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科技翻译家 >

第103章

科技翻译家-第103章

小说: 科技翻译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浩仔细品尝着机器做的菜,味道还不错。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千篇一律。长时间吃很容易吃腻了。

    周云笙吃完饭后,她起身对李浩说道:“我要去处理各家医院向我们申请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和他们签订临床试验协议。”

    看到周云笙出去后,李浩也整理好他翻译出的新材料制作方法。向旁边郭建濯的办公室走去。

    他们公司的高层,无论是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还是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在第十层都有办公室。只不过科研有的人,他们不在这里的办公室办公。比如杜先宇就常驻生物实验室的办公室。

    李浩来到郭建濯的办公室,看到他一边吃着饭,一边紧盯电脑。

    旁边饭菜都已经吃完,还在习惯性的往嘴里边夹菜。连饭菜已经空了,都没感觉出来。

    李浩看到他连自己进屋都没感觉出来,走到他的身边,低头看下去。

    看到他正在设计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正在通过软件模拟的方式,验证各个基团的作用。

    李浩坐在旁边,等着郭建濯设计完这项技术。他同时思考着,自己一会儿拿出技术怎么更好的和郭建濯说明。

    郭建濯弄完新的一段设计,他的筷子停在空中。看到已经吃完的饭菜,忽然笑了起来。

    他转头看到李浩坐在他的旁边。不好意思地说道:“李总,刚才太过投入,没发现你的到来。”

    “不用在意这个事情,你这是为我的公司工作。我还希望所有人都是这么专注的状态。”李浩半开玩笑的说道。

    他经过刚才的思考,已经想到怎么和郭建濯谈论技术的来源。越简单越好,哪怕是不可思议,也不要说的太过复杂。

    说的太过复杂,需要说的谎话太多,一旦圆不过去,就会露馅了。

    李浩把新技术递给郭建濯,他开心的说道:“这是我偶然产生的一个想法,我觉得他可能会成功,你要有时间就试验一下。”

    郭建濯和别人聊天时,他们都说公司的李总脑筋很灵活,总提出不可思议的想法。这些想法竟然大部分都有效,众人都感到很神奇。

    他翻开李浩给的技术,立刻为这项技术吸引过去。这项技术是由电化学技术衍生而来。主要是加工金属。

    但它和寻常的电化学技术不同,竟然像有机高分子一样。可以对不同金属进行叠加组合。

    郭建濯看到这个思路,他愣住了。以前有人想用有机化学的方法,来生产无机化学的产品。可惜他们都没有成功。

    但他看到这个方法第一个感觉是荒谬,这怎么可能!完全颠覆了传统化学的方式。

    但是仔细阅读这个科技提出的原理。根据现有的技术分析,又觉得有些可行性。

    但他还是有些没看明白,向李浩询问道:“李总,你提出这个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李浩早已经看过完整的技术,他简单地说道:“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外显的电价,和它的核外电子数密切相关。

    在化学反应中,一般都是外层电子之间参与杂化,几个电子共用一条轨道。

    我在想可不可以把金属的内层电子激活,让他们也参与化学反应。

    我根据现在研究的理论推导,这些内层电子之间进行杂化,形成一定的固定轨道。它比碳原子之间形成的轨道还稳定。

    这样用金属就可以生成大分子化合物。就像乙烯变成聚乙烯,它们的性能一定发生剧烈的变化,可能会产生不可思议的物质。”

    郭建濯听到李浩说完,他面露惊喜,拿起桌上的资料向外跑去。

    边跑边和李浩说道:“李总我去进行实验,听你简单的讲解,我明白了资料的内涵。感觉它有很大可能成功。”

    李浩看到郭建濯出去,他面露笑容,成功是一定会成功的。有他在这个项目也不可能失败。

 第191章 外国人的震动

    李浩看到过郭建濯离开办公室后,他也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刚翻译完一款技术,用脑过度都感觉有些眩晕。李浩就没再继续工作,他休息一会儿。

    闲不下来,去外网翻看着纪录片播出之后,国外的反映。

    李浩欧美的新闻媒体才掌握话语权,他首先去国外的新闻网站,观看他们对这个事件是怎么报道。

    美利坚主流媒体n,他们主要是针对清瓷科技的人工智能领域报道。

    华夏的一个创业者纪录片,完全地揭示了。在人工智能领域,华夏取得重大突破的成果。

    我们美利坚科学界,一直在妄自尊大。自以为技术先进,别人需要很长时间的追赶,才会追赶上我们的发展。

    现在已经被其他人慢慢的超越,从纪录片报道的智能翻译领域和运用公司协调指挥。从这几点就能看出他们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已经非常成熟。

    特别是智能翻译软件,内置的语音识别功能。能在嘈杂的环境中识别主人说出来的话。

    这种在嘈杂环境中,精确找到目标识别能力,如果应用在精确制导武器上。那是非常可怕的存在。

    当然我们的人工智能技术,不可能像华夏那样发展。就比如说华夏的天网系统,他们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除了厕所等少数领域,每一个人的行为都被天网系统监视着。这种侵犯人权的行为,是我们伟大美利坚人民所不能允许。

    n照常在某些领域贬损华夏之后。记者又采访美利坚著名人工智能教授汤姆斯。

    n记者向汤姆斯问道:“我们国家的人工智能和华夏的人工智能相差在哪里。”

    汤姆斯巧妙地回答道:“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华夏的人工智能技术,别看外在表现差距挺大。

    其实内在差距根本不大,通过他们公开的资料显示。人工智能的种类是大数据运算,他们的超级计算机也只是中型超级计算机。

    特别是他们使用的芯片,还是我们芯片企业英特尔的产品。只要把高等芯片限制出口,他们的人工智能技术只是建在沙滩中的城堡。地基根本不稳,随时就会垮塌。

    我们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他们的技术相比,只是软件上略有差异。软件是我们国家的强项,毕竟编程技术使用的语言是我们的母语。

    我估计只需要一两年就会追上或赶超华夏的人工智能技术。”

    最后n在新闻中写道,呼吁国家先进产品,对华夏限制出口。

    李浩看到这里,他不屑一顾。从n的报道来看,他们的目标主要就是在说高等级芯片。

    但现在他们已经找到代替的芯片,龙芯芯片。等到鹦鹉的核心再次升级。李浩就会把鹦鹉的服务器改造成用龙芯搭载的超级计算机。再也不受国外硬件的钳子。

    他又看向英吉利的主流媒体bbc。

    bbc把主要目光投放到器官制造技术。他们早已有备而来,找到央视采访的眼角膜移植视频和造血干细胞移植视频。并对它进行翻译和专家解说。

    bbc播放眼角膜的移植,同时插入专家的解说。

    牛津大学生物系知名专家,他进行解说:“别看眼角膜这一个很小的器官,它的构成非常复杂。我们以前也试验过,人为地制造眼角膜。哪怕就是在实验室中,想要复原眼角膜的结构都是非常困难。

    最关键的就是眼角膜可以根据眼部肌肉运动,它可以自由的调节。我们制作的眼角膜就像一个复杂的眼镜,它很死板,无法根据情况改变自身。

    而清瓷科技的技术,却解决了这个技术难点,让眼角膜可以适应眼部的肌肉情况,并且人为地加了许多功能,比自然界的眼角膜做得更好。”

    随后bbc又播放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视频。他们几乎没有剪辑。把整个视频完整的播放。

    这在bbc播放华夏视频上很少见。他们能把救灾的视频,通过配备文字,说成是民众抗议。

    专家又继续介绍道:“从这项技术可以看出,华夏清瓷科技这家公司的器官制作技术,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

    既然能人为地制造出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那制造其他器官只需要经过不断的试验,在技术上已经没有技术难点。

    我想我们在几年之后,就可以使用工业方法生产出来的器官。”

    bbc画面突然在实验室定格,旁白音指出:“大家可以看看,造血干细胞研究成功,那相应的血液也一定会成功。

    实验室中摆放的小瓶子正好是34种,而人类总共的血型也是34种。从这个细节就能明显看出,华夏已经能工业化生产血液及血制品。

    至于华夏的纪录片为什么没有播出,我们认为是节目时长的原因,把某些他们认为不重要的画面剪掉。”

    最后bbc播放了一则预言:“我们以后的生活,将会是每个器官坏了,直接从工厂生产出来,在手术台上换好。

    人的大脑可以活到200岁左右,我们每个器官坏了就更换,人的寿命应该可以延长到150岁以上。”

    李浩看到这个笑了起来:“现代医学是哪病换哪,它确实救治了许多人,但也有很多局限型。

    就比如说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大循环。某个方面不协调,会影响人的整体。

    就比如说青少年打飞机,把脉象打成70岁老头子。哪怕就是每月一次,几年之后就会出现许多伤精症状,脾肾两虚百病缠身。”

    李浩又查看一些外国的报道,他们主要报道人工智能技术和器官制造技术。

    欧美媒体对于铁石墨烯技术,却不怎么报道。

    李浩估计这是由于能源改变,它大规模应用后,一定会伤害到以华尔街巨头为代表的欧美财团利益。

    而欧美大部分媒体都控制在财团手中。欧美媒体抨击政府的事情,可以随意报道。但伤害到财团利益时。

    他们都三缄其口,绝对不会报道。敢触碰这个底线的媒体,坟头草已经枯荣近百载。

    李浩又看了一些欧美各国人民对他们公司的看法。

    他们大部分人都没有主见,几乎是媒体报道什么,他们就听什么。说的东西都千篇一律。

    看到这个,李浩就摇了摇头退出外网。

 第192章 网友们很激动

    李浩又查看了国内网络上的报道。国内除了官方媒体,有些知名媒体总是亦步亦趋。

    他们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见,欧美媒体报道什么?他们就跟着报道什么?

    李浩知道他们不可能写出有什么营养的新闻。直接略过他们,查看一下网友对这个纪录片有什么看法?

    今天是五一,大部分网友都在放假。他们在网上十分活跃。

    李浩拿出手机,在网上翻看网友们的言论。如果发现有什么有建议的言论,他可以立刻按照网友的方法更改。

    网友甜吃萝卜:“我以前玩清瓷科技的游戏仙缘,我就觉得很奇怪,那里面的npc角色太过智能。我在经常被游戏中的npc角色欺骗。好几次想要放弃,却因为这个游戏太真实而舍不得。本来我以为自己不适合玩游戏。

    现在看来是这个游戏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我一个普通人的大脑。怎么能比得过人工智能的运算。现在玩游戏更开心了。”

    网友一发入魂,他发了一张无人机满天飞的图片,并介绍道:“我工作的地点和清瓷科技,在一栋大厦,这是他们今天中午用无人机运送午饭的场景。

    从这个场景上来看,清瓷科技的无人机一定是受人工智能指挥,你看它们在空中集体飞行,还能避让空中的无人机。

    这不是编程技术能做到,一定是内置人工智能技术。

    这是清瓷科技中央厨房运餐的无人机,我了解过他们的中央厨房,里面根本没有几个人,全部都是机器人做菜。

    他们的中央厨房,还为附近的几家公司提供外卖。我中午就点了一份,真的很好吃,一点吃不出来是机器制作。

    希望以后外卖公司也采用这种方式。

    现在人工智能,已经进入生活的各个触角。”

    网友小清新:“十分讨厌清瓷科技这个公司,特别是他们制作的天网系统。

    这个系统在时刻地监视我们的生活,感觉每天就像活在牢笼中。一点自由都没有。”

    网友郭家二哥:“@小清新,我们每个人具有的自由,都是相对自由。

    绝对自由那是不存在的,看看发生战乱的国家,他们国家的人民不受政府的管束。你想要获得那样的生活吗?

    现在你获得的平静生活,都有人在背后默默的付出。

    再说天网系统主要是预防犯罪,俗话说心正不怕鬼叫门。你心里没鬼,又为什么害怕天网系统的监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