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114章

古代农家日常-第114章

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十分繁琐,成本昂贵。如果书上还想配上插图,根本就没办法做到。”

    7

 第220章 献计

    第220章 献计

    他指了指雕版:“我们作坊的雕工熟练,一天可雕出这么一个版来。//全本小说网,HTTPS://。)//这雕版保存着,你到时候想印多少都没问题。印得越多,成本越低。”

    这也是市场上的四书五经在价格上要比其他书都便宜不少的缘故。因为需求量大,每家印刷作坊都有雕版,缺了货只需要把雕版拿出来印一印即可。因为印刷量大,所以成本低,售价自然就低了。

    其他的稀缺书,印刷成本高,还不如叫人用手抄。

    从曹记作坊出来,杜锦宁没有回家,而是跟着关嘉泽去了关府,求见关乐和。

    关乐和才从书院里回家没多久,就听下人来报,自家小弟子来了,他十分诧异,让人传了杜锦宁进来,问她道:“出了什么事了?”

    杜锦宁道:“老师,我刚从曹记书印出来,有件事想跟您说一说。”

    “哦。”关乐和指了指椅子,“坐,坐下说。”

    杜锦宁坐了下来,道:“曹记书印的人说他们用的活字印刷还是胶泥或木刻的,因为费功夫又不经用,成本较高,他们都不大爱用。我想着,如果做一个模子,把铅水浇铸进去,做成一个个铅字,这样是不是就能经久耐用了呢?一个作坊,花点本钱做上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个字,往后就不用再费其他成本了,印书的时候只需要请人做排版就可以。因为铅字耐用,用几十、上百年都没问题,作坊不开了还可以将其卖给别人,是一种固定资产,即便开始做字模时开销大些,应该也能接受。再说,也不需要一下子浇铸那么多字,印一本书就浇铸一本,积少成多,字模自然就多了。最多是前期赚钱不多而已。”

    关乐和的眼睛随着她的讲述,越来越亮,到最后,他用奇异的目光看着杜锦宁,就像不认识她一般。

    杜锦宁被他看得心里发毛,干笑道:“老师,你干嘛这样看我?”

    “我看你这小脑袋瓜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总能想出别人想不出的东西来。”关乐和感慨道。

    杜锦宁心里发虚,摸摸鼻子笑了笑没有作声。

    发完感慨,关乐和问杜锦宁:“你既想出这法子,为何不像开茶馆那般,自己去开一个作坊呢?我听泽哥儿说,你们那茶馆可赚钱了,每个月都能有几十两银子的分红。你占的份子又多,照这样下去,不过一年的时间,你自己就能把这样一个印刷作坊给开起来,为何要把这法子告诉我呢?你就不怕我吞了你的法子去?”

    “老师您是君子,怎会做这种事?”杜锦宁拍了一记马屁。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虽是你老师,但知人知面不知心,没准我就起了贪念呢?”关乐和还是不依不饶。

    “我相信老师。”杜锦宁说完,为了强调这一点,还很用力地点了点头。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关乐和虽是个正人君子,不喜拍马溜须那一套,但还是被杜锦宁这马屁拍得心身舒坦。

    “你呀!”他用手指点点杜锦宁,笑容里颇有些长辈对小辈的宠溺。

    他将身子往椅背上一靠,问道:“你欲如何?”

    杜锦宁站了起来,整了整衣衫,朝关乐和郑重地行了一礼:“如果学生想出这个法子能让书本印刷的成本降下来,让全国多一些孩子能读书识字,锦宁也不枉老师从山村里将我带出来,教导我一场。铅字印刷的法子,全凭老师作主。”

    这话看似说得冠冕堂皇,但也是杜锦宁的心声。

    她既穿越到这时代,又知道这法子,就不可能将这法子藏着掖着,只拿它当自己的赚钱工具。将这法子普及开来,造福于民众,也算是对上天让她重生一场的回报吧。反正她脑子里装着现代无数的知识,这些都是财富。想要赚钱,完全可以靠自己的本事。她又不求大富大贵,小富即安便可。

    另外,她也深知,如果她把这铅字印刷的法子捂住赚钱,必然会惹来许多的麻烦事。毕竟她没有根基,没有背景,有这样的秘密,就相当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捧金饭碗过闹市,那是招祸找死。

    上一次她跟关乐和说的制茶方法,也是一样的道理。

    关乐和被杜锦宁这番话深深打动了。

    他动容地看着杜锦宁,连声称赞:“好孩子,好孩子。”

    眨眨眼睛平复了一下心情,他这才道:“不过,即便我想办法让人给皇上递上一个折子,将这法子说出来,皇上也会让皇室勋贵用这法子在各地开设印刷作坊的。印刷的成本是降了,但书籍的售价是否会下降,还得看那些办事者的良心如何。与其让别人牟利,是否造福于人还未可知,不如我们自己来做。”

    他看向杜锦宁:“我会让人先把铅字浇铸法试一试,如果可行,我们关家便会在各地开印刷作坊。到时候,这些作坊所得的利润会分你一成的股份。对于这个,你可有什么异议?”

    杜锦宁摇摇头:“学生刚才就说了,但凭先生作主。学生并无任何异议。”

    关乐和看向杜锦宁的目光无比慈祥。

    一成的份子,对于不懂这一行的人来说,或许会觉得太少。可杜锦宁却丝毫不觉得委曲,可见是个心胸开阔并不看重利益得失之人。不过也是,如果他是个看重利益得失的,也不会把这法子拿出来想献给国家了。

    但对于关家来说,做这个要前期投入许多人力物力财力,一成份子真不少了。

    “往后你参加殿试,皇上会让你们写策论,你也可以把这法子写在上面,不用顾忌我们关家的这桩生意。关家沾你的光,用这法子赚几年的钱便也够了。”他又道。

    他说这些,也是见多识广,一听杜锦宁所说的这个法子就觉得可行,这才有这么一说。

    “是,先生。”杜锦宁没有推辞,直接地答应下来。

    至于以后如何,那就是以后的事了,现在没必要讨论。

    7

 第221章 买茶园

    第221章 买茶园

    “还有茶园的事。/全本小说网/https://。/”关乐和又道,“因为要写信到京中和外地跟其他大人商量,所以一直拖到现在事情才有了决议。书院后面那座山因为比较荒芜,县里要的价不高,我们凑钱将其买了下来,准备照你的提议,栽种茶叶。”

    顿了顿,他看向杜锦宁,目光里有些歉意:“也是我把你炒的茶夸了一通,他们才同意的。也就是说,书院种了茶树,就得用到你那个炒茶方子。不过你放心,我们不能白拿你的好处,大家决定拿出钱来购买,七百两,你看如何?”

    说到这里,他眼里的歉意更盛了:“当然,七百两银子买个制茶秘方,确实是少了,但因为那茶山是大家凑钱给书院买的,不是家族用来牟利的,所以实在给不了太多。不过我也帮你争取了,如果这些家族自己种茶,要用到这个炒茶方子,就需得每家再给你七百两银子。”

    因着杜锦宁表现出来的聪明成熟,以及开茶馆时的经商头脑,他也不当杜锦宁是孩子,又解释道:“本来吧,如果让书院的茶园和那些家族的茶园都拿出一两成份子来给你,你的收益会高些。

    但我们护着你一时,也护不了你一世。刚开始时他们碍于脸面会给你,但到后面盈利多了,一两成份子的银钱就挺多,到时候他们为了省下这笔钱,不知会干出什么事来。”

    你们家一家子的妇孺,没必要为了那点银子陷自己于危险之中。你既有制茶的方子,拿了银子去买山头也种茶树,自己赚钱岂不是好?所以我才为你争取的是银子而不是分成。”

    他看着杜锦宁的眼睛:“我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明白吧?”

    杜锦宁点点头,深深朝关乐和做了个揖:“弟子明白,多谢老师为弟子着想得如此周到。弟子感激不尽。”

    见杜锦宁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关乐和很欣慰:“过几日,我拿到钱,就给你。”

    “老师,如果方便的话,您能不能让你们管家帮我拿那钱在城外买一处山坡?趁着书院种茶,我干脆也把茶树也种了。”杜锦宁摸着脑袋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

    她倒不想麻烦关家,但自己一无人脉二无关系,想要寻一处合适的地方,还真不容易。可关家就不同了,这漓水县哪里有田地和山地卖,他们都一清二楚,府里养的外管事,就有专门做这个的。

    “行。”关乐和笑道,“正好我们关府也打算买山地种茶,你就跟我们买在一处吧。不过你真要买一千四百两银子的山地?”

    “不用不用,买六百两就可以了。”杜锦宁道。

    她可不是那等缺心眼的。虽说这漓水县山多地少,想买好的田地难,买山坡容易。但书院就是漓水县的世家大族一起合资建起来的,现在有了她这个制茶方子,以后卖茶的暴利就在眼前,这些世家大族哪里会放过?肯定会一窝蜂地买山地种茶树。她这小胳膊小腿的,敢跟一群狼抢食吃么?没的食没抢到,还被人记恨上了。

    她虽是关乐和的弟子,但终不是关家人。关乐和也不是关家家主。一旦她跟那些世家大族有了大的利益冲突,关家不一定会为了她跟别家撕破脸。所以还是识趣些好,不要那么贪心。

    再者,山地不贵,银子又值钱,六百两银子能买小半个山坡了。她又没什么人手,更没有得用的人管茶园,买的面积太大只会给自己找麻烦。

    量力而行,才是聪明的做法。

    “您府上即便要买茶树种茶,也得明年才有少量出产,那七百两银子也不用急着给我,到时候叫我过去教制茶的时候再给也不迟。”杜锦宁又道。

    关乐和点点头,也不坚持。茶还没种呢,更不用说制茶了,家族不会现在就拿七百两给杜锦宁的。他刚才那样说,也是打算自己先把钱垫上。不过既然自己这个小弟子什么都跟明镜似的,他便也不多此一举了。反正到时催着家族把钱给杜锦宁就是了。

    见天色已暗,杜锦宁就出言告辞:“如果先生您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去了。”

    “去吧。”关乐和看看外面的天色,想想严岑那事,终还是不放心,叫了一个小厮护送杜锦宁回去。

    第二天课间,杜锦宁就往袁修竹那里跑。袁修竹年纪大了,除了县试之前给这些学子做些指点,平时很少在书院里上课。但二月就县试了,他最近来书院的时间倒是不少。这不,这会子他正坐在院子里一边晒太阳,一边看着甲班学子写的课业。

    “袁先生。”杜锦宁上前轻声唤了一声,见他朝自己望来,赶紧行了一礼。

    “嘿,你小子。”袁修竹一见杜锦宁,就招了招手叫她过去,问她道,“你躲到乙班去做什么?你那关山长还说让你再念两年书再参加县试。照我说,出名要趁早。你赶紧地去报名,今年就跟齐慕远和关嘉泽一起科考去。”

    “齐慕远和关嘉泽要参加县试?”杜锦宁诧异地问。

    她现在在乙班混日子,散了学就满脑子的生意经,还真没想过齐慕远和关嘉泽参加县试的事。她没问,那两人竟然也不说,真是岂有此理。

    “关嘉泽本来就打算今年下场试一试,齐慕远年纪还小,他祖父本还想让他念两年书再考,但齐慕远也不知是受了什么刺激,说今年就想下场一试。他的功课比关嘉泽还好,考个秀才没问题。原先也是担心他出名早,被人捧杀了。不过既然他有这样的心,拦着他倒是不好,他祖父便同意了。”

    袁修竹说完,便戏谑地看向杜锦宁:“怎么样?你的小伙伴都考科考去了,到时候就是秀才了,你还是一身白衣,跟他们走在一块儿都矮人一头。不如你也一块儿下场去考考得了。以你那日入院考试的表现,拿个秀才回来是没问题的。有了秀才身,严岑那等人也不敢拿你怎么样了。”

    推荐伊灵的《我家王爷很有财》。

    简介:【一对一宠文】有个宠你宠到骨子里的夫君是什么体验?安雪儿以为自己的人生就是一场悲剧,身无分文,还身世不详。偶然救了一个逃婚的男人,接着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7

 第222章 决定参加科考

    第222章 决定参加科考

    杜锦宁摇摇头:“我本来就比他们矮,这矮人一头不是正常的么?山长没叫我去考,这就表明我学问还不行。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到时候学问可以了,山长自然会叫我去参加科考的。”

    她原先是不打算参加科举的,但杜方菲的事情对她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