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少爷,你回来了,赶紧进去看看吧。”杨嫂子发现了杜锦宁,连忙道,“一个时辰前就来了,一直胡搅蛮缠的,你娘怎么说他都不走,坐在院子里就耍赖,说谁要碰他一根指头,他就去衙门告你忤逆不孝。董庄头都拿他没办法。”
“是啊,赶紧回家看看。唉,遇上这种亲戚,真是倒了八辈子霉。说什么老太太生了病,我看是觉得你们过得好了,来讹钱的吧?”别的人也道。
当初搬到庄子上来,杜锦宁就担心杜辰生和杜云年来闹,坏了家里人的名声,所以早早就托董大成夫妇俩帮着把话传了出去,将杜家小三房的悲惨遭遇宣扬了一通,再加了陈氏为人和善,杜家几姐儿遇到人都彬彬有礼,庄子上有什么事都会尽量去帮,杜锦宁这个未来的秀才公又对庄子上的人态度极好,所以大家对杜家小三房印象十分不错。
而做的这一切事情,如今都有了回报。杜云年来闹,大家并没有因他嘴里的胡言乱语就对杜家小三房改观,反而十分同情他们一家的遭遇。
“多谢大家相助。一会儿如果用得着大家的地方,还请大家施以援手,我们一家感激不尽。”杜锦宁拱手道。
“需要的时候你招呼一声,我们就进去。”一个健壮的男人道。
“对对,你叫一声就行。”其他人也纷纷表态。
这个可是关山长的亲传弟子,他们都是依附于书院过活的,自然十分愿意跟杜锦宁交好。现在好不容易有了用武之地,大家都挺高兴。
杜锦宁对大家团团作了个揖,然后走进了院子,就见杜云年站在院子中间大声嚷嚷,董大成夫妇和满脸怒色的陈氏站在一旁,董大成嘴里还说着劝解的话。
“滚。”杜锦宁走过去,直接就是一句话。
看到杜锦宁回来,杜云年有点胆怯。
这位侄子,虽然仍是十来岁的小孩子,从身体上对他构不成威胁,但架不住人家是书院山长的弟子,背后有靠山。所以他是专挑杜锦宁不在家的时候过来的。谁曾想陈氏这臭女人竟然死活不肯松口,一直把事情拖到了杜锦宁回来。
不过他既然来了,就早做好了心理准备,并不打算给杜锦宁面子。就算那关山长是世家大族,但也得讲理吧?他只要死咬住“不孝”这个名头做文章,便是那关山长也得退避几分。
要不是顾着名声,杜锦宁过年的时候会拿着厚礼去给老头儿老太太拜年?
可见他还是怕的。
想到这里,杜云年的胆气又壮了起来,对杜锦宁道:“宁哥儿你回来得正好,我正有话问你呢。昨日我就跟你说了,你祖母病了,叫你回去看看,你怎的不回去?莫不是现在发达了,就连你祖父祖母都不认了?读书人不是最讲究孝道的吗?要是我上衙门告你一个不孝忤逆,你想要考秀才,做梦吧?””
他是想用这事直接拿住杜锦宁的短处。一旦他第一仗打赢了,拿住了杜锦宁的短处,杜锦宁理亏气短,后面自然就好说话了。
而如果杜锦宁真回去探望老太太,那就再好不过了。在自己家的主场,又有老头儿老太太帮衬,还怕拿捏不了这小兔崽子吗?
“呵,这话我倒想问问你呢。”杜锦宁冷笑一声,“我问了章鸿文了,老太太根本没病。我说你还是不是人?为了讨要老太太手里的养老钱,就下死劲儿地逼迫她。为了从我这儿骗钱又诅咒她生病,有你这样做儿子的吗?像你这样的人,还说什么孝道?我呸,牲畜不如!”
“还有,我娘我姐姐为你们一家当牛做马十年,供养你们全家,你们对我们寡儿孤母非打即骂,让我们衣不蔽体食不裸腹。到头来为了还赌债,还要卖我两个姐姐。咱们可不是亲戚,而是仇人。而且我们早已分家了,我们这一房是净身出户,当初我们没饭吃没屋住的时候,怎的不见你来认亲戚。现在我们日子过起来了,你就跟来借钱了,你的脸到底有多大,脸皮到底有多厚?”
这些话,是说给外面围观的人听的。话不说不清,理不辨不明,有些话需得说清楚,免得被不明真相的人误会,影响杜家小三房的名声。
说完那话,她就招呼外面的人:“王大叔,李大哥,劳烦你们把这人丢出去。”
门外答应一声,便进来两个人。王大叔八尺大汉,强壮如牛;李大哥也不遑多让。两人也不废话,直接撸起袖子,一人架一边,就把杜云年往门外拉。
“各位父老乡亲,要是以往再见到这人到庄子上来,直接把他打出去就是。这人好吃懒做,整日赌博,没了钱就偷鸡摸狗。大家可得防着些,别让他顺了家中值钱的东西。”杜锦宁又朗声道,朝大家拱手作揖。
“放心,我们一定不让他再进庄子里来。”
“对啊,什么阿猫阿狗的都来庄子上游荡,丢了东西怎么办?”
大家都纷纷应承。
“我不是,你胡说,我没偷过东西。我是你二伯,你不能这么对我。我要去衙门告你不孝忤逆。”杜云年被扔到外面还一直叫嚷,不过声音越来越远,想是被王大叔和李大哥一路拉着扔到庄子外面去了。
“今天多谢大家相助。过阵子我大姐出嫁,再请大家来喝喜酒。”杜锦宁又对大家道。
“恭喜恭喜。”
“一定来一定来。”
大家说着,纷纷散去。
有那不知道情况的人,还跟人打听:“这杜家大姐儿许的是什么人家?”
7
第241章 拉拢
第241章 拉拢
“哎哟,你不知道呐?就是咱们书院的一个学子,家里是城里的,现在考上童生了,是个有出息的,到明年就是个秀才公呢。(全本小说网,https://。)”
“这杜家大姐儿可真有福气,嫁过去就是个秀才娘子。”
“谁叫人家弟弟有出息呢?我听我家小子说,这杜少爷在书院里的成绩可好了。只是他年纪小,今天还没去参加科考,到明年想来也会是个秀才。这秀才家的姐姐嫁给秀才,可不是门当户对吗?”
“还是读书有出息。看来我也得想办法送我家小子去念书才行。”
听得大家的议论声,陈氏这才松了一口气。
还好,杜云年来闹一场,没影响家里的名声。
送走了众人,杜锦宁这才道:“往后他再来,也不必顾忌什么,直接叫人把他打出去就是。”
杜方苓是个火爆脾气的小辣椒,照着她的性子,杜云年过来连门都不给进,直接把他叉出去。只是怕影响杜锦宁的名声,方才才没敢这么做。
现在看杜锦宁处理杜云年干脆利索,她对这个弟弟顿时佩服的不行,竖着大拇指对杜锦宁道:“宁哥儿,你是这个。咱们对那些人,就该这么硬气。”
杜方菲却担忧地问:“他不会真的去衙门告你吧?”
“不会。”杜锦宁回答得特别笃定,“他怕衙门袒护我,不敢去的,不过是随口嚷嚷吓唬人而已。而且他说的不是事实,即便去了,有章里正和庄子上这么多人作证,他这官司也打不赢。到时候他就得承受几十大板的刑罚,那可不是开玩笑的。所以他一定不敢去。”
几人一听就放下心来。
杜锦宁可是关山长的弟子,除非他十恶不赦,否则县令大人怎么的也得袒护一二,更不用说杜云年完全是诬告了。
杜锦宁不放心家里,又叮嘱:“这几日你们别出门,免得这人丧心病狂,做出什么恶事来。”
以前得闲了,杜方苓还会去街上逛一逛,顺便拿些豆干去卖。可自打出现了严岑的事,她就不敢去了,每日呆在家里做活儿和绣花。
“放心吧,我们都不出门。”她保证道。
陈氏跟杜云年相处了十多年,最知道这个二伯子的性子。
她担忧地对杜锦宁道:“他以前没来,是因为咱们这里没油水,又惧怕关山长。可现在知道咱们家有钱了,他怕是不会这么善罢甘休,非得从咱们身上榨出油水来才肯罢休。”
“放心,我想办法收拾他。”杜锦宁道,又警告几人,“不许给他一文钱。这个口子一开,那就跟那鸡蛋开了一条缝似的,他这头苍蝇是赶都赶不走了。”
“我知道,所以我今天咬死了不松口,没给他一文钱。”陈氏连忙道。
她不笨,这一点她还是知道的。
杜锦宁的本事,从分家时大家就知道了。她现在既说要收拾杜云年,大家便没把今天的闹剧放在心上,只是心里十分好奇,杜锦宁会如何收拾杜云年。
“娘,明日要是大伯母来,你对她态度好一些,并且告诉她我傍晚放了学就回家。”杜锦宁又道。
陈氏听得这话,十分诧异:“为什么要对她好?”说着又道,“你大伯母不会来的。她那个人假清高的很,不会一见咱们家过得好了就直接巴上来,总要过一阵才会来走动走动。”
虽跟张氏接触不过,但从仅仅的几次接触,杜锦宁也看得出些这个大伯母的脾性。
她笑道:“她会来的。你只要记得对她好些就成。”
陈氏还待再问,就见杜锦宁直接进屋了。她想了想,也没有跟进去。反正事情如何,到时候就知道了。
第二日一大早,杜锦宁就去找了鲁小北,吩咐了他一通,这才去书院里上学。
到得傍晚回来,她果真看到大伯母张氏坐在自家堂屋里。
“宁哥儿回来了?”张氏见杜锦宁进门,站了起来,笑得格外亲切。
“大伯母来了?”招呼着,又将手里的书袋对着张氏示意一下,“我先把书袋放了,再来陪大伯母说话。”
这样子……跟原先那冷淡的态度简直天差地别。
张氏心里揣摩着这母子俩态度改变是何原因,脸上仍挂着笑容,对陈氏赞道:“宁哥儿现在是越长越好了。”
“吃了几天饱饭,个子就窜起来了,人也长开了。”陈氏笑道。
她说的是实话。经过这几个月的调养,杜家小三房几姐妹都跟换了个人似的,一个个头发乌黑油润,皮肤白皙细嫩,唇红齿白,不说正在长个子的杜方苓、杜方蕙和杜锦宁,便是杜方菲的个子也往上窜了一窜,身材也更加纤合有度了。
饶是陈氏,养了这么些日子,整个人都往回长了些,不光没显老,反而像是年轻了几岁。
说起“饱饭”这话题,张氏就有些不自在。她笑着岔开话题:“可见你是个有后福的。有宁哥儿一个,就万事不愁了。可比我家里那两个儿子强太多了。”说着她叹了一口气,“二月的时候程哥儿和德哥儿参加县试,一个都没过。”
陈氏听了这话,那心里的遗憾满满的都快要溢出来了。
要是杜锦宁真是个男儿身,她做梦都得笑醒。这孩子这么聪明,不说县试,恐怕考个进士都不是难事。往后她想做个老封君,也指日可待。三个女儿有这么个弟弟做靠山,日子也绝对不会不好过。
可怎么偏偏杜锦宁是个女儿身呢?
还扮成了男儿,被所有人羡慕。
“唉,各家有各家的难事。”她叹气。
“那也是……”张氏附和着,还想往下说,就见杜锦宁从门外走了进来。
“大伯母今日怎的来了?”杜锦宁坐下后,便开门见山地问道,“可是昨日二伯回去,跟你说了什么?”
自打张氏进门,陈氏就知道定然是杜锦宁在后面使了什么招数。她摸不清杜锦宁对张氏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因此并没有把昨日杜云年过来的事说给张氏听,两人只是闲聊而已。
7
第242章 同仇敌忾
第242章 同仇敌忾
张氏心里打着小算盘,知道现如今小三房是杜锦宁作主,也是扣着她快散学的时间来的,才进门坐下没多久。//全本小说网,HTTPS://。)//这会子听得杜锦宁的话,她吃了一惊,问道:“你二伯昨日来过?”
“对,大闹了一场,说老太太病了,要借十五两银子给老太太看病。不借就说我们忘恩负义,说我不孝忤逆,还要去衙门里告我。”杜锦宁表情淡淡的道。
一听这话,张氏就后悔自己冒冒然来了庄子上。
她是听街坊邻居说话时说起,说杜锦宁如今发了大财了,要给大姐陪嫁几十亩田地。她这才上的门。她是真不知道杜云年上门来闹过。
要是知道,她没准就先不来了。毕竟小二房和小三房之间的一笔烂账,怎么算都算不清。她可没兴趣掺和进去。
可这会子既知道了,她就不能装聋作哑、不表个态度。她是个聪明人,今儿个陈氏和杜锦宁的态度都有变,那绝不是想要跟他们大房交好的意思,怕是遇上了事情,欲要笼络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