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个星球-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才是真正的未来。”
说到这。
柳元凯心里有种造化弄人的感觉。
他其实不是程序员,所谓的代码,他一行都不会敲,编程那块他是个纯粹的外行。
但《虚拟头盔》项目还是交给了他负责,公司的凌总更是三顾茅庐,开出极高待遇,把他挖了过来。
这不是因为他身上有着什么光环,而是因为他是全球最顶级的人脑研究专家。
而项目组中,像他一样的人脑专家,人数比程序员还多,且程序员完全听从他们的调度,属于“打杂”的角色。
毕竟《虚拟头盔》关联的是人脑,人脑又是极其复杂与玄奥的,也只有他们这些人脑专家,才略微理解的了那些脑波的含义,破译的了部分奥秘,进而开发出可用的虚拟头盔。
交给程序员或硬件工程师干,只怕马上抓瞎。
故而严格意义上,《虚拟头盔》是属于人脑医学的产物,而非单纯的数码产品。
可想而知,跟提供不了痛觉、触觉、嗅觉、味觉体验的vr产品相比,这种《虚拟头盔》,简直是魔法般的神物。
而且还能通过意念操作角色,体验虚拟世界。脚下不必踩着万向跑步机,手里不必拿着个操作手柄,无需摇头晃脑。
那种体验更好、更方便,已经不言而喻。
“对了,老柳,幻梦1代的生产成本大概是多少?”想到一个事情,陈今问道。
“呃,大概10万一台,它里面用到了很多高纯度的稀土金属,用于提高脑波的检测灵敏度。”
“如果大批量生产呢?成本能降到多少?”
柳元凯摇头:“降不了多少,至少七八万以上,稀土金属的用量无法减少,否则真实度会降到50%以下,意念操控也不精准……”
凌俊东皱着眉摇头道:“七八万一台,这个价格,承担的起的用户不多啊,难道只能给有钱人使用?”
“放心,会有办法降低成本。”
陈今并不担心:“再过五年,它的成本可降低到3万左右;再过十年,它的成功不会超过1万。”
众人都看向了他,脸上都带着疑惑。
稀土元素在地球的储量很小,开采、提炼的成本都很高,虚拟头盔又必须用到稀土元素,老板何来的底气,有把握把成本降到1/3、1/10?
难道是有什么新材料或新技术,可以减少稀土元素的用量?
柳元凯还是摇头,稀土单质的效果绝对是最好的,没有任何材料能够取代。
陈今却神秘一笑,微微抬头,目光越过室内的天花板,心思放到了那深邃的外太空中。
第357章 太空采矿业
陈今的目光盯上了太空采矿业。(全本小说网,https://。)
地球的资源终究是有限的,尤其是那些稀缺的矿产资源,走向枯竭用不了几年时间。
有些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只有几万吨、几十万吨,比黄金还要稀少。
比如一种名叫铼的金属,全球探明储量仅有2500吨,但是可用作工业催化剂,用于飞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的制造,价值非常高。
至于稀土资源,20x8年全球可开采量大约为5000万吨,其中z国地区的储量剩余不足1000万吨,最多只能再开采十年。
加上仓库里储备的稀土金属,只够使用20年。
也就是20年后,z国大陆范围内,将没有稀土金属可用,只能百分之百依赖进口。
如果没有找到新的来源,稀土的价格必然上涨。
而陈今想到了很好的解决办法。
那便是太空采矿。
“未来的一千年内第一个万亿(刀)富翁,可能会诞生于太空采矿行业。国高盛集团给出的预言。
“开采一颗直径50米的小行星,或可获利5000亿刀。”——有私营企业估计道。
m国最权威的nasa机构已确定:仅仅在以地球为中心方圆5000万公里的范围内,大约存在着15000多颗大小不一的小行星,这些小行星中大多都富含铁,镍,铜,金,银等多种金属元素,甚至有小行星其金属元素含量远高于地球。
如果以庸俗的金钱来衡量这些小行星,那么几乎每颗小行星都会价值上百亿刀。
此外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聚集了大约50万颗以上的小行星。
距离地球只有36万公里的月球,也可看作一个巨大的、拥有无数矿产“资源星”。
在地球上可能会遇到的资源匮乏问题,一旦走向太空,顿时不足为了虑。
陈今打算进军太空采矿业。
而且他觉得时机已基本成熟了,太空采矿开始有利可图了。
因为他手头有别人所没有的两项优势。
“最近‘能源研究中心’那边,成功研制出了‘高能2号’电池,能量密度在高能1号的基础上提升了2。6倍,达到了惊人的4000wh/kg,是汽油能量密度的三分之一。”
“而电池一般具有90%以上的能量利用效率,高能2号电池实际可与汽油相当。”
“用高能2号电池作为采矿飞船的能源,再搭载太阳能发电帆板与高比冲的霍尔发动机……这样的采矿飞船,在太空中几乎具有无限航行的能力……少量的推力介质,则从小行星上补充。”
“另外还有个别人没有的优势就是:我知道那些值钱的小行星在那,月球上的高价值富矿,我已提前知晓。”
“比如月球的某个矿点,埋藏着超过5000万吨的露天稀土矿,品位很高,极易开采。”
要知道海尔法星球这边,月球上的矿产被开采了上百年,不少价值巨大的小行星轨道信息,就保存在女娲的数据库中。
地球这边则还未有任何机构知晓。
提前知晓了宝藏的具体地点,要赚钱还不是如探囊取物般简单?
所以说进军太空采矿业,对其他公司或许时机还不成熟,但对星海科技而言,机会已经到了。
不过陈今还是打算找国家合作,共同谋划太空矿产。
因为即便以当前的可重复廉价发射技术,航天发射成本依然在2万元/公斤以上。
假设发射总重达1万吨的采矿设备,仅发射成本就需要2000多亿。
后期设备的运转、通讯系统的搭建、维修服务、太空冶炼、天地往返运输……方方面面都要付出成本。
以星海科技一己之力,有些难以承担,成本偏高。
找国家合作,借助国家的发射/测控设施为自己服务,分摊部分的成本,加快开采效率,陈今估计:大概三年后,第一批太空矿产,就会被货运飞船运回地球了。
故而这件事被陈今安排了下去,让凌俊东找到了航空航天局,提出了合作申请。
“好!可以合作,我们强强联手,彻底解决资源问题。”航天局很快给予了积极的答复。
不过在大量的廉价太空矿物抵达地球之前,星海科技的“幻梦1代”虚拟头盔,生产成本估计依然高居不下,很难得到大范围的推广……10万一台的价格,承担得起的用户不多。
但幻梦1代并不是推向民用市场的产品。
陈今也不打算将其公开发售。
幻梦1代最多生产个几百台,给《100%科学实验室》的高级玩家用……这款游戏的推出有六年了,比陈今预计的要快的多,全球范围内,竟有112位各领域的顶级科学家,升级到了sss级实验室,摸索到了最前沿的科技,导致不少技术资料无法提现,因为领先地球太多。
还有几位科学家的玩家积分,接近了升级为“至高实验室”的程度。
只要升级到了至高等级,游戏玩法将发生改变,“幻梦1代”虚拟头盔将发放到他们手中,设立在月球基地的“至高实验室”,科学的最终殿堂,就会为他们敞开,他们就可以为海尔法星球的科技发展,做出他们的贡献。
陈今也十分期待着,有玩家可以进入那个殿堂。
……
这天晚上。
虚拟世界中。
人工智能爱丽丝汇报了一个情况:
“主人,《100%科学实验室》里积分排名第一、只剩2000积分就能进入至高实验室的玩家,已连续两周没有上线了,他以前可是每天都登陆游戏的。”
“你是说那个创造了弦理论和m理论的爱德华·威登,他怎么不上线了?”
爱德华·威登是当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是科学界公认的顶级大牛,斯坦福大学做过论文引用统计,h指数最高的就是他,大名鼎鼎的霍金也只排第24位。
《100%科学实验室》里积分排名第一的,也是此人。
“我猜可能是身体原因,这位玩家今年88岁了,常年受糖尿病与高血压的困扰,他会不会是身体出了点问题?”爱丽丝道。
陈今心里一个咯噔,这么顶级的大牛,距离至高实验室只有半步之遥,若是出了意外。
“爱丽丝,你打开全球监控系统,搜一下爱德华在那里,看看他的近况。”
“好的,主……”
爱丽丝突然顿了下,道:“不用了主人,爱德华他上线了。”
“哦,上线了?”陈今松了口气。
“他又给系统精力发了条信息,主人。”
“什么信息?”
“他说抱歉,无法继续在真理之路上探索了,他全身器官衰竭,生命最多剩下七天。”
“啊~”
陈今吃了一惊。
第358章 知名科学家神秘失踪
器官衰竭。全本小说网,HTTPS://。m;
这等于是无药可救了。
因为这不是癌症,也不是其他绝症,而是人体寿命走到终点的特征。
如同计算机程序执行到了最后一般。
基本躺入了死神的怀抱,神仙都救不回来。
但这怎么能行?
“这么顶级的科学家,88岁就挂了,是不是走的太快了?”
好吧,陈今不得不承认,88岁绝对算是高寿了,在平均寿命很高的科学家群体中,这个寿命不算拖后腿了。
问题是冒出一位顶级科学家的概率很低,培养成本很高,每一个都属于凤毛麟角的存在。
比如爱因斯坦,大概是百年才能出现一位的科学天才。
这位爱德华·威登,则至少是三十年一遇的天才。
后面想要冒出级别相当或更顶级的科学家,只能在漫长的时光中搜集与等待。
毕竟天才,永远是极度稀缺产品。
尤其在科学领域,科技的跨越式进步,往往指望天才的一己之力,然后带着整个科学界飞。
“爱丽丝,有没有办法拯救爱德华·威登,延长他的寿命?”
陈今问道,他觉得应该给顶级科学家更长一些的寿命,甚至自然条件下活100岁,对他们而言都显得短暂。
科学之门的门槛是很高的,基础教育阶段要20年、精通一门学科要20年,有充足精力进行深入探索约为20年……这就来到了60多岁。
剩下的蹉跎岁月,大多是啃以前的老本,无力取得大的突破。
不过天才就是天才,借助《100%科学实验室》的强大运算力,爱德华·威登通过尝试各种各样的思路,在数学领域,一举攻破了纯数学领域最重要的难题——黎曼猜想。
这给他带来了1000万的游戏积分,也轰动了整个科学界。
他下一个打算攻克的难题,是物理学领域的终极难题——大一统公式,并且摸到了一点边。
如果给他足够时间的话,大一统公式不是没有可能被他推导出来。
所以这样的顶级科学家,死了就实在太可惜了。
“主人,以他这样的身体状况,要治疗非常麻烦,得给他更换人造心脏、肾脏、肝脏以及人造肺,注射延寿药剂,而且手术非常复杂,必须把他带到商海这边的星海医院,才方便进行操作。”爱丽丝说道。
“你的意思是可以救?”
“是的,但必须抓紧时间,把他带到z国来。”
“这没问题。”
……
第二天。
m国,马里兰州的某所医院。
重症监护室内。
一位戴着呼吸机的老者,半坐在病床上,面容消瘦,骨瘦如柴,身体异常的虚弱。
他面前摆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皱眉沉思,偶尔抬起手指,艰难地敲击键盘,目光注视着屏幕中那宛若天书的数学公式,在思考着一个问题。
病房内的家属,有的面露悲伤,有的低头抹泪,气氛十分的伤感。
这时病房外的走廊,传来一阵骚动。
一行人走到了病房门口,敲门想要进入探望。
老者的儿子乔治面带不快地打开门说道:“请不要打扰我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