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王-第6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凉山脸色古怪的看着面前的这名同为胡衣卫间谍的右贤王亲卫,过了好一会才道:“其实优留已经知道我们的身份了。”
“什么?”亲卫吃了一惊,下意识的背身倒退两步,唰的一下拔出了手中的长刀,护在了文凉山的面前。
“……放下你的刀,优留没有想要杀我们。”文凉山缓声道。
亲卫左看右看,确定了没有人冲进来之后这才松了一口气,忍不住惊疑不定的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如果我也暴露了,那他为什么要让我来看守你?我明白了!他是想要让我带着你逃跑,我们快走吧。”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亲卫依旧没有松开手中的长刀。
文凉山突然有种扶额的冲动:“蠢材,汝还不明白吗?优留之所以留吾等一命,就代表着他还是想要给自己一条退路,并不是死心塌地的想要和赵国决裂!”
亲卫呆了一下,道:“可是……他不是和乌维单于会兵一处了吗?”
“是啊。”文凉山点了点头,道:“但是只要等到他失败了,那么有吾等在,他不就可以通过吾等向大都督请降了吗?”
亲卫看上去更加无语了:“所以他一定要失败了才肯投降?可若是那样的话,他岂不是从有功之臣变成了俘虏?这又是何必?”
文凉山长出了一口气,叹道:“这位右贤王虽然看似波澜不惊,但实际上心中还是一名真正的匈奴人,想要让他投降,只有在正面战场上击败他一条路了。”
亲卫撇了撇嘴,将手中的长刀收回腰间,嗤笑道:“都被大都督打赢多少次了,还不长记性,这些愚蠢的匈奴人。”
虽然从血缘上来说这位亲卫也是一名匈奴人,但是他现在可是投奔了赵国,打心里就认为自己是一个赵国人,再次也觉得自己是一个匈人,和什么匈奴人那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
却说在匈奴人这边,就在乌维单于还在着急上火的时候,突然间有人叫了起来:“右贤王来了!”
乌维单于心中一定,放眼看去,果然发现优留骑着马飞速而至。
优留跳下了马,朝着乌维单于行了一礼:“大单于,优留临战来迟,愿意接受大单于的惩罚!”
乌维单于长出了一口气,沉声道:“右贤王,如今大敌当前,已经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了,你的人马都到齐了吗?”
优留高声道:“回大单于,我的人马已经集结完毕,就等大单于的命令!”
乌维单于点了点头,道:“很好,等会你在带着你的人马在右翼,如果具装甲骑兵不出现在你的正面,那么你就全力出击,争取击败赵国人。如果具装甲骑兵出现在你的正面,那么你就想尽一切办法拖延住他们,能做到吗?”
优留几乎是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道:“请大单于放心,我一定尽全力而为!”
乌维单于又抬头看了一眼前方。
在那里,无数的赵国骑兵人头松动,战马密密麻麻的犹如一片黑色的海洋,空中飘扬的红色旗帜即便是在阳光下也显得十分的显眼。
乌维单于轻轻的出了一口气,又连续点了几名匈奴贵族的名字,然后开口沉声说道:“你们去负责左翼,本单于对于你们的要求也和右贤王一样,无论如何,在本单于取得突破之前,你们一定要给本单于死死的顶住赵国人,绝对不可以后撤哪怕一步,明白吗?”
包括优留在内的众多匈奴贵族齐声应是,然后各自散去。
等到众人都散去之后,乌维单于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亲卫队长,道:“去,让本单于的那支骑兵开始准备吧!”
剩下来的还有一些匈奴将军们,他们无一不是乌维单于的心腹,闻言脸上纷纷露出了喜色:“单于,真的要出动那支骑兵了?”
乌维单于脸色坚定的点了点头:“没错,这一次,本单于也要让赵国人明白一下,匈奴骑兵也是不逊色于赵国人的!”
乌维单于话音刚落,隆隆的鼓声突然从不远处的赵国军阵之中响起,瞬间响彻天际。
匈奴众人脸色同时一变:“赵国人开始进攻了!”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战,形势不利(第二更)
轰隆隆的鼓声在战场上空不停的来回激荡,似要直入云霄,整齐有序的韵律密集的敲击在每一个赵国骑兵的面前,让他们的心情不由自主的变得激荡了起来。
一队队赵国骑兵开始不停的自黑压压犹如潮水般的大阵之中策马而出,一队队的汇聚成左右不同的两条长龙,红旗漫卷,朝着不远处的匈奴人大军两侧分别扑了过去。
“咻咻咻!”伴随着几声尖锐无比、几乎要刺破人耳膜的声音,几支鸣镝自匈奴阵中射出,一队队的匈奴骑兵同样策马而出,高声呼喝着朝着赵国敌人迎了上去。
战争的大幕就这么缓缓拉开了。
李牧在众多亲卫的簇拥下策马立于一座小山包之上,这里也是他所能够找到的一个最高点,用来方便观察战场的动向。
早在赵军开始擂鼓之前,两军就已经分别派出了数百名骑兵在己方阵前不停的来回奔驰扬尘,顺便再较量一下双方的骑射之术,此刻无论是李牧还是乌维单于前方的视线之中除了无尽的烟雾还是烟雾,根本看不清楚任何的东西。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位主帅想要知道阵前的真正战况靠肉眼显然是无法做到了,只能够从斥候们的汇报之中得知情况。
在小山包之下,斥候不停的来回奔驰,为李牧带回了一个又一个的消息。
“大都督,左翼军已经和匈奴右翼开始交战!”
“大都督,右翼骑兵已经和匈奴左翼开始交战!”
“大都督,左翼骑兵正在激战中!”
“大都督,右翼骑兵已经开始向前压进!”
由于双方主要都是以轻骑兵为主,而且又是刚刚开始接触,所以冲阵这种行为自然是不会发生的。
这也是乌维单于的命令,既然知道了赵国人有震天雷和手雷这样的黑科技,匈奴人自然就不会傻乎乎的和赵国人玩什么近身。
在无数的尘烟之中,双方的骑兵们来回奔驰,不停的拉着手中的长弓射出一支支箭矢,朝着对方急射而去。
以射术而言,匈奴骑兵原本应该占据上风,但是由于连续几次的败仗让大批的匈奴精锐损失惨重,如今剩下来的这些匈奴骑兵们虽然也能够熟练的骑射,但以威力而论不但和历史上那个让汉朝都必须怂上三代皇帝的匈奴大帝国相差甚远,也和十年前休利单于率军南下的匈奴骑兵不可同日而语。
反观另外一边的赵国骑兵则又完全不同,在经过了这么些年的大战之中,李牧麾下的赵国骑兵构成颇为复杂,来源有林胡、楼烦、义渠、漠南匈人以及少部分的东胡和羌人,四万骑兵之中至少有三万骑兵是来自于赵国的西北或者北方游牧民族,只有李牧手中的王牌具装甲骑兵因为对身材的要求而多采用来自赵国中原本土的赵人骑兵。
以熟练度来说,这些组成赵国轻骑兵的赵国边境少数民族骑兵们的骑射是完全不在匈奴人之下的,其中许多老兵还参加过多次对匈奴、对秦国、对乌孙月氏羌人的战争,一手射术早就在战争之中练得出神入化。
再加上赵军无论是长弓箭矢还是皮甲战马这些物资装备坐骑,相较于匈奴人而言都是更加的精良和优质,是以这一场中原王朝和游牧帝国的骑射技术之战,竟然是以来自中原的赵国骑兵慢慢取得优势来作为整个战争的走向。
乌维单于同样也找了一处和李牧那边差不多的丘陵作为制高点指挥部,但是这位匈奴单于的脸色看上去就没有那么好了。
同样也是一名名匈奴斥候疾驰而至,朝着乌维单于高声禀告着最新战况。
“大单于,左翼压力巨大,已经有四个千骑被赵国人打得溃退了!”
“大单于,右翼的右贤王传来急报,已经有三个千骑被打退,赵国方面大约有两个千骑的兵力也被打残!”
“大单于,左翼……”
“够了!”乌维单于终于忍无可忍,愤怒的咆哮了起来:“具装甲骑兵呢,赵国的具装甲骑兵何在?”
能够成为单于的人,尤其是能够成功的通过一场血战整合匈奴诸部,将匈奴诸部捏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国家雏形的单于,显然不可能是一个战争白痴。
事实上,为了今天的这一战,乌维单于已经准备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之所以进攻西域,并不是因为乌维单于对南下感到恐惧,而是因为乌维单于知道当时新生而虚弱的匈奴国不足以和赵国抗衡,必须要从西域获得新血来补充自己损耗的国力,才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再次南下和赵国人一决雌雄。
虽然现在乌维单于准备得还不够,但是对于已经退无可退的他来说,也只能够和赵国人放手一搏了。
在乌维单于看来,真正的关键,就在于赵国的具装甲骑兵!
具装甲骑兵就是李牧手中的一支无敌王牌,总是能够摧枯拉朽的消灭面前的所有敌人,堪称当时最强骑兵。
但凡是有利就有弊,只要能够想办法击败赵国人的具装甲骑兵,那么赵军的士气必然会遭到十分沉重的打击,到时候乌维单于再反戈一击,胜利对于匈奴来说就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为了针对具装甲骑兵,乌维单于可是冥思苦想了很久,并且非常针对性的制定了一些计划。
这位匈奴单于自信满满的觉得,只要自己的计划能够成功,具装甲骑兵也不是不能被击败的!
可是问题在于,现在战争都已经打了差不多半个时辰了,赵军的中军按兵不动,左右两翼却根本没有具装甲骑兵的踪影!
这显然和往日李牧的用兵大相径庭,完全出乎了乌维单于的意料之外。
要知道如果是平时,李牧早就用上具装甲骑兵作为先头部队疯狂冲阵了!
“狡猾的李牧!”乌维单于愤愤的骂了一声,纠结了好一会之后,终于咬牙下达了命令:“来人啊,让本单于的重骑兵出击,进攻赵军的中军!”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骑兵(第一更)
是的,匈奴人也有重骑兵。
其实这也是很好理解的事情,既然匈奴人屡次被赵国重骑兵给打败,那么肯定也会有想要组建一支重骑兵和赵国抗衡的心思。
这就是落后民族对先进民族的学习和模仿,纵观历史,就会发现这样的事情其实还真的是一点都不少见。
就以战国时代来说吧,魏国在战国初年因为李悝变法而一跃成为霸主,独霸中原近百年,然后各国就纷纷效仿,这才有了韩国申不害变法,秦国商鞅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齐国邹忌变法,赵国武灵王胡服骑射等等。
只要有好处,那么就从来不会缺少人跟风。老旧的制度在新生的利益面前,有时候是真的没有太大的抵抗力。
匈奴人想要组建重骑兵的考虑,早在第一次被具装甲骑兵打败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
但是很尴尬的问题在于,匈奴人其实并不缺少战马,可是却缺少铁器,而且冶炼技术也完全是一片空白。
毫不夸张的说,当时的匈奴人连一口铁锅都不知道怎么冶炼出来。
事实上直到历史上的后世几百甚至上千年之后,来自草原的游牧民们南下劫掠的时候,最喜欢的也是铁锅、茶叶、盐巴这样的生活必需品,只有贵族们才会更加的喜欢金银珠宝这些东西。
连铁锅都不会制造的国家,想要去做出像具装甲骑兵那种全覆盖式钢铁重甲,基本上就是痴人说梦了。
这种窘境一直持续了很多年,直到前两年匈奴大举西进来到西域之后,这种情况终于得到了改观。
在西域之中,匈奴人凭借着一场场胜利俘获了大量的奴隶,作为一个很有远见卓识的大单于,乌维单于几乎将所有能够找到的工匠、尤其是铁匠统统都抓了个干净。
除此之外,在和巴克特里亚人的大战之中,匈奴虽然最终铩羽而归,但是匈奴人的兵锋依旧肆虐了巴克特里亚的东北部,同样抓获了大量巴克特里亚地区的工匠。
也正是在这里,乌维单于得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情报。
在这些巴克特里亚工匠之中,有人能够打造出伙伴骑兵的装备!
伙伴骑兵,又称伙友骑兵、马其顿禁卫骑兵,是几十年前那位赫赫有名、横扫亚欧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大帝麾下最为重要的骑兵精锐部队。
在公元前331年的著名会战“高加米拉会战”之中,伙伴骑兵在亚历山大大帝的英明指挥下击败了和自己齐名的斯泰基重骑兵,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