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掌娇 >

第55章

掌娇-第55章

小说: 掌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风点头,随了那小厮去了。

    包间里,太子斜靠在窗边的美人榻上,眯着眼睛,有一口没一口地品着茶。

    茶是从太子府上带来的。

    一月、二月两个在茶炉边上,一个扇扇子煮茶,一个分茶给太子、沈四、沈五。

    抿了口茶,沈四笑说:

    “你现在可是越发的会享受了。”

    太子脸上笑得和美,只是说出来的话,却是极冷极冷的。

    他说:

    “能享受就要享受,东宫里的日子,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有时候,我就想,太后不是皇上的生母,该有多好?能省下多少事?”

    沈五劝说:

    “你别胡说了,那是不能改变的事实。再说,又不单因为太后生了皇上,梁家不把着京畿军卫试试?就是生母,也能让她在宫里当个老祖宗。”

    轻风随了小厮进来,将魏芳凝在承平伯府上的表现说了。

    太子那微眯着的凤眼,终于睁了开。

    眼里闪着光亮。

    好像在说:

    “看,我喜欢的姑娘就是不一般吧?你们还怀疑我的眼睛,我看是你们全瞎了。”

    沈四、沈五也是佩服,说:

    “没想到咱们的小表妹,还真不是个简单的。我们喜欢!”

    太子一听,眼睛瞪得溜圆,心道:

    这两货,还不如瞎了呢。

    但是不给太子表现的机会,太子哪儿干哪?

    他可就等着英雄救美呢。

    转了转眼珠,太子吩咐:

    “让侍卫将那老婆子一家子打个半死,只会说话就行。一月二月,起仪仗,摆驾承平伯府。”

    本太子要帮人,是想帮。

    而不是那人需要他帮。

    真是的,没有机会,难道本太子不会自己创造机会?

    一想到一会儿就能见到魏芳凝了。

    太子就像才下了蛋的母鸡一般。

    就差“咯咯”叫了。

    太子施施然地起身,外面太子的仪仗已经摆起。

    一月负责仪仗。

    二月点了两名侍卫,跟着他,跑到承平伯府的前门口上,已经唱喊:

    “太子驾到,承平伯府上下人等接太子驾。”

 104 及时

    沈四沈五两个站起身,掸了掸衣服,说:

    “太子爷,你这唱的又是哪出啊?这样过去了,还不得把承平伯府上的人给吓死?”

    随着一月、二月出去,外面候着的人也都进来了。

    太子吩咐他们拿来镜子,他对着镜子,细细地整着自己的衣服。

    即使是面圣,太子也没像现在这样小心翼翼的。

    太子边照镜子,边声音清冷的说:

    “吓死了,跟我又有什么关系?他们家的婆子冲撞了本太子的仪仗,难道还不准本太子上门,兴师问罪?”

    明明是你让人将他们扔到你的仪仗堆里。

    要不然,他们疯了不成,那样一副的仪仗,瞎子一样的往里冲?

    沈四沈五闷笑。

    太子这是为了心上人,连脸都不要了。

    再看对镜理妆的太子,就差没让人拿了女子的妆奁来,描眉画眼儿,弄出个绝美姿容来。

    沈四沈五心想:

    不收拾,远远瞧着,都像女人了。

    再这样精致下去,小心人真将你当成美人儿,再给抓了去。

    太子不知道沈四、沈五哥两个,站在哪儿,正在脑补他被人当成美人儿,被恶霸欺凌的景像。

    对着镜子,十分精细地又是整头发,又是正头冠。

    然后又让宫女们给他弄衣服,就差没让人抻着,重亲熨烫了。

    这么一番收拾,太子完美得如九天玄女下凡……

    不对,如二郎真君显圣,太子才差强人意地说了声:

    “走吧。”

    沈四、沈五两个抖了抖衣服,便就跟着一起往外走。

    太子停下,眼睛一横:

    “你俩个跟着干嘛?”

    这是用完就想扔!

    沈四、沈五笑得十分得意:

    “我们去见姑奶奶,不行?还要太子爷同意?”

    这两挖墙角的。

    太子气得没法,却也不能拦着。

    就见沈四沈五两个,抖着膀子往外走。

    太子十分不耻。

    不过,太子也不着急。

    他俩个再抖有啥用?

    等到了承平伯府上,还有他出场的时候引人注目?

    真是的,哪个敢不围着他转?

    这样一想,太子心里瞬间平衡。

    又拽了拽衣角,背着手,踱着四方步,不紧不慢地往外走。

    从承平伯府后门上,转到前门,要从这边街出去,再转到前门街,太子摆着仪仗,呼呼啦啦地,果然十分引人注目。

    沈四、沈五两个抖了半天,骑上马,瞬间成了太子侍卫一般。

    坐在车驾上的太子瞅了,十分坏心地挑了帘子笑。

    沈四沈五两个看得,身上起了一层的鸡皮疙瘩。

    心想:

    这妖孽,这样挑帘子笑,太迷人了点儿吧?

    再说二月,和着那两侍卫,给承平伯府送信儿。

    守门的门丁年岁小,打他们站在这儿,哪有过这种事?

    这冷不丁地听了,竟是呆愣住了。

    二月只得喝了声:

    “还不快进去通报?一半会儿,太子就到了。”

    几个门丁才反应过来,连滚带爬的就往院子里跑。

    边跑还边喊:

    “太……太子驾到……”

    蓬莱仙境里,已经审完了魏云馨的几个丫头婆子,还有许踪。

    先后的口供全都对上。

    上次的事,再加上这次的事,人证物证摆在哪儿。

    任是魏远安搜肠刮肚,也寻不着词来,为魏云馨辩驳几句。

    沈太夫人也不说话,让魏云微坐在她身边,歪着头,以一种高山远瞩的睥睨目光,瞅着承平伯。

    承平伯后背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此时承平伯的想法,几乎和着前几日的文昌侯特别像。

    做下这等子事可以,但留下这么些个尾巴,让人一抓一个,就该死了。

    承平伯咬着牙骂魏远安说:

    “孽障,平日里你们是怎么教育孩子的?竟教出这等黑了心肠的子女来?”

    魏远安只是跪地上磕头认错。

    魏远志却说:

    “虽然说父母在,不分家。但二丫头能做下这种事,看来大哥对三房的不满,也非一朝一夕了。不若就分家吧……”

    魏远安的心就跟被什么东西锤了似的。

    他是有官职在身的。

    承平伯和着沈太夫人还活着,这要是分家出去的话,让他以何面目出外见人?

    没有大事,哪会分家?

    人若问起来,因何分家?

    让他如何回答?

    再说御史也不干啊。

    历朝历代,都是以孝治天下。

    这要是御史弹劾,皇上派下人来调查。

    因为庶宗侵害嫡宗,才会被赶出家门。

    那他的官也就做到头了。

    魏远安不等魏远志将话说完,急切地说:

    “三弟,大哥承认是大哥没教好孩子,才会让二丫头做出此等孽事来。都是为人父母,大哥也能体谅三弟心疼大丫头的心。大哥自会给三弟个交行,让三弟满意。”

    说罢,才又加重了语气说:

    “但分家的事,却是万不能再提的。侍养父母,本就是咱们兄弟一起的事,即使三弟是嫡,大哥是庶,孝心却是不分嫡庶的。”

    魏芳凝躲在她娘的怀里偷笑。

    他爹也学会了耍心眼子。

    分家哪就是他爹说了算的?

    不过是拿话吓唬魏远安罢了。

    魏远安不甘心被分出去,自然上赶着牺牲了魏云馨。

    这可比他们逼着大房,将魏云馨从族谱上除名,好听多了。

    明儿传出去,也是大房自己选的。

    他们三房,可是连提都没提。

    而且大房主动提出来,三房还可能拿桥。

    魏芳凝就差举出胜利的手势,大声的喊一声:

    “太好了,终于完事了,可累死我了。”

    魏远安冲着承平伯磕头,说:

    “二丫头做出这等丧尽天良的事来,儿子愿意……”

    魏芳凝的眼睛亮晶晶的。

    说出来了,这就说出来了!

    结果就听外面喊:

    “太……太子来了,伯爷、太夫人,快去前边迎接太子。”

    魏远安的话便就给截断了。

    魏芳凝气得一口老血,没当场喷出来。

    心里将太子来来回回地骂了几千个字,都能写一篇讨伐檄文了。

    承平伯简直是以为自己老耳昏聩,听错了呢,问:

    “外面在喊什么?”

    沈太夫人倒是淡定,还瞅了眼魏芳凝,然后笑了。

    门丁也等不得人通报,直接冲了进来,跪地上说:

    “伯爷、太夫人快……快,太子,太子来了,让去前边接驾呢。”

 105 檄文

    承平伯问:

    “果然是太子?不会是弄错了,有人作弄吧?”

    京上曾出过一则笑话。

    一家外乡在京上经商,至亲直系便就举家住在京里。

    老家那边留有叔伯亲人。

    突然有一日,两个男人上门,将他家乡人情,细细说得十分的明白。

    不得不让人信服。

    却是来通丧的。

    说是家里八十岁的叔祖去世了。

    于是这一家子急急忙忙的往老家赶。

    两个月后又举家回来了。

    不见有悲色,还大办宴席。

    邻居们奇怪,上门打听,才知道。

    他们到了老家,八十岁的叔祖还能下地干活。

    比那经商的一家之主还硬朗呢。

    也不知道是谁,开了这样的玩笑来作弄人。

    这事当成笑话,传得满京城都知道。

    所以承平伯才会如此的问。

    门丁说:

    “小太监拿着太子的名牌,再不会错的。”

    承平伯这才急忙忙地由着两个美人儿扶着,起身说:

    “什么事都先放一放,接了太子殿下再说。”

    魏芳凝上前,与魏云微两个,一左一右地扶着沈太夫人,跟在了承平伯的后面,往南院走。

    身后则跟着一众的主仆人等。

    魏云馨一早被婆子扶到了后屋上,也没人去喊她。

    魏远安倒是又动起了小心思。

    长女是指望不上了。

    太子可还没有成亲呢。

    而且就是成亲了,又怎么样?

    不是还不侧妃、孺人、侍妾?

    太子是储君,将来的皇上。

    不可能只太子妃一个女人。

    不管太子因何而来,若是瞧中了谁,金风玉露的,这也是说不准的事。

    魏远安在心里,偷偷地将他的那几个女儿,来回地巴拉了一下。

    自然,魏远安是不甘心,让太子看上魏云微的。

    但大房够上岁数的,还有魏云娇、魏云茴。

    魏远安故意让自己落后两步,吩咐跟着他的小厮,让去大房,将那两丫头喊到前院去,迎接太子。

    只是男人在南院上,而女眷则是在垂花门处,隔着影壁院墙,冲着南面磕头就行。

    内监自会回说,承平伯女眷已经行过礼了。

    无论是皇上还是储君,终是要避嫌,哪能随便见别人家里的内眷?

    又不是自小认识的血亲。

    文昌侯家里时,一是太子去的突然,二则是刚好他家里办喜宴。

    躲也躲不开了。

    果然承平伯领着儿孙,直接去了南正门外。

    而沈太夫人则由着孙女儿、儿媳妇们陪着,留在了内外院门处。

    被魏远安着人喊来的魏云娇、魏云茴站到了魏芳凝身后。

    沈太夫人身旁,换上了程二夫人和褚瑜两个。

    没一会的工夫,南面传说,太子已经由着正门入府。

    爷们儿已经在大门外跪下了。

    沈太夫人打头,领着儿媳妇、孙媳妇、孙女儿们,便也就在垂花门内跪下。

    一月过来,看着行了礼然后喊说:

    “承平伯府内眷磕头行礼。”

    外面传说:

    “太子殿下口喻免礼。”

    沈太夫人等人才站起身边。

    魏芳凝低着头,看着乖乖的,其实心里正在做讨伐太子的檄文呢。

    女眷虽然行完了礼,但却不能随便的走。

    要站在二门处,等着。

    万一太子提出说要见见内眷呢。

    她们也是不得不过去的。

    但只一会儿的工夫,二月跑了进来,冲着沈太夫人行礼,笑说:

    “小人见过太夫人,太夫人万福了。太子爷吩咐小人,请了太夫人回自己个儿的院子,一会儿太子爷去给太夫人请安。”

    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