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明不南渡 >

第72章

北明不南渡-第72章

小说: 北明不南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令他不解的是,直到现在这个时候,圣上仍然没说明,整军出征的目的是什么,是朝那边征……没个目标,这让高杰有些迷茫,但他没敢去问。

    朱慈带着果决的命令下,下面几乎没了声音,军事人员的调整安排,也随着朱慈的意思,毫无阻力的贯彻着。

    “封兴国公夫人邢氏为三品昭武将军衔,领参政军务,在朕出征期间,与诸将共同商议军事。”

    此时正是用人之际,知道高杰一路洪福齐天的连续胜仗实际上和他的老婆是分不开关系的。

    如今国难当头,更没有埋没人才的理由,有用没用,先提点好了再说,哪怕那只是个女人。

    朱慈还生怕其他人有所反对。

    但实际上已经有了秦良玉的事迹在前,众人对于性别的歧视,以及女性为将的反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烈,众将的心里只是在想……高杰的夫人……真的值得圣上亲自点名付以军事么?他们并没有问出来。

    多日以来,朱慈在众将领心中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威信,让他们大多信服。

    但知道自己夫人为人的高杰却实在吓了一跳,圣上怎么知道他媳妇的大腿很粗?

    这看人的眼里有着刁钻啊。

    就是不知道他夫人邢氏知道后会怎么想了。

    ……

    诸事吩咐完毕之后,朱慈立刻单独约谈了王先通。

    把京畿的一切都交给了王先通后,不放心的朱慈,还要亲自提点一些他,毕竟他的责任实在太过于重大。

    朱慈交代给他关于京城防御的问题。

    北上的事情没有告诉任何人,哪怕是准备带走的高杰,也暂时没让高杰知道此次出征的目的。

    但是作为镇守京畿的主将,朱慈还是将他的战略计划和盘托出。

    如果京师的压力过大,王先通完全可以提前放出朱慈进攻建奴后方的消息,从而达到扰乱鞑清的军心的效果,减轻守城难度。

    不过王先通在乎的并不是面对建奴时有怎样的压力,而是在担心朱慈的安危。在听到朱慈准备孤军深入的形式下后说道。“圣上怎能如此以身犯险?!纵使建奴真的因此而退却,届时回防的建奴势必将圣上围困于辽东,圣上又如何脱身而出!?圣上还需细思,觅以良将代圣上出征为妥。”

    在忠诚之士的眼中,天下百姓的安危,也比不上皇帝一人的性命。

    朱慈孤军深入建奴腹地,可比镇守北京还要凶险,只要鞑清回防,封死退路,那几乎是有去无回的结果。

    这种情况下,打击敌人后方或许能起到牵制敌人的作用,但是深入敌人内部的军队势必难以生还。

    这样莽撞的出击无异于送死,王先通觉得把任务交给一个忠诚的良将去做最好,他实在不认为朱慈有必要以身犯险。

    但是……现实确实并没这样的良将。朱慈手上没有冠军侯,也没有蓝玉之类果敢的将领。

    在这样的危局下,做一个高居面堂的吉祥物,还不如把自己挂在槐树上。

    如果没有抛弃性命的觉悟,又怎能保护的了想要保护的事物。

    能够代朱慈出征的人很多,但能够完成朱慈所制定的战略目标的人,完全没有。

    这一次军事行动将直接关系到大明的存亡,为了这个刀刃上跳舞的军事行动,朱慈可是深思熟虑了许多。

    想要稳定北方,就必须将鞑清一举打残。

    而这一次,鞑清入关,后方空虚的时候,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朱慈要露出獠牙,一举重创鞑清,使其短时间内不敢南望。

    若是能够斩杀沈阳的多尔衮,那可比的阵斩十万八旗更有价值!

    “朕自有法脱身,不必再多相劝,汝只需守好京城便可,待朕消息,若贼势过猛,京师难守,新建伯可便宜行事,退守山东亦可,朕不会追责于汝。”

    王先通感伤道。“臣自问不比于少保和先祖,京城自太祖起便从未遭贼祸,臣又怎能拱于贼手!待圣上凯旋,臣必将京师交还圣上手中!”

    朱慈点头,对于王先通的想法并没有驳斥。

    留给王先通的第二个守城底牌,便是邢氏这个女子,此女自从跟了李自成,又跟高杰私奔后,就一直在军旅生活,在军事的才干上实在不弱,若是能够和其商议,或许能解决一些难题。

    “兴国公的夫人邢氏有大才,诸军之时,宜闻其谋。”

    王先通实际上对于朱慈的很多人事任用都不是很理解。

    首先……下诏征召江阴一个连功名都没有的王姓典史入京拱卫,如今又提拔一个女子上来参政军务。

    怎么看都有些让人摸不透。

    圣上……虽然一直英明果敢,但用人上有些太过于草率了吧。

    然而王先通虽然心里并认可朱慈的人事任用,表面上却仍然遵照朱慈的意思答应了下来。

    ……

    军政两会的安排结束之后,剩下的便是全城的运转。

    鞑清虽然下了檄文,但是显然不可能立刻攻打过来。

    对朱慈来说,还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出征之日计划在四月十六。

    也就是说,还有几天罢了。

    朱慈的想法是换家,但也不可能就这么换,考虑到鞑清的军势过于强大。

    京城很有可能失陷,失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陷之后,他的小萝卜们怎么办,崇祯老皇帝又是个狠人。

    基本要被切成萝卜丁了。

    这样的事情,哪怕是杀掉一百个多尔衮也无法弥补的。

    所以在北征之前……朱慈准备让家人们南去山东避难。

    包括崇祯夫妇和朱慈的几个兄弟姐妹。

 第一百三十七章 明骨

    朱慈为了胜利,可以毫不犹豫的以身犯险,但是对于家人,却不愿意让他们受到伤害。

    这也是当初,他没想着咸鱼,而是振臂一呼将京城的一切力量团结起来抵抗入侵的原因。

    此去辽东之后,京城的事情便已经管不了更多了。

    朱慈保卫京师从来都不是为了保卫这座城池本身,而是护卫家人。

    在山东光复之后,在后路已经充足之后,朱慈当然不会固执的把京城的得失看的非常重要。

    重要的是……家人的安危,仅此而已。

    所以在京城阻击鞑清延缓其南下的同时,将家人送去山东避难肯定是需要的!

    再不济还可以让他们跑去更南边的地方,总之……鞑清的战略纵身远远比不过大明,总之在面对鞑清这个强敌是,务必要发挥出朱慈目前所掌握的全部优势。

    反正先怼死鞑子再说,至于南边那边的小喽喽们,哪怕会闹事……也根本无法和鞑子的威胁相提并论。

    这也是为何……朱慈的决策是,安内必先攘外!

    ……

    偌大的仁寿宫……

    崇祯早已等候在了里面,似乎是从外面听到了消息。

    又似乎是觉察到了什么,他此时正带着一股笑容,望向屏退了众人的朱慈。

    朱慈步入正殿之中。

    周围没有其他人,父与子的相见。

    崇祯竟是的盘膝直接坐在地上。

    从皇帝的宝座上退下,差不多一个多月了,崇祯的气色却是好上许多。

    相比与此……原本就不怎么强壮的朱慈,在连日的劳苦下消瘦了很多。

    “父皇……为何席于地?”

    话虽如此,但在崇祯递过来一个蒲团之后,朱慈也没有拒绝的接过来坐下。

    “席于地?”崇祯摇了摇头。“这不是地……而是大明的皇土。”

    朱慈静默,隐有感怀。

    “祖宗起于微末,创业艰辛,一路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始有大明万里河山,然寡人凉德薄躬,妄信奸侫,以至社稷崩乱,百姓披靡,此皆寡人之过。”

    崇祯暗暗说道,似乎在自言自语,又似乎在向朱慈倾诉。

    大明走到这种地步,崇祯本人确实有无可推卸的责任,只是……烂摊子已经接了下来,抱怨开局太烂……显然没有意义。

    “父皇不必如此自责,文臣腐朽,蒙蔽圣听,窃国卖君,皆非父皇之责。”当然……崇祯已经退位了,朱慈更不会无聊的指责崇祯以前做过的蠢事。

    只是崇祯听后,却是苦笑。“皇儿自不必假恭寡人,若是他时,寡人还只道是群臣无能,以有国溃。”

    “然自皇儿登极之后,寡人却于后宫反思,时至今日,终明国事,社稷于此,实乃寡人之过矣。”

    “太祖成祖之时,国运昌隆,何也?皆因太祖成祖非籍龙椅之高,而席于皇土之上。”

    “皇儿不念后宫,奔于军民之间,亦有太祖成祖之德,此寡人之不及也。”

    崇祯给朱慈带了几顶高帽子,让朱慈有些始料未及,但现在显然不是享受别人夸赞的时候。

    朱慈只是听着,没有发表看法。

    “寡人既以将皇位禅让于皇儿,亦以希望皇儿能中兴大明,还旧于祖宗,大明基业,便系君一人。”

    朱慈点头。“父皇之言,朕必不忘。”

    “此番朕前来见父皇,乃是希望父皇母后与皇姊皇妹暂且离开北京,避难山东。”

    此话一出,崇祯眼神略微凝固,吴三桂反叛和建奴一起准备入关的事情他听说了一些,但是……却实在没料到朱慈准备将他们都送走北京。

    但看到朱慈认真的样子,却并非在开玩笑。

    京城的危机……已经严重到了这种地步么?!

    “皇儿这是准备南渡应天么?”崇祯收了笑容,正色道。

    “不……”朱慈否认。

    此刻,父子之间的气氛颇为凝重。

    “终我大明一朝,不和亲,不称臣,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朕身为皇明血脉,成祖子孙,又怎能将大明江山,拱手事贼?”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么……不知为何,崇祯在听到这句时,竟也被感染了许多,仔细回想……大明一朝却真心当的起这样的评价,以至于向来以祖宗为荣的朱由检真想对朱慈说……好。

    “朕决议与入寇建奴死战,以保祖宗基业。”朱慈厉声道。“只望父皇母后南去,以免朕后顾之忧。”

    崇祯站了起来,在听到了这些话后,心里颇不平静,很显然,他也被朱慈那种身为皇明帝王的骨气所影响。

    竟也是失声道。“汝为皇明血脉,成祖子孙,寡人又何尝不是!”

    “汝可身死社稷!寡人又怎生不能!”

    “寡人虽无中兴之功,绝无苟且偷生之念,汝欲与建奴死战,寡人绝不南渡苟活!令祖宗蒙羞!”

    若是朱慈带头南迁,崇祯倒也只能顺从跟随,但是……朱慈表示不走,却让他去南边避难,这叫什么事。

    从成祖以来,大明的皇帝就从来没有往其他地方跑路过,崇祯虽然已经不是皇帝了,但也是执政了十七年的正统皇室。

    社稷在他手上崩坏掉,已经让他难以面见祖宗,在背上南逃的怂名,崇祯可不愿意丢了这个面子。

    以至于在听说,朱慈要让他跑时,忍不住歇斯底里的怒吼了起来。

    朱慈平静的听着。

    大概能了解崇祯现在的心情。

    身为帝王的人,所束缚的东西太多,崇祯或许并不是一个不怕死的人,但是……作为帝王,却有着不得不做的苦衷。

    远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是身为帝王的职责。

    “这是朕的旨意。”朱慈沉声道。

    “呵……”朱由检苦笑了声。“是,皇儿现在是君,寡人现在是臣,君命不得不从。”

    “但……寡人便抗命不尊了!请圣天子赐死!”崇祯解剑,丢于朱慈的面前。

    朱慈的圣命,第一次出现难以执行的状况。

    但是……朱慈却没有一点恼怒。

    直到这个时候,朱慈才正眼看向那位曾为帝王的父皇。

    崇祯的确是一个没有太大能力的君主,但他最终死于社稷的结果,却无疑使得朱慈肃然起敬。

 第一百三十八章 二王两公主一妃

    崇祯以死相迫,表达他绝不南逃的决心。

    虽然是抗命,抗了朱慈的皇命,但朱慈又怎能真的降罪,斩杀崇祯?

    不仅仅是因为崇祯是他理论上的生父,更多的是对于崇祯那种发自肺腑的敬佩。

    朱慈也起了身。

    父子二人,两代帝王,双目对视。

    从瞳孔之中,朱慈看到的是崇祯的决然之色。

    朱慈最终叹息一声,不再试图说服崇祯,有些时候,别人需要的是尊严而绝非生命。

    “父皇若执意于此……朕便不强求,然母后,太妃与诸位皇子当依朕南行。”

    有鉴于崇祯有着激情杀人的前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