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明不南渡 >

第10章

北明不南渡-第10章

小说: 北明不南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道理来说,应该将贪腐官员上报刑部,根据官员官职大小,会同大理寺,都察院共同审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太子这么乱来,岂不乱了套?

    虽然听到太子并没有动他的意思,但孟兆祥仍然太子的行为是谋反。

    势必要将京城局势拨乱反正。

    正色的面对着张庆臻。

    “汝乃是食皇粮的勋贵,竟也从太子祸乱京师,可对的起圣上?!对的起汝的列祖列宗?!”

    张庆臻却也不是小兵,他虽然是武官,但也是念过书的人。

    听到孟兆祥的呵斥,张庆臻回道。“奸臣当道,意欲降贼杀君,某人身为国勋,自当为圣上斩奸除贼,如何对不起圣上?对不起祖宗?”

    “何以为证?”孟兆祥质问道。

    证据?显然没有,一切都是靠着太子的一面之辞,将朝臣的罪恶无限放大,以至于张庆臻三人自愿为朱慈效力。

    现在孟兆祥一问,张庆臻当然拿不出所谓的证据。

    见张庆臻哑口,孟兆祥继续道。“汝欲效宣宗之王斌乎?”

    孟兆祥引用古例,张庆臻闻之,原本坚定从太子的心隐隐有所动摇。

 第十七章 京城诛奸侫(六)

    宣宗的时候,汉王谋反,王斌便是其下首席的支持者,下场当然没什么悬念。

    明朝的读书人基本都知道这点破事。

    孟兆祥以此来类比张庆臻的行为,令后者坚定的信念有了些许动摇。

    说起来,古时王公造反不都是用的清君侧的旗号么。

    那么太子的行为到底算不算造反呢?

    张庆臻是大明的死忠分子,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太子心腹。

    如果自己的一腔报国之心,结果却是被当做了乱臣贼子,这可不是张庆臻能够接受的。

    “惠安伯可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啊。”孟兆祥继续说道。

    张庆臻心里很乱,哪还有心思继续按照太子的命令继续下去,他想去见太子,当面质问清楚,如果太子真的是在谋反,哪怕是死,也绝对洗手不干。

    叹了口气道。“孟侍郎,随某人去见太子殿下吧。”

    孟兆祥点头,这也是他所希望的,看着自己的舌技在张庆臻身上有了效果,孟兆祥更有信心说服太子,平息叛乱了。

    ……

    朱慈此时正在菜市口。

    李国祯被他特意点名押解到此,除却少部分抵抗激烈的朝臣被当场灭杀以外,其他被俘的朝臣,朱慈还没有下令处决。

    李国祯算是第一个朱慈正式当众处决的朝中高官。

    原因当然是抓住了他资敌卖国的罪证。

    这个罪证,令原本脾气就不好的朱慈无法忍受。

    不早点干掉,心里都不舒服。

    干掉,当然也不能令其舒舒服服的挺尸。

    上一世只在书中看过描述的凌迟有多么恐怖,这一世朱慈烺又久居高墙之中,也没亲眼见过凌迟。

    或是好奇,或是憎恨,朱慈亲自监刑,开开眼界。

    李国祯早已吓的脸色发白,屎尿齐开,身上的衣服被剥了干净,然后将其挂在木架上。

    专门负责行刑的职业刽子手也已经找了过来,只等着朱慈一声令下,就开始割肉。

    周围围满了京营军士,作为当地土著,对于凌迟犯人这种事情抗性还是比较高的,娱乐匮乏的年代,看人行刑却是一种消遣。

    “襄城伯,不,你的爵位也不应该有了,李国祯,知道孤为什么要将你剐了么?”

    李国祯快被吓傻了,但听到太子问话,差点哭了出来。“卑职……卑职知错,卑职不该贪图小利……求殿下念在卑职祖上有功于大明的份上网开一面啊。”

    “小利?你知道你倒卖的那些军械会到什么地方?!辽东!那些那些野猪皮的手里!”

    “为什么那些野猪皮如此猖獗!为什么我大明在辽东接二连三的失利,为什么我们的军民一个个在前线惨遭屠戮?!”

    “为什么?!”

    “就是因为有你这样的人渣,为了自己的贪婪,将粮食,将武器,源源不断的送到野猪皮手里!”

    “让他们吃的饱,穿的暖,有力气举起拳头,挥的动屠刀。”

    “那是悬在大明脖子上的屠刀!”

    “你觉得,你不该死么!”

    朱慈声音洪亮,众军士听之更是群情激奋,至少现在他们还是大明的军兵。

    当听到朱慈极有煽动性的罗列出李国祯的罪名后。

    一个个对李国祯也跟着恨的牙齿痒痒。

    不知是谁起的头,挥舞着拳头,喊道。“杀了他!杀了他!”

    其他军士也不怕事多的盲从,跟着喊了起来。

    那种样子,若不是朱慈在,或许他们便直接上去将李国祯生吞活剥了。

    看着这种架势,李国祯再也说不出一句话,他害怕极了。

    朱慈起了身,众人安静了下来。

    “你还有脸提你的祖上?你的祖上李睿是何等英雄的人物,这才有了你现在的荫爵,然而却出了你这样的不孝子孙!”

    “你有何面目见你的祖上!”

    “等你下去了,好好向你祖宗谢罪吧!”

    说完之后,朱慈向谢芳使了个眼色,后者会意将一个布包裹丢在李国祯的面前,敞开的布包中一个个带血的人头滚落一地。

    李国祯的儿子,儿媳,老母,妻妾,阖门四十三口人命具在此列。

    面对着家人的遗骸,李国祯的精神彻底崩溃,年近四十的他,大声痛哭起来。

    如果说凌迟是肉体上的刑罚,那么朱慈在肉刑之前的所作所为,便是对其进行精神上的第二重折磨。

    对于这种腐烂大明的害虫,光是满门抄斩,凌迟极刑都不足以抵消他的罪过。

    还是古代人性化啊。

    像那种作恶多端,杀人无数的恶魔,在一些价值观有问题的国家只能给无期,想想这对于那些受害者有多么不公。

    觉得差不多了的朱慈下令开始行刑。

    随着李国祯的惨叫声起。

    鲜血,哀嚎,残忍在这菜市口间蔓延。

    目视着这一切,但从未有过这种经历的朱慈,仅仅只是看着这所谓的凌迟,亦感觉到一种不适。

    那种凄厉的痛苦让朱慈在想,自己是不是太过于残暴了一些,作为一个未来的穿越者,怎么会醉心于这种残忍的处决。

    或许是以前巨大的生活压力,以及按部就班的工作环境令他压抑的太久了。

    这才短短两天,连鸡都没宰过的朱慈,双手已经染满了鲜血。

    摊开的手紧紧的握住。

    当昭仁那可爱的小脸在朱慈内心中浮现,这种内心出现些许的动摇又随之坚定起来。

    为了昭仁的笑容不会染上血色,为了坤兴的叹息能够舒展开容颜,为了父皇不走向通往煤山的道路。

    纵然真的变成世人眼中的恶魔,又算的了什么?

    ……

    孟兆祥跟着张庆臻来到菜市口,正遇到李国祯被当众行刑。

    围观的军士注意到孟兆祥的穿着,眼神中似乎带着憎恨,但看到孟兆祥跟在张庆臻身边,便没有更多的举动。

    此时的李国祯已经不成人样,披头散发,脸上亦被割下数刀,刚开始孟兆祥并没有认出这个崇祯身边的红人。

    听到周围军士的议论,孟兆祥才知道那个人便是李国祯。

    地上已经是人头滚滚。

    虽然作为刑部右侍郎,对处决行刑的事情没什么稀奇的。

    但正直的他,觉得太子在此滥用私刑,擅杀朝廷命官的行为实在是太过分了。

    此时的太子还坐于人群之中,脸上的冷漠和残忍,与孟兆祥所熟知的恭敬谦卑的太子格格不如。

    太子便是这次叛乱的主谋,只要能够将其说服悔改,这次叛乱自然会平息。

    想到此,孟兆祥撇开了护送他一路的张庆臻,独自快步走向朱慈。

 第十八章 京城诛奸侫(七)

    ”孟兆祥拱手施礼。

    见到孟兆祥竟然出现在这里,朱慈也有些惊讶,但很快回过神来。

    孟兆祥此人在京城也小有名声,为人耿直,判案公正,被世人称之为小青天。

    当然朱慈之所以放过他,并非因为他的名声如何,而是在十几天后他会为明朝尽节而死。

    对于在另外一个时空已经死过一次的忠直,无论他们是清官,还是贪腐,哪怕是令人讨厌的东林党人,朱慈也下不了杀手。

    如果这些人愿意为朱慈效力,保卫京城,朱慈愿意信任他们,并给他们足够的封赏。

    朱慈不知道孟兆祥为何冒险在乱军中找了过来,但出于对忠义之士的尊敬,起身迎接。

    “孟侍郎,来的正好,您在刑部多年,由您来典刑,孤放心。”朱慈抛出橄榄枝,按照接下来的步骤,大部分官员都要被扫平,这样做的后果便是整个朝廷的中枢系统都将瘫痪。

    保留一些可用之人,非常必要。

    如果可以的话,孟兆祥将是刑部尚书的不二人选。

    但孟兆祥显然没有体味到朱慈的好意,也并没有兴趣参与朱慈的叛乱。

    他的目的是说服太子。“殿下乃是国之储君,太祖苗裔,为何大逆不道,为祸朝纲?!”

    虽然第一句说的很严厉,但孟兆祥懂得张弛有度,紧接着便给朱慈一个可下的台阶。“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太子若能翻然悔悟,自缚颈首于帝前谢罪,下官愿以人头做保,替太子求情,还侍东宫!”

    听着孟兆祥的话,朱慈有点哑然失笑的感觉,孟兆祥虽然是忠臣,但也太过于天真了吧。

    难道他以为到了这步田地,还有回头路?

    即使有,朱慈也不会走,历史必须要被改变,那不是朱慈想要的结果。

    虽然孟兆祥挺可爱的,但朱慈倒没有什么反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无畏的性格,由他管刑部,才能秉公执法,治律严明。

    朱慈面色平静的问道。“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不知孟侍郎可知此话?”

    孟兆祥官至刑部右侍郎,若是这话都没听过,那就白瞎了。“此乃太祖祖训。”

    “既然孟侍郎知道太祖祖训,为何认为孤在为祸朝纲?!”

    太祖祖训,那就是明朝的道德至高点。

    按照祖训来做,即使是错的,亦无法被人挑出毛病。

    即使是对的,只要违背了祖训,也会被舆论唾骂。

    孟兆祥见太子竟然连祖训都搬出来了,心下暗道,太子竟如此狡诈,绝非张庆臻可比。

    孟兆祥不可能从太祖祖训上挑毛病来驳斥太子,只得换一个方向。“朝中何来奸逆,何无正臣?”

    “国库空虚,百姓济贫,必有奸逆上下其手。贼匪猖獗,江山罹难,则无正臣匡扶社稷。”

    一问一答,张庆臻在一旁听着却是插不上话,两个大佬的嘴炮功力都很强啊。

    但是感觉上,太子似乎占了上风。

    朱慈所说的俱是事实,以至于孟兆祥哑口了半饷。

    说的好有道理啊,竟然会无言以对?

    孟兆祥还不放弃,咬了咬牙继续道。“难道殿下私自入刑的众臣俱是奸侫之徒?不正之臣?”

    “当然……若不然孟侍郎便不会正身立于孤前!”

    言下之意,便是称孟兆祥为忠臣,这顶高帽子下,孟兆祥并没有喜色。“朝臣俱逆,殿下可有例证?!”

    要证据?众多朝臣罪恶滔天的证据?张庆臻是拿不出来,但朱慈却拿的出。遥指着西边山西的方向,厉声道。“例证便是那山西无数死难军民,例证便是那已经打到眼前的贼匪!圣上何曾有桀纣之暴?乃至有亡国灭族之灾!然国将不国,社稷不复!何人之过?”

    孟兆祥沉默,难以回答。

    圣上勤政爱民,不贪女色,孟兆祥心里是知道的,讲道理这样的皇帝应当是中兴之主,奈何朝政却每况愈下。

    遍查史书,亦无此例,孟兆祥无法回答。

    “朝中诸臣,居于庙堂之上却不为其政,身为国之肱骨却不为其谋。国穷而官富,国难而官糜,家有硕鼠,何以不亡?”

    张庆臻虽然说不上话,但听到太子和孟兆祥的对白,彻底心服。

    那些朝臣可不就是大明的硕鼠么,原本还在怀疑太子的想法顿时散去。

    如果太子真的是在叛乱,就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诛杀朝臣上,在得到兵权后,他完全可以直扑皇宫。

    但太子并没有这样做,甚至亲自花时间来监斩像李国祯这样的卖国之徒。

    这么一想,张庆臻心里踏实多了,说实在的,反正都上了贼船了,只要太子不去做弑父杀君的事情,其他的都在张庆臻的接受范围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