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浮沧录 >

第24章

浮沧录-第24章

小说: 浮沧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说,不依靠“读心相”,公子小陶就已经是站在棋界巅峰的棋者,更何况如今过了这么多年,她的实力究竟有多强?已经不可与同日而语。

    公子小陶在棋秤上的实力,只能用“深不可测”来形容。所以易潇目前在比赛上动的手脚,说卑鄙也好,说保守也罢,都只能说是称不上过分的正常举措。

    毕竟若是输掉比赛,易潇便没有希望拿到那颗“补天丹”了,这可是攸关身家性命之事,容不得不谨慎。

    苏扶干咳两声,“易兄。比起酒会,我更好奇的是你刚才说的,虽说我偷偷习武目前已经有八品境界,可剑会高手如云,要想拿前十,恐怕不简单啊”

    “简单!怎么不简单啊?”易潇笑道,“大世来的再快,风庭城都不可能冒出十个九品高手来参加剑酒会。不是九品高手,保准到剑酒会交手的时候就不是你的对手了。”说完勾了勾手,示意苏大少把头伸过来。

    一阵窃窃私语。

    苏扶眯起眼睛,他额头微微渗出冷汗,望向眼前黑衣少年的目光有些难以捉摸。

    易潇笑道,“苏大少,没必要这么看着我吧?”

    苏扶哈哈一笑,望着宋知轻的目光变得有些敬畏,极为客气地拱手道,“宋兄弟义薄云天,苏某佩服佩服”

    其实今天宋知轻就是被易潇拉来装场子的,说白了,他就是贪易潇那十两银子。然而此时此刻,他似乎感到有某种危机即将袭来,看了看易潇笑眯眯的眼睛,他嘴角微微拉扯,“我警告你啊”

    “安心。只要你跑得够快,不会有生命危险的”易潇用安慰小孩子的口吻道,“这几天你准备一下,毕竟跑不过他们,被五马分尸的可能性比较大”

    “等一等!你在说什么啊!”宋知轻这下是真的确定了,这位小殿下的腹黑程度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想象,不由怒道,“到底是要做什么事情啊!为什么还会有被‘五马分尸’的危险啊!”

    然而,这个问题,他目前得到的回答是这样的。

    “因为你是宋知轻啊刀鬼传人嘛,毕竟你要砸了剑酒会的场子,吸引仇恨的事情,让你去做最合适了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十三章 功法

    苏家办事效率极快,几乎是傍晚时分就送来了酒会棋手的资料。这次参加酒会的棋手,一共三千一百九十二位。

    易潇安安静静坐在桌前,点灯夜读。如果有人在他身边,就会发现一份资料,易潇几乎是扫一眼,就放在了桌上空的一侧。

    株莲相,目十行,不过忘。

    不知不觉,桌面已经堆叠了厚厚好几沓资料。

    易潇揉了揉眉心,认真思索着。脑海那株青莲轻轻摇晃,扫除疲惫。

    如果将参赛棋手分为“入门”“精通”“成名”“大师”“国手”这五个级别。根据自己手头的资料来看,无疑只有“国手”这个级别的棋手,才能够对如今的公子小陶产生威胁。至少想要试探出公子小陶的棋路,需要顶尖“大师”的实力。

    “袁道兵,丘疾汶,沈之贤,白启这四位是出了名的棋道强手,春秋时期便尊为一国之手。”易潇分出四人的资料,归为一类,“只可惜这四位年岁已大,过了巅峰时期,不过尚能与公子小陶一战。”

    “至于顾胜城,唐慕然”易潇微微颔首,手指轻轻点在两人的资料上,“顾胜城师出无门,于北魏棋战十八人出名,此番酒会放下豪言,誓夺第一他年仅二十出头,如此年轻,棋力却不容小觑,只怕藏了后手。唐慕然曾经与陶无忧并称棋界双眉,“南陶北唐”,也不是徒有虚名之辈。”

    “这六人,应当都有国手实力。”易潇迅速下定结论,将这六人资料归为一类。接着去整理大师级别的棋手资料。

    不过这个级别的人物,已经对自己没有威胁。他只是尽可能在这些人对上公子小陶时候去观战,好揣摩公子小陶的棋路。

    最终三千多份棋手,“国手”级别的共计六人,“大师”级别怕是有十人之余,“成名”级别的棋手将近一百人,其余之辈,都在“精通”“入门”的实力门槛之间徘徊。

    分类完资料,易潇又开始研究可能遇上的那些强大棋手,研究各种棋路,庞大的信息量拥入脑海,纵然是过目不忘的株莲相,也会感到疲惫。如果不是莲生大师赠予脑海的那株神妙青莲,恐怕这么庞大的工作量,哪怕是目前有着株莲相作为倚仗的易潇,也很难在短暂时间内完成。

    可以说,易潇在外远扬的“博闻强识”之名绝非虚名。因为小殿下本人,就是一位极为刻苦,对自己要求极为严厉之人。如果不是自己老师源天罡曾经对自己阅书时间有着苛刻的限制,易潇恐怕会刻苦到使用株莲相对自己大脑产生不可抵消的负面影响的程度。

    其实,每一位冠以“天才”的人都是这样。无论是武道上,亦或是书道上,唯有孜孜不倦的前进,拥有超乎常人的耐心,以及持之以恒的坚持,才能造就所谓的“天才”。

    哪里有不劳而获的天才?就算有,也绝对不可能战胜那些天资绝艳又刻苦勤奋的人。易潇深知这一点,而自己连老师都说自己命格难测,一个连自己生命还余下多久都不知道的人,哪里有时间给自己浪费呢。

    研究完各位强手的棋路,已然深更半夜了。株莲相在青莲的灌溉互补之下,对易潇产生了微妙的影响:现在的易潇对于疲倦的抵抗程度,已经慢慢超过了正常人甚至说他算是怪胎也不为过,因为就在这几天,易潇已经发现,正常人所需要的休息,自己在脑海中那株青莲的作用下,几乎只需要一小半了。也就是说,易潇可以有效利用的时间,除了白天,几乎还有大半个个夜晚。

    每天只要有两个时辰的时间休息即可,现在还早着呢。

    “呼~”易潇深呼吸一口气,揉着眉心,将那些信息全部烙印在脑海里,逐一消化,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紧接着易潇闭上眼睛他不是在休息,而是在回忆着自己曾经背下来的武学。齐梁藏书阁,珍藏无数武学孤本。当年朝廷血洗江南道,陛下纳入藏书阁万卷武学。

    如今自己脑海中存的顶级功法就不下百篇。

    只是适合自己修行的极少极少。

    越是强横的武学,越是强横的心法,对于修行者的要求就越高。

    这个说法也不尽然,不然按这个理儿来说,任何人都是从一品开始的难道易潇脑海里装了小半个武库,就没有所谓的顶级修行法门么?

    不得不很尴尬的说,易潇脑海中的顶级修行法门有不少。但是全都无法修行。为什么呢?

    因为修行也是讲究天赋的。

    就好像有人对于经商计算极为敏感;有人下棋一点就通;有人读书一目十行;有人天生能一心二用。

    同样的,武学修行也讲究天赋。举个例子,如果把修行天赋分成几个等级,那么红衣儿樽云觞,在十七岁就达到了九品高手的级别,甚至领悟了域意,这种天赋,无疑是最顶级的修行天赋!

    而易潇修行了将近一个月,连些许元气都难以运转一个小周天,实在称不上是天赋异禀。

    好在武道路长,易潇目前完全摒弃了“以超越九品来洗涤天缺”的想法,所以哪怕修行速度慢了点,他也等得起。

    闭上眼睛,整个世界仿佛安静了下来,小殿下缓缓运行元气,试图打通一个小周天。可无论如何努力,那些元气在自己经脉骨骼中的流淌,就好像是河流碎片一般磕磕碰碰,难以凝聚。

    如果说习武者的经脉如果是一条河道,元气则是水流。而小殿下目前的问题,则是这条水流几乎是干涸到不可流淌的地步,想凭借意念控制元力流淌,反而会有些许元力残渣附着在河道上被蒸发,永远无法流淌起来。反观他的经脉,实在是太过宽阔,比那些初次习武的人经脉宽了不知多少哪怕是所谓的八品高手,甚至九品高手,经脉宽度也不过如此。

    易潇一边努力控制着自己的元力河流在经脉中滚动,一边在脑海中翻阅着这些入门级别的心法。

    每一门心法,就算不是所谓的顶级心法,也有最低要求。这个要求就是“元力河流能够正常流淌一个周天”,目前来看易潇要达到这个目标,不知道要过多久。

    翻着,翻着易潇在心中将一门又一门顶级功法翻完,接着不去考虑所谓功法的分级,只是单纯看看,有没有一门心法,可以无视这个“最低门槛”。

    没想到,在自己株莲相存储的记忆中,居然真的存在这么一门功法。准确的说,是一门残缺的功法。

    这门功法,明确写了无修行门槛,也就是说哪怕是没有元力基础的人,即易潇这种不入品级别的菜鸟,也可以修行。

    易潇皱眉念着这本不知哪位前人写的,叫做《忘我尊经》的怪异功法。

    “余曾阅古书先文千卷,书云凡人亦可顿悟,一花一草,一树一叶,若能悟道,皆可成佛。万物有灵,万物有元。余生而修行资质极差,每日运转元力,三十年未曾中断,亦未能打通周天,只道余无缘修道,亦可惜余天资愚笨,难以顿悟,不知此生可否悟道。”

    “始符十三年,余终有所得。世尊托梦,一梦忘平生,竟能忘我修行,遂不知疲倦,虽是梦醒,元力竟得增长,又行一梦,终跨入一品行列,余得以修行,全凭世尊点化忘我,此功法故名《忘我尊经》,后辈得之,纵不得点拨,亦勿怪其效。此功法因人而异,吴某修之尚可,留以后人。”

    看样子,这个《忘我尊经》的修行者吴某,原来只是一个没有资质,怎么也无法打通一个周天的修行渣滓,最终修行了这门功法最后成功突破了一品。

    易潇思索片刻后,沉吟道,“始符十三年距离如今已经过了一百多年。这个心法别的不论,能够使人迈出从零到一的那一步,就理应被列入‘顶级心法’的一栏。为什么至今默默无闻?”

    接下来,易潇就明白了为什么。

    因为这《忘我尊经》的内容,就好像是一个神棍在扯淡,吴某在《忘我尊经》里描述的修行方式是:放松心神,想象自己拥有元力,大量元力,能够在经脉中运转流淌,构建出一个不存在的修行经络所谓的“忘我”,就是忘记自我“不能修行”的残酷真相,去欺骗自己以一种正常人的状态去修行。

    而吴某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孜孜不倦的骗了自己三十年,最终应该说是感动了上天吧,居然真给他练成了这种“理论上有一丁点可能性”的功法。

    “难怪啊三十年都没办法冲破周天,就是因为采取了这种压根不可靠的修行方式吧?”易潇看完了忘我尊经,几乎是一头黑线,“呼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冲击周天吧,总有一天能打破周天吧?总比他那样要强啊”

    不过这本《忘我尊经》,似乎缺失了一部分。经书的后面,那位吴某的留言貌似颇为兴奋:“余修行‘忘我尊经’数十载,终”

    到这里,这部经文就没有了。

    至于这位历史上从未留名的吴某,修行了忘我尊经最终产生了什么样的结局易潇已经不想去知道了

    “还是安安心心修行,踏踏实实做人”易潇摇了摇头,把杂念清除,保持着元力不断冲击经脉,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十四章 大丹圣指点

    对于易潇对自己所说的,能够让自己进入剑会前十名的言论,苏扶一开始,乃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的。

    自己乃是金玉苏家的大少爷,坐拥金山,修行资源无数。所行之剑,乃是始符年间最锋利的“秦太子”;所修剑法,乃是价值连城的“剑海篇”;所悟剑道,乃是西楚霸王留下来的大乘剑道。

    即便这样,苏扶也没有自信,能够稳稳进入剑酒会前十。

    这次来的剑客,太多成名之辈。据苏家自己得到的线报,那些确认九品的高手就有八人。

    玄黄剑宗横,魔流剑尊,齐梁神将这些站在九品巅峰的成名已久的高手,多半也会参与这次剑酒会。纵然苏扶再强,在剑道上如何勤勉,资源如何强大以目前的八品实力来看,一分胜算也没有。

    紧接着,根据苏家的线报,那位不世出的龙雀郡主,从洛阳来风庭城的途中,路上偶遇被誉为“北魏四大剑子”的沐凤白,两人以剑道相争,沐凤白元气出窍,“白鹭”剑出一尺,便被魏灵衫“漆虞”压回鞘中分寸不得出。

    两人一战,便以沐凤白施尽解数,最终亦只是堪堪拔出“白鹭”收场。

    在苏扶看来,这段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