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作不合 >

第2章

天作不合-第2章

小说: 天作不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长没料到她这么好商量,诧异片刻后含含糊糊连“嗯”数声。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信王府能这么轻易就高抬贵手,对他来说自是免了许多麻烦。
  可惜这位山长是赵荞结束学业离开书院后才上任的,并不知这姑娘年少时是个出了名的“小泼皮”。
  无理尚能搅三分的主,这事明显赵淙占理,她能白咽这口气才怪。
  “信王府不欺人,却也不会任人欺。这可是老太太您自己提的解决之法,”赵荞懒散靠向椅背,双臂环在身前,“结香,拿十个银角给樊老太太。”
  随行侍女阮结香从荷囊里取出半枚小元宝,上前秉道:“回二姑娘,今日出门急,没备碎钱。”
  半枚小元宝都能换五十个银角了。
  “给了给了,翻倍更显得咱们信王府有诚意。”赵荞不以为意地摆摆手,又抬手向樊家小少年比划一下。
  “赵淙,把他拖出去打。千万别重伤、致残、致死,轻伤即可。打完回来,自己当着山长与樊老太太的面向人赔礼道歉。”
  “好的,二姐!”
  赵淙精神大振,中气十足地应了声,开始认真卷袖子。
  对面的樊均白着脸直发懵,先前还一脸无所谓的气焰早已无影无踪。
  樊家老太太更是惊得撑着桌案站了起来。
  连书院山长都措手不及般胀红了脸。
  赵荞以绢捂嘴咳了几声,笑得和软似春风。
  “老太太您放心,我家弟弟脾气不倔,打完一定亲自低头向您孙儿赔礼,都不必劳烦您雅量海涵。”
  作者有话要说: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又见面啦~~!原来的文名叫《心上人》,但这个文名似乎不受青睐,所以改成现在的《天作不合》啦~
  怕有新来的小伙伴,提前做个本文背景说明:
  这是男女平权的架空世界,社会习俗和法律默认平权规则,设定男女在家族中的继承权原则上平等,社会责任与义务也不以性别区分,女子读书、做官、带兵打仗甚至当皇帝的机会和男子都一样。
  文里没有“男女授受不亲”这种大防,民风上不同性别的人之间的相处就是按关系亲疏维持合理的正常距离。
  除了性别平等,这个设定里也不过分强调嫡庶,家族内部资源倾斜最多止于“主家”和“旁支”,也就是血缘远近的区别。
  这个文里在位的“昭宁皇帝”是个女的,“帝君”是指她的丈夫,不过她奉行一夫一妻,没有别的伴侣。但不是女尊社会,只她刚好是她父皇所有孩子中最优秀的而已。
  总之和我之前所有文一样,设定里的社会规则、法律、规制、风俗等等都是虚构大杂烩,私设巨多,架得特别空,请勿较真考据。有疑问可以在评论区友好提出,我会解答的。希望大家看文愉快~!


第2章 
  山长见势不妙,忙不迭起身道:“二姑娘息怒,这终究……”
  “闭嘴!坐下!”赵荞神色冷凝,“方才我给你机会斡旋公道时你装傻充愣,这会儿可就轮不到你插手了!”
  这姑娘向来是京中贵女间的异数。
  出身尊荣却偏爱混迹市井,虽从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却也绝非忍气吞声的谦和善茬。
  此刻她眉目凛冽,通身狂飒江湖气,着实有点镇得住场。
  王姓山长是初次与她打交道,一时琢磨不透深浅,心虚微骇,竟就闭嘴坐了回去。
  眼见山长败下阵去,而卷好袖子的赵淙又当真过来拖樊均,樊家老太太和她带来的贴身丫鬟吓得不行,双双跟上去拦。
  说到底,赵淙与樊均毕竟是年岁相近的半大小子,动起手来还能说是孩子间的冲突。
  可若一不留神让年近花甲的老太太外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丫鬟伤在赵淙手上,事情性质就变了。
  电光火石间,赵荞的侍女阮结香已闪身上前,一手一个将樊家老太太与小丫鬟给挡了回去——
  信王府精心栽培的家生一等武侍,就樊老太太和小丫鬟这样的,她一人能“安顿”十个。
  老太太冲不过阮结香这道屏障,情急下使出不入流的泼招,开始坐地哭嚎。
  “还有没有天理王法!就这么仗势欺人吗!谁敢动我孙儿一根手指头,老太婆拼了命不要,做鬼也不让你家安生!”
  赵淙没见过这阵仗,被老太太的言下之意惊得脚下一滞,踌躇地看向自家二姐。
  “若你樊家真要论天理王法,就叫这小子去都御史府说清楚,自己是做了什么才讨的这顿打!咱们就试试,看都御史府是弹劾樊承业大人教子无方,还是判信王府仗势欺人!”
  余光瞥见被拎住的樊均身形一僵,赵荞就知自己料对了。
  这小子肯定没敢跟家里说,与赵淙的冲突是源于自己欺辱陈家小姑娘在先。
  确定这件事后,赵荞彻底撒开脾气,扭头对上四弟的目光,拍桌道:“看什么?赶紧拖出去揍完了事,我还得掐着点儿回去喝药。这老太太若真有胆色在咱们府门口上吊,我就敢撞死在樊家门口给她抵命!”
  没见过堂堂一个王府姑娘竟能泼皮成这样。
  樊家老太太彻底懵了,坐在地上半晌没动静,愣怔间被阮结香“搀”起来送回原座。
  厅内诡异地静了下来。
  赵荞拿绢子捂嘴咳了一阵,听着樊均在外被揍得嗷嗷叫,没事人似地抬眼看着房梁。
  樊家老太太被阮结香按在座上动弹不得,又急又怄,却也没可奈何,只能偷瞪着她抹眼泪。
  樊家迁入镐京才两年,樊承业的官阶在京中又不算高,因此樊老太太之前还没机会见识信王府二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撒泼闹横耍无赖这种事,大多有头脸的贵胄子弟避之不及、束手无策,但搁赵二姑娘这儿……
  她在市井间打滚这么多年可不是白给的。
  ****
  大周自开国以来虽已累经武德、昭宁二帝,实际立朝才六年。
  这六年里,朝廷的心头大患除了北境上的宿敌吐谷契部族外,第二患便是各地世家门阀。
  多数世家门阀都是从前朝煊赫传承至今,在各自地盘上可谓树大根深。
  他们虽都对镐京称臣,却非全无二心,在某些事上从未停止与朝廷暗中角力。
  为钳制这些以往的土霸王,两代帝王都在竭力健全律法、树立法度威严,并强势维护寒门子弟上升通途,希望以此逐步瓦解世家大姓垄断一方的局面。
  像樊均父亲樊承业这种寒门出身的官员,自多年前在地方任职时就颇受朝廷扶持,他的家人自也被惠及礼遇。
  前年樊承业升调入京,又恰逢京中整顿世家勋贵积弊,以“彻查严惩违律私纳后院人”之事为开端,扳倒或压制了不少京中高门。
  那件事影响深远,至今余威犹存。
  这两年,越是有头脸的人家越是收敛克制,生怕授人以柄、因小失大,成了朝廷眼中的出头鸟。
  高门大户谨慎蛰伏,与之相对的寒门庶族倒光脚不怕穿鞋,两边就成了“此消彼长”的态势。
  这也是为什么樊均这六等京官的儿子有胆带人殴打信王府四公子的原因之一。
  樊老太太没读过书,见识也不大,只因养得樊承业这出息儿子,加之她年长,寻常小事上旁人多半让她三分。
  樊家迁居贵胄云集的镐京两年来,她还从未当真被谁驳过脸。
  久之就难免心生错觉,以为京中高门既顾惜名声,便都柔善可欺。
  如此她便将从前养就的那份倨傲轻慢带了来,对孙辈一径溺纵,护短到几乎不问是非对错、不管对方姓甚名谁的地步。
  反正按以往经验,最多就是往地上一坐开始拍腿哭嚎,别人就拉不下脸面再与她计较。
  可惜她这回遇上赵荞这得理不饶人的主。
  按民谚来说那就是“夜路走多遇到鬼”,哭嚎没用,泼又泼不过,只能认栽。
  樊均捂着脸回到厅中,老太太掉着眼泪将他搂过来,死活不肯收那半枚小元宝。
  赵荞无所谓地咬着润喉丸:“若您收了,那您家赔的十个银角我也收,俩孩子这点事就算翻篇,往后谁也别提。若您不收,那就等冬神祭典结束,我王兄回京后,再与樊大人一并前往都御史府接受问询,听凭律法处置。您看愿哪头?”
  话说得很明白。
  若到此为止,那就是孩子间冲突,小事。
  若要闹成两家之间的事,信王府也乐意奉陪。
  樊均一听就慌了,抢在老太太说话前将那半枚元宝收下。
  “不必惊动信王殿下!也别、别惊动我爹。”
  虽神情并不十分情愿,但他显然明白,若闹成两家之间的事,对他爹没好处,他自己更落不着便宜。
  赵荞见状,了然点头。看来樊承业只是忙于公务疏忽家事,被瞒在鼓里呢。
  其实她也不过虚张声势使了个诈。
  真要说起来,她比樊家更不愿因这点小事闹到都御史府。
  总之双方各有退让,台面上就此和解。
  至于心里是否真服,之后还会不会出幺蛾子,那就到时再说了。
  ****
  去书院大动肝火后,当天黄昏一回信王府赵荞就蔫儿了,软趴趴窝在床榻上发起高热。
  王府家医们忙活了通夜,到天快亮时她的体温才稳下来。
  这回短暂的病情反复将她折腾够呛,又浑浑噩噩了好几日才松缓。
  “瓶子,明日冬至了吧?”赵荞扶额靠在床头,边咳边问。
  侍女银瓶将温热蜜水递到她唇边,轻言细语:“今儿廿五,廿七才是冬至。”
  “哦,那冬神祭典就是后天,”赵荞抿了蜜水润湿双唇,眸底柔软带笑,“忙过冬神祭典,大哥大嫂和老三就该回来了。”
  冬神祭典是大事,由皇帝率宗亲、重臣与百姓完成典仪,既送冬迎春、祈来年风调雨顺,又祭奠过往为国捐躯的英烈,还要与民同乐,是以典仪共需三日。
  虽只短短三日,每年却都提前一两月就开始准备。
  祭典选址每年不同,需由圣谕裁夺地点,皇城司卫戍与金云内卫先行前往布控、清理可疑人员,确保大致安全后,才是各路人马随圣驾前往。
  今年冬神祭典选在稍嫌偏远的遂州邻水城。
  因遂州与镐京之间的官道修缮尚未彻底完工,为确保在冬至前到达,昭宁帝一改旧例,月初就率众出了京。
  信王赵澈、信王妃徐静书与信王府三公子赵渭作为宗亲,自是随驾前往。
  若不是月初刚好病了,赵荞也是该去的。
  “算算都走了快一个月了,还怪想他……们的。”她淡垂眼帘,慵懒斜靠着床头柱。
  银瓶拿绢子替她拭拭唇角,有些顽皮地笑话她:“别看有些姑娘在外一副泼辣爽利的架势,背地里也有几分小女儿心思的。瞧这碍口识羞的模样,心里念的分明是贺大人,嘴上却偏要扯兄嫂弟弟做幌子。”
  金云内卫是天子的近身卫队,冬神祭典这样重要的场面,自是由贺渊这左统领亲自带队才合适。
  夏日里赵荞与他之间挑破了窗户纸,眼下正是浓情蜜意的时候。
  这得两地分隔月余,相思也是长情。
  银瓶比赵荞小两岁,跟在赵荞近前已多年。
  二人私下亲昵惯的,赵荞被她调侃也不以为忤,只有些别扭地伸手弹了她个脑瓜崩。
  “就你机灵!就你有嘴!”赵荞故作凶恶地瞪人,“去给我拿润喉丸!一天天地这么咳,脑仁儿都给我咳疼了。”
  “哎呀呀,恼羞成怒,还转移话题!贺大人不是同您讲好回来就议亲么?都要成未婚夫妻了,犯点相思病也不丢脸……”
  见她作势要打人,银瓶捂着额角告饶,转身去取润喉丸:“好好好,我不说了。”
  将润喉丸含进口中后,赵荞倏地伸出食指按住左眼皮:“这两天我眼皮总跳。你说这会不会是什么预兆?”
  银瓶打量着她的动作,宽慰道:“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您这是好兆头……”
  她话尾“啊”字还没出来,赵荞就面无表情地放开手。
  “这下换右眼跳了。”
  银瓶赶忙改口:“我记错了!是左眼跳灾,右眼跳……”
  她话还没说完呢,就见赵荞生无可恋地歪身倒进被中。
  “得,这下俩眼一起跳了!这怎么算?”


第3章 
  昭宁元年十一月廿九,冬神祭典第三日。
  近五十名刺客像是凭空出现在邻水城的典仪台附近,展开了刺杀行动。
  因这日仪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圣驾与民同乐”,在场观礼的百姓众多。
  刺客们短刀出鞘后,惊恐的百姓立刻混乱奔逃,场面混乱到随驾的皇城司卫戍根本无法展开防御阵型。
  未免刺客残杀或裹挟仓惶百姓,左统领贺渊一声令下,最擅短兵相接的金云内卫迅速穿过人群,与刺客展开一对一近身搏杀。
  这队刺客出人意料地诡异,虽最后被尽数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