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掌娇 >

第37章

掌娇-第37章

小说: 掌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时魏芳凝愣了下,但转而一想,便也就明白了。

    自己使唤的人,哪里有在马棚更合适的?

    随时使唤随时就能喊到跟前来。

    而且沈家送来的人,都是军伍出身,知马懂马,又爱马。

    不会嫌弃那里脏臭。

    而且又不显眼。

    等着魏芳凝与沈太夫人走得有些微汗,厉叔也过了来,在门口碰上。

    厉叔一抱拳:

    “太夫人、大姑娘好。”

    沈太夫人说:

    “回屋再说吧。”

    魏芳凝则是很有礼貌地笑了笑,说:

    “他俩个在马棚里,还都听话吧?”

    厉叔笑说:

    “小人带过兵,什么样的刺儿头,到了小人手,出来时,都是个人。别的小人不在行,这剃刺,却是最最拿手的了。”

    魏芳凝笑了。

    一行人重回到厅上,沈太夫人倒也没有绕弯子。

    到她这个年纪的人了,自然是高高在上,威严庄重。

    让人不由自主的,便就低下头去。

    沈太夫人吩咐说:

    “我也老了,又能有什么事?阿厉,以后你就听着芳凝的,她就与我一样,吩咐你什么你做什么,若是她说不让你告诉我,你就是连我也不用说的。”

    厉叔愣都没愣下,便就答应道:

    “小人知道了,以后小人的主子就是大姑娘了。”

    能在沈太夫人手下的人,都不是一般人。

    屋内的丫头退了出去,魏芳凝便就吩咐厉叔,要做的事。

    厉叔不明白张姨奶奶与褚瑜的关系,心下也奇怪,魏芳凝这是要做什么。

    但仍是问都没问地出去了。

    他只要完成任务就行。

    至于原因,那也不是他应该知道的。

    张姨奶奶对于韦太夫人来说,那是顶顶重要的人了。

    一定要看好了,不能让出一点儿的事情。

    这样才能随时的要挟褚瑜。

    所以,即使送到庄子上去。

    也没去那偏远的地方。

    就在京郊上,文昌侯府的一处小庄子上。

    京郊地贵,文昌侯家早些年也曾煊赫一时。

    庄子也是那时候治办的。

    地势不是很好,土地也瘠薄。

    因此上,种粮食是不大可能了,离着水源也远。

    也就当个家禽场,养着些个山鸡野鹿,供着文昌侯府上四时肉和野味。

    别人家里吃野味,都买那山上打来的。

    肉质好,鲜嫩可口。

    就是贵。

    文昌侯家里也想赶这时兴,又没钱,自以为聪明地想了这么个招数。

    从猎人手里买了这些个活着的东西,放自家庄子上养着。

    鸡生蛋,蛋生鸡,大畜生小畜,倒也算得上是花一回银子,买了个子子孙孙。

    别人家里笑话,文昌侯家里还不知道。

    每次家里办个什么大小的宴会,做个穿篱菜,黄金鸡,都会特别地说,这可不是家鸡,用的是野鸡。

    客人们只是“呵呵”的笑,并不说什么。

    背地里,不知道笑话了文昌侯家多少去了。

    文昌侯府上,连野味买起来都费劲。

    这养禽兽的庄子上,又哪里会有许多的闲人?

    恨不得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

    张姨奶奶生活在这里,也亏得张姨奶奶想得开。

    而褚瑜时不常的,便就要偷偷的接济一下。

    更何况韦太夫人又防着张姨奶奶,派了心腹来看着。

    张姨奶奶现在一把年纪,倒是不干地里活,但缝缝补补总是要做的。

    其实韦太夫人倒也不说,要虐待张姨奶奶。

    但她派去的人,在府上生活惯了,到这种地方,自是十分的不乐意。

    再她是府上派来的,又是韦太夫人的亲信。

    自觉得高人一头。

    便就将本应该张姨奶奶享受的,吃的用的,全都自己拿过来用了。

    还时不时的,就要威胁张姨奶奶一番。

    让张姨奶奶将嘴巴放严,别乱说话。

    韦太夫人听了何婆子带回来的话,先是一惊。

 70 出事

    又有些不大相信,魏芳凝能知道。

    可不知道的话,又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来?

    张姨奶奶是可韦太夫人捏在手里的把柄,这要真的出什么事,她可就真没地儿哭去了。

    韦太夫人越想越心惊。

    直急了个团团转,也没想出个准主意。

    又不敢去寻文昌侯说。

    便就将褚燕卓喊了来,将何婆子带过来的话,说了一遍。

    褚燕卓沉吟半响,说:

    “不管芳凝那丫头知道多少,此时也是宁可信其有,不能疏忽大意了。”

    更何况依着褚燕卓看,若是魏芳凝知道了的话,她说的那个倒也不失是个好办法。

    只要张姨奶奶死了,韦太夫人又拿什么去要挟褚瑜?

    到时候就是吵嚷着说,褚瑜是姨奶奶生的。

    却也没人信不说,文昌侯家倒被人笑话了去。

    韦太夫人听褚燕卓的,又让何婆子,往庄子上去,看看张姨奶奶,再叮嘱一下庄子上的人,小心提防些。

    何婆子看看时间,这个时候出城,头关城门前,肯定赶不回来。

    反倒不着急了。

    她先回家里交待了声。

    因着要在庄子上过夜,怕有虱子,又使唤着小丫头,带了两套铺盖。

    她一套,跟着她去的小丫头一套。

    两个人雇了辆驴车,出城。

    文昌侯府的庄子偏远,驴车又慢,一路上倒是看了些个秋天景像。

    待到了庄子上,正是做晚饭的时候。

    因为来的是婆子,所以接待的是庄头娘子。

    庄头娘子一见来的这时候,便就一面接迎着何婆子进屋,一面使唤自己的女儿媳妇,给何婆子并小丫头收拾房间出来住。

    韦太夫人的那个亲信婆子,在庄上住了这么些年,倒也是隔三差五的,总要去城里侯府上,见一见韦太夫人。

    带个什么新鲜的瓜果走动。

    显得她的孝心,又可多在韦太夫人跟前露脸。

    也省得被遗忘了。

    何婆子瞅了一圈,问:

    “柳大家的人呢?”

    柳大家的,正是韦太夫人的亲信婆子。

    庄头娘子都出来接她了,却不见柳大家的,何婆子皱了皱眉,面上不悦。

    这也忒拿大了些。

    庄头娘子笑得就有些不自然了。

    柳大家的虽然客居,却也似个皇上派出的监军一般的人物。

    在庄子上吃香的,喝辣的不说,还总拿自己当成主子。

    别说庄丁长工帮工,就是对她这个庄头娘子,也是呼来喝去。

    张姨奶奶也不放在眼里的。

    “想是有事给耽搁了吧。”

    庄头娘子说。

    何婆子冷笑,却是半分也不信的。

    既然人家不来,何婆子也懒得理会,便就问说:

    “张姨奶奶呢?我这次过来,主要是拜见张姨奶奶来的。”

    文昌侯府上,都知道有这么一个被打发到庄子上的姨奶奶。

    是褚瑜生母的事,却是没人知道。

    韦太夫人倒也不怕张姨奶奶乱说。

    但凡真心爱自己子女的母亲,都盼着子女好。

    没谁会拖后腿。

    张姨奶奶也不例外。

    既然女儿顶着嫡女出嫁,正是张姨奶奶求之不得的事。

    她吃些苦算什么?

    只要一想到她自己的女儿,现在是世子夫人,再过个几年,承平伯去了。

    她女儿便也就成了正经的伯夫人。

    张姨奶奶可是睡着都要笑醒的。

    哪会与人乱说?

    真是睡着了,都紧闭着嘴,就怕说露了,给女儿惹祸。

    庄头娘子答说:

    “张姨奶奶刚还在这屋里的,听说何妈来了,倒是躲了出去。何妈找姨奶奶有事?那我使人去喊。”

    说着,就又打发个小丫头,去请张姨奶奶过来。

    结果小丫头没过来,庄头娘子的女儿倒是急匆匆地过来,还没进门,就喊:

    “娘、娘,大事不好了,快……快……快去看看吧,出大事了。”

    庄头娘子不有些不好意思,到底是庄子上长大的野丫头,一点儿规矩没有。

    一点子小事,就一惊一诈的。

    庄头娘子面上讪讪地瞅了眼何婆子,劈头盖脸地训斥进来的女儿说:

    “什么事,这样大声嚷嚷,让人看了,像什么样子?”

    庄头娘子的女儿小名翠儿。

    翠儿脸都白了,说:

    “柳家那个婆娘,听得何妈来了,不说来见何妈,倒急着去厨房吃给张姨奶奶的小灶,死……死了。”

    韦太夫人本就没想过要虐待张姨奶奶。

    为了让褚瑜听话,庄上虽然清苦,但终是拨下钱来,给张姨奶奶开小灶。

    只不过,平日里,全都被那柳家的给吃了。

    张姨奶奶不计较,庄头娘子倒是不好说什么,显得她事儿多似的。

    而今儿何婆子这个点儿来,定是不能回去,要在庄子上吃晚饭。

    柳家的舍不得那肉。

    不来见何婆子,倒先跑到厨房里,将那碗给张姨奶奶的扣肉先吃了。

    结果肉没吃完,人就倒地上一挺身。

    吓得厨房的人乱成一团。

    正好翠儿领了人给何婆子准备屋子,被喊了去。

    等翠儿和着她嫂子几个去了,柳家的已然断气,再无救还的可能。

    翠儿吓坏了,哪儿见过这种事?

    自然就慌慌张张的给她娘送信来了。

    她嫂子也寻了她哥,去给他们的爹,庄头去送信儿了。

    这庄上出了人命,定是要报官的。

    何婆子想起了魏芳凝的话来,还有说话时的表情语气。

    就觉得好像有人掐住了她的脖子似的。

    可不管怎么说,何婆子仍是随着众人,去了厨房上。

    柳家的就倒地屋檐下边,脸色黑紫。

    一看,就是中毒了。

    众人也不敢挪动。

    庄头一面让人散了,一面打发了人去报官。

    何婆子只瞅了一眼,腿都软了,面条一样。

    还是庄头娘子将她给扶回去了。

    何婆子却是不肯再去庄头的那个厅上,而是直接让庄头娘子扶着她,去看张姨奶奶。

    她却是知道,此次来,最最重要的是什么。

    张姨奶奶不想在人前多露脸。

    即使是侯府的人,也是能不见就不见。

    所以听说何婆子来,她便就躲开了。

    但此时何婆子上得门来,张姨奶奶也只得接着让到屋里,笑说:

    “我都离了侯府小二十年了。我离开那会儿,你还是个小姑娘呢,时间催人老啊。”

 71 夺舍

    何婆子就要给张姨奶奶行礼。

    张姨奶奶拦住说:

    “我自被打发到庄子上,哪儿还算得上正经姨奶奶?不过是个老不死的罢了。快坐。”

    何婆子暗自打量张姨奶奶。

    张姨奶奶个头不高,黑瘦得很。

    但两只眼睛特别有神,一看就是个身体硬朗的。

    张姨奶奶六十不到,也不是很老。

    更何况在庄子上干了十多年的农活,身子骨比在京上养着的人,自然好。

    何婆子脸色不好,但仍是强笑着坐到了炕沿边上。

    张姨奶奶就问庄头娘子:

    “外面一阵吵吵,可是出了什么事?”

    庄头娘子也不坐,知道何婆子来,定是有话要与张姨奶奶说。

    回张姨奶奶话说:

    “柳家的刚在厨房外的房檐下吃肉,与不知道怎么就死了。你们说话,我先过去瞅瞅。姨奶奶也不用担心,已经报官了。”

    张姨奶奶一听,直念“阿弥陀佛”,说:

    “可不是噎着了吧?她吃东西一惯的,好像怕有人跟她抢似的,说她,好像我要贪她的肉似的。”

    庄头娘子可没敢说脸都黑了,哪里是噎着?

    瞎子都看出是中毒了。

    笑了笑,庄头娘子说:

    “谁可知道,总是要官家断的。你们说话儿,我先出去瞅一瞅。”

    庄头娘子出去,何婆子说:

    “太夫人派老奴过来看姨奶奶,正是提醒姨奶奶一声,最近不太平,万事可要小心些。”

    张姨奶奶却没有多想,笑说:

    “太不太平的,又不是打仗,咱们庄户人家,又能怎么样?我又没有结怨,谁还来害我不成?你回去与太夫人说,我这儿好着呢,让她老人家放心。”

    何婆子见张姨奶奶全不当回事,只得耐心的劝说:

    “姨奶奶别不当回事,这不庄上就出事了?姨奶奶还当柳家的是被肉噎死的?老奴刚去看了,脸都黑了,一看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