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科技翻译家 >

第241章

科技翻译家-第241章

小说: 科技翻译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浩没有参与他们的庆功,而是直接离开。

    他也没有赶回科研大楼,现在天色已晚,自己该回家了。

    李浩乘坐他提前招呼过来的智能电动汽车返回家里。

    他回到家里时,发现周云笙已经睡着。

    李浩就没有打扰,让机器人给自己做了一顿饭。教了一会儿小狗贝贝识字就去休息。

    16日一早,李浩就和周云笙来到公司。

    他们在路上,对智能工业集团成立细节已经达成共识。

    周云笙来到公司后,就开始启动这个计划。

    她先要剥离整合属于原先公司的制造业,再重新规划智能工业集团的组织结构。

    李浩坐在老板椅上,看似很悠闲的休息。

    他其实把心神沉入到科技图书馆中。通过人工智能程序,搜索他需要的科技。

    现在可以随时使用科技图书馆,又有人工智能程序提供搜索引擎。选取科技更加方便。

    李浩很快听到敲门声,他退出科技图书馆。打开办公室的房门。

    这肯定不是周云笙回来,也不是来找周云笙汇报工作的公司高层。

    只要高管汇报工作,在云智能平台上会标注他们的大概位置。

    能这个时间来,应该是有人找他汇报工作。

    不知道是科研大楼方面的人,还是宇宙探索集团的人。

    李浩看到有一个人,手中拿着文件夹向他到办公室走来。

    他都不用看这个人的面貌,就知道一定是宇宙探索集团总经理马一鸣到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办公习惯,也许是以前职业生涯留下来的习惯。

    马一鸣每次汇报工作时,除了在云智能平台上填好电子文档备份。他都要拿一份纸质文档过来。

    李浩直接邀请马一鸣坐在他对面,向他询问道:“马经理,你是有什么工作向我汇报。”

    马一鸣立刻汇报道:“李总,我觉得应该改变公司在航天领域的发展战略。

    特别是太空运输手段,不能在以航天飞机为主。要建立新的太空运输通道。”

    “现在航天飞机是最简单的运输工具,马经理说说你的看法。为什么要否定它?”李浩认真的询问道。

    马一鸣把他手中的文件夹递给李浩。

    他诉说着自己认为的原因:“李总,我不是在否定航天飞机的贡献。

    通过这次向月球运输物质的体验。我就发现航天飞机有很大的缺点。

    那就是它的载重量太低,每次使用的成本也太高。

    特别是燃料成本,离子发动机需要的水和二氧化碳。

    都是用特殊的工艺制作成的离子燃料。

    它虽然比化学原料便宜,但频繁使用的成本代价也很高昂。再加上维护保养成本。

    除了重复使用,载货量相对较大,这些优点。它和运载火箭也没有太大的代差。

    李总你说过要让航天事业快速发展。

    航天飞机每次使用都需要消耗数百万元的费用,在现阶段公司还能承受。

    等以后频繁出入太空,这个价格实在是太过昂贵。

    特别是有的物质,本身价值很低。使用航天飞机运输后,运输费用远远超出它的本身价值。”

    “现阶段没有办法,根本找不到廉价的运输手段。”李浩摆摆手说道。

    马一鸣指着办公桌上的文件,他恭敬地说道:“李总,我与公司工程师们详细讨论。形成了两个太空运输的方案。

    分别是太空电梯计划和质量加速器计划。

    通盘考虑我国的资金能力和技术标准。这两个计划只能执行一个,质量加速器制造难度更高。”

    李浩先阅读太空电梯计划,简单的看了一下这个计划的内容。

    上面解说的很详实,要不是他看过外星文明的科普。一定会选择这个计划。

    “太空电梯计划不予考虑。”李浩严辞的拒绝道。

    马一鸣愣了愣神,他不解地说道:“李总,你怎么直接拒绝了?

    我们公司一致认为,太空电梯计划更简单。

    同步轨道高3。6万公里,百倍于国际空间站高度,三倍于地球直径。

    我们采用特制的缆绳,一米只需要十千克。算上配重和施工设备,总重量只有40万吨重。

    要建造太空电梯,最大的困难就是把载荷发射到太空。

    有航天飞机,可以轻易地完成这个工作。

    建造太空电梯遇到的技术困难,我们通过各种手段都已经克服。

    来自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以及太阳风阵阵的压力将会使电缆摇晃。

    缺乏弯曲抵抗力是太空电梯以前最大的危机。

    我们通过双向动平衡补偿系统,已经解决这个问题。

    困扰太空卫星运行的另一大杀手是太空垃圾。

    它逐步被航天飞机清理干净,已经不会影响到太空电梯的运行。

    我们准备向全世界开放太空电梯,它又有一定的自卫能力。

    通过各方努力之后,也不会受到世界主要国家的武器攻击。

    建造太空电梯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案。李总,可不能因为您的喜好随意否定。”

    李浩看到马一鸣侃侃而谈的样子,最后又有些焦急的神色。

    知道马一鸣提出了这两个方案,一定是他已经准备好太空电梯计划,质量加速器计划还没准备完全。

    李浩摆摆手说道:“不要说它的好处。

    我只问一点,太空电梯,往返电离层的过程中。

    多次高强度的切割电离层,你知道会产生什么后果吗?”

    李浩看到马一鸣呆立在当场,知道他都没有考虑这个情况。

    他直接说道:“这会产生巨大的电流,就是不影响太空电梯内的任何物品。

    也会改变高空中的大气含量,特别是对臭氧。这种方法比氟利昂等化合物还要危险。

    它短时间内就会消耗掉大气层内的臭氧,造成大气臭氧层空洞。引发极大的生态灾难。”

    李浩只说了马一鸣可以明白的原因。

    这个原因是危害性最低的一种后果。

    最大的后果是长时间使用后,改变了大气的电磁场结构。

    如果突然遇到宇宙中的高能粒子袭击。很可能会突破大气层的防御。

    外星文明的科普资料上记载,有一个非常擅长作死的文明。他们就采用了这个方案。

    当遇到宇宙中的天灾时,直接失去防护性,导致文明灭亡。

    据外星文明记载,大部分的初始文明都诞生在含有大气层的星球上。

    就是因为在宇宙时间尺度下,不时会有各种天灾发生。

    有的文明诞生时间太短,没有体验到这些天灾的可怕。但不代表它不存在。

    没有大气层保护的星球,很难诞生出文明存在的痕迹。

    就是由于这些星球,不定期遇到各种各样的宇宙天灾。

    哪怕是有些文明潜力十分庞大,只要无法有效的阻挡宇宙粒子的袭击。

    这个文明就会很快的夭折,根本没有成长起来的机会。李浩可不想人类文明变成这个样子。

    就像北美大陆,没有横贯东西的高大山脉阻挡。

    导致极容易出现灾害性天气,这对于农耕文明是致命的威胁。

    这片土地在古代,根本无法孕育出农耕文明。

    农业的大发展是进入到工业化时代,用技术克服天灾。

    马一鸣听到李浩的训斥,他精气神不再像进来时那么足。

    语气微弱的问道:“李总,那您看看质量加速器,它有没有致命的隐患。”

 第451章 质量加速器

    李浩看到马一鸣有些自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你不要自责,这种跨学科的知识,你不知道也是正常现象。”李浩劝道。

    马一鸣脸色苦闷的说道:“这就是我的责任,做计划时就应该考虑到所有的影响。

    我还是知识储备不行,考虑问题不周到。还好李总提前阻止我,没有让我成为文明的罪人。”

    李浩看到马一鸣在一旁调整心情,他立刻就翻开质量加速器计划的细节。

    这种设备他以前也了解过,它的原理和电磁炮基本相同。

    利用电磁力把金属载具从地球发射到宇宙中。

    马一鸣他们设计的质量加速器资料浮现在他眼前。

    质量加速器的轨道,马一鸣他们建议建设成直线型。如果建设成螺旋形会极大地提升成本。

    它的轨道是真空磁悬浮轨道和负压轨道相结合。

    金属载具运载过程分为真空加速阶段和气压平衡阶段。

    轨道长度在700公里左右,额定运载加速度为20g。

    预计在青藏高原,借助山体的斜坡修建,主要以货运为主。

    李浩看完资料,发现马一鸣他们设计的质量加速器,有一定的可行性。

    质量加速器概念早已成型,现在各大国家到现在还没有建设。就是因为它还有许多难点急需解决。

    质量加速器不是幻想产品,他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符合物理原理。

    电离层高达70km,基本上离开地面50km以内都是大气稠密区。

    任何速度超过第一宇宙速度的高速位移物体。

    与空气摩擦形成大气气动加热,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就是有炎金建立热平衡,也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质量加速器最大速度只能以低于第一宇宙速度运行。

    气动加热不仅会带来超高温度,还会造成巨量的阻力。

    就好像在泥浆里移动一样,每一步都需要耗费极大的能源。

    为了让金属载具的速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每秒。

    金属载具必须在轨道中的速度超过7。9千米每秒。

    马一鸣他们已经计算好速度,在轨道的加速阶段,最好达到10千米每秒的速度。

    质量加速器,主要的建设成本就是轨道建设费用。

    它虽然是一劳永逸,是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类型的投资。只要建设完,一定会获得极大的利益。

    但这种高投入,就是清瓷科技资产颇丰。李浩看着都有些肉痛。

    工程师们预计修建这种轨道费用,一公里需要80亿华元,大概56000亿华元费用。

    这还不算每年的维护费用,金属载具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损耗。

    当然这种费用完全是值得的,质量加速器轨道,预计使用寿命高达50年。

    马一鸣他们按照航天业利润计算,只需要五年就能收回投资。

    马一鸣他们也没有避讳,直接在文件中说出了质量加速器的一个重大缺点。

    质量加速器轨道建设由于长度是限定的,入轨角度也是限制死的,只能把金属载具发射到特定的轨道。

    他们的解决办法是在太空中也修建一个简易的质量加速器。

    用于中转金属载具,把它加速到想要的目标位置。

    李浩看完马一鸣他们的计划,总觉着这个计划缺少了什么?

    他仔细回想,立刻明白这个计划缺少基本资料支持。

    他皱了皱眉,继续问道:“你们这个计划好像不太完整,很多东西都空泛的谈论,而没有具体的细节。

    像是质量加速器必须要庞大的脉冲电源供电。

    它采用真空磁悬浮技术,运行时需要庞大的电能。

    你们设计的质量加速器运行时加速度高达20g。

    质量加速器是货运用途,但能承受20g的物品也不多吧。”

    马一鸣额头见汗,他立刻坦白道:“李总,我们以前的方案主要是太空电梯计划。

    质量加速器计划只是备选方案。

    它的技术又不太成熟,我们就没有详细的设计这个计划,但大概的情况我是了解的。

    太空电梯计划之所以制定得这么详细。就是这个计划,靠我们公司的技术实力,完全可以自主建设。

    但想要建立质量加速器,必须要借助国家的力量才能完成。

    质量加速器的能源只能由核电站提供,其他的任何能源都提供不了庞大的电力需求。

    脉冲电源已经解决,我们质量加速器采用分段时加速方案。

    它运送的货物也不是普通的货物,而是经过特殊加固的货物。

    也许以后的航天用品也会形成一个产业链。”

    “这个质量加速器确实要和国家合作,高达56000亿的投资。也不是我们一家公司可以承受得起。”李浩赞同的说道。

    他又向马一鸣询问道:“质量加速器缺少的技术,一定不像你说的那么简单。

    要不然你刚才也不是这个表情,说吧。他最大的拦路虎是什么?我会督促科研大楼,尽力解决这项技术。”

    马一鸣尴尬地笑了笑,回复道:“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