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醒狮 >

第126章

醒狮-第126章

小说: 醒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指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战机,决定以海军特种部队――第2海军陆战师为主,中央突击师给予支持以实施一项远程突击行动。
    隆莱基地7月9日
    印军6月初在这里“丢失”了60架“海鹞”,成了印军的伤心之地。可是考拉尔德司令官还是看中这个基地作为从印巴前线调来的精锐第3、第4突击旅转用“虎”式武装直升机的训练基地,因为这里不但远离前线,而且有大片荒丘野地可作为射击靶场和战术演练基地。当然,基地的防卫得到了加强,东、西二个几乎相连的机场以铁丝网围了起来作为内层防御圈,里面主要是印军的“虎”式直升机的飞行和维护的培训人员,除了第3、第4快速旅的陆航兵团外,还有第4军的第11、第12装甲步兵师的各1个陆航大队共同培训,他们将各得到20架“虎”式直升机。法国的2名高级教官和30名维护支持人员单独住一个院子,由第3旅的一个班警卫。原来的空军基地只留下12架米格-21-93,飞行员和地勤人员也住在里面的一个单独的院子。第3旅带来的4架卡-60负责低空警戒,飞行员和维护人员也单独住一幢小楼。
    内圈的外面由第3旅的3个营组织巡逻和防卫,他们驻扎在西部原来警卫团的一个营区,有12辆装有防空导弹的轮式装甲车,用于沿铁丝网外的一条巡逻道巡逻。外面是一圈由37个雷达警戒站组成的严密的低空探测网。最绝的是在最外面还有一圈由当地的守备部队组成的观察哨网络,有6个连队管辖140多个观察哨,每个连管20多个,连部装有电话和与基地守卫部队联网的电脑。每个哨位有2-3个人,配置了望远镜、微光夜视仪和印军自己研制的听音器——有一个可转动的喇叭状的集音器,拖出一副耳机可以听到远处微弱的声音,还附带有一个模拟发声器,一捏会发出呼呼的响声,据说就是中国人的电动直升机和电动小飞机的声音。岗哨都有电话与连部相通,紧急时也可以用信号弹报警。这大概也可算是“人海战术”了。据说是根据陆军参谋部的研究人员报告配置的,说是以人的视觉和听觉可以弥补雷达的不足,有效地防范中国人的电动直升机和隐形小战机的偷袭。看来歼-17的奇袭效果给印军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里多尔卡上尉是新组建的184师――这是一支二线的守备部队,的一名连长。他们连负责基地最外围东部的30个岗哨。他们可都是职业兵,一旦按政府命令组建起来就按人头发饷,有不少人的薪金很高不愿意来,也可以再加些钱请别人顶替。不少岗哨都是兄弟、父子齐上阵——当然都是穷人。白天岗哨没有多少事,隔天去连部领点给养。晚上则要轮流戴上耳机侦听,大热天捂上一副耳机也相当受罪。连部也就12个人,主要是管分发给养。一部电脑也没有人会摆弄,只是每天由文书按条令输入个“OK”就行了。
    “看来就要下雨了,下了雨就凉快了。”里多尔卡上尉午餐后,在帐篷内觉得闷热就同传令兵聊聊天。
    “长官,上次您坐上那架‘‘大鸟‘‘飞得那么高,在天上害怕吗?”传令兵可是一个偏僻农村的穷小子。十天前负责基地警卫的第3旅旅长,派了直升机来接了6个连长去基地聚餐了一次,无非是请他们尽心尽职地加强警卫。上尉回来后也兴奋了几天。
    上尉得意地说道:“那有什么好害怕的,一会儿就到了。…咦,后面怎么乱哄哄的,你去看一下。”
    “别动!”一声低沉的印地语,令他一下子清醒过来了。只见2名身着印军上校服饰的陌生人冲进来缴了他们的枪。他被带到旁边的连部帐篷里,只见连部的人都垂头丧气地站在一个角落上,有2个人在连部的那台电脑上忙个不停。来人告诉他,他们是中国的海军陆战队,只要与他们合作就能保住全连150多人的性命。他也只有答应了。
    原来,第2陆战师的电子战团的战斗小组在一次突击中从印军的军用网络中得知这批虎式直升机将于7月10日从隆莱基地飞到利多西边印军的出击基地。经前指批准决定立即实施夺机行动。
    今天凌晨3:20二架直-14M穿行山沟把陆战师特种兵团的参谋长邢智力中校率领的160人的先遣队送到了隆莱基地东边的一片荒丘之中,在这里他们建立了突击基地。在解决了外围的几个监听哨后就直插连部,得到了最宝贵的信息源-那台联网的电脑。他们已经从突击基地拉了一条光缆到连部,光缆是绿色的,上面还有不少绿色的“叶子”,伪装得很好,更重要的是传输信息时没有任何辐射。印军的电脑与他们带来的电脑连接了起来,二位博士熟练地进入了基地的数据库,居然调出了基地的下水道管线图、供电系统电缆配线图,印度人确实相当重视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当然,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警卫系统的部署,岗哨、巡逻飞机和巡逻直升机换岗时间,人员住地的分配等信息。
    资料显示,这里的弹药库内居然还有900多枚“崔格特”导弹,印军在训练中太节约了,将在下午的最后一次训练后就装车,明天清晨就赶运回去。在维修库内除了维修工具外,还有8台虎式直升机的发动机和一大批备品备件,因为没有动用也将装车运往前线基地。下午将有一架C-130运输机来,晚上装法国教官和维修人员的资料、工具和个人行李,明天一早就把他们送往科希马东部的基地,以便就近指导和解决问题。
    陆战师原来已经从印军的网络上截获了不少信息,但是不象隆莱基地的内部网那么详细。于是邢智力少校与随同先遣队来的师部的几位参谋一起商量夜间行动的细节。此时,一名队员前来报告,他们已经占领了正对着印军连部的2座警戒雷达站,它们是属于基地直接指挥的。原来,经审问传令兵告诉他们前几天他们连向雷达站要过几片止泻药,去拿药的士兵介绍了雷达站的情况。于是让连长里多尔卡分别给那2个雷达站打电话,说是有几个士兵似乎得了疟疾,连部恰好没有了奎宁片,问他们那里还有没有。在热带丛林地区执勤的部队一般都有奎宁片的。雷达站请他们派人去拿。自然,不久连雷达站都被陆战队员拿下了。陆战师已经控制了一条从东面进入基地的空中通道。
    午夜1:10石一正师长亲自率领了1500多名陆战队官兵,和先遣队一样其中也有一些上次突击隆莱基地的中央突击师的官兵,还有空军的十几名飞行员、空勤指挥员和地勤人员,秘密地到达了突击基地。邢智力少校立即汇报了他们的行动计划,石师长批准了计划。他们又召集了参加行动的各级指挥员,详细地讲解和讨论行动的细节和通讯联络的方式。
    1:50两辆印军的吉普车驶出基地西部的第3旅警卫部队驻地,沿着巡逻道直奔基地内圈北部的大门,这时已经刮起了大风,车上的印军图凉快把车篷放了下来。当他们减速通过一处弯道时,被突然窜出的陆战队员用无声手枪悉数击毙,并跳上去控制了吉普车。迅速处理掉他们后,陆战队员拉起了车篷――这也很正常,天快要下雨了,一辆车居然挤进了7个人,后面的行李舱内又藏了一个人。直奔基地大门而去,他们拐向大门时刚好有一辆巡逻的装甲车开过去。第一辆车上下来了2个已经穿好雨衣的“印度兵”,他们是来换岗的,要等车回来时才会把前一班的人带走,原来的那2个岗哨自然迎上前来,刚要惊讶就被解决掉了。这时因为前一辆车下去了2个人,又从路边跑来了2个埋伏已久的队员上车。二辆车分别驶往东西二个机场停机坪去换岗。却说东部机场的2个岗哨已经走到一起,吉普车停在他们面前2个换岗的人低头下车,那2个印度兵还没有看清他们的面目就被击昏,然后被处理好塞进了一个角落。
    2分钟后就见4名第3旅的陆航兵分别走向2架卡-60直升机,准备升空执勤,这些都是从网络上得到的时刻表指明的。他们看见那辆吉普车正停在直升机前在排除故障,于是2个人过来让他们把车推走,可是2名“岗哨”和司机已经用无声手枪把这4个人解决掉了。并立即冲过去扶住他们。把他们的头盔摘下戴在2名陆战队员的头上,他们的人数太少了,一架卡-60只能上1名队员。2架直升机含含糊糊地同塔台打了个招呼-半夜里大都是这样的,再说他们与基地塔台的人并不熟悉,就升空了。10分钟后,另2架卡-60就返航着陆了,他们奇怪地看着正在“修车”的2个人,刚走过他们身边,就被解决了。留下2个“岗哨”后,吉普车上的4个人就直奔塔台而去。一会儿1辆加油车就开过来给这二架直升机加油,陆战队员并没有惊动他们。
    吉普车一直开到塔台门口才停下,塔台的指挥人员和卫兵都是原来基地的,属于空军部队。夜间的一个卫兵也就是做做一般的警卫工作而已,他一见车上下来了2位第3旅的上尉感到很奇怪,马上迎了上来,立即被无声地解决了。车中又出来1名空军服饰的“印军”站在原来卫兵的位置。另外3名陆战队员悄无声息地奔上塔台,塔台上的4名航管指挥人员已经松懈下来,要等2个小时后再会忙起来,不过他们永远也不用再忙了。
    再说西部的机场,那边是米格机的基地。陆战队员解决了2名印军岗哨后,就见2名印军飞行员在2名地勤人员的陪同下走向2架米格-21。他们刚走过那辆“故障”的吉普车,就被解决了。吉普车上下来了2名我军的飞行员,他们套上了印军飞行员的头盔,就在陆战队员的帮助下登上了那2架米格-21,他们太熟悉这款战机了,我军也有少量的歼-7在俄国的帮助下,进行过类似的改进。他们用略带咳嗽的口音同塔台通话后,就迅速升空了。不久,另2架米格机返航着陆,飞行员下机时,只见那2个地勤人员压低了帽檐一言不发,不过夜班执勤人员不太舒服时常常这样也就不以为然了。刚下飞机就被解决掉了。留下2名“岗哨”,4名陆战队员也就直奔塔台而去。自有加油车来给飞机加满燃油。占领塔台的行动也很顺利。2个塔台先后向突击基地发回了得手的信息。
    却说那2架卡-60升空不久,等到另2架卡-60向机场返航,就立即向东边的突击基地飞去,他们本来就是到处巡逻的,不会惊动基地的印军。他们一着陆,就有技师过来,只要这2架直升机发送和接收一遍印军敌我识别码,我军已经得到了这个价值连城的编码。他们立即把编码加密后通过头顶的卫星,传输到了前指,只用0。1秒而已。另几位技师则忙于向这2架卡-60灌输我军的敌我识别码,并且换上了4枚我军的反坦克导弹,我军也有大批的卡-60,导弹的接口不成问题,就是修改火控系统的控制码费点时间。每架都挤上了12个人,作为武装侦察型它本来只能搭载6-8人。他们中有空勤指挥人员,有米格机的飞行员,以及陆战师的指挥官。
    得到塔台得手的信息后,这支先遣队首先出发,关键是出发的序列,先是1架印军的卡-60,后面紧跟着1架我军的电动卡-60,二者的外形差不多,前面一架的轰鸣声掩盖了后面一架无声的,它们双双越过巡逻道时,即使碰上巡逻的防空装甲车也无妨了。后面1架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搭载有4枚我军的新型反辐射导弹和4名技师。这2架直升机直飞西边机场的米格机旁降落,自有2名“岗哨”为他们警戒。飞行员和技师们一下直升机就忙开了,卡-60则重新升空,去盯住那2辆巡逻的印军装甲车。2名飞行员登上了米格机,各2枚我军的导弹装上了2架米格机,比较化时间的还是技师修改机上的火控系统的识别码,否则它们不可能向印军的目标发射。忙了15分钟才完成任务。信息报到突击基地。在此其间另一架卡-60是过了10分钟后飞越巡逻道的,这可以迷惑巡逻的印军装甲车,直达东边卡-60的基地,着陆后技师忙着向那2架卡-60灌输我军的识别码,4名陆战队员将用它们攻击指定的目标。这二架缴获的卡-60上各有6名陆战队员又挤上了那二辆吉普车,到法国人住地回合,他们的任务很艰巨,就是要干掉那个警卫班活捉34个法国人。
    接到2架米格机已经改装完成的信息,而且那架卡-60上的陆战队员报告,2辆巡逻的印军装甲车已经到了基地的西边。石一正少将亲自发出了出击的命令。这一下,不但隆莱基地如同响起了惊雷,整个东线都掀起了战斗的狂涛,先说隆莱基地的战斗。
    6架Z-14M搭载了500名陆战队员和4辆BMD-M伞兵战车,直奔基地西边的第3旅的3个营的驻地而去,还有2架电动“黑鹰”搭载着2个小队的队员,他们的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