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王-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好一会之后,已经跪的有些双腿发麻的吕不韦抬起头,发现自己的四周全部都是其他人五体投地的身躯,就连在台阶上宫门外的那些秦国宫廷侍卫们也同样都不例外。
吕不韦眼睛一转,蹑手蹑脚的往前爬了几步,轻轻的碰了碰面前的秦国相伴芈宸。
芈宸毫无反应。
吕不韦干脆直接伸出手,轻轻的戳了一下芈宸的肩膀:“阳泉君,阳泉君?”
芈宸的身躯终于动了一下,带着几分愤怒的声音传入了吕不韦的耳中:“汝不好好跪着,究竟有何事?”
芈宸的心情非常的不好。
要知道秦王柱和芈宸之间的关系那可是非常好的,而且还有着一层外戚的身份在,只要秦王柱活着一天,芈宸的荣华富贵就绝对是非常有保证的。
但是现在秦王柱死了。
在失去了这个最大靠山之后,芈宸的心中就非常的不淡定了。
没错,诚然接下来要继位的这位太子异人同样是芈宸姐姐的儿子,但这个儿子一来不是亲生的,二来也和芈宸没有多少的感情,等到他上位之后,谁又能够保证芈宸日后的荣华富贵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芈宸说话的时候要是能够有好心情那才奇怪了。
吕不韦倒也不着恼,而是轻轻的对着芈宸说道:“阳泉君,大功便在眼前,难道阳泉君打算就此错过不成?”
“大功?”芈宸犹豫了一下,再说话的时候显然就没有那么生气了:“甚么大功?”
吕不韦轻轻的说道:“如今大王已经殡天,太子便在此地,这拥立首功难道阳泉君打算让别人夺去不成?”
芈宸身体一震,这才恍然大悟,赶忙手脚并用,爬到了跪在最前方、正在大声哭号的太子异人面前,开始了劝慰。
“太子殿下,如今大王已经殡天,为了秦国大业还请太子殿下速速节哀,召集诸臣稳定国体才是啊。”
芈宸的声音虽然不高,但是已经足够让跪在地上的太子异人和其他几名秦国重臣们听到了。
吕不韦几乎就是立刻接腔道:“正是,还请太子节哀顺变!”
片刻之后,几名秦国重臣簇拥着太子异人,急匆匆的走进了大殿之中。
大殿之中的哭号之声慢慢的变小了。
又过了片刻,吕不韦手持兵符急匆匆的走了出来,对着闻讯赶到的秦国禁卫军将军喝道:“汝立刻调集所有兵马,将宫城统统封锁,所有宫门外的大臣们集合起来到偏殿候命!还有,此地所有的宫人侍卫和宮医统统羁押起来!”
一场国君去世之后必然会随之产生的权力过度开始紧张有序的展开了。
除此之外,一场杀戮也在悄然进行。
在亲手用剑刃刺入了那名已经肿成猪头的女官胸口之后,吕不韦看着这名直到死前那一刻都觉得吕不韦是来带她离开的可怜女官,轻轻的在这名女官的耳边说了一句话。
“下辈子,莫信男人。”
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飞猛进的李牧(第三更)
义渠胜有点疑惑。
“李牧,你不是准备逃回义渠国吗,怎么现在又回来了?”
李牧没好气的瞪了义渠胜一眼:“吾甚么时候打算逃回义渠了?简直是一派胡言!还有,汝的义渠国现在可都还没有建立呢!”
义渠胜嘿嘿一笑,对着李牧说道:“自从见到你之后,我就相信义渠国的建立绝对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不要你你我我的,是汝和吾!”
义渠胜耸了耸肩膀,道:“你不要用你们华夏人的那一套来约束我。”
“那汝也不应该用赵语如此怪声怪气的说话!”
两人的吵架并没有不欢而散,因为义渠胜仍旧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
只要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好奇的时候,这两个人之间就很难发生冷战。
所以说想要追一个女孩子其实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只要让这个女孩子对你能够产生好奇心就行了。
无论她是对你的相貌、内心、气质、才华还是金钱或者老爹产生好奇心都可以,都没问题。
当然了,男人之间的好奇就比较不一样了,至少义渠胜并没有想和李牧搞什么断袖之癖,义渠胜只是希望能够和李牧成为朋友,很好很好的那种朋友。
如果能在这个好朋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成为君臣的话那就更好不过了,义渠国相邦的位置可是随时随地都为李牧而留啊。
至于李牧一直都不喜欢给自己面子这件事情,义渠胜其实并没有太当一回事。
草原上的民族和中原人是不一样的,在草原之中只要你拥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不但不用向大王行礼,大王反而还会对你毕恭毕敬,就比如说那些负责和上天沟通的巫师,很多时候说的话比大王还要更加的管用。
于是义渠胜又再一次的开口了:“李牧,这般进进退退当真有意义吗?”
这已经是李牧率领着赵国骑兵们从栎阳城撤退的第四天了。
在这四天之中,李牧率领着两万赵国骑兵们和秦国的大军在关中平原之中抓起了迷藏。
凭借着骑兵相对于主要由步兵构成的秦国大军所胜出的机动性,李牧一直将双方之间的距离保持在一天的路程之中,从来没有让秦国人靠近过,也没有将这个距离拉得太远。
在追逐了整整三天之后,王龁似乎也已经意识到了这样是根本不可能追上李牧的,于是放弃了追逐行动,开始扎营。
而李牧在得知秦军扎营休息之后,就作出了一个让包括义渠胜在内的大部分人都意外无比的决定。
李牧居然率领着两万多骑兵再度掉头回返,朝着秦国大军的方向而来。
“你不会真的觉得就凭这两万骑兵,我们就可以打败王龁的八万大军吧?”义渠胜看向李牧的目光就好像看着一个傻子。
虽然说李牧的确是一个聪明人,但是聪明人偶尔犯傻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不是吗?这个世界上总不可能有人一辈子一件蠢事都不做的。
李牧没好气的瞪了义渠胜一眼,知道这个家伙完全就是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性格,如果不告诉他原因的话那么就一定会对自己穷追猛打问到底为止。
于是李牧咳嗽一声,对着义渠胜说道:“兵家先辈有言,骑兵在面对大量步兵之时,硬碰硬乃是最为愚蠢之做法,所以吾自然是不会这么做的。吾此次所要做的,正是贯彻这兵家先辈的十六字真言。”
“十六字真言?”义渠胜一听就立刻肃然起敬。
没听到这是“真言”吗?
这种相当于真理一般的东西,那对于任何一名想要在战场之上有所作为的统帅来说,都绝对是无比宝贵的东西啊。
义渠胜喉结上下十分艰难的滚动了一下,吞了吞口水,脸上谄媚的笑容犹如向日葵盛开一般灿烂:“那个,李牧啊,我觉得我们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嘛,你看你是不是……”
李牧哼了一声,用占据智商高地的眼神斜斜的藐视了义渠胜一眼,这才正了正脸色,用极其严肃的口吻开口说道:“汝且听好了,这十六字真言便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义渠胜同样也是十分认真的将这十六个字默念了好几遍,直到确认自己已经完全不可能再忘记之后才开口对着李牧问道:“这是哪位兵家大能所言?”
李牧想起了那份来自邯郸的书籍和密信,对着义渠胜十分严肃的摇了摇头:“不可言。”
“布柯岩?”义渠胜皱起了眉头,却想不起来这到底是那位大能的名字。
而且布柯岩这名字,怎么听起来有一股胡人的感觉?
但义渠胜马上就将心中的这些异样心思给抛掉了,管他什么中原人还是胡人,只要是兵家大能说的话,那准没错!
义渠胜在心中暗自琢磨了一会,突然恍然大悟:“所以在之前的几天里你所做的就是‘敌进我退’,而现在你打算要做的就是——”
李牧接口道:“现在要做的当然便是敌驻我扰了。”
“接下来就会变成敌疲我打?”
“正是,最后自然便是敌退我追了。”
义渠胜一拍大腿:“有道理,实在是太有道理了。但是啊李牧,我说真的你别生气,这十六字真言真的有用吗?”
李牧重重的哼了一声,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恼怒:“汝这家伙,竟然怀疑兵家大能之言?”
义渠胜干笑几声,讪讪的闭上了嘴巴。
李牧摇了摇头:“朽木不可雕也!”
这几年来,李牧的指挥艺术可以说是突飞猛进,从之前一名还算是合格的骑兵军官跃升到现在举世公认的骑兵将领第一人。
这里面固然李牧自身的天赋和聪敏的头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但也有一点是必须要提一下的,那就是由赵丹命人从邯郸宫城之中送来的三篇兵法。
孙子兵法的两篇自然不用说,作为一代兵法大家,这两篇兵法对于李牧指挥水平的提升完全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
但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篇名为《现代篇》的兵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现代篇之中,记载了李牧闻所未闻的许多东西。
比如说“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
又比如说“大范围纵深穿插,集合优势兵力歼敌一路。”
还比如说刚刚李牧告知给义渠胜的十六字真言。
如果说是指挥能力的提升,那么孙子兵法两篇无疑是居功至伟。但是论到对李牧指挥艺术的启发,这个现代篇兵法就是独一无二了。
用一个形象一点的比喻就是,孙子兵法两篇让李牧的功力迅猛提升至巅峰,摸到了某个境界的桎梏。
而现代篇兵法则对陷入桎梏之中的李牧起到了极大的启发作用,让李牧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完全突破了这个桎梏,悟出了全新的、专属于李牧自己的东西。
在突破了这一层桎梏之后,李牧自认为在这整个天下之中论起指挥来说已经没有任何人是自己的对手了。
就连白起和廉颇这样举世闻名的名将也不行!
但是作为一个军人,作为一名肩负着大王重任和希望的领兵大将,单纯的吹牛逼显然不是李牧所想要去做的事情。
李牧现在要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将自己的才能完全的发挥出来,让这整个华夏世界都知道这么一点——
吾,李牧,天下无敌!
……
“砰!”在秦军的帅帐之中,王龁一掌狠狠的拍在了桌案上,脸上带着愤怒的神情:“这李牧竟然去而复返?简直猖狂!好啊,吾倒要会一会这个李牧,看看这李牧究竟有多少本事!”
在王龁的面前,几十名秦国将官列队肃立。
王龁站了起来,对着这些秦国将官们沉声道:“诸位,吾知道汝等心中对吾未必服气,但是对吾的任命乃是大王所发布,如今武安君率领大军作战在前,关中唯有吾等这么一支军队,吾等乃是所有关中子民的希望。所以若是有任何人胆敢阳奉阴违的话,那么就不要怪吾军法处置了!”
“喏!”整齐无比的话音响彻整座大帐。
“很好。”王龁十分满意的看了面前的这些秦军将领,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么便让吾等点兵出发,好好的和这李牧大战一番,让赵国人也知晓一下老秦人的厉害!”
刚刚才扎好没有几个时辰的秦国营地再一次的变得热闹了起来,无数休息了不到半天时间的秦国士兵们再度出发,雄赳赳气昂昂的朝着赵军的方向而去,准备给李牧和那些该死的赵国人一个好看。
两个时辰后。
王龁脸色黑如锅底,听着面前斥候的回报。
“将军,赵国人似乎发现了吾军的动向,再次转头向北逃去了!”
不仅仅是王龁,就连王龁周围的所有秦国将领也愣住了。
特么的,这个李牧不是才刚刚回头向南准备摆出一副和秦军决战的态势吗?怎么我们秦国人刚刚准备迎战,你李牧就一下子怂了呢?
王龁狠狠的吐了一口唾沫,看了一眼差不多已经是黄昏时分的天色,咬牙切齿的说道:“传令下去,全军扎营!”
第二天早晨。
“将军,李牧又率领赵军南下了!”
“拔营,出发!”
第二天下午。
“将军,李牧又往北跑了!”
“……”
第三天早晨。
“将军,李牧又南下了!”
“……派四万人马先行出发!”
第三天下午。
“将军,前锋人马和李牧发生交战,损失两千人!”
“李牧战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