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战国赵为王 >

第404章

战国赵为王-第404章

小说: 战国赵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鉴于楚国之中贵族封地众多,中央官府直辖人口稀少,如今又遭逢战争和常年的围困,可以说楚国中央政府对于地方的统治力已经下降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危险程度。

    在过去的一个冬天之中,黄歇几乎没有闲着,一直在全力的恢复着楚国中央的威信和对地方的控制力,同时还忙着统计过去一场战争之中对楚国的损失。

    统计出来的结果一点都不让人乐观。

    如今的楚国,境内人口不到三百万,除去大约三分之一的贵族们下辖的人口之外,能够组织起来应对敌人进攻的士兵和民夫数量加起来不超过三十万,其中上过战场的人不超过十万,能够称之为老兵的人不超过五万。

    现在的楚国,绝对是自从春秋时代楚庄王称霸以来,史上最弱的一个楚国!

    一想到这里,黄歇的心中就沉甸甸的。

    作为楚国令尹,黄歇心中非常的清楚自己的责任是跑不了的,但他又必须要坚持下去。

    以这个时代政治斗争那无比的残酷性,黄歇一旦倒台,一场大清洗就会立刻展开。

    昭景屈三家的反扑将会让黄氏一族满门皆灭,那些投靠黄歇的大臣和亲信们也同样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就算是为了这些亲人和亲信们,黄歇也必须要坚持下去啊。

    马车缓缓的停在了一扇戒备森严的府邸大门面前,这里就是楚王元的临时行宫了。

    黄歇走下了马车,直接走入了这座府邸之中。

    在行宫的“正殿”,也就是府邸的大堂之中,黄歇看到了自己的国君楚王元,以及和分别坐在左右两侧的几名楚国重臣。

    “臣参见大王。”黄歇恭恭敬敬的对着楚王元行礼。

    楚王元的精神看上去也不是很好,整个人有些无精打采的朝着黄歇点了点头,道:“春申君,坐吧。”

    黄歇坐了下来,正好迎头看到了坐在楚王元另外一侧的老对手景阳,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一触即分,心中都有些不快。

    等到黄歇落座之后,楚王元咳嗽一声,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今日召汝等前来,乃是为了商议迁都一事。寡人欲将都城迁回寡人大父之郢都,不知诸卿觉得如何?”

    从楚国人的角度来说,像什么陈城啊息城啊,那都是其他国家人的称呼,楚国人对于自家首都的称呼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郢都。

    所以楚王元才会在说话的时候特地指明是他大父(祖父)的郢都,也就是那个云梦泽以西,曾经当了楚国好几百年都城,直到几十年前被白起攻破归入秦国的那个郢都。

    事实上,自从长平之战中楚国人成功的收复了这座都城开始,对于这座都城的重建就已经开始了。

    只不过由于近年来楚国接连吃到败仗导致人力物力和财政都十分吃紧,因此郢都的重建目前处于一个停滞状态。

    从汇报上来的情况来看,现在的郢都其实也就只不过是重新搭起了一个架子罢了,想要恢复到当年那种盛景,没有个二三十年的时间那是不可能的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楚王元的迁都未免过于匆忙了一些。

    但仔细一想,这似乎又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陈城和寿春短时间内应该是拿不回来了,息城以一个国都的标准来说又太小了,而且息城的地理位置也不佳,同样位于韩国人的兵锋辐射之下。

    在这样的状况下,位于更南边长江边上的老郢都也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对于这一点,在场的所有楚国君臣都想得非常的清楚。

    所以在楚王元开口之后,黄歇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就表示了赞同:“大王高见。”

    一片赞同之声随即响起,即便是和黄歇向来看不过眼的景阳也没有在这件事情上表达任何的反对意见。

    如今这经历了战火而变得十分残破的息城就好像是一道疤痕,当楚国君臣们每天看到眼前这破落的息城,就等于是在无声的提醒着他们如今的楚国也是如此的破败。

    这显然是任何一个有自尊心的人都很难接受的。

    早点搬走,就能够早点摆脱这种心理折磨。

    楚王元看到众臣纷纷赞同,心中也是稍微的松了一口气,但马上他的脸色就又变得严肃了起来。

    “诸卿,如今这一战之后楚国应该何去何从,且都来发表一下意见吧。”

    在场的楚国众臣一听这话,也是下意识的就直起了自己的身体。

    如今的楚国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危急存亡之秋”,这样的时候所做出来的任何决定,那都是要非常慎重的。

    要是在行差踏错的话,说不定真的就要灭国了。

    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出了错误主意的人,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一个臭名昭著记载在史书上被无数人痛骂的结局了。

    是以楚王元在开口之后,大厅之中立刻就陷入了安静之中,一时间没有人开口说话。

    楚王元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将目光转向了下首的黄歇:“春申君,汝且来说说吧。”

    黄歇深吸了一口气,出列道:“大王,臣以为,为今之计,唯有交好赵国一途。”

    “交好赵国?”

    黄歇此言一出,在场的楚国大臣们立刻就开始窃窃私语了起来。

    黄歇的老对头景阳忍不住就开口说道:“春申君,汝难道忘了,就在不久之前赵国才从大楚夺去了大片领土。难道才过了不过两年的时间,我大楚就已经沦落到需要献媚于赵国才能够自保的地步了吗?”

    黄歇闻言冷笑了一声,对着面前的景阳说道:“上柱国,汝可能也已经忘了,不是因为赵王同意了太子的请求命令韩魏两国撤兵的话,息城之围恐怕现在都还没有解除呢!”

    景阳同样不甘示弱的反驳说道:“息城之所以解围,完全是因为太子的智慧,功劳全在太子,又和赵王有何关系?赵国如今有虎视天下之意,若是和赵国合作,岂非与虎谋皮?”

    黄歇哈哈一笑,双目直视景阳:“上柱国,如今魏国大军仍旧在寿春未去,如果不结好赵国的话,那么吾倒是想请问一下,等到下一次韩魏联军再度来攻的时候,又该如何去应对呢?”

    黄歇此言一出,景阳顿时为之语塞。

    虽然很想说一些豪言壮语,但是景阳现在很清楚,现在的楚国还真不是韩魏两国的对手,这个时候吹这样的牛皮根本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黄歇也不去理会景阳,而是转头对着坐在上首的楚王元说道:“大王,如今韩魏两国才是大楚的心头大患,必须要交好赵国才能够和韩魏两国抗衡,请大王明鉴啊!”

    楚王元犹豫了一会,说道:“春申君,那韩魏两国和赵国之间乃是盟友关系,寡人担心就算是寡人有心和赵国结好,那赵王也未必能够答应啊。”

    黄歇十分自信的一笑,道:“大王,虽然韩魏两国乃是赵国的盟友,但是赵国对于韩魏两国的崛起同样十分忌惮。否则的话,赵王又何必两度命令韩魏两国和大楚停战?况且在这之前,大楚和赵国之间同样有着盟友关系,只要大王愿意修好,那么赵国想来应当亦会是顺水推舟答应的。”

    楚王元沉吟了一会,咬牙道:“好,既然如此,那么春申君汝便走一趟邯郸,务必要让赵国和大楚结好!”

    黄歇正色行礼:“大王有命,臣自当竭尽全力而为之!”

 第六百七十七章 黄歇,汝是把寡人当傻子吗?(第二更)

    “黄歇来了?”赵丹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多少还是有几分惊讶的。

    “他一个楚国令尹,不好好的操持他的国政,跑来当什么纵横家?”

    对于赵丹的疑问,众位赵国大臣倒还真就是回答不出来。

    赵丹想了想,开口问道:“他去见过楚国太子了吗?”

    “回大王,还没有。”说话的人是郑朱。

    赵丹敲了敲桌子,缓缓说道:“那就让他去见见他那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楚国太子好了。”

    说实话,对于这个傻啦吧唧的就给人摆了一道的楚国太子,赵丹的心中其实是没有多少好感的。

    如果赵恒是这么蠢的话,那么赵丹可能就要考虑换一个太子了。

    作为国君,最忌讳的就是被人利用,另外一个忌讳的则是亲自下场,这位楚国太子两样都占了,实在是让赵丹不看好他未来继承楚国大位之后的前景。

    不过一个昏庸的楚国国君显然对赵国来说不是什么坏事,所以赵丹自然也就没有点醒这个蠢货太子的必要。

    大家都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在这种事情上搞什么君子风度那就是对赵国前途和赵国子民性命的不负责。

    之所以让黄歇先去见见那位楚国太子,只是赵丹想要知道黄歇究竟是不是一个蠢货而已。

    从结果来看,黄歇似乎并不是很蠢。

    因为根据胡衣卫的汇报,黄歇走出楚国太子被禁足的地方之时,脸上的表情显然很不愉快。

    与此同时引发赵丹注意的,还有黄歇身边的另外一个名字。

    “李园?没想到这个家伙也跟来了。”赵丹看着手中的这份情报沉默半晌,然后对着面前的毛遂说道:“这个李园,汝一定得好好的盯住他。”

    看着毛遂有些不解的眼神,赵丹破例的解释了一句:“如果寡人所料不差,这个家伙以后会害死黄歇的。”

    毛水在听完了赵丹所说的话之后,立刻就决定将原本对于黄歇的那些监视力度也同样用在了这个名叫李园的人身上。

    一个能够害死一国令尹的人,那当然是应该值得关注一些。

    至于李园到底会不会害死黄歇,这个问题就不是毛遂所应该思考的范围了。

    赵丹并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跟毛遂提起这个将来会害死黄歇的家伙之时,黄歇正好就在跟这个名叫李园的家伙商量着事情。

    “李园,汝说说为何赵王不肯见吾,反而让吾先去见了太子?”

    黄歇的脸上透着几分担心。

    这一趟任务对于黄歇来说是一次双刃剑,如果能够成功的话,那么黄歇不用说自然是大功一件;但要是失败的话,那就是凭空又给政敌们多出一个攻讦的借口了。

    所以黄歇对于这个任务还是非常上心的,这才特地将李园这个能够为自己出出主意的家伙带来邯郸。

    李园想了一想,对着黄歇说道:“春申君,或许这是因为赵王对太子之前的所作所为不太满意吧。”

    黄歇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太子在华夏学宫会做出来的事情,吾也是有所耳闻。虽然说的确是鲁莽了一些,容易被人利用了一些,但不管怎么说,太子出发点毕竟是为了大楚,其心可嘉。”

    李园有些不解的看了黄歇一眼,然后开口说道:“若是如此的话,那么之前春申君前去面见太子的时候,为何会满脸怒容?”

    黄歇叹了一口气,道:“如果将来有一天这样的太子成为了楚王,汝真的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情吗?”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黄歇显得非常的无奈。

    李园闻言就是一惊,半晌之后同样也叹了一口气。

    无论是黄歇也好,李园也罢,很显然都并不是很看好这位楚国太子。

    但李园很快就又动了另外一个心思。

    要知道李园的妹妹可是也生了一个儿子,说起来也是楚王元正儿八经的儿子。

    虽然李园的小外甥比起这位太子来说无论是年龄还是身份都并不占有优势,但如果得到了黄歇的支持,那么整个事情或许就都完全不一样了。

    一想到这里,李园的眼中就多了几分莫名的神色。

    在见完了楚国太子的第三天,赵丹终于召见了黄歇。

    “外臣见过大王!”黄歇恭恭敬敬的朝着赵丹行礼。

    赵丹点了点头,似笑非笑的对着黄歇说道:“春申君这些日子以来似乎都很忙啊。”

    根据胡衣卫的汇报,这位春申君这段日子可是一点都没有闲着,每天都四处去拜访赵国的各个大臣,显然是希望能够从这些大臣们那里得到一些承诺或者帮助。

    黄歇微微一笑,答道:“大王,臣既然受吾王所托,自然是要忠于吾王之事。”

    很显然,对于这位多少已经有了几分被逼上梁山之意的楚国令尹来说,什么脸皮现在其实已经是不太重要的,事情办好才是真的。

    赵丹想了想,笑道:“既然如此,那么不知道楚王托付给春申君的,究竟又是何事呢?”

    黄歇脸色一整,说道:“吾王希望能够和大王联手,一共攻伐魏国。”

    赵丹一听这话忍不住就笑了起来,道:“春申君,汝难道不知道魏国乃是寡人的盟友吗?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