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位面之纨绔生涯 >

第90章

位面之纨绔生涯-第90章

小说: 位面之纨绔生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说不定哦,如果和尚道士买来做道场还是不错的。”

    “你拉倒吧,只见和尚道士收钱的,几时见过他们花钱,他们都是看到好地方,然后直接占了修庙宇的。”

    有人大声说道:“咱们知府大老爷,那可是陛下亲点的状元郎,亲口封的词仙,文曲星下凡,如此决定自然有其深意。”

    有人小声嘀咕:“有什么深意,读书读呆了而已。”

    在衙门内,售卖田地的经历司官员在接到这个通知后,都是一愣,随即小吏们纷纷议论起来。

    “咱们这位大老爷来自杭州,不会以为咱们雄州的土地也和杭州的土地一样值钱吧。”

    “我听说杭州城外的山林,那可是500钱一亩的,咱们雄州卖便宜了。”

    “哈哈,50钱一亩,你要吗。”

    “如果是一亩的话,到是可以考虑考虑,找一个风水好点的地方,以后做坟头。”

    “离城15里,你就不怕过几年你的子孙嫌麻烦不去祭拜。”

    秦观的这道命令一出,人们议论纷纷,所有人都不看好,都觉得没人会这么傻去买这些土地。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76章:大豪客

    兴安县城南,有一片占地极广的华丽宫殿,这里就是雄安郡王王府。

    整个王府占地八十亩,殿阁房舍不下百间,十分广阔。此刻,宋克正坐在客厅,脸色阴沉的听一名下人汇报。

    “王爷,小的们查明,那秦观带了一个小妾上任,以前是杭州花魁,还有十个仆人,四名男仆分别是他的书童和管家,还有那两个前日冲杀我们车队的壮汉,另外还有六个丫鬟,如今安顿在知府衙门。”

    “跟随秦观一起来上任的临安知县沈逸辰,已经于昨天离开,去临安上任了。”

    “秦观到了雄州城后,昨天转了衙门各部,银库、粮仓和难民营,今天早上就颁布了售卖土地的公告。”

    听完这些,宋克露出一丝狰狞的笑容:“想卖土地换钱来解决眼前的问题吗,呵呵,你吩咐下去,凡是与我郡王府有生意往来的商家都通知道,就说谁要是敢买地,就是与我郡王府为敌。”

    下人退出去后,宋克眯着眼喃喃道:“敢和我作对,秦观,我要玩死你。”

    一则消息在雄州传播,而且越传越广,无人不知。

    “什么,秦知府在上任的路上,和雄安郡王怼上了,后来竟然动手了。”

    “秦知府竟然将郡王的马车打到沟里,郡王险些受伤。”

    “我的天哦,雄安郡王在咱们雄州可是无人敢惹,这下状元郎的知府位子怕是不好坐了。”

    “郡王府已经递出话来,谁敢买地就是和他为敌,郡王府坐地几十年,生意遍布雄州,那些士绅大商人哪个愿意得罪他。”

    “这次秦知府怕是有难了。”

    这些消息自然也传到秦观耳中,秦观听到这些消息后,只是淡淡一笑。

    经历司门前可谓门可罗雀,平日里或许还有一两个人前来办理业务,有了宋克的话,所有人为了避嫌,连经历司的门口都不敢过,更别提买地了。

    雄州府衙贴出售卖土地公告,一连两天过去,却一分土地都没有卖出去。

    有典吏叹道:“唉,知府大人一上任就得罪了郡王府,以后怕是在这雄州寸步难行了。”

    “是啊,之前还想着,如果有人来买地,欠着我们的工钱或许就有了着落,这下算是完了。”

    徐通判听到这些消息后,眉头紧皱,在他看来,秦观的这个计划本来就不靠谱,现在又有郡王府为难,这下更不可能了。

    徐清找到秦观,说道:“大人,有一件事情向您汇报,雄州城的粮食价格又涨了。”

    “哦,现在多少钱。”秦观问道。

    “现在是每石一千六百三十钱。”徐清道。

    秦观皱眉,粮食价格是百价之基。

    粮食作为人维持生命的必需品,也是流通最广泛的商品,其价格于社会生活关系极大,影响着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农业与手工业、商业。

    尤其是在灾荒年间,粮价不仅对人民群众而言关乎生死,对官府而言,如果百姓买不起粮食而挨饿,就会引发变乱,所以官府对粮价同样十分重视。

    秦观问道:“我记得杭州的粮价是6、700钱一石,大原城的粮价是一千钱一石,怎么雄州的粮价却如此高。”

    南方产粮,粮食价格低一些,大原城算是边省,产量少,价格高一些也正常,可是雄州距离大原城不过二百里,怎么价格会差了这么多。

    “雄州的粮商,大多是郡王府的人。而且,雄州其他商品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抬价。”徐清道。

    徐清一句话道尽其中关键。

    秦观眯起眼睛,看来这雄安郡王开始在暗中出招了。

    徐清看看秦观不说话,有些焦急的说道:“大人,已经过去两天,却没有卖出去一分地,我们不能尽期望于卖地,我看还是要想办法向省府求援啊,如果真的等到雄州粮食用尽,那会出大乱子的。”

    秦观淡淡一笑:“再等一天,如果明日还没有效果,我就去省府求助。”

    徐清叹了一口气,离开了知府衙门。

    就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秦观的行为,甚至很多人等着看笑话的时候,一个车队从官道上驶来,缓缓进入雄州城。

    没有任何停留,车队直接来到经历司衙门前。

    一个富态的中年人走下马车,四周瞅了瞅,带着两个仆人走进衙门。

    富态中年人走进经历司正堂,一名小吏看到来人,随口问道:“你有何事。”

    中年人面含淡淡微笑道:“我来买地。”

    只是轻轻的一句话,却吸引了正堂内所有人的目光,人们都看向这人,那名小吏用有些不敢置信的语气说道:“这位先生真的是来买地的。”

    “当然。”中年人淡淡道。

    “不知道你要买多少土地。”小吏问道。

    “有多少,买多少。”

    这一句话,震惊了在场所有人。

    经历司典吏眼睛瞪大,等反应过来立刻站起来,对着小吏喊道:“赶紧招呼客人,沏茶。”

    转头看向中年人,笑脸相迎,请中年人坐下后问道:“还不知道怎么称呼,是做什么生意的。”

    中年人道:“鄙人姓梅,梅友仁,是做珠宝生意的。”

    “珠宝生意,好啊,大生意,刚刚梅老板说想要买下所有土地,可是真的。”典吏问道。

    “自然是真的,土地可以安身立命,传承后代子孙,有这么好的机会,梅某自然不愿意放过。”梅友仁道。

    “我们这次售卖的地可不少,雄州城内一千多亩,城外秀珑山那里足足是六十万亩,总价八万多贯钱呢。”典吏怕对方不知道情况,说道。

    “这些我自然知道,不过几万贯而已,只不过是我两个月的盈余。”

    真是有钱人啊,这次来了一个豪客,典吏笑的像朵花。

    典吏殷勤道:“那梅先生是否要看看地,丈量一下,去看一看秀珑山。”

    梅先生摇头道:“不必,之前我自己已经去看过了。”

    典吏高兴,省事了,继续问道:“那不知道何时交易,又如何结算。”

    “自然是越快越好,现金结算。”梅先生很大气的说道。

    典吏都有点不敢置信,这么一大笔生意,就这么痛快的做成了。

    经历司所有人都动了起来,有人撰写交易文书,典吏带着人出来,看到车上那一箱箱的银子和铜钱,都乐疯了。

    交易完成,梅友仁拿到地契文书,典吏说已经通知通判大人,通判大人应该马上会赶来,可梅先生却推说还有急事,下次再去拜访通判大人,直接告辞离开。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77章:我有钱了有钱了

    车队出了雄州城。

    马车上,那两个体格健硕的仆人转过头,对着梅先生说道:“把地契拿来吧。”

    梅先生不敢怠慢,赶紧将怀里的木匣掏出来递过去。

    其中一个健硕仆人接过木匣,打开地契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又拿出另一份文书,让梅友仁签字按手印,两份文书放在一起,放回木匣揣入怀里。

    壮汉道:“这次做得不错,这件事情要完全保密,以后任何人问起,都不能说漏嘴,说好的酬劳50贯就放在车里,大原城你就不要待了,去其他地方吧。”

    中年人笑笑道:“我本就是个江湖人,自然知道规矩,拿了酬劳就会将嘴巴闭紧,有了这笔钱,我正好去江南转一转,总好过这边塞苦寒之地。”

    徐通判急匆匆赶到经历司,却没有看到那位买地的富商,经历司典吏笑着对徐清道:“大人,真的没想到,这一下工夫就全都卖出了,对方都没有还价,真金白银,整整八万零七百贯啊。”

    徐清一惊,进到屋里,就看到厅内摆放整齐的一溜大箱子,白银箱子四个,铜钱箱子十来口,现在都敞开盖子,明晃晃的亮在那里。

    徐清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此刻他的心情是激动的,因为有了这些钱,雄州就可以救助那些灾民,可以将今年挨过去,不至于出现乱子,可以购买粮食,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

    “点算清楚了?”徐清有些激动的问道。

    “都点算清楚了,一文不少。”典吏道。

    “好,将这些银钱入库,严格看管起来,绝对不能出现纰漏,我这就去给知府大人汇报这个喜讯。”

    徐清来到知府衙门,见到秦观,脸上还带着兴奋之色,说道:“大人,真没想到,那些地竟然都卖出去了,今日来了一个豪客,一口气将所有出售土地都给买了,整整八万多贯,这下可是解决了雄州的困局。”

    秦观听后淡淡一笑:“这是好事,现在我们有钱做事了,既然你过来了,那我们就商议一下这笔钱应该怎么用吧。”

    徐清见秦观并没有多兴奋,心中微微有些诧异,不过听秦观这么说,开口说道:“不知道大人有什么想法。”

    秦观道:“我确实有一些想法,我觉的这些难民,直接发给他们钱财粮食回乡,未必是个好方法,既然朝廷有兴修道路河渠和招募厢军的法子,我们就沿用之。”

    “我的想法是,从这些流民中挑选一批年轻男子列入厢军,剩下的壮年男子,可以充作劳力,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的,收入自然可以养活家属,如果确实是老弱妇孺的,我们在进行救济,你看这样可好。”

    徐清想了想道:“大人的法子可行。”

    发钱给那些难民,确实不是什么好方法,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如官府直接管理。

    而且现在的厢军,都是一些老兵,可以说几乎没什么战斗力,战时最多做一些辅助,搬运一下粮草而已,不如借机招募一批青壮。

    以前不招募,是因为养不起,现在有钱了什么都好办。

    “大人,这样一来,我们现在急需大批粮食,不能在让人们喝稀粥了,而且还要准备一些房子,安置那些人。”徐清道。

    “自然可以,不过现在雄州的粮价太高了,你去和那些粮商谈谈,如果能够降价,和大原城价格相仿,我们大量购入一批。”

    徐清很快去了,傍晚时分又返回来,脸上满是怒色。

    “大人,那些粮商全都是一**商,吃人不吐骨头,死死咬住价格不松口,嘴里还叫着现在的价格都低了,就算是我们买价格也不降,真是一群混蛋。”

    秦观眯起眼睛,看来这雄安郡王在这雄州还真是有实力,操控粮价,知府衙门找上门那些粮商都敢不给面子。

    秦观冷笑:“我们距离大原城不过200里,大不了自己派人去大原城买,就这些小把戏还能难住我们。”

    “对,我们去大原城买粮。”徐清也气呼呼的说道。

    雄州的粮食,如果以现在的模式发放,还能坚持半个月,这段时间足够在大原城买来粮食了。

    第二天一早,雄州购粮车队出发,浩浩荡荡足有百辆大车,两名雄州典吏负责购粮,同时派出雄州厢军游击将军胡元发,从厢军中挑选出百人,负责压运和护卫工作。

    想想不放心,秦观又让熊大熊二两兄弟跟随。

    在雄州的购粮还算顺利,虽然雄安郡王在雄州一手遮天,可他影响不到大原城,几天之后,购粮车队开始回返。

    官道上,百辆大车装着满满的粮食,足足四千石粮食,足够三万难民吃半个月的,是吃饱那种。

    而且这还只是救急用的粮食,雄州现在有钱,已经和大原城粮商订购了大批粮食,到时候由粮商陆续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