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之纨绔生涯-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朝恩小心翼翼的说道。
自从回到御书房,皇帝就靠在软塌上,默默思索这件事情,晚膳也不吃,李朝恩已经通报了三次。
这时皇帝终于开口了。
“朝恩,你说这秦观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李朝恩一愣,整理了一下语言,说道:“陛下,如今外间多传颂秦观之大名,秦观已经成为我赵国百姓心目中的军神,老百姓都说,我大赵百年终于出了这样一个人物,以后只要有秦观这个镇国大将军在,辽国人怕是再也不敢攻打我大赵国,我大赵从此以后无忧矣。”
“这位秦大人身上,却确实存在诸多奇异之事,从一个纨绔子到一年时间连连中第考中状元,从以前的毫无文彩到诗词闻名天下,很多人传言,这秦大人怕是开了七巧玲珑心了。”
“还有杭州柳家万亩山林一夜腐朽,辽国战场秦观一怒百里草原变沙漠,甚至他未婚妻韩玉卿被辽国将领用枪捅穿了胸膛,这件事情很多人亲眼看到,可韩玉卿却奇迹般的活了过来,这世间有几个人听说过,被捅穿胸膛还能活的。”
“。。。。。。”
到最后,李朝恩也没有给秦观一个评论,只是说了一些事实而已,其实这些事实皇帝也都知道。
皇帝吃了一些清淡的食物,吩咐道:“今晚住在书房,任何人不得打扰。”
“是,陛下。”
皇帝走到锦榻上,再次侧躺下去,眼睛却看向挂在墙上的一幅字,这幅字是他亲手写的,他特意命人裱糊好挂在墙上,不是自恋自己的书法,而是看上面的那首诗。
《将军令。男儿行》。
秦观还叫他杀人歌。
皇帝并不喜欢这首词,他觉得秦观写得不如他之前的诗词优美,可是读起来,却让人有一种热血喷张的感觉,这也是他叫人挂起来的原因。
“看破千年仁义名,但使今生逞雄风,美名不爱爱恶名,杀人百万心不惩。”
皇帝喃喃了这么一句,随即再次陷入沉思。
翌日,一则消息震惊了所有人。
皇帝下旨,收韩玉卿为女,赐宋姓,封韩玉卿惠德公主,而且这不是名义公主,是要加入皇家宗室属籍的,也就是说,以后韩玉卿就是正儿八经的大赵国公主了,皇家血脉。
旨意最后还特意说明,韩玉卿与秦观的婚约不变。
重点是后面,赐易州和代州为惠德公主封地。
所有人都低估了皇帝的魄力。
昨日文德殿上,皇帝询问重臣的意见,皇帝也只是作为参考而已,而皇帝却考虑的更多更远。
包括秦观以后会如何,燕云十六州如何,赵国与辽国以后要如何。
而且,皇帝心中还有其他想法!
消息很快传回辽国中京。
秦观拿着密信也有些发呆,赵国皇帝不仅同意了婚事,还将韩玉卿收做女儿赐公主头衔,连还没收回去的两个州也赐给了她做封地。
看着旁边呆愣愣的韩玉卿,秦观偷着亲了她一口,将韩玉卿惊醒,韩玉卿傻傻的看着秦观说道:“相公,我这就成了公主了。”
“对,你以后就是公主了,高不高兴。”
“当然高兴。”
那咱们来庆祝一下吧,说着抱住韩玉卿就亲了下去,触碰到温热的嘴唇,韩玉卿也热情的回应了秦观。
两人虽然没有真的肌肤之亲,不过这些男女之间的小亲热还是有的。
“不过,陛下的信中说了,还是要让我做大夫人,辽国怕是不会答应吧。”韩玉卿道。
秦观呵呵笑道:“没想到,在这里,两个皇帝又斗上了。”
确实,
赵国皇帝收韩玉卿做女儿的意思,就是为了抬高韩玉卿的出身,然后将没有收回来的易州和代州赐给她。
韩玉卿的这个封地不同于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如果拿回来,就谁的也不是了,算是秦观自己的地盘,而易州、代州却依旧是赵国土地,朝廷也会派官员治理,她只不过享有食邑而已。
几日后,和谈终于完成,就剩下两国使节签字,此次和谈就可以尘埃落定了。
可是有一件事情却阻断了签字的进程。
两国皇帝互不相让,都想让自己的女儿做正妻,为了这个,不知道飞死了多少信鸽。
来来回回竟然又耽搁半个月。
最终,两人都考不住了,最后协商,秦观同时娶两国公主,不分大小不分前后,同时完婚一起入洞房,以后生的孩子都是嫡子,这才将这件事情平息下去。
就这样,秦观成了赵辽两国的双驸马。
大厅内,赵国和辽国双方官员坐定,左丞相耶律隆运,赵国礼部尚书陆晟,在盟约上签字,盖上特质大印,双方互换盟约。
从这一刻起,中京盟约正式生效。
之前双方已经商议好了撤兵的事宜,这也是最耗费时间的一部分谈判内容,因为双方都怕对方下黑手,所以处处提防着。
最后双方约定,一步步后撤,最后一起撤出两国边境。
原本还想着和二皇子告别的,可惜他和七公主已经被辽皇招回上京城了,多可爱的人啊,将燕云十六州拱手送到自己手里。
接到金陵城传信,辽国大军北院大军耶律重信已经开拔,撤出了滁州,与南院大军萧楚材汇合在一起。
秦观按照约定,带着四万北路军撤出中京城。
看着北路军真的走了,很多辽国人欢欣鼓舞,终于活过来了,整日在刀口下数着日子过的日子可真难熬。
可有些人却热泪盈眶,中京城的那些家族,一个个都损失惨重,可以说秦观将整个中京城刮地三尺,带着几百车的财货走了。
两边不停后撤,最终,辽国军队于十几天后,撤到了代州,算是撤到了原来的国境线以内,为了避免对方黑自己,秦观选择依旧走的古北口一线,直接回南京析津府,这样他可以直接入住析津府,先将燕云十六州拿到手。
而南北院的三十多万大军,走代州大同一线,双方相隔八百里,避免被对方偷袭。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279章:接收燕云十六州
北路军再次抵达南京析津府。
辽国留守赵延寿带着拼凑出来的官员队伍出城迎接,看到马上的秦观,赵延寿感觉自己的两条腿又开始发麻。
这个魔王又回来了。
秦观这一路的战绩他可是知道的,他也已经接到了辽国的命令,将燕云十六州转交秦观,尽量将辽国人转移到长城内。
秦观离开中京大定府的时候,已经与辽国商议好关于燕云十六州的事情,秦观现在接收,等到了秋天,就去辽国迎娶七公主。
左丞相耶律隆运问他为何要选在秋天。
秦观笑着答道:“我秦家小门小户,公主嫁过去怕是要受委屈的,想必辽皇陛下肯定会给公主准备丰厚的嫁妆,至于选秋天,是因为秋天的牛羊最肥啊。”
气的耶律隆运胡子直抖,指着秦观大骂,“你抢了牲畜几十万头,还不够吗”。
至于以后燕云十六州的首府,自然是选在南京析津府了,秦观看到是赵延寿这个老熟人,笑着说到:“赵留守,你可曾接到辽皇的命令啊。”
赵延寿立刻道:“是的,大将军,已经接到了,以后燕云十六州,包括南京析津府都归大帅所有,人口户籍、土地账册、各种文书我已经整理好了,就等大帅来接收。”
秦观满意的点点头,看来辽国人没有耍什么花样,说道:“回头我会让人和你做交接,至于细节问题,你和他们汇报就好。”
随即策马打头进入南京析津府。
以后这里就是他的地盘了。
唯一可惜的是,辽国坚决不肯将长城交给秦观。
谁驻守长城谁就拥有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辽国也不愿意将自己的后门暴露在别人的枪下。
最后没有办法,秦观只能放弃,先拿到燕云十六州再说,至于说辽国人攻打过来,估计五年甚至十年之内他们都够呛,这一次大战,辽国也是元气大伤,需要休养生息。
而五年十年后的燕云十六州,秦观相信到那个时候辽国也打不过来了,没准还可以直接灭了他辽国呢。
翌日,秦观颁布命令,南京析津府更名,改为燕京城,燕云十六州的辽人、渤海人、溪人全部迁入长城以北,如果有汉人愿意过去也不强留,但是辽国却不能强制他们过去。
燕京大帅府内,秦观宴请陆晟、冯仑等一众和谈官员,举杯说道:“诸位,明日你们就要回返金陵城,我在这里预祝各位一路顺风顺水。”
“我已经接到陛下命令,我要留在燕京城驻扎一段时间,做好交接事宜,总要将这里掌控在手,不让辽人再有反悔的机会,等这边的事情处理好,我们再在金陵饮酒。”
陆晟、冯仑等人共同举杯,陆晟很诚恳的说道:“大学士,如果不是您,我等怎么可能如此顺利的从辽国人手中谋得这么多利益,赵国必将铭记大学士的功绩。”
秦观笑道:“陆尚书、冯枢密使,真是不好意思,你们来时四十多人,回去只有聊聊几人,让你们成了光杆司令。”
冯仑笑道:“如果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我等就是光着屁股回去又如何。”
众人皆是大笑。
接收燕云十六州可不是一件小事,其中牵扯到的内容非常多,诸事繁杂,需要有专门的人手来处理这些政务。
说实话,秦观手里没人,所以他给赵国皇帝去密信,希望和谈团的人能够留下来帮助接收燕云十六州,最后皇帝回复,陆晟、冯仑等几个重要官员回京,给秦观留下了三十多人。
派来参与和谈的人没有庸手,可以说都是各个部门的精英能吏,各方面的人才都有,是秦观最需要的政务官,有这些人在,治理一省之地绰绰有余了。
而且这样一来,也能让很多人宽心。
所有人共同举杯,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
第二天送走和谈使节团,秦观再次进入工作状态。
接收户籍、人口、土地、安抚民心、修缮之前因为战争破损的城墙等等,秦观将一件件事情安排下去,等这些事情都安排好人手之后,秦观又忙起了另一件大事。
他叫来韩玉卿和四大家将,说道:“现在刚刚入夏,却也是种植的好时节,我不想错过,我准备在涿州选一处地方,开始种植那些高产作物。”
几人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如果这些东西真如秦观所说,可以产出上千斤甚至几千斤,那可就是神物了,他们也都想见一见神物是什么样子。
“少爷,您就吩咐吧。”熊大道。
秦观道:“熊大,从明日起,你带一万兵马,亲自驻扎在涿州,在周围找合适的地方,划出一片最少千亩的耕地,以后那里就是禁区,闲杂人等不得随意出入,严密保护起来。”
“好的少爷,方圆二十里闯入者死。”
秦观摇摇手,“没必要那么紧张,只不过别叫人给咱祸害了就好。”
“玉卿,明日你去寻找一百个侍弄庄稼活的好手,以后这些人要集中管理,专门种植这批作物。”
“知道了,相公。”
“熊二坐镇燕京,薛牧、潘良,你们两个带队,配合文官处理地方政务,接收燕云十六州的所有城镇,清理辽国人,这件事情非常庞杂,你们要用心办事。”
三人齐齐应命。
各种事情都在有序进行,三天之后,熊大派人来汇报,一切都准备好了,秦观带人赶往涿州。
熊大指着前面成片的土地,对秦观说道:“少爷,这里就是挑选的地方,让那些农人看过了,都是好地,已经命人精细的翻过,你看如何。”
秦观其实并不懂农事,不过看着眼前这一片修整平齐的土地,还有整整齐齐的田垄,觉得非常赏心悦目。
旁边有一条河流过,水量充足,可以保证这片地不会缺水,这算是北方最好的土地了。
“就这里吧,一会儿让那些农人都集合起来,我有话要说。”秦观道。
“好的少爷。”
所有农人集合,这些人都是方圆百里种地最好的农民,一开始他们一个个都战战兢兢的,后来知道是叫他们来种地,才稍稍放下心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280章:原来当兵也可以发财啊
从燕京城出来的时候,秦观已经将空间里存放的农作物种子放出来,真的不多,只用一辆大车就可以拉过来。
这点种子根本就不足以种满一千亩地,秦观是觉得,反正这里地广人稀,先多弄一些地,如果成功了,以后可以直接铺散开,大面积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