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教育的拷问-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我强调我们要珍爱生命,所以我希望我们从小就要教育孩子们学会对生命的珍视和爱护。这样我们以后的社会一定会少一些残忍、少一些血色、少一些刀光剑影而多一些怜悯、多一些仁爱、多一些生命的感动和精彩。
硫酸泼熊事件
2003年1月18日,在辽宁省丹东市锦江山公园的狮笼里,两只活泼威猛的狮子相继死去。在临终前,两只狮子痛苦了好长一段时间。据事后丹东市动物检疫站出具的《动物检验报告书》上是这样写到的:“狮子肺部出血、气肿、肝脏肿大,边缘出血严重。心内膜出血,脾肿大瘀血和头颅内有出血,腹内发现氟乙酰氨剧毒化学物质,为中毒死亡。”据现场有关调查发现的情况,警方怀疑此次事件为人为投毒导致狮子最终死亡。
前段时间,当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用硫酸泼伤黑熊事件闹得满城风雨的时候,有谁会想到,在中国的西北部,有一位教师正在参与密谋一起捕杀黑熊的事件。
同样是在2003年的1月18日这一天,陕西省的《三秦都市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在这篇题为《有人竟敢杀熊卖熊掌》的文章中,披露了这起事件的经过。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起捕杀和贩卖熊掌的过程中,有一位罪犯竟然是一位为人师表的教师!
我们或许应该真的好好反思一下了:一位是中国最高学府最优秀的学子,一位是为人师表的老师,应该说他们都是有文化有知识的所谓人才。然而当他们用极其无知和野蛮的手段在谋害一个个大黑熊生命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清华大学你怎么了?中国的教育你怎么了?我们的家庭教育你怎么了?我们的社会你又怎么了?
首先我们来问一问清华大学。
在一个当下中国的最高学府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学生?因为刘海洋所犯的错误(应该说是罪过)实在是一个太低级的错误。作为一个成年人,作为一个每天在清华大学这样一个高等学府里学习的学生,刘海洋怎么会做出如此有背于“清华”这样一个高贵名声的事情!当每年全中国的孩子都在想方设法到清华去学习的时候,那么清华大学:你们的招生标准是不是仅仅视高考成绩就可以了?是不是只要符合分数线就行了而其它的东西一概不必考虑?我们不是一直再说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么?假如一个“缺德”的学生他的“智商”再高又有什么用?清华,正因为你是中国的第一,所以你是否以后在招生的过程中应该多关注一些“德”的问题?你们是否应该在培养一个高材生之前先看一看他是否是一个“德材生”?
现在我们来问一问中国的教育。
如今中国的教育,是一个以高考成败来论英雄的时代。因此衡量一个学校的优或劣是取决于该学校的升学率;而看培养一个学生是否成功,也是视其是否能考上大学为依据的。除此之外,其它的似乎都不那么重要。尽管我们这两年来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并已开始实施。但素质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究竟“道”有多深?我们的老师究竟具备多少素质来实施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这都是一个个悬而未决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假如这种总体的教育模式得不到改变的话,那么,即便是能够进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也未必是真正优秀的人。因为只有先是一个好的“人”,其次才会有好的“人才”。
此刻我们再来问一问家庭教育。
这是一个重灾区。我们似乎每一个父母都认为自己的所有作为都是在为孩子好;我们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是用一种“溺爱”而不是真正的“爱”来培育自己孩子的;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其它能力的培养几乎为零;我们几乎百分之百的父母认为给孩子的未来带来幸福的是物质而不是挫折和精神培育……因此我们就有了面对自己不挣气的孩子一筹莫展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有了像刘海洋这样在清华大学里面的“高材生”;因此我们就有了已经成为成年人的孩子离开了父母却无法生存的“行为弱智者”;因此我们就有了什么苦都吃不了的当代“皇帝”;因此我们就有了一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不堪一击的“棉花人”;因此我们就有了若不给我两千块钱就把自己父母杀了的少年“刽子手”……
最后我们来问一问社会。
今天,我们所有的孩子之所以都视进入大学而作为唯一成功的途径,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只认文凭而不看实际能力;因此我们的假文凭就遍地开花而且市场欣欣向荣;今天,我们所有的观念都在告诉大家消费就是幸福有钱消费没钱创造条件也要消费;所以我们有的家长就为了孩子的幸福不惜倾家荡产彼此攀比甚至贪污受贿一把也在所不惜;今天,陕西那些人之所以敢光天化日之下残杀黑熊而无所顾及,是因为犯罪者中有人的兄弟是警察所以我就敢杀它你能把我怎样?
面对此,我们似乎已经有些招架不住了。
需要说明的是,我之所以再一次提到刘海洋,不是因为我本人对他有任何偏见。因为实际上他只是一个牺牲者,但是我对他的母亲,对我们整个当下的教育环境却有着一种切肤之痛。在这里我希望刘海洋同学今后不要背上任何包袱,因为一种失败的教育造成了你让人深为惋惜的一次过错,但如果通过这件事能使你对生命有了一种更为深切的关怀,那么你就将会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来领悟生命。我坚信:人原本是一定爱生命的。而一个深爱生命的人一定不会残暴;同时,一个深爱生命的民族才会真正懂得和平的含义。
2003年1月23日早晨8点左右,在海南三亚大东海美丽的海滩上,一群孩子在他们的父母陪伴下,正在展开着一场围捕寄居蟹的战斗。只见孩子们大声叫嚷着并追逐着寄居蟹,而他们的父母们却在一旁予以大肆鼓励:宝宝,看,这儿有一个,来来,踩死它,踩死它。一会儿功夫,这些本来就居无定所的寄居蟹,在这些人的疯狂围剿下失去了对生命最后的执著,就在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海滩上,亡命天涯。此刻,我正躺在海边沙滩的一个躺椅上目睹着这一切的发生,原本美好的心情突然变得沉重起来。
在马来西亚,如果发生上述情况,那么这群缺乏教养的中国游客将会被罚款上千美金甚至会被驱逐出境。
在南非,如果发生上述情况,那么所有人都会对你怒目而视并把你当作野蛮人而赶走。
但在中国大陆,我们对这一切的发生却是如此的习以为常。
我们似乎缺乏一种教育,一种对生命尊重的教育;我们似乎缺乏一种教养,一种作为文明人所必须有的教养。我们似乎缺乏对作为一种动物之生命的深度了解,我们更缺乏像布莱曼这样的美国作者和秋原良平那样的日本摄影师,他们把毕生经历放在了与动物在一群,他们向我们描述了人类至今为止对动物的一种无知,他们通过对这些动物生命的深度解读向人类讲述了一个个故事,而这些故事足以让人类惭愧,也足以让我们感动和流泪。但,我们对此却几乎一无所知。
你多久没有感动过了?
1998年,有一部名谓《马语者》的电影风靡欧美。影片描述了一位名叫汤姆·布莱曼克的养马者,在他几十年的养马经历中,布莱曼克对马产生了一种深厚的感情。他对马的习性以及马的生命本质有着十分透彻地了解。而马也对这位主人更是感情笃深、俯首称臣。在布莱曼克的手中,从来就没有驯不服的马。但令人奇怪的是,所有的马在布莱曼克手中是从来就不用驯的,不管有什么问题的马,只要经过布莱曼克的调教都会变的乖巧无比。更让人惊奇的是布莱曼克从来就不用马鞭、马嚼、笼头等“刑具”,但所有经过布莱曼克都调教的马都与他亲密无间,哪怕是其他人认为驯不服的倔马,只要一到了布莱曼克手里就什么事也没了。布莱曼克与马之间有着一套旁人听不懂的语言,但这些马却能心领神会。这些马非常通人性,它们与布莱曼克一起共同享受着生命予以他们的快乐。这部影片中主人公的原型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布莱曼先生。而这部电影就是根据布莱曼先生的自传体小说而改变的。
布莱曼克先生今年三十多岁,他从小生长在一个牧场。由于他父亲脾气暴戾经常打骂他,于是他每天只能与马为伴并与马相依为命。在小布莱曼克眼里,马并不仅仅是一种动物,相反马是他的伙伴,是和他共同生活的一个知己,而马群正是他的精神家园。由于童年的不幸以及他和马长时间的相处使他相信:马和人是一样的,是不能通过暴力来驯服的。于是他就发现了很多人与马交流的方式。这种方式从而使他与马之间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很多年以后,他便成对了闻名遐迩的“马语者”。由于布莱曼克传奇而又成功的养马经历,从而使他如今已经成了一个大忙人。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布莱曼克已经到过美国30多个州办过驯马培训班,每年都要去各地念40场“马经”,并从而引发了一场全美国养马业的革命。而他的那本《马语者》的书也已经被翻译成了40多种语言,畅销于一百多个国家。
当很多人都视之为神奇而感到不可思议时,布莱曼克先生却平静地告诉我们:其实这一点都不神奇,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像我一样,成为优秀的牧马人。布莱曼强调:人要想驯好马,首先必须纠正和克服自己的错误。据说,很多人在学了布莱曼的驯马方式和“马语”之后,都能与自己的马相处的亲密无间。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必须要更正一下我在上面说的那句话,那就是“这些马都非常通人性”,实际上我认为应该纠正为“是因为人类通了马性”。因为我们或许已经习惯了以人的视角来俯视动物,但在构成生命的最基点上实际上人与动物是没多大区别的。在生命的23对染色体中,所有动物的区别其实是微乎其微的。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人类是否应该以一种动物的平等姿态来与它者共同验证生命?就像布莱曼克先生在“马语”中与马相依为命一样。
这,是我们人类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
如果说,布莱曼克与他的马让我们体会到:只要人与马之间有着良好的沟通和彼此平等的交流,那么人与马之间其实是不需要靠“驯服”来作为友好相处之前提的。这种维持了数千年之久的局面之所以被布莱曼克先生所改变,并不是因为我们今天的科学有多昌盛之缘故,而仅仅是因为人知道了如何去深度了解和体验马的感情马的精神以及马的生命本质。
如果说布莱曼克先生与他马的故事足以让我们惊奇、兴奋但并不足以让我们感动的话,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下面这篇文章吧。
2003年1月23日,《北京青年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你多久没有感动过了》的署名文章。文中讲述了一只狗,一只对人类忠诚的导盲犬,它的勤劳辛苦的一生,它的可歌可泣的一生:
“看过许许多多以动物为主角的作品,童话、寓言、卡通,甚至神话,却从没看到一本像《再见了,可鲁》这样的一平实的语言记述一只狗的一生的书。从它出生,一直到它咽下生命的最后一口气,全书用记实的手法将导盲犬可鲁一生的故事记录下来,好象给一只狗写了一部传记。
日本摄影师秋原良平先生手中的摄影机追踪着可鲁,从可鲁出生的那一刻起,直到它离世。小可鲁身上如沙鸥展翅般的十字形斑纹,像一个小孩子般打着哈欠,神情忧郁、专注忠诚的双眼,黑暗中陷入沉思的侧脸,苍苍细雨中与主人一起渐行渐远的身影,还有辞世前恋恋不舍的一(敝)……看到这些可爱的、充满深情的照片,日本著名作家石黑谦吾被深深地震撼了。他决定用语言把照片背后的每一个故事表示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可鲁,知道导盲犬的生活,于是成就了这本《再见了,可鲁》。
作为一只导盲犬,可鲁身上背负着更多的责任,这使它早早失去了撒欢的快乐,告别了放肆的嬉闹,而养成了可以出色地克制自己的欲望和感情的性格。它的一切感情的流露全在一双深不见底的眼睛里,那幽幽的一眼就可以让你知道它其实一切都了解。多么乖巧的一只小狗!出生后43天就被挑选为导盲犬;在养父母家待了八个月学会了与人相处并信赖人类;经过一年的训练成为一只合格的导盲犬;与渡边先生早息相处两年,为渡边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渡边生病后,又经过三年的等待,终于可以再一次与渡边在一起散步,却哪知这一次却成了永别。老弱的可鲁终于回到养父母的家,在无比熟悉的地方安静地走完这一生最后的一段。真诚温厚的可鲁,怎么可以承受生命中如此多的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