”杜方苓嗤笑道。

    大房的杜云翼和张氏,以及张氏所出的几个孩子,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村里。回来也是呆在屋里不出门的,跟三房人就像陌路人一般。他们带回来的吃食,也向来到不了三房人的手里。所以他们回不回来,跟三房人根本没什么关系。陈氏和杜方苓实在不知道听到大房人回来,杜锦宁兴奋个什么劲儿。

    “哈哈,没什么。”杜锦宁干笑两声,心里计较着事儿,嘴里道,“娘,大伯母最重规矩,要是看到我跟你们住一间屋子,没准又说出什么不好听的话来。”

    “是啊。”一提起这事陈氏就发愁。

    张氏自诩自己是城里人,回到杜家那架子总是摆得足足的,唯恐别人不知道她是城里人出身似的。杜辰生和牛氏那里她不敢多嘴,但二房和三房人的规矩、穿着各方面,总在被她挑几回刺的。

    以往她回来,陈氏都会搬到牛棚的外间去住,把里间留在杜锦宁,张氏又知道她们没别的地方安置,这才没有在这方面挑剔。

    可现在三房搬到这里来了,一间屋子雪洞洞的一览无余,杜锦宁和母亲、姐姐住一间屋的事就瞒不住了。张氏是个只会挑刺、却不解决问题的。到头来陈氏被张氏教训一通,还得受姚氏的讥讽,在妯娌间丢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