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明不南渡-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代以来,女权意识的复苏,使得女性的地位大大的提高。
男女平等至少是大多数国家倡导的口号。
但在咱们国家,由于传统观念的存在。
虽然娶个老婆像贡个祖宗一样,有时还有可能遇到反向家暴,但也不能说男人窝囊!
这叫心胸宽广!
这叫不和女子一般见识!
这叫爱!
实际上,咱们国家大多数的女孩纸,即使表面不说,心里也将自己的男人当做她们的天……无论婚前婚后。
而在古时。
这样的心态更为普遍。
女孩纸嫁给什么样的人,那就决定了她们的一生,无法改变。
嫁只狗就得陪它咬人。
嫁只鸡就得陪它打鸣。
嫁只蜣螂……
宁槿要嫁的是太子,和许多怀春少女一般,面对着未来的夫君,心里满怀着期盼。
自己的丈夫……长身份样呢?
皇家基因这么好,应当不会是歪瓜裂枣吧。
当然,就算真的是歪瓜裂枣,宁槿也得认,女子命薄,面对着包办婚姻的暴力,与其反抗……还不如享受。
宁槿很享受,在知道自己被选为太子妃后,她的心思就已经飘到皇城之内。
然而日子没定,宁槿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过门为人妇。
宁槿最大爱好便是种花,院子不大,却是摆满了林林总总几十盆花。
想着若是嫁入宫中,这些便都是她的嫁妆。
每每看到那些水仙,总能让宁槿格外的出神。
女人如花,人们只看到那些花表面的美丽,却不知背后付出了多少用心的耕耘和浇灌。
而即使如此,那绽放的出的色彩亦是稍纵即逝,逝去的青春将再不复返。
宁泓关上了门,望着院子内的女儿叹道。“太子明天便受禅登基了。”
“女儿刚才也听到了。”宁槿嘴角略微勾起。
“恐怕太子登基后,不日便迎你入宫了。”
宁槿听后默然片刻,轻轻的嗯了一声,似有羞馁之色。
“你真的愿意入宫为后?”宁泓又道。
宁槿听后微微皱眉。“爹,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女儿既然已经许于殿下,便已是殿下之人,又怎敢有二心?”
“可……”宁泓苦笑,若是大明国泰民安之时,家里有女被皇家人看上,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但现在这个时间点,天下动乱,莫说富贵,跟了皇家,恐怕性命都难保。
“太子今天杀了很多人,你就不怕么?”
“殿下所杀之人,必是该死之人,女儿又有何惧?”
看来自己真是养了个很棒的女儿呢,宁泓微微摇头。
果然,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宁泓却发现盆里的水还没泼……就已经蒸发了,现在心思都已经跑到太子那边了。
……
朱慈自然无法推演出他的行为会对京师乃至整个大明产生怎么样的格局变化。
他做不到刘伯温的算无遗策,也说不上目光长远。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短期的目的,那便是击退李自成的进攻……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朱慈可谓是不择手段。
无论是杀人,还是说服崇祯退位,都只是达成目标的过程而已。至于做下这一切会有什么样的恶劣后果需要他来面对,那不是朱慈现在应该考虑的东西。
至少不是现在,等到这种后果摆在面前的时候再说。
朱慈只会去考虑,如何处理好眼前的事情,就比如说碗里的羊肉,他是用筷子夹着吃,还是用手抓着吃?
正常情况,朱慈是不愿意效仿阿三的,但是现在的情况,他是和其他将士一起享受着军营的大锅饭的,还顾虑这些便说不过去了。
其实阿三民族也不是那么不堪,毕竟人家个个主角命,生来就带外挂。
朱慈穿过来,就孑然一身,啥玩意都没有,靠着卖嗓子,换来这一切,若是有个挂,哪会这般辛苦。
想到这里,朱慈放弃了所谓的斯文,和其他人一般,下手抓起了碗里的羊肉块子。
这是属于京营的盛宴,在将朝臣一网打尽后的狂欢。
这次的肉宴,完全是公费吃喝,每个京营士兵的脸上都有着兴奋的表情。
羊肉只是进行了最简单的烹制。
放在水锅里干煮,撒上些盐巴,味道自然不敢恭维。
但能吃到肉,这些士兵便真的满足了。
“殿下,你带俺们杀贪官,追军饷,太解气了,俺老李当了一辈子的丘八,没佩服过谁,就佩服太子你!俺老李就想敬殿下一……”一个军士似乎兴奋过头了,站了起来,就那么对着朱慈喊道,本来打算说敬你一杯,不过发现……这里是没酒的……军中本就不许喝酒,若是太子没来之前,倒也不在乎这条。
但是太子来了之后,重塑了军威,军规又有了约束力。
这次肉宴也不例外,仍然不提供酒,既然李闯还没过来,但全军都喝倒了的话,实在不像样子。
大敌当前,乱开酒戒只会让好不容易重新塑造的军规,又逐渐弱化,降低京营的战斗力。
那个军士嗓音洪亮,突然意识到手里没酒,赶紧改口。“敬殿下一……口。”说完将手里的羊肉一口而尽。
引的其他人听后哈哈大笑。
“三狗,你错啦,明日太子便登基为帝,不应该叫殿下……应该叫陛下才对。”
三狗挠了挠头,觉得这话说的有道理,赶紧改口称陛下。
“无妨无妨。”朱慈起了身。“今天,这里没陛下,也没殿下,你们放开的吃,这只是开始,以后咱们军户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以后咱们军户再不会被别人瞧不起!”
朱慈用了好多咱们,让这些军户颇为感觉到亲近。
他们没想到,能对朝臣下次狠手的太子,竟然如此的平易近人。
多少有些感动。
而且太子还说了会让他们过的更好,再也不会被别人看不起。
这真的能做到么?
过得更好或许很容易,横竖都是银子的问题。
但让人瞧不起却是根深蒂固,那这么好做到的?
第三十五章 天下之牛耳(四)
在乱世之中,军队就是一把刀,没有刀,便只能任人鱼肉。
即使到了现在,大明内部仍有数以百万的常备军。
然而闯军仍然可以随心所欲的打到大明的腹地。
皆是因为京城对于地方军队的控制力已经丧失。
早在年初李自成起兵的时候,崇祯便已经命令各地军阀出兵勤王。
但是遵从朝廷节制者寥寥。
首先是湖广的左良玉,他在回师京城前,需要先将一份进军路线的计划表递交给朝廷,让沿途做好接应准备。
于是乎……他开始写了……但是或许是他文化不高,人又老实的不愿意找枪手,几百字的作文愣是几个月没写完……
再然后就是山东的刘泽清,他和左良玉比倒没那么多花花肠子,他说话很坦诚,他告诉崇祯……最近他一直在拉稀……沿途没抽水马桶的话,很不方便过去。
带兵过来的只有高杰,不过……由于他曾把呼伦贝尔大草原卡在过李自成头上,以至于内心对李自成还是有很大的愧疚的,在李自成攻打山西的时候,有意给李自成一条活路,追在后面,既不打,也不跑,颇有种希望李自成原谅他的感觉。
京营是朱慈目前唯一的军事力量,虽然战斗力堪忧,但在京师之内还是可以称王称霸,想要将京师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中。
只能依靠这把钝刀。
朱慈需要不断地提高京营对他的忠诚度。
“你们为大明的付出,孤绝不会遗忘,待孤登基之时,便是你们永享富贵之日,只要大明不亡,你们便富贵不止。”朱慈心里虽然有改革军制的打算,但并没有完全说出来,他算是卖了个关子。
京营的军士无法想象,朱慈口中的富贵到底是怎么样的,但太子明天就要当皇帝了。
皇帝的话,还无法相信,那就真的没有什么话可以相信了。
压抑了无数个月的京营,在得到朱慈的许诺后,此时陷入对朱慈的歌功颂德之中。
朱慈没有回东宫,而是选择与京营的士兵同住同吃,一则是保证自己的安全,二则则是效法吴起,培养和这些士兵们的感情。
只有让他们能够感觉到,那高高在上的皇帝,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存在,他们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是为什么样的人而卖命。
一天没有怎么正常进食朱慈,此时在大快朵颐,即使是这种味道并不怎么好的煮羊肉,朱慈亦是吃了不少。
等到差不多了,让吃饱的士兵去换下还在城内各地执勤的人,朱慈返回了自己的临时营房。
营房很简陋,不过在这段特殊时期,这里便是他的临时指挥中心。
营房中,孟兆祥和倪元璐,王家彦三名文官已经等候在那里了。
他们亦是知道朱慈即将登基为帝的事情,虽然内心五味杂陈,但既然一朝为官,便会尽心为过效忠。
至于皇帝是暴君也好,是明君也罢,儒家的教条便是忠君爱国,他们两个亦是将拥有这种被洗过脑的思想为骄傲。
虽然过程有些曲折。
但崇祯的退位至少还是符合法理,至少朱慈并没有弑父。
两人最终还是选择继续为大明尽忠。
倪元璐依然负责财政,几年的户部尚书的经验,虽然让他在这项工作中驾轻就熟,但今天在这边帮忙清点查抄财物还是让他累坏了,脸上还挂着汗水,病痛还没有痊愈,但一想到太子赦免了他的监管不力的罪行,又实在无法拖病不为。
见到倪元璐后,朱慈随即问道。“京师之中,粮草可还充足?”
如今钱是有了……虽然补发了军饷稳定了军心,但粮食问题却也不得不去考虑。
“京通十三仓,再算上城内各处的杂粮,多不足十万石。”
对于十万石,朱慈没有太大概念,即使是上具身体的朱慈烺,每天被当猪养,对这种简单的数学问题,也无法形成具体的印象。
“这些粮食够全城军民吃多久?”
“最多一个月……京仓便罄。”
一个月……说起来很短,从李自成到这里大概还需要十多天的时候。
也就是说,如果李闯选择围城打援,京师是坚持不到半个月,便不得不易子而食。
但实际上,朱慈在得知粮草还够一个月用度后,却并不怎么担心了。
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京营太过于疲软,兵力不足,军械不合格,训练也不太够。
加上锦衣卫,京城的军力也凑不够三万,三万听起来是不少了,但架不住京城太大,严防死守每个角落,那是基本做不到的。
即使粮草充足,这样的兵力守城别说半个月了,半天都难。
原本的历史上,李闯便是毫不费力的拿下京城。
即使朱慈清理了那些开门献城的软骨头高官,亦没有太大的把握多守住一天。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应以想尽办法的提高京营的战斗力为先。
朱慈问完后,点头表示知道了。
……
孟兆祥负责典刑,京城中的朝臣以及其家属俱被拿下,押回军营,在五军营之侧搭建简易的营帐,充当临时的牢房。
由于这些人数量上还是非常庞大的,看守方面便由王先通的锦衣卫负责,以确保不会出现逃遁的事情。
同时还下达了命令,旦有人妄图反抗私逃,其家属尽皆殉葬。
直到现在,那些阶下囚还没走出现特别大的骚乱行为。
孟兆祥只有过问,定罪的权力,却无法调动锦衣卫,即使他有心为其中某些人开脱,亦是无法做到。
朱慈将骆养性家得来的罪证账本,交给孟兆祥,帮助其为这些犯官治罪。
然而即使如此,这么多的朝臣,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找到他们不法的罪证。
孟兆祥俱实禀告。“朝臣中虽然有一些人证据确凿,足以下狱定罪,但将其尽皆抄家斩首却与明律相左。”
“相左?”这不是朱慈想要听到的,难道因为找不到罪证就将那些人都无罪释放?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的。
“找不到罪证,便捏造罪证!总之凡是关在京营中的朝臣,都别想活着出去!”朱慈毫无羞耻感的厉声说道。
三个人听了神情都是为之一震……
第三十六章 天下之牛耳(五)
捏造罪证……
真亏太子爷能说的出口。
虽说历史上冤杀大臣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像太子一样,当着其他人的面便理直气壮的要捏造罪证……那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