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替嫁以后 >

第118章

替嫁以后-第118章

小说: 替嫁以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这么一个不惊人的老妇人,胆敢对皇帝下手。

    延平郡王连忙冲上去:“祖母,此事果然与您无干吧,我就知道他们是弄错了!”

    没有人附和他,卫太妃进来时那个反应已经给了所有人答案。

    她倘若和赵中勇没有瓜葛,为什么会认得他,并且被他惊住。

    ……

    至此,方寒霄站在角落里,终于舒了口气。

    **

    里间,之前那两个太医重新进去,一直都在对皇帝进行着施救,他们很奇怪为什么于星诚荐进来的“神医”在治醒皇帝以后,出来传了遍话,再进去以后就站那不动了,其中一个见皇帝忽然咳喘加剧,在床上痛苦地颤动起来,手忙脚乱连忙试图把皇帝按住,他腾不出手,扭头厉声指使他道:“快,你来扎针,膻中穴!”

    韩王手里捏着根金针,走到床前,顿了顿,问皇帝:“我扎了?”

    他是武人,倒是知道膻中穴在哪,问题扎针的手艺他没有,扎下去是什么效果,他不能保证。

    皇帝哪有空回答他,瞪圆了眼:“——噗!”

    他喷出了一口血。

    这一口血喷出来以后,皇帝好像疼痛得好了些,他不动了,手脚虚软地瘫回了柔软的床褥上,眼神也平静下来。

    两个太医对视一眼,心都凉了——这一点都不好,是油尽灯枯之相了。

    “皇上——”太医胆战心惊,抖着嗓子。

    “叫他们都进来。”皇帝没有回应他的呼唤,只是低低说了一句。

    这个“他们”很笼统,但皇帝已是回光返照一样的气息,太医又怎么敢细问他,惶惶地应了一声,就冲出去了。

    另一个太医还杵着,皇帝无力向他挥挥手,太医呆了一下,不敢不听令,脚步虚浮地跟着倒退了出去。

    “老三,你过来。”皇帝又叫了韩王一声。

    韩王表情复杂,往床边又靠近了一步:“干嘛?”

    他与皇帝有杀子之仇,但双方又毕竟有着微弱的兄弟情分,看见仇人兼兄弟如此,他心底未必多么畅快。

    皇帝慢慢地,挣扎着,抬起了一只冰凉沾血的手,抓住了他的袖子:“先孝慈皇后,究竟有没有害朕,朕,没有空追究了,既然没有证据,就当做是没有罢——”

    韩王道:“怎么叫当做,本来就没有!”

    皇帝微弱地笑了笑,他现在知道其中有误会,但要说因此完全相信了韩王,不,他没有,他是天子,第一等尊贵,第一等孤独,第一等疑心。

    “是与不是,朕总是要下去见到先孝慈皇后了,朕,亲自去问她……”皇帝停顿了一会,好像在出神,又好像在下什么决心,终于道,“融钧没有得罪朕,朕不该将怒火发到他的头上,这一件,是朕错了,朕会补偿给你。”

    “你怎么补偿?!”韩王悲声,“你能把他活着还给我吗——!”

    石皇后、承恩公、阁臣们等在此时走了进来。

    延平郡王也想进来,但两个锦衣卫从旁看管住了他,他便只能停步于帘外,能听见皇帝的话语,但看不见皇帝。

    里间的声音响着。

    “苏阁老,拟诏。”

    “是。”

    “朕与兄弟阔别多年,思念兄弟,月前,召韩王进京相叙。”

    “朕,继大统二十五年,东宫空悬,深愧祖宗,宗藩韩王,先帝之第三子,先孝慈皇后所出,忠厚敦诚,今兄终弟及,亦合祖宗家法……”

    延平郡王脑中嗡地一声巨响,再往后皇帝还说了什么,他都听不进去了,只是软倒在了帘边。

 139、第139章

    这场国朝最高权力的交接来得突兀而平稳。

    尽管不知道皇帝什么时候下了旨意命韩王进京; 尽管不知道韩王为什么会装扮成个“神医”进京; 尽管大臣都素知皇帝与韩王不和; 过继子嗣都从没考虑过他家的——

    尽管有这许许多多的疑问,在皇帝最后拉过韩王的手,吐出一句“朕补偿与你”了; 就溘然长逝之后,众臣还是长跪举哀; 而后又向新皇行了九叩大礼。

    不管怎样,从身份的法理性上; 韩王确实无可挑剔; 而韩王平素与皇帝再不和; 总归没干出给皇帝下药的事; 又有皇帝临终遗言; 他这番承继大统,便谁也说不出什么来了。

    苏阁老去找纸笔抓紧写遗诏了,余下众人上来围拥住韩王; 询问如何安排皇帝后事及卫太妃如何定罪及此重案其余审讯等事宜; 众人看着忙碌,其实目中都遮掩不住的茫然。

    皇帝要传位延平郡王众人心中是有准备的,但计划不如变化快,转眼间; 风云又翻覆一遍,离帝位几乎只差一步的延平郡王不但出局,还背上了弑君的嫌疑; 这要证实,他的罪名比潞王都要严重得多了。

    延平郡王自己对此当然是坚不肯认。

    他逼急了甚至说道:“我就算心里想过,可真的没干!”

    卫太妃无可推卸,则认了自己的罪,但也坚持称延平郡王事前并不知情,一切都是她这个将入土的老妇人一人所为。

    大臣们原不怎么相信,但在将卫太妃阖宫宫人都投入诏狱拷打之后,证词互相印证对照,虽有约定行险扶持延平郡王上位以谋大富贵之语,但关于延平郡王切实参与涉入的痕迹,还真的没有。

    于星诚作为都察院副都御史,参与了审案,他沉吟着,还是据实而公允地向韩王道:“皇上,据臣所知,延平郡王性情偏懦怯,去年臣在扬州时,以一语便可吓得他不敢攀扯皇上。如他自己所说,弑君的念头他或许有,但论行动的魄力,他恐怕是真的迈不出这一步。”

    相比之下,卫太妃虽是女子,然而她已经那把年纪,多活两年少活两年都不那么要紧了,为了孙儿的前程,铤而走险是可能的。并且最重要的是,整桩案件里确实不需要延平郡王伸手做什么,卫太妃在后宫就可以运作完成,他只需要最后被推上位摘果子就行了。

    韩王揉了揉眉心——他要烦死了!个个,个个都来找他,这个跟他嘚啵嘚啵一堆,那个跟他嘚啵嘚啵一堆,芝麻大点的事都等着他开口做决策,他离京太久,臣子们都换了大半,他还认得的熟面孔不多了,也不知道哪个靠谱哪个不靠谱,韩王妃又还没来,连后宫一点破事都来找他,他这两日眼都没怎么合,而只要一睁眼,就有无穷的事务来找着他。

    总算现在来的于星诚算是自己人,他忿忿地向他抱怨:“这是补偿我?甩包袱给我还差不多!”

    于星诚干咳了一声,不好说话,只得当做没听见。

    “早知我不该叫镇海去甘肃,他在,我还多个帮手。”韩王想着又后悔。

    他继了位后,第一件事是叫人去甘肃迎韩王妃及儿子们来,别人去他不放心,也怕韩王妃谨慎,以为是京里的计策,不敢来,于是特命方寒霄去了。

    现在去了两天他就后悔了,他身边别的属臣倒是带了几个来,但都是跟他在甘肃一起窝了这么多年的,论忠心他信得过,但一下子到京里来,许多事总没那么快上手。

    “皇上,延平郡王的事——”

    韩王挥挥手:“算了,没证据就算了罢!叫他回封地去,以后老实点。”

    于星诚整个松了口气,他判案总凭证据说话,虽则延平郡王在这件事里脱不了干系,韩王如果硬要将他打为弑君,他也不能不奉命,但心里就难免有那么点不得劲——他知道这是有点无谓的拧劲,但没办法,他就是这样的人。

    当下这个结果传达出去,别的臣子们也都松了口气,他们未必那么在乎严谨的公道正义,但这是个良好的信号,预示着新帝不准备兴大狱,一切将尽量在平稳中过渡。

    对于绝大部分臣子们来说,不论他们原来是什么立场,这都是最好的结果了,谁也不想京城风声鹤唳,到处杀得人头滚滚。

    **

    中枢的权力在飞快变幻交接着,街面上还算清静,没出什么乱子,但睡一觉起来,就换了个皇帝,许多人心中仍是有种惊惧,不敢出门。

    只有一处,空前热闹起来。

    平江伯府。

    韩王派方寒霄去甘肃接人的时候是有臣子在场的,当时诸人的眼睛就控制不住地睁大了——什么意思?!

    韩王妃进京,就要升格成皇后,如此,去接她以及两位同样升格的小皇子们自然是件大大的美差。

    这样的美差,韩王不派文臣,不派武将,也不找勋贵,派个中途坠夭几乎不曾进入过权力圈的残废去算怎么回事?!

    要说韩王是不重视韩王妃,随手指人敷衍她,那也用不着这么快就派人去接啊。可见夫妻情分应当是甚笃的。

    这个消息慢慢流传出去,嗅觉灵敏的人赶忙就上平江伯府来了。

    越是没人知道韩王与方寒霄到底是什么时候来往上的,其中想象的空间越是大,此时再倒着往回想,于星诚荐“神医”进宫都是方寒霄一起陪着背书的,虽然他默默无言,当时能在宫里的都是顶级权臣,没人注意他,但现在想,却是越想越有意思起来。

    方老伯爷对此烦不甚烦,平江伯府还守着孝呢,不但家孝,还添了一层国孝,里外里一片缟素,亏得这些人不嫌晦气,一头热撞了来。

    他懒得应付别人的探问,索性命人将角门都闭起,一个外人都不见了。

    这所有纷扰,与莹月没有多大影响。

    方寒霄前程尽绝,只能困守家中的时候,她没有什么不足,现在长眼睛的人都看得出他将要扶摇直上,她也不觉得多么飘飘然。

    她可忙了。

    没有空飘。

    薛珍儿来找她,神情复杂地恭喜她,莹月坐在书案前,都很平静又带点敷衍地:“嗯,谢谢。”

    薛珍儿:“……”

    她没好气起来,“我谢谢你!”

    要不是方寒霄带着韩王进宫翻了盘,她一家子就全完了,现在薛鸿兴洗刷了罪名,虽然韩王应该知道他们家曾投靠延平郡王的底,以后不太可能重用他,薛鸿兴的都督职位也未必保得住,但至少,一家人总不用担心丢命了。

    莹月终于认真地看她一眼,确认她虽然口气不好,但态度并不是讽刺,就道:“不客气。”

    她话少,因为心绪还沉浸在自己的剧情里,一时没抽离出来,就显得有点呆。

    薛珍儿本就要走,看她这副样子,忍不住教训她:“你天天折腾这个干什么,有什么意思?”

    她不知道莹月具体写的什么,但知道她是个小书虫,天天钻在书堆里。

    莹月很诚实地回答她:“可有意思。”

    薛珍儿哼了一声:“我就不信你真这么傻。新皇上对大公子的信任谁都看得出来,这些天外面那些热闹你听见没有?我看,方家一门双爵指日可待了,你就一点都不动心?”

    莹月道:“哪里,这都是没谱的事儿呢。”不过她知道的内情远比薛珍儿多,方寒霄对韩王夫妇来说,有和别人都不一样的意义,他便是什么功劳都没立,凭当年于韩王丧子病痛中服侍慰藉他那一段,也够搏一场富贵了,所以她也没过分谦虚,只道,“大爷一向就很厉害,不过他有他要做的事,我也有我要做的。”

    出于莫名的心态——不是真对莹月有恶意,但总之就是想吓唬她,薛珍儿哼了一声,道:“拉倒吧,我看你是分不清轻重缓急。别说我没提醒你,大公子不是池中之物,我早就知道他有重上青云的这一天,你不好好想法子把他看牢了,折腾这些。你等着,扑上来的那些不要脸的妖精多着呢。”

    莹月道:“他不会的。”

    “那可不一定。”

    莹月眼神中微微带了瞪视:“不会。”

    薛珍儿撇嘴:“你跟我这儿厉害什么,他真给你带个妹妹回来,你能怎么样?”

    莹月顿了一下,慢吞吞地道:“我觉得,可能你比较需要担心这个。”

    薛珍儿:“……”

    毛丫头,可长进了,蔫坏!

    把薛珍儿气走之后,莹月的思路也被打断了,花了好久才重新找回了感觉,要说她完全不担心,那其实也不对,无论对方寒霄多么有信心,因爱故生怖,内心深处的一个小角落里,她也不是不警惕的,于是笔下一歪,才纳了个小妾的县太爷下乡途中,遭遇暴动的乡民,仪仗被冲撞散了,本人被掀翻到了河沟里,还挨了个乌眼青……

 140、第140章

    有人欢喜; 便有人愁。

    韩王妃还在进京的半途上; 已经有人要黯然离京了。

    延平郡王。

    莹月打听到他离京的日子; 硬着头皮,前去送别。

    她心情很纠结,有一点类似于近乡情怯的感觉; 她和惜月不算有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