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战国赵为王 >

第597章

战国赵为王-第597章

小说: 战国赵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下达了终止战斗的命令之后,李牧转头看着赵括,意味深长的说道:“对付王翦这样的对手,想要一下子就将其彻底的打垮,那是非常不实际的。不过王翦的弱点在于他的兵力和装备实在都太差,所以吾完全可以用一次次的小胜来慢慢的蚕食他的部队,直到他的力量再也无法和吾为敌,那么到时候他的落败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无可退的王翦(第三更)

    “这个王翦,竟然敢公然违抗寡人的命令,寡人要杀他的头!”秦王楚的怒吼之声在大殿之中不停的回荡着。

    秦王楚很生气,后果严不严重现在似乎还看不出来。

    赵国伐楚之战到现在已经马上就要进入第三个月了,春天眼看着都要过去了。

    在过去的一个月之中,秦王楚可是朝着前线的元里方向派去了十几个信使,催促着王翦做出决定。

    但是偏偏王翦却一直犹豫不决,既没有选择撤退,也没有选择出战,这无疑让秦王楚十分的不满。

    因为在之前的那些分析之中,老将军们已经十分明确无误的指出一点,如果想要决战的话就必须是越早越好,因为越早打的话秦军的士气越高,那么胜利的可能性自然也就越大一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王楚对于王翦心中的怨念是可想而知的。

    虽然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如果处在这个被抗命的“君”的立场上来说,这时候的秦王楚无疑是非常尴尬的。

    作为一个君王,竟然连发布出去的命令都不能够得到贯彻执行?这国家到底谁说了算?

    无数恐怖的念头在秦王楚的脑海之中不停的来回,连带着他的脸庞都变得漆黑了不少。

    片刻之后,秦王楚一字一顿的对着面前的两名秦国重臣,吕不韦和蔡泽说道:“寡人欲撤换王翦主将之位,让老将司马信取而代之,不知两位觉得如何?”

    这并不是一次大朝议,而是一次非常隐秘的核心首脑会议,所以在场的也就只有吕不韦和蔡泽两个人。

    秦王楚的这一番话说出来,蔡泽和吕不韦的脸色就是同时一变。

    蔡泽几乎是下意识的就开口说道:“大王,王翦此人虽然年纪轻轻但是治军有道,一直以来颇得军中将士之心。若是轻率换将的话,恐怕会让军心动荡,实在不妥呀。”

    “不妥?”吕不韦冷笑一声,说道:“这个王翦如此胆大包天,竟然敢公然违抗大王的命令,将大王的威严置于何地?大王,臣以为必须要将这王翦拿下,然后诛其全族,以儆效尤!”

    虽然说一开始在平定阳泉君芈宸叛乱的时候吕不韦和王翦曾经共同携手有过一段蜜月期,但是这段蜜月期很快就结束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王翦身为王氏一族的成员,一举一动都要受到家族的影响,而王氏一族当时的两位大佬王龁和王陵都并不买吕不韦的帐。

    更何况从现在的角度来说,王翦作为秦军的领兵大将,更是处在吕不韦的必杀名单之中第一名。

    只要动动嘴皮子就能够弄死秦军一员大将,天下还有比这来得更加容易的功劳吗?

    蔡泽一听吕不韦这么一说,整个人的火气腾的一下就上来了,恶狠狠的盯着吕不韦说道:“武成君,汝难道就不知道什么叫做以大局为重吗?”

    吕不韦还以一声冷笑:“纲成君,吾只知道一点,那就是在大秦之中,只能有大王一个声音!”

    “够了!”秦王楚制止了两人的争吵,然后宣布了决定。

    “寡人会再一次的派出使者前往元里城前线,如果王翦做出了选择也就罢了,要是他还是执意要抗命的话,那么说不得寡人就要更换一名新的前线大将了!”

    ……

    元里,秦军大营。

    天色渐白。

    王翦坐在大营之中,脸上的神色看上去颇为平静,但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够发现他眼底深处那一丝浓郁得完全无法散去的隐忧。

    在经历了昨天那么一个夜晚之后,没有任何人能够若无其事。

    就在王翦的面前,尉缭有些艰难的汇报着战损:“将军,五万元里城守军只有不到三万被接应回了大营之中,剩余的将士们想来应当都……”

    尉缭并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无论是王翦还是尉缭都很明白,那两万多秦军将士要么就是已经成为了赵军刀剑下的亡魂,要么此刻就已经身处在赵军的战俘营之中了。

    王翦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道:“还有其他部队的损失呢?”

    要知道在昨天晚上和赵军交战的可不是只有元里城的秦军而已。

    为了让元里城之中的秦军顺利的撤退,王翦可是出动了秦军大营之中的一大部分部队,和赵军结结实实的来了一场大混战。

    看着尉缭的脸色,王翦有一种预感,尉缭即将要说出来的那个数字,肯定是让自己非常难以接受的那种。

    果然只见尉缭沉声道:“回将军,在昨夜的大战之中,大约有一万五千名将士为了接应元里城之中的友军而战死战场或者被俘。”

    尉缭的这句话一说出来,王翦的身体就不由自主的颤动了一下。

    考虑到王翦的麾下可是有着二十五万人,所以这一万五千人似乎也算不得什么。

    但是问题在于,如果要加上元里城之中的秦军损失数量的话,那么王翦麾下的这支秦军,在过去的一个晚上就损失了三万多、将近四万将士!

    这对于任何一个统帅来说,都绝对是一个不可小觑,并且让人无比肉疼的数字。

    王翦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沉默不语。

    尉缭静静的站在那里,也同样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大帐之中陷入了一片沉默。

    良久之后,王翦终于缓缓开口道:“尉缭将军,吾必须要承认,如果一开始的时候吾要是用汝那个主动出击的策略,或许现在的情况会更加的好一些。”

    尉缭苦笑一声,道:“也有可能吾等现在已经成为败军之将了。”

    事实上尉缭当然也不是不清楚全力出击的后果是什么,只不过尉缭觉得置之死地而后生才是唯一的出路罢了。

    王翦目光炯炯的看着尉缭,沉声道:“那么尉缭将军,以汝看来的话,在现在这样的局面下,我军可还有什么选择?”

    尉缭仔细的思考了一下,然后道:“大将军,吾认为如今之局面,无非是决战和撤退之选择而已。”

    所谓的决战,当然就是指将现在大营之中的这二十万最后的秦军部队给拉出去,和赵国人实打实的来一场大战,只要能够胜利,那么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如果失败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其实也就不用操心了,因为那时候在场两人可能都已经到地底相会去了。

    至于撤退的话,自然就是依照秦王楚的命令想办法渡河撤退,然后退到咸阳城之中,凭借着咸阳城的高大城墙做最后的坚守和决战。

    王翦想了片刻之后,否决掉了其中的一个提议:“尉缭将军,如今撤退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二十万大军想要渡河原本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加上如今赵军又占据了元里城,我军的一举一动完全都在赵军的眼皮子底下,根本就没有办法隐藏自己的踪迹。更何况就算过了河,庞煖的五万骑兵也都随时有可能出现在我军背后,配合李牧所部对我军进行夹击。撤退一策,有死无生啊!”

    尉缭默默的点头,对于王翦的分析表示了赞同。

    事实上尉缭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王翦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脸上带着几分怪异的神色看向了面前的尉缭:“尉缭将军,都到了这个时候,汝还要想办法和赵军决战吗?”

    既然撤退是不可能撤退成功的了,那么决战就成为了唯一的选项。

    尉缭笑了笑,双眼之中突然闪过了一丝精芒,道:“将军,虽然眼下我军在各个方面均处于劣势,但是赵军也并非就一定是无懈可击,不是吗?况且赵军乃是入侵者,并非正义之师,而我军之中的老秦人都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战,士气之盛远非赵军可比。所以即便是以少敌多,我军也并非就一定是败局已定!”

    王翦摇了摇头,缓声道:“话虽如此,但是你应该清楚,若是这一战失败之后吾等会是什么结果,大秦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王翦的军事才能完全不比尉缭差,甚至可以说要更加的优秀一些。

    所以尉缭三番两次所陈述的这些东西,难道王翦自己就真的想不通其中的道理吗?

    当然不是。

    王翦之所以一直在不停的犹豫和纠结,只不过是因为王翦的心中非常清楚的知道一点——自己输不起。

    那可是整整一个大秦的国运啊!

    如果自己真的输了的话,那么恐怕很快的这个世界上就不会再有什么秦国了。

    但是,现在王翦突然发现,自己好像真的没有什么选择了。

    李牧昨天晚上所发起的突袭不但大量的杀伤了王翦的部下,同时也因为元里城的失守而直接断掉了王翦的退路。

    既然退无可退,继续守下去又注定只会在赵军的震天雷和火油弹之中成为炮灰,那么王翦还有其他更多的选择吗?

    沉默良久之后,王翦突然拿过了纸笔,刷刷刷的写了一封战书。

    “让人送去赵军大营,就说三日后,吾和李牧决一死战!”

 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一更)

    “王翦竟然要和吾决战?”李牧看着面前的这封战书,嘴角不由得露出了几分笑意:“有意思……”

    李牧拿过纸笔,刷刷刷在上面写了一个“战”字,然后盖上了自己的大都督玺印,交给了面前的秦军使者:“且回去告诉汝的王翦大将军,三日后便是吾等决战之时!”

    坐在李牧下首的赵括显然对此就有些不以为然,等到秦军使者离去之后,赵括就忍不住开口了:“大都督,王翦此计,只不过是死中求活罢了,大都督又何必答应他?”

    在赵括看来,现在赵军的形势可以说是一片大好。

    元里城被攻克,等于是将秦军的防线撕开了一个大大的口子。

    口子被撕开了,那么秦国人就再也无法阻挡赵军前进的脚步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军只需要继续不停的冲击秦军的防线就行了,又何必再给秦军三天的喘息机会呢?

    毕竟这个年代可不是春秋乃至是更早的时代了,不宣而战早就是各国心照不宣的规矩了,给这三天的时间,真的好么?

    李牧看了一眼赵括,似乎是明白了赵括的意思,笑着做出了解释:“赵括将军,汝觉得王翦到时候会出兵和我军决一死战么?”

    赵括想了想,道:“应当是会的,毕竟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作为赵军这边的高级将领,赵括自然知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军情,比如说庞煖所部已经开始包抄到位的事实。

    如果王翦这个时候选择撤退的话,那么秦军就会一头撞上来自庞煖的五万骑兵,再加上李牧这边的衔尾追击,到那个时候的秦国人一定会死得非常凄惨。

    李牧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么用一场决战将秦国彻底的埋葬,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否则的话,若是让王翦逃了,将来说不定又生出一些麻烦。”

    赵括倒抽了一口凉气,突然明白了李牧的企图。

    这位赵国的北方大都督,竟然是想要把王翦的二十万兵马统统都全部歼灭在此地啊!

    “好了。”李牧笑着伸出了手,制止了赵括接下来要说的话:“且下去准备吧赵括将军,三天之后,便是你我亲手埋葬秦国之时!”

    ……

    王翦走在秦军的大营之中,脸色严肃。

    这里是秦军的伤病营,一股混合着伤口的腐烂味、草药的臭味以及汗味等等的味道混合在一起,组成了一种让人绝对笑不起来的味道。

    一种濒临死亡的味道。

    就在王翦的面前,一名秦军的伤兵脸色木然的倚着一块树桩,他的身下是一张破旧的草席,一些说不出名字的小虫子围绕在他腹部的伤口处飞来飞去,看上去似乎在享受着一场难得的盛宴。

    王翦走到这名士兵的面前蹲了下来,挥了挥手,赶走了大部分虫子。

    仍旧有几只虫子顽强的附着在伤口处不肯飞起,王翦皱了皱眉,从袖口之中拿出了一块小小的丝巾,轻轻的按在了那已经开始散发出腐烂味道的伤口上。

    白色的丝巾被染成了黑色,上面躺着几只小虫子的尸体,以及一些黑乎乎的不明物质,还有一些白色的脓液。

    似乎是因为被触碰到了伤口的缘故,伤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