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王-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面其实只有非常简单的一句话。
“郑安平五日前已率领安邑城军民悉数降赵!”
足足过了半晌之后,范睢才终于从这种震惊之中摆脱了出来,咬牙切齿的怒吼一声。
“郑安平,无耻叛徒!”
在阅读这份急报之前,范睢的心中当然是有着心理准备的。
但是那个时候范睢觉得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就是安邑被赵国人给攻克了。
然而范睢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封密报的结果竟然比他所想象的最坏结果还要糟糕上几分!
要知道安邑城之中,可是足足有着二十万秦国士兵啊!
就算是郡兵,但那也是秦国的青壮不是?
这岂不是等于一战下来,秦国就直接损失了二十万青壮?
这损失也太大了吧!!!
不仅如此,既然在五天之前郑安平就已经投降了,那么这五天时间已经足够廉颇率领着三晋联军横扫整个河东郡了。
换句话说,如今的河东郡怕是已经完全落入三晋联军的手中了。
河东郡,没了!
一想到这里,范睢的心中就是一片冰冷。
完了。
全完了。
事到如今,即便范睢再如何不愿意去相信,也必须要承认这么一个事实。
在长平之战后,秦国再一次的在这次河东郡之战中一败涂地。
一败涂地啊!
范睢呆呆的站在那里,整个人动也不动,好像一下子就老了十岁。
在开始这次伐楚之战前,范睢的心中就已经非常清楚,这一次战争的结果很有可能就将会决定范睢这个相邦是否还能够继续干下去。
如今随着这一次战役的失败,范睢基本上已经完全凉了。
凉透了。
随着郑安平的背叛,就算王龁能够上演奇迹,先击败宛城处的三国联军,然后再北上击溃廉颇所率领的三晋联军,范睢也一样是凉透了。
因为这个率领安邑投降赵国的郑安平,根本就是范睢的人啊!
要知道当年范睢正是因为郑安平的引荐,所以才见到了还是秦国谒者的王稽,然后才被王稽带回了咸阳,引荐给了秦王稷。
王稽和郑安平,可以说是范睢一飞冲天之路上的两个恩人,贵人,因此范睢在发迹之后也同样给予了他们丰厚的回报。
可就是这么两个曾经帮助过范睢,改变了范睢命运的人,却在范睢将他们举荐为太守和将军之后纷纷背叛了秦国,投入了赵国的怀抱!
范睢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心中满是掩饰不住的苦涩和落寞。
“吾,愧对大王,愧对秦国啊!”
第三百四十六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三更)
正因为如此,以至于当两个时辰之后信使又送来了王龁的第二封急报的时候,范睢甚至连拆开这封急报的心情都没有。
范睢终究还是拆开了这封急报。
这第二封急报的内容其实非常的简单,也验证了范睢和秦王稷在之前的担心。
魏无忌的确及时的率领着三国联军赶到了宛城,同时也及时无比的拖延住了王龁所部北上回援的脚步。
虽然说王龁现在手里还有着超过二十万的兵力,但是魏无忌的手中兵力也超过了十五万,虽然数量没有王龁的多,但是把王龁给稳稳牵制住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看完了这封急报之后,范睢沉默良久。
秦王稷昏迷的时间并不算太久,仅仅过了几个时辰,在天色将近黄昏之时,秦王稷就醒了过来。
在醒过来之后醒过来,秦王稷就派人告诉了范睢这么一句话。
“立刻去求见赵王,就说寡人现在要马上跟他议和,快去!”
这个命令其实并没有出乎范睢的意料之外,但是当范睢听到这个命令的时候,心中还是不可避免的充满了苦涩。
原本以为反击的时刻终于可以到来,终于可以让这个骄傲无耻的赵王丹的承受一次失败的滋味。
但是范睢却万万没有想到,原来从巅峰跌落谷底,竟然是如此的迅速。
自从赵国开始加入这场战争,那么安邑、或者说河东就成为了一个绝对不容有失的地方。
丢掉了河东郡之后,秦国就没有了任何能够在这场战争之中继续顽抗下去的资本,只能够屈辱无比的跟赵国求和。
如果秦国在这个时候不求和的话,那么接下来廉颇所率领的二十多万三晋联军甚至很可能直接渡过黄河攻入关中,包围秦国的首都咸阳。
没有了王龁的主力部队,秦国甚至连关中都守不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次秦国的失败,和几十年前那一次匡章率领着齐魏韩三国联军攻破函谷关有些相似。
那时候由匡章所率领的大军,同样也是对于咸阳虎视眈眈,拥有着包围咸阳的能力。
但好在最终当时的齐国相邦孟尝君田文还是因为害怕韩魏趁势崛起而放弃了继续攻击秦国的打算。
在那一次失败之后差不多两代人的时间,秦国的都城咸阳终于又一次暴露在了其他国家的兵锋之下。
在那一次的失败之中,秦王稷也是不得不割地赔款,才终于让三国联军退兵。
但是这一次,站在秦王稷面前的敌人,已经不再是那位骄傲自大的齐湣王,而是变成刚刚即位不过只有几年时间的赵国国君赵丹。
正是因为当年齐湣王和孟尝君的短视,所以秦国才能够在一场大败之后迅速的恢复过来。
这一次,赵丹还会犯和齐湣王以及孟尝君一样的错误吗?
老实说,范睢的心中一点把握都没有。
但是不管怎么说,眼下最重要的当然就是要执行秦王稷吩咐的任务。
于是范睢立刻就派出了一名使者前去赵国大营求见赵丹。
使者去得快,回来的也很快。
之所以回来的这么快,是因为这名使者根本就没有见到赵丹,在赵国大营的门口就直接被轰了出来。
范睢在听到了愤愤不平的使者对赵丹蛮横无理的控诉之后,便示意这名使者退下。
当使者退下之后,范睢的脸色就变得阴沉了许多。
之所以秦王稷会如此迅速的想要派出使者和赵丹议和,那当然是有原因的。
可是从赵丹如今的表现来看,很显然赵国方面也已经知道了来自安邑的消息——甚至有可能比秦国人知道的更早。
如此一来的话,秦王稷和范睢想要利用这么一点短短的时间来打一个时间差议和,争取能够让秦国最大限度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已经完全不存在了。
范睢思索良久,最后长叹了一声站起来:“既然如此,那便由吾亲自去求见赵王罢。”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既然一个小小的使者被证明已经不够资格,那么只能由范睢这个秦国相邦亲自出马了。
很快的,范睢就率领着自己的随从们来到了赵国大营之外。
在范睢面前的是紧紧关闭着的赵国大营营门,以及大营后方那许多警惕的赵国士兵。
“前方何人,报上名来!”
范睢高声说道:“烦请通禀赵王,范睢求见!”
范睢觉得,自己亲自来访应该可以说是非常有诚意的了,赵丹应该足够满意了。
只要能够稳住赵丹,即便丢失了河东郡,整件事情仍旧有着转圜的余地。
而且在短暂的灰心丧气之后,范睢突然觉得,自己要是办好了这件事情,那么相邦职位一事也未必就不是没有转机……
范睢静静的坐在马车上,等待着面前赵国大营的开启。
但在片刻之后,范睢却得到了一个让他意外不已的回答。
“应候,大王今日身体不适,概不见客!”
听到了这个回答之后,范睢久久无语。
什么身体不适这种话,自然只不过是托辞。
赵丹又不是秦王稷,听到河东郡的战报只会笑晕过去,是万万不可能像秦王稷一样直接吐血昏迷的。
但是就算明知道是托辞,范睢也同样对此无可奈何。
人家就是不想见你,你能怎么办?
没办法啊。
谁让现在的秦国打不过赵国了呢。
就在范睢的面前,天边的太阳正在慢慢的朝着地平线落下去。
黑暗即将来临,而范睢心中的那希望的火苗,别开始慢慢的暗淡了下去。
赵丹不愿意接见范睢,这绝对是一个无比危险的信号。
这意味着赵丹至少在现在为止,都还没有要停止这场战争的打算。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秦国的都城咸阳就真的很危险,非常危险,简直就是危如累卵了。
要知道从河东攻击咸阳,可比从宛城返回咸阳要近得太多太多了。
更重要的是此刻宛城之中王龁的那二十多万秦军主力部队,还被魏无忌所率领的十几万三国联军给牢牢的拖住了。
就算王龁能够英明神武的率领着秦军的主力部队击败魏无忌的三国联军,然后再急速狐回援,在咸阳被破之前赶到。
可是到了那个时候,连番大战和赶路之后绝对是人困马乏的王龁真的就能够打得过早就已经包围了咸阳,以逸待劳的廉颇吗?
难,太难了。
毫不客气的说,秦国如今取得胜利的希望,基本上已经无限接近于零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范睢的心中突然闪过了一个人的名字。
一个范睢曾经恨不得杀之而后快的名字。
白起。
如果白起来指挥这场战争的话,或许秦国就不会落到如今这个地步了吧?
只可惜,没有如果。
范睢轻轻的摇了摇头,将脑海之中有关于白起的念头通通都驱赶了出去。
无论如何,范睢今天都必须要见到赵丹。
每晚一天,咸阳和关中就多一分危险!
于是范睢走下了马车,在众目睽睽之下来到了赵军大营面前,尝试和赵军的指挥官沟通。
然而,无论范睢如何的努力,他所做的一切都没有得到任何的回报。
赵军大营那扇巨大的营门紧紧的关闭着,没有任何要开启的迹象。
这一切让范睢身边的随从看得既愤怒又憋屈。
堂堂的秦国相邦如今竟然如此低声下气,要朝着这几名赵国大营的看门士兵赔笑说好话。
然后还被别人给无情而丝毫不给颜面的拒绝了!
如果不是范睢一力约束,加上大营处赵军士兵们一直用上弦的弓弩指着范睢身边这群人的话,一场火拼绝对是不可避免的。
太阳终于完全落山了,大地彻底的被一片黑暗给吞没,而范睢也终于放弃了继续劝说下去的打算。
但范睢并没有在放弃之后立刻离开赵军大营,而是仍然站在那里,看上去就好像一尊泥塑的雕塑一般一动也不动,完全无视了身边随从们的劝告。
在这个世界上,人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希望。
范睢觉得,或许秦国可能还真的会有希望,但是自己恐怕是真的没有什么希望。
这让范睢无比的绝望。
足足过了许久许久,范睢才挪动了身体,有些艰难的张开了嘴巴。
“回营。”
要知道秦王稷还在秦国的大营之中,等待着范睢的回报呢。
当范睢回营的时间,秦王稷立刻就召见了范睢。
躺在床上的秦王稷听到了范睢的回报之后,这位秦国的君王十分罕见的并没有发怒,而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身边的宫人服侍着喝完了最后一碗汤之后,秦王稷突然开口说道:“把寡人扶起来。”
宫人们不敢怠慢,立刻就把秦王稷给扶了起来。
秦王稷又紧接着开口了:“给寡人备好车马仪仗。”
范睢身体一震,十分惊讶的抬起了头,开口说道:“大王如今身体不适,不宜出门。”
秦王稷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范君啊范君,汝聪明一世,又为何糊涂一时?那赵丹小儿,现在正等着寡人呢!且只管备好车马仪仗,寡人现在便动身前往赵国大营,和那赵丹小儿亲自当面和谈!”
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风寒夜,凄风苦雨(第一更)
就在秦国人因为这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而手忙脚乱的时候,赵丹在干什么呢?
赵丹在喝酒。
独酌不如同醉。
所以理所当然的,两名大臣虞信和李伯就出现在了大厅的下首。
虞信举着酒爵,对着赵丹笑道:“大王此次河东功成,则赵国独霸之势定矣,未来之天下,但凡大王号令所至之处,必将无所不从也!”
看得出来,虞信很高兴。
虞信是真的很高兴,毕竟作为赵国的核心领导层之一,虞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