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科技翻译家 >

第84章

科技翻译家-第84章

小说: 科技翻译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视频中用延时摄影的方式展现了沪市被雾霾笼罩,到逐渐清除雾霾的全过程。用这种强烈对比的方式,可以很直观的展现出这个仪器在清除雾霾方面的强大效果。

    在场的记者都很失望,有的还小声交流。觉得来这个新闻发布会有些亏。采访不到有价值的信息。

    他们话音刚落,液晶屏幕上沪市清除雾霾完成,这个延时摄影还没有结束,直接跳转到几天后的场景。

    大家可以看到视频中的天气是大家在常识中认为的非雾霾天,经过前几天的雾霾清除后,能见度至少在一千米以上。

    工作人员带着仪器来到东方明珠塔的上方。只看到他们在塔顶启动这个仪器。

    随着时间缓缓过去,视频中的延时摄影开始加快。只看到突然一个临界点来临,比平常稍小规模的黑雨依然落下。

    在没有黑雨落下后,仪器停止工作。视频中突然一分为二,出现两幅对比图。

    刚才见面的影像,大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但这两幅图在一起展现效果十分强烈。

    第一张就是大家熟悉的普通城市,第二张可以明显看到天空十分清晰,远处的大楼都不再模糊,有种在森林中的清新感。

    随着视频播放完成,在场的媒体瞪大眼睛,观看着仪器的神奇表现。有人突然反应过来,热烈地鼓起掌声。随后现场的掌声此起彼伏的响起。

    “大家请安静一下。”魏涛看到这种情况,他立刻平息场上的喧闹。

    看到众人安静下来后,他继续说道:“这个仪器清除雾霾的功能你们都已经了解,大部分城市在没形成雾霾时,也有许多污染。这个仪器都能清除。

    现在请我们公司的李浩董事长,介绍一下仪器的其他功能。”

    摄像师手中的摄像机都对准了坐在主席台上的李浩。

    李浩第一次面对这么多媒体采访,他稳稳心神,先开一句玩笑。

    “你们以为仪器只有这么简单的功能吗?它不只是能清除雾霾净化空气,单一的功能和我们公司的实力不相符。”

    他随后淡定的说道:“大家还记得是4月1号沪市一连串错误天气预报吗?”

    听到李浩这么说,在场的众位记者都集中精神。他们敏锐的感觉,仿佛这里有一条大新闻。

    要知道现在的天气预报报道常规天气,准确率在90%以上。而前几天沪市集中错误的报导了一连串天气情况。被网友称之为过愚人节的气象台。

    李浩继续说道:“这就是我们这个仪器除了清除雾霾之外,最大的功能,那就是人工降水功能。

    它不止能给缺水的地方进行来人工降水。还能在大气环流符合条件下,把多余的水汽引导到其他地方。

    比如说如果长江水位高涨,它中上游还持续下暴雨。我们就可以用这个仪器进行引导,把在长江中上游的水汽,引导到邻近的地方,减少长江流域的降水。”

    李浩说着的同时,液晶屏幕上播放一个动画。

    动画模拟长江洪水期。最开始展现的是长江上游的气象云图,还有仪器的布局。

    动画演示向大家诉说,可以通过科学的布局后,在某些时刻减少长江中上游的降水。达到控制洪水的作用。

    台下的记者面露惊喜,有专门负责发送快讯的记者。立刻把这条新闻发送出去。

    同时这个新闻发布会,被多家媒体和网络平台进行直播。

    有网友看到这个仪器的功能,他们通过直播的弹幕抒发着自己的看法。

    网友小兔叽:“真是太神奇了,这种奇妙的仪器一定要在我们城市部署,想想在半夜的时候开启仪器,经过一晚上的清理之后,早上享受热带雨林一般的清新空气,这是多美妙的体验。”

    网友红烧狮子头:“这真是太神奇了,本以为这个仪器只能清除雾霾,却没想到竟然公布了出乎意料的功能。

    它还有人工降水功能,甚至能在局部范围内控制气象。减弱一定区域内的降雨量。本来听过美利坚就在研制气象武器,这个仪器提高功率后,妥妥的就是气象武器。”

    网友小叶柴胡:“强烈支持国家防总在长江流域部署这项仪器,每年长江中上游下暴雨,我们住在下游的都提心吊胆。就怕大水漫堤,现在有这种仪器我们放心多了。”

    网友桂花猫:“烦死这种仪器了,城市中想要部署这种仪器,必须要给我们补助。我就在沪市,他们测试的时候,我可遭了几天罪。

    每天窗户上都一层泥点子,车子要放在外面,上班都要去洗车。我宁可吸着雾霾,也不想让这种仪器进入城市。”

    目光转回到发布会现场,魏涛继续说道:“刚才李董事长已经介绍这个仪器的基本性能,下面有请我们公司总裁周云笙女士,宣布这个仪器的生产和销售情况。”

    周云笙接过话筒,微笑着面对记者,她对这个场景一点也不打怵,平淡的说道:“这个仪器的学名是高频脉冲电子束发生器,它的商品名是清瓷气象仪。

    我想大家也不想听气象仪在工信部的批号,它们的各项认证。我就说一下气象仪的生产和销售情况。”

    她语气平和,很稳健地说道:“这个气象仪定价10万元每台,使用寿命20年以上,我们公司提供五年免费保修。购买一年内,非人为损坏,公司提供自由换货服务。七天不满意,无条件退货。

    由于现在正式厂房没有完工,每天只能生产50台左右,如果想要购买,请在官网上预订。”

    周云笙说完就坐下。看着消化这则消息的媒体。

    魏涛看着他对面的媒体,直接向他们说道:“下面是记者提问时间,有需要提问的记者,请举手示意。

    我会随机选择记者提出问题,请大家保持一下现场的纪律,每个人都有机会提问。”

    随着魏涛的话音刚落,现场的记者团立刻踊跃举手。他们有的早已打好腹稿,有的根据发布会情况随机进行提问。

 第157章 记者的刁难

    众位来到这里的记者,他们终于等到记者采访环节。

    每个人心中都有问题要问,他们踊跃的举手示意。

    魏涛看着提问的记者,他说是随机选择。但不可能真的随机选择,开始的提问机会肯定要留给主流媒体。

    他把第一个采访机会交给央视记者。也是为了回报央视对公司的宣传作用。

    魏涛很自如的说道:“请第一排穿红衣服的那个女记者提问。”

    央视记者拿起话筒问道:“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请问李浩董事长。你认为清瓷气象仪销售之后,他会对国内气象有什么影响。”

    李浩感觉央视记者提出的问题真刁钻,这种全面性的问题,他真不好回答。

    有的事他无法预计,有的事真不能说。就比如他不能说这个仪器是气象武器的简化版。他也只能说一些大众基本都能猜到,浅显的东西。

    李浩看似很认真,一板一眼的答道:“这个仪器有几个显而易见的影响。第一个影响就是让城市变得更适于居住。雾霾消除之后,呼吸系统的疾病也会减少。在城市中的人们也不担心雾霾天气影响出行。

    第二个影响就是人能更好的干预气象。仪器具有一定区域内水汽调度的功能。

    它会根据大气环流,让人们大范围的控制云层移动。

    我们公司把这个仪器命名为气象仪,就是为了让它有朝一日真的能达到控制气象的作用。”

    央视记者不太满意李浩的回答,她还想继续提问。

    魏涛看到这种情况,他急忙说道:“请您不要再提问,现场记者每人只能提出一个问题,请您留给其他人一些机会。”

    央视记者郁闷的退回去。魏涛又选择环球时报的记者。

    “请第一排,最右边戴眼镜的那个记者提问。”

    环球时报的记者看向周云笙问道:“周云笙总裁您好,我想问一下气象仪的销售。国内是否任何人都可以购买。要是有人报复社会,在大城市进行人工降雨怎么办。

    气象仪允许向外国出售吗?你们公司有什么办法防止它流失到国外。”

    环球时报的记者非常机灵,一口气问了好几个问题。一副我都问了,你就要回答的表情。

    周云笙心里想说mmp,这些记者的问题也太刁钻。这个问题他回答不好,会很影响他们公司的发展。

    她想了想,直接答复道:“在国内想使用这个仪器。必须由气象部门颁发的许可证。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出售给政府的相关部门。

    我们售卖仪器时会验证许可证,其他的事情就需要有关部门管理。

    气象仪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出口申请。由于这是新产品,国家正在审核中。

    我们的气象仪采用局域网联系,没有远程控制功能。在这里提醒消费者一句,就是由于某些意外情况丢失,也无法帮助找回。

    至于有人偷偷带它出国,这是海关缉私部门的任务。我们公司只是生产企业,无法控制它的流通。”

    周云笙回答的很得体,只说清瓷科技能做到的方面。

    魏涛看向提问的记者,他准备在接受一个国内记者的采访后,就转向国际的记者。公司也需要在国际上提升知名度。

    他直接选中记者:“第二排中间黄衣服的那位记者,请你来提问。”

    那位记者文质彬彬地站起来,先自我介绍道:“大家好,我是旧京报的记者。

    我想问李浩董事长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仪器设备发明者没有来发布会。请问李浩先生是和胡庸教授出现间隙了吗?”

    李浩听着这个记者的提问,他就直皱眉。他根本不认识一个叫胡庸的教授。

    魏涛给他发了一则消息,在网上有一个野鸡大学的教授胡庸,说是这个气象仪是他研发,却被清瓷科技夺取了成果。

    李浩最烦这种先预设立场,之后用他的语言引导你回答的方式。

    随后一想是南方系媒体,他就恍然大悟。作为资本控制的媒体,他们的本职工作就是想搞个大新闻,无节操可言。

    李浩语气不善地回道:“你的专业性很差,不知道提问之前先要做基本调查。我可以明确告诉你,这个仪器是由我主导研发。

    你们单位是有多看不上我们公司,才会派你来参访。”

    旧京报记者指着李浩说道:“请你正式回答我的问题,不要转移话题,我有法律赋予揭露真相的权利。”

    “你有采访的权利,我们也有不接待你采访的自由。”李浩看着旁边的高达吩咐道,“把这位记者请出去。”

    在高达的指导下,公司的保安直接架起他和随行的摄像师,直接把他们请出清瓷科技。

    魏涛看到这种情况,他淡淡的说道:“请各位记者提问时,引以为鉴。有想故意搞事的人,想想你们能否承担得起后果。”

    魏涛一点不担心,赶走记者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凭借他的经验,只要自身没有问题。企业根本不用害怕媒体记者。

    他们是民营企业,还是有核心技术的民营企业。根本就不怕这些公信力不足的媒体,不出现原则性错误。这些媒体记者根本撼动不了他们公司。

    他入职时就和李浩说过这种情况。每个公司都只能尽量维护好媒体的关系。由于利益冲突不可能每个媒体都对公司进行夸赞。

    他记得那时李浩很不在意,只交代他不出现全社会抵制的情况就好。

    魏涛选取了外国记者,回答问题。

    一个东亚面孔的女记者提问道:“我是日苯nhk电视台的记者,经过我在世界各个专利局查询。发现你们这个高频脉冲电子束发生器,任何一项技术成果都没有注册专利。

    请问你们为什么不注册专利,不怕其他公司仿制吗?还有就是造成这么大范围的气象,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我看到你们的仪器没有外接电源,请问是怎么造成这个结果。”

    李浩看到是nhk电视台的记者,他准备平静的回复。

    他对这个电视台印象还不错,在日苯社会整体右转的情况下,他们还对二战进行反思,特别是播放731部队的纪录片。这对于日苯电视台需要下很大的决心。

    李浩笑着说道:“大家都知道可口可乐的配方是没有申请专利,我们公司也有信心,再未来几十年内没有人能破解我们的技术。”

    听到李浩这么说,众位记者都沉默起来。

    专利就是保护技术在一段时间内的独享权。过了这个期限别人就可以使用。

    每个企业都想永远享有技术。但他们都是实力不到,研究的技术很快就被别人破解,只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