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明不南渡 >

第34章

北明不南渡-第34章

小说: 北明不南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宣府被占领之后,闯军对京师便彻底形成合围姿态。

    京城作为大明首都,现在已经是彻底孤立无援。

    当然也不是,闯贼打到山西时候,天下已经尽知。

    那些贪生怕死的军阀不敢动,但一些舍己为国的义士已经是募集了士兵,以勤王军为大旗,朝着这书汇聚。

    只要京城能多坚守几天,等到其他勤王师赶到,形式将大为改善。

    各路秦勤王师中,吴三桂是最为重要。

    吴三桂……朱慈虚眯些眼睛,想起了现在似乎还有吴三桂这个棋子。

    这显然是一个大汉奸,其恶劣程度,仅次于洪承畴和范文程。

    但现在这个时间点还不好说。

    史料上记载,在明没亡的时候他还是忠臣,忠心于国事。

    满清数次招降都无功而返。

    直到他心爱的圆圆女神被祸害了后,才冲冠一怒,打开山海关。

    这是主流说法。

    但具体吴三桂是个什么样的人,朱慈还真不好说。

    假设他是忠臣,如果他能够及时回防,或许情况会好很多。

 第六十三章 练兵(二)

    戏台上精忠记仍然在继续。

    然而这注定就是个悲剧,当秦桧出场,并将岳飞陷害至死之时。

    观戏的军户们无不咬牙切齿。

    深以为恨。

    许多人的内心中似乎压着一团怒火,对岳飞的冤死抱以深深的不平。

    军户们内心中的善恶观在逐渐凸显。

    他们的表情便是这种善恶观的表现

    戏很快散去。

    军户们回味着戏中的内容,意犹未尽。

    “明天还有么?”有的军户问道。

    “明天听说是说书,讲什么就不知道了,以后每天晚上都会有大戏看或说书人讲书。”

    而得到了这个消息的军户无不笑逐颜开,他们看过戏,也听过书,但这种事情基本上都是达官贵人享受的,能够接触的机会并不多。

    想到明天说书人会讲些什么,军户们心里都隐隐有着期待。

    而在这种期待下,众人散去回营歇息。

    朱慈将京营中的高级将领集中在了一起,宣布了宣府失陷的消息。

    这已经是几天之前的事情了,锦衣卫从宣府那边逃难而来的军民中获知的。

    而现在,想必闯军已经朝着居庸关进军。

    “把宣府逃过来的人严加看管,防止有奸细混入,同时封锁消息,莫要让全城的百姓和京营中的军户得知,以免造成恐慌。”

    这件事情朱慈交给了锦衣卫去办。

    这样的封锁并不能长久,等到闯军兵临城下,军民们也早晚会明白目前的处境。

    但朱慈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备战,所以至少这些天,要让军民们正常的生活和训练。

    “宁远那边有什么消息么?”朱慈又问道,因为他登基不过两天而已,能够完全掌控在手中的只有京城一地的力量。

    而目前京畿附近的明军重兵也只有居庸关的唐通,以及宁远山海关的吴三桂而已。

    对于唐通,朱慈知道完全不可用。

    但吴三桂,由于此人比较复杂,关于他的性格心思,有多种版本,以至于朱慈难以确定他到底能不能用。

    “数日之前,****命吴三桂撤防宁远,回京师拱卫,想必其应当正往京师赶来。”张庆臻既然成了军事部的高官,对于崇祯朝中遗留下来的军事信息也一应接手,在朱慈问起宁远的情况时便如此回应道。

    朱慈点了点头,觉得吴三桂的事情很关键,必须找个信得过的人去办。

    他想试探吴三桂的反应。

    “义成。”

    “卑职在。”

    “你带几个人去一趟山海关,把朕继位的消息告诉平西伯,告诉他……京城无恙,他的家亲朕会好生安养莫要挂怀。并让他止步于山海关,以备建奴趁火打劫。”

    “卑职遵命。”

    薛义成正想领命,但朱慈还有些不放心,又补充道。“此去还需小心行事,务必保住自己的性命,将山海关那边的消息带回给朕!切记切记!”

    本来让平西伯知道新皇登基的消息也没什么不妥的,但朱慈最后补充的提醒却让众将疑惑。

    这不过是传递个消息而已。

    西边蒙受兵祸,东边山海关一带还是安全的,朱慈如此着重提醒,就好像吴三桂那边是地狱一般。

    这让人很不理解。

    包括薛义成,他觉得圣上交代的事情也算不得什么危险的事情。

    然而毕竟朱慈特意提醒,薛义成不敢怠慢,即刻道。“卑职定当谨记,不负圣上所托!”

    薛义成领命后,连夜准备东去传令的任务。

    而朱慈之所以如此谨慎,实在是因为吴三桂态度朱慈无法确认,朱慈也只是想着给老吴一次洗白的机会,如果他不想洗白……

    薛义成离开之后,谢芳又问起了一个问题。

    关于犯官家属如何处理……

    这是在朱慈登基后的遗留问题。

    在西市口人头滚滚,但也只是他们作为官员的本人被杀。

    但家属和家奴还活着,并且数量庞大。

    清点之后老少男女近万人,一直这样派人看押也不是事情,总归要有个说法,是杀还是怎么着?

    但是就朱慈而言,之所以没动那些家属。并非是因为于心不忍,如果上天告诉他这些人只要死了,京城就能幸免于难,朱慈定然会毫不犹豫。

    朱慈只是明显当前形式的优先级。

    除了击退李自成之外,其他的事情都是小事,无论是杀人还是权力集中。

    而留下犯官家属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对付李自成而可以为之的,不然的话,早在昨天,这些家属就已经人头分离。

    朱慈心中是有想法的。

    如果这个想法行的通,在兵力和战力远远落后于闯军的现实下,这些犯官家属或许可以成为朱慈击败李自成的致胜点。

    当然,心中所盘算来的计划还不打算告诉诸位将领,要是他的这个计划传了出去,效果显然会大打折扣。

    “犯官家属么……妇女送入浣衣局。有色者编入教坊司,青壮则拉去修筑工事,务必严加看管。”

    ……

    三月初八。

    看起来又是再寻常不过的一天。

    这一天西南工坊在热火朝天的忙碌着,无数的工匠赤裸着背脊,在炙热的熔炉间来回穿梭忙碌。

    范景文得到了圣令,不定期的过来视察进展。

    甚至脸上被溅到了灼热的铁屑,胡子被燎了大半。

    ……

    这一天,京营之中开始了日常的训练,随着朱慈的三大buff的加持在京营军户的身上,京营以往的疲态一扫而空。

    士兵们训练的热情高涨。

    曾几何时,戚继光曾言京营士卒多娇纵,不可训之,不得已,戚继光只得招募乡勇练出了戚家军。

    朱慈现在的情况不允许他有足够的时间按照戚继光的方式练新军。

    况且这也没有必要,京营士卒娇纵,那是因为政策制度上的弊端导致的,戚继光不能改变这些政策弊端。

    但朱慈能改。

    娇纵的京营士卒在新的政策下,正在退化他们身上那些娇气。

    朱慈已经隐隐能感觉到,京营的士兵战斗力在以肉眼可见的情况下提升。

    这种提升,便是军令的执行上。

    “出去!今晚不准去观书!再有下次逐出京营,废军户户籍!”

    张庆臻指着一个没有按照要求编练阵型的士兵呵斥道。

    这样的惩罚无疑让其他士兵胆战心惊,晚上的听书听戏或许可以忍着不看,但要是废去军籍。

    那可是要命的事情。

    ……

    总感觉忘了什么,对,谢谢shajia的200币,西楚波ba的100币打赏。

 第六十四章 京城之间

    一大早就看到早起的士兵,在张庆臻的安排下日常训练。

    朱慈自以为起的很早了,但和这些本地土著们相比还不够啊。

    然而这些天实在是一直处于高强度的紧张状态,倒在床上累的不行,想要早早的爬起来却也跟要了老命一般。

    哪怕是让胡丰主做他的闹钟,效果也有些够呛。

    按照后世的时间,现在应该是快六点了吧。

    朱慈望着校场上的军户们思忖着。

    校场中的军户们在看到皇帝亲临后一个个干劲十足,卯足了劲一般想要表现自己。

    现在的军户的身份已经不同以往,新的军改令的下达,令他们不得不珍惜这得来不易的身份。

    张庆臻在这些天清除了一些混日子的兵油子之后,他们也已经老实很多。

    “回禀圣上,目前习练乃是戚武毅开创的鸳鸯阵,此阵以十二人为一列……”张庆臻在看到朱慈到来后,向朱慈汇报工作。

    鸳鸯阵的大名朱慈还是听说过的,当初戚帅便是以此利器剿灭了东南倭乱。

    然而鸳鸯阵虽然厉害,却是专门为倭寇量身定做的,倭寇的特点是人多且傻,毫无章法,在山岭地带上蹿下跳,鸳鸯阵就像一张大网一样,将这些鱼仔全部一网收工,屡试不爽。

    然而鸳鸯阵能在北方用么,朱慈觉得肯定会水土不服。

    张庆臻虽然勤奋了些,但还不懂得变通,想要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还远远不足。

    张庆臻见朱慈脸色阴晴不定,心下也有些忐忑,但看到朱慈点了点头,却也长出一口气。

    “军中战马有多少?”朱慈问道。

    “如果征调全城马匹,应有五千余。”

    朱慈想了想。“暂时撤掉神机营,而神枢营保留两千人做骑兵,全部入五军营习步战,鸳鸯阵暂时不用编练,按照正常的方阵训练,多练弓射。”

    张庆臻其实是有些崇拜朱慈的,自从这两天以来,十六岁不到的年纪,所表现出的气度和魄力都远胜于常人。

    并且新皇登基以来,文官被打压的很惨,他们勋贵一系也因为兵权的独立而重新得势。

    隐隐有着回到土木之变以前的状态。

    他也自认为自己绝非大将之才,之所以有如此高位,全依仗着太子提携,本着无才多听话,紧抱朱慈大腿的原则。

    张庆臻点头称是。

    看了一下军户们的训练,朱慈其实也想着自己也锻炼一番,毕竟前世今生都未曾真正的搏杀过。

    而到了战场上,免不了亲手杀人,到时候慌了手脚可不是好事。

    然而似乎真的没有太多时间去做这种事情,哪怕有心为之,身为皇帝却还要被其他的事情繁琐着。

    起来后,就要应付早朝。

    文官们已经列队等在了京营之外,等候着朱慈的召唤。

    经过了昨天的权力拉锯,他们已经彻底被朱慈的强势所压服。

    现在的他们,就是一群等候差遣的奴才,必须得听从朱慈的命令。

    对待文官的态度,还真要和建奴学习,用屠刀,用鲜血,才能让他们乖乖的做事。

    文官老实了,早朝也变的让朱慈舒服了许多,该上奏的上奏,该交代任务的交代任务。

    朱慈见到了导致昨天那场事端的导火索,方以智,那就是一个文文弱弱的白面书生,足以迷倒万千少女的存在。

    可以看出来,作为一个年轻人,他在一众老头子里相当的鹤立鸡群,并且因为昨天的事件,他似乎被其他的大佬所孤立着,和其他人保持一些距离,且因为第一次上朝的原因,有些紧张。

    当然,除此之外,朱慈并没有给他更多的关怀,现在还不是用到他的时候。

    陈良谟将昨天编写的邸报提交到了朱慈面前,其中有着朝廷内可以向外界散布的信息。

    当然最主要的是,里面写了昨天那帮逼宫之辈的定性,还有给吴甘来议定的恶谥。

    皇帝一言九鼎,说到的自然要做到。

    由于邸报准备的仓促,内容上并不充裕,并且是书本样式的,通篇文言文,朱慈看着都费劲,要是让那些读书人讲给百姓听,估计会很尬

    朱慈合上了邸报,让胡丰主交还给了陈良谟,继而说到。“邸报要诵读于民的,以白话书之为妥,内容上也不必拘泥于政事,可多招募人手收集坊间趣事记载其中,政事诏命穿插其间便可。”

    一众的朝臣都是瀑布汗。

    坊间的趣事……也就是民间那些乱七八糟的八卦也写进邸报里?胡闹,纯粹是虞姬失明项羽舞墨––瞎几把写。

    但新皇胡闹的事情还少么,相比于昨天把那群逼宫的大臣们撂倒,这也只是个小事。

    随便新皇怎么玩吧,反正玩脱了,大家一起见阎王而已,也没多大点事。

    陈良谟的脸憋了猪肝色,还是忍住了进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