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掌娇 >

第94章

掌娇-第94章

小说: 掌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乾武帝攥了攥拳头。

    这是就他的母后。

    景元帝活着的时候,梁太后对他还收敛些。

    自乾武帝登基之后,似是再没有谁可以压制梁太后。

    梁太后也变得更加的一可理喻。

    现在的梁太后,几乎是喜者欲其生,厌者欲其死。

    乾武帝可以肯定,如果弑君成行的话,或者说梁太后有那能力的话。

    只怕梁太后会毫不犹豫地便就对他下手了。

    一开始,乾武帝还会纠结于,他到底是不是梁太后生的。

    而现在,在乾武帝的眼里,几乎已经不重要了。

    无论是不是,想到他的孩子,想到太子能保住的艰难,再想到这几年梁太后的表现。

    若是乾武帝有那实力的话,也绝对会对梁太后决不手软。

    他们娘两个,几乎到了快不死不休的地步。

    “跪下!”

    梁太后已经气到脸变了型,骂说:

    “你明知道我跟那沈妖妇的恩怨,全京城那么多闺秀,你就是不中意梁家,染衣,为什么偏偏是她?你说,你安的什么心?”

    乾武帝规矩地跪下,语气平静地说:

    “这是先皇遗旨。当时,母后不也在边上听着的?母后忘了?”

    梁太后气得将桌上所有的东西,都扫到了地上。

    是的,在景元帝弥留之际,是说过,给太子定魏芳凝。

    可是,梁太后记得,她大声地说过,她不同意。

    她死也不会同意的。

    可是,景元帝却是拿着怜悯的眼神看着她。

    她不知道景元帝如何会怜悯她。

    梁太后一辈子,几乎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除了那个沈敏,整个国朝,哪个人不对她敬畏三分?

    那个沈敏有什么好?

    乾武帝的话,几乎直接将梁太后心中最痛的伤疤给剜了出来。

    梁太后都不能去恨沈太夫人。

    毕竟在沈太夫人知道,那是景元帝之后,便就与景元帝断了个干干净净。

    一点都不曾关联。

    可是,景元帝说什么也不肯喜欢她。

    宫里的安太妃像沈太夫人。

    就连她送上景元帝床的月娘,也像沈敏。

    景元帝死后,梁太后第一件事,便就是将宫里那些个未生养过的女人,送到了皇庙里。

    可是,安太妃却送不出去。

    但没了那些个沈敏的影子在眼前晃,梁太后到底还是觉得清净了不少。

    然而,一切她都可以通过努力,计谋得到。

    偏就得不到景元帝的心。

    梁太后瞅向了乾武帝,就好像眼前是景元帝一般。

    那恨,在那双浑浊的眼里游离。

    乾武帝也不退后,就那样跪着,直视着梁太后。

    梁太后沉着声音说:

    “不许,哀家不同意。哀家绝不会同意沈敏的孙女儿进宫,绝不会准许。更何况,听着这话的,又有几人?只要你不说,哀家不说,谁会知道?”

    乾武帝摇头,语气平静地说:

    “先帝遗言,即使只有儿臣自己知道,也当尽力完成。更何况抬头三尺有神灵。母后,没听过人在做,天在看?母后就不怕父皇来找母后?”

    梁太后怒极:

    “那违逆哀家,就是孝了?”

    乾武帝说:

    “只要不违背先帝遗命,儿臣自是会听母后的。”

    梁太后瞅着乾武帝。

    她知道,她这个儿子虽然翅膀没硬,但在可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轻易顺着他的。

    虽然她当年故意封锁了景元帝的遗言。

    但乾武帝要是执意如此,她终不能因为这事,与乾武帝闹得太僵。

    毕竟梁家不能因为这个,帮着她将乾武帝给废了。

    半晌,像是看够了乾武帝,梁太后突然笑了,说:

    “起来吧,现在你也是一国之君了,即使是母亲,哪再敢承得你的跪。”

    潘途上前,赶忙将乾武帝扶了起来。

    可是乾武帝的心,却一刻也不敢轻松。

    梁太后是不会让太子顺利成亲的。

    果然,就在乾武帝依着梁太后的话,坐下之后,梁太后说:

    “其实承平伯的孙女儿为妃,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是怕她难当大任罢了。哀家这又是为了谁呢。”

    乾武帝连忙说:

    “儿臣听闻,她也算得上是个沉稳大度的闺秀,门第上,也还说得过去。”

    梁太后微微一笑,说:

    “不管怎么说,哀家还是派两个嬷嬷过去,亲自教导她一番,也省得到时候再闹出什么笑话来。”

 179 破坏

    乾武帝并没反对,痛快答应说:

    “一切听母后安排。她能得母后派人点拨,也是修来的福气。”

    瞅着神情笃定的乾武帝,梁太后嘴角扯出一抹冷笑。

    真以为沈敏还如十多年前一般?

    乾武帝心下却也在冷笑。

    若是梁太后能拿沈太夫人有办法,也不至于到现在,都动不了沈太夫人一分一毫。

    沈家的几十万大军,可不是空摆设。

    而沈太夫人十二殿的那十二根棍子,可是真真打过人的。

    话既说完,梁太后连敷衍都不曾,直接就将乾武帝撵了出去。

    随后有小太监来报,说是逸亲王求见。

    然后,不等梁太后说,逸亲王已经进到了屋里。

    太监宫女们都识相地退了出去。

    逸亲王坐到了刚乾武帝坐的位置上,为自己倒了口茶喝,然后说:

    “母后听说了?皇兄要立沈太夫人的孙女儿为太子妃。”

    梁太后沉着脸,没好气地说:

    “听说了。”

    逸亲王却是十分激动的说:

    “母后答应了?不行,不能让他们成亲。母后,绝不能让太子娶魏氏女为太子妃。”

    梁太后没好气地说:

    “哀家有什么办法?你皇兄拿了先皇遗旨来压哀家。这件事,你皇兄很坚持,你还是老实些吧。”

    逸亲王不服气,说:

    “母后难道忘了之前宫里的传言了?那个死了的老宫人说的话,母后都忘了?”

    那个老宫人说,景元帝曾给过沈太夫人一些东西。

    谁也不知道是什么。

    被景元帝打发去的人,也再没从宫里出现过。

    逸亲王说:

    “万一真是密旨呢?”

    梁太后抬眼,瞅着自己宝贝一样的儿子,问:

    “你想怎么办?让你皇兄改主意是不行了。我听说圣旨都下了。”

    哼了声,梁太后又说:

    “你皇兄这几年也没闲着,只怕现在翅膀是越发的硬了。看着对我恭敬,却也是阴奉阳违时候多。谁可知道当年,你父皇都给他留了什么咱们不知道的。”

    一想到景元帝最后看向她的眼神,梁太后就烦躁不安。

    景元帝到底在怜悯她什么?

    她现在是国朝最至高无上的太后,皇帝她让跪都得乖乖的跪在她的脚下。

    还有什么是她值得被人怜悯的?

    逸亲王咬着牙说:

    “他下了旨了,咱们就坐以待毙吗?母后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容易,就要认输?”

    梁太后不解地瞅向逸亲王,说:

    “你打算怎么样?”

    逸亲王冷笑,说:

    “我要让魏家大丫头,嫁给璋哥儿。”

    这可自己的亲孙子!

    梁太后大怒,说:

    “那丫头有什么好?你们一个一个争着为儿娶妇?我跟着沈敏的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绝不答应璋哥儿娶她。”

    逸亲王只得耐下心来说服梁太后:

    “母后怎么就没想明白?璋哥儿娶她,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母后想想,沈太夫人只得了一个儿子,一孙、一孙女儿。孙女儿嫁进皇家,她能不为自己的孙女儿谋划?”

    梁太后的神情有些松动,但心里却仍是不肯接受。

    只一想到沈太夫人,梁太后的心就像被什么东西刺了似的。

    偏逸亲王似是看不见一般,仍是说:

    “只要咱们得到想要的,到时候再休了她另娶就是了。母后又何必纠结于这个?”

    梁太后见逸亲王说得头头是道的,问:

    “你打算怎么办?”

    逸亲王说:

    “儿臣还没想好,总是要让母后同意的,儿臣才好去谋划。”

    听到这句话,梁太后的脸色才稍微好看了些。

    转而梁太后恨恨地说:

    “你争点儿气,那个沈敏最好活得够久,到时间看我怎么收拾她。”

    逸亲王连忙表孝心说:

    “母后放心,若是儿子果然如意了,定不会似皇兄那般。母后要收拾谁,儿臣定会全力帮着。”

    梁太后颇有些疲惫地摆手说:

    “你也回去吧。闹得我头疼。若是想法子,哀家给你指条路,不若去找文昌侯家试试。依着哀家多年的经验,那个韦太夫人手里,定是有些什么东西,或许能派上用场。”

    逸亲王大喜,又说了些哄人的话,才离开。

    太监宫女还有老嬷嬷进来,就见梁太后垂着眼皮子,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些人都是常年在梁太后身边的。

    自是知道,梁太后此时心情不好,因此都小心翼翼的。

    梁太后突然问:

    “琏亲王还在宫里?”

    琏亲王进宫,于情于理,都要先来拜见她这个嫡母。

    只是梁太后懒得见他,便就直接让他去了安太妃处。

    一个老嬷嬷说:

    “刚听外面的人报说,已经走了。”

    梁太后冷笑,说:

    “安太妃倒是生了个孝子,只要进宫,就会给那老货带好玩的或是好吃的。也不想想,宫里能差了什么?”

    嬷嬷笑着搭话说:

    “安太妃也不管管,那琏亲王妃那个身子,勉强生了个女儿。琏亲王也不纳妾,难不成眼瞅着亲王府就这样没了,连个接嗣的都没有。”

    都是宫里的老人了,自是知道说什么话,能哄得梁太后开心。

    果然梁太后听了之后,笑说:

    “管她呢,她脑子就没正常过。不过这样也好,倒是个省心的。”

    皇家自来胸无大志的,才得长久。

    一个亲王,无论怎么作,只要不与权力沾边,一般都会活得长久。

    梁太后又如何不懂安太妃的心思?

    只不过有时候,梁太后也十分的羡慕安太妃。

    琏亲王孝顺是出了名的。

    而逸亲王也好,还是无上长公主也罢,进宫来见她,却是十回有九回是有事求她。

    有那么一瞬,梁太后也觉得自己可怜。

    从来就没有一个人,进宫里来,是单单就为了看看的。

    就像刚刚的逸亲王,一阵风的来了,达成了愿望,便就一阵风的走了。

    想到这儿,梁太后不由得叹了声气。

    转而想到许染衣,梁太后便就顾不得别人了。

    她是真心的心疼许染衣。

    太子定妃,不管成不成,许染衣都是最为伤心的一个。

    许染衣对太子的心思,若不是无上长公主拦着,梁太后早就下懿旨给许染衣赐婚了。

 180 是命

    想到这儿,梁太后不由得有些愤恨太子。

    许染衣有什么不好?

    非要看上魏家姑娘?

    转而又想到,大概太子也是为了沈太夫人手里的东西。

    梁太后又一阵的解气。

    沈太夫人风光无限又怎么样?

    自己的老头子都管不了,那小妾,京城里就是个亲王,只怕也比不过。

    生的儿子也没出息。

    现在嫡亲孙女儿的婚事,又一波三折。

    虽然说景元帝内宠也不少,但景元帝是皇帝。

    承平伯一个没权力的伯爷,自是无法与皇帝相比。

    这样一想,也就平衡了不少。

    然后想着逸亲王也不知做何打算,倒也并没急着给魏芳凝派嬷嬷。

    但梁太后仍是吩咐身边的人说:

    “选两个平日里刁钻、精明的嬷嬷出来,留着我有用处。”

    转而梁太后又吩咐:

    “派个人去无上哪看看,染衣如何了。可怜的孩子,肯定伤心了。”

    嬷嬷答应着,退出去办事。

    梁太后揉着额头。

    小宫女上前,轻轻地给梁太后捶腿。

    半晌,出去的嬷嬷进来,梁太后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又说:

    “把我那颗夜明珠垂珠钗给染衣送去,那丫头一直喜欢那个。以前哀家怕她小,不知道小心,再弄坏了。现在想想,弄坏了又怎么样?不过是枝钗子罢了。”

    嬷嬷答应着,从梁太后手里接了内库的钥匙,连忙又下去了。

    无上长公主府,许染衣此时在自己的屋子里,正发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