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掌娇 >

第223章

掌娇-第223章

小说: 掌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在桂嬷嬷的劝说下,梁太后已经不那么生气了,可见了逸亲王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梁太后的气压也压不住地往头顶上冲。

    梁太后气得拍着桌子喊:“那是你的皇姐,你就这种态度?”

    逸亲王也很委屈,对着梁太后一样地喊:

    “母后就是偏心,母后说我态度不好,怎么不说说她,好好的,干嘛突然发疯要找我拼命?”

    说起这个来,梁太后按下怒气,瞥着眼睛看逸亲王,问:

    “哀家喊你来,也正是要问你这件事。无上无原无故的,怎么会与你拼命?你做了什么事,让她伤心?”

    逸亲王听了梁太后的话,不由得跳起脚来,说:“母后就会污蔑儿臣,这怎么可能?”

    看了眼左右,此时在边上侍候的宫女、嬷嬷太监都是心腹,一个个低垂着头,眼观鼻鼻观心的。

    逸亲王虽然傻了些,但最基本的却还是知道的。安心了才继续往下说:

    “儿臣最近都在忙着大事,哪儿有空去理会皇姐?再说,她有什么可让儿臣理会的?女儿也和亲了。说起来,万宝的事,儿臣没去找她算帐,已经是让着她了,她还想怎么样?”

    梁太后细细地瞅着逸亲王,见他说得话也不似做假,就越发糊涂起来。

    但听得逸亲王说大事,不由得沉声问:“万宝的事真是你做的?”

    梁太后再怎么对万宝不若许染衣,也到底是自己嫡亲的孙女儿,比上别人来,还是喜欢的。嫁给沈五时,她还是挺高兴的。

    虽然说这桩婚事算计的成份多,但沈五是将门虎子,年纪相当,一举两得的事,怎么看着怎么满意。

    正因如此,后来无上长公主折腾万宝,梁太后才会生气。此时猜着逸亲王的所做所为,不由得就有些龄冷。对等女儿如此绝情,还能对谁好?

    逸亲王哼了声,说:“其实儿臣与那边的人说,只要沈五郎的命。谁知道怎么弄的,现在信也不准,还要再等等。”

    梁太后听了,心下稍好了些。好在逸亲王没混账到底,真的对自己的女儿不管不顾。

    这样想着,梁太后忍不住问:“无上那样对你,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话逸亲王今天被无数个人问,为什么为什么,他也很想知道为什么。无上长公主进逸亲王府本身,就是硬闯进去的。

    底下人报与逸亲王听,逸亲王到现在也悔恨,他没事干嘛去迎她。

    姐弟两个在南院上碰见,无上长公主二话不说,拿起一直藏在怀里的匕首,就往他身上刺。若不是逸亲王闪得快,此时已经没命了。

    然后逸亲王府上的亲上就来护驾,可无上长公主的亲卫,也不是吃素的。

    而且无上长公主这是铁了心的想要他命,居然将府上的婆子什么的,也带过来不少。

    本来还指望着府上的仆人,结果沈四又到了,竟然让他的人,还有无上长公主的嬷嬷们,将施璋等人,都给拦住了。

    害得逸亲王被无上长公主,拿着匕首追了半天,差点儿没将逸亲王的老命给要了。

    逸亲王恨着声音,将无上长公主的行为,与梁太后学了,然后又说:“母后也别一味的偏袒皇姐,依着儿臣看来,大概是染衣外嫁,对她刺激太大,才会突然发疯也说不定。”

    想了想,又说:“儿臣听说,母后将许驸马也喊来了?母后,听儿臣话,别为难他。他现在入了南衙,咱们正是要拉拢的时候,若是母后揪着这事不放,不是将他推到皇上那边?”

    梁太后没她气地瞪了逸亲王一眼,说:

    “不推,他就没在皇上那边?当年为了那个贱人,他虽然对无上还不错。可哀家哪有看不出来,他恨咱们的?”

    然而说到这个,逸亲王不由得埋怨起梁太后来,说:“母后就是太宠皇姐了,才将她宠得无法无天。嫁个没什么根基的状元有什么用?”

 438 浓墨

    梁太后被逸亲王的话气了个倒仰,沉声说:“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

    逸亲王闭了嘴,但那不屑的表情足以说明,逸亲王并不服气。

    而这时候,避室那边也来了消息,说是卜巫看了,应该是冲撞了花鬼。

    不是花神,是鬼。之前无上长公主在公主府上,没事就拿底下人撒气,因为许染衣,也没少弄死丫头。起初无上长公主还让往外拉,后来干脆就让埋在长公主府的花园子里做花肥。

    京城权贵,轻易不会招道士、和尚进门。传出去的话,容易引起猜忌。此时梁太后也管不了这许多,直接下懿旨,将京城附近的和尚、道士不知请去了多少,到无上长公主府上祛妖祈福。

    钦天监的人看了日子,在无上长公主的花园子里,竟挖出不少的白骨来。

    既然是它们在作祟,那么自然是要寻个风水好的地方,再由着和尚超度,厚葬了。只是这又有什么用?死了就是死了,葬得再好,却也不能活过来享受。

    不过是让活着的人好受些罢了!

    许飞与妻、子被许行书安排着,搬出无上长公主府,去了京郊太子的庄子上住下。

    从永慈宫回来之后,无上长公主便就没再说过一句话。任着嬷嬷们安排她吃,她就木然地吃,安排她睡,她就倒在床上,闭着眼睛。

    太子带着魏芳凝也来看过,但无上长公主任是谁不也理。

    见着无上长公主这样,魏芳凝也是唏嘘不已。

    整个长公主府,佛香缭绕。

    里屋坐着无上长公主,她用的东西、整个屋子的东西都被换过了。都是全新,据说非常洁净的。

    和尚诵经的声音,清晰可闻。傻呆了这些天的无上长公主,终于清醒了些,对着她身边侍候的人笑了。

    那是永慈宫里的宫女,见了之后,自然十分的欢喜。觉得是这些天道士和尚的功劳,笑问:“殿下,殿下觉得怎么样?还认得奴婢不?”

    无上长公主瞅着那个宫女,淡淡地说:“你不是七巧么?侍候我的那些人呢?”

    七巧愣了下,转而面色不改地笑说:“回殿下话,太后娘娘嫌她们侍候殿下不尽心,被太后娘娘打发到宫里的浣衣局去了。”

    若不是因为卜巫说无上长公主杀戮重,梁太后想为无上长公主留福,就无上长公主身边的人,一个也别想活。

    无上长公主本就不是个会关心别人死活的人,此时问那么一声,也因为好奇。听七巧说了之后,也没过心,只是无所谓地“哦”了声,表示她知道了。

    想了想,无上长公主又问:“逸亲王呢?”

    七巧想起了梁太后的叮嘱,说:

    “万宝公主殿下的死讯进京了,据说是北域的一队游兵干的,本是想入咱们大周抢掠,误杀了公主跟沈五郎。逸王爷发誓要为女报仇,正上下奔走着,想要游说皇上同意出兵。”

    无上长公主笑了,心竟然平静得如死水一般,再起不来半点涟漪。

    因为她知道,要杀逸亲王,是不可能的了。

    看着住了大半辈子,本应该熟悉,现在却如此陌生的房间,无上长公主又问:“驸马呢?还有大公子呢?”

    七巧的心沉了沉,但仍是回说:“驸马每日上衙,大公子跟着夫人、孩子好像搬了出去。搬去哪儿,要不奴婢去让人打听打听?”

    早已经千疮百孔的心,无上长公主以为她不会痛了。

    “呵呵”地冷笑了声,无上长公主发现,原来受过的伤再多,只要人活着,原来仍是能感知到疼痛。

    自己的儿子发来的死训,自己的妻子都快活不成了,竟然还能正常上衙。想必百年之后,上得史书,也定然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夸赞。

    即使无上长公主少读书,但也听说过,史书上面记载了许多,逃难将儿子绑树上、要活埋儿子的事。而刘邦、刘备逃跑之时,往车下扔儿女妻子,在书家笔下,也没有半分的嘲讽的意思。

    无上长公主轻笑,淡淡地说:“不用了,满屋子的香味,去把纱屉子打开,窗下的月季现在开得正好吧。”

    七巧一听无上长公主有心赏花,自然开心,笑着让小丫头去开窗户,上前扶无上长公主说:“奴婢扶殿下去窗下坐坐?杏色月季开得正好呢,可香了。要不奴婢去折几枝来,给殿下插在屋里?”

    无上长公主现在没有半分的力气,好似那天追着逸亲王,将她最后一点儿力气给燃烧没了。

    由着七巧扶到窗下,隔着窗子看着那月季花,说:“去找个花瓶来,你去拿剪子剪几枝没全开的过来。”

    七巧高兴地拿了托盘花剪,到窗下剪月季花。无上长公主隔着窗子,指挥七巧剪哪几枝。

    花拿到屋里,无上长公主亲手一枝一枝剪好长短,插到花瓶里,很是好看。

    七巧称赞说:“真好看。”

    无上长公主看了,也笑了,说:“送驸马屋里去。”

    七巧拿着花瓶,让小丫头去。

    无上长公主摇头,说:“你去,她们懂什么?再将驸马的东西碰了,快点儿去,再去厨房上给本宫备壶茉莉花茶来。”

    七巧虽然不放心,但也不敢让无上长公主动怒,只得叮嘱了屋里侍候的小丫头们仔细些,拿着花瓶送去许行书的屋里。

    无上长公主见七巧离开之后,对小丫头说:“将窗子关上吧,本宫也乏了,你们就先下去吧。”

    小丫头们不疑有他,将窗子关好,侍候着无上长公主躺到床上,倒是都退了出来,到一边上躲懒去了。

    七巧没由来的,右眼皮子跳个不停,心也慌慌的,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

    将花瓶在许行书房间放好之后,便就急忙地赶往厨房,怕厨娘躲懒,亲自督促着烧开水,煮了一壶茉莉花茶,用托盘举着,回无上长公主呆的院子去了。

    抬头看去,便就见不单纱屉子关上,竟然边外窗都关上了。

    门下就有两个小丫头在逗小猫玩,婆子、丫头们没一个。偏室里传来和尚不停的、不成文的念经声。

 439 娘家

    那股不祥之感,再次袭向七巧的心头,而且比之前更加的强烈。

    七巧呵斥说:“怎么就你们两个,其他人呢?”

    小丫头站直了身子,低声说:“姐姐们让我们俩个看着门,说是有要紧的事,去去就回来。”

    其实不过说辞,但她们是低等的丫头,哪儿敢门从宫里出来的?

    七巧啐了声:“什么东西!”

    将手中的托盘交给一个小丫头,另一个小丫头则急忙帮着开门,七巧过了花厅,往内室去,然而才一打帘子,便就被眼前的一幕吓得“蹬蹬”往后退了几步。

    而紧跟在后面的两个小丫头,只瞄了一眼,也已经知道,别说她们,只怕整个这院子的,都活不成了。

    茉莉花茶香弥漫了一室,混在佛香之中,此时的经声似是特别的响亮。

    无上长公主死在了这个炎热的夏天,随她陪葬的,还有被梁太后从永慈宫拔到长公主府,当时侍候着她的所有宫女、太监。

    魏芳凝听小太监报上来的时候,虽然事先已经猜到结局,但想到无上长公主这一生,仍是颇为感慨。也不知道到最后,无上长公主到底后没后悔过。

    但无论如何,无上长公主是梁太后的心尖,此时突然死了,光让几个宫女嬷嬷太监陪葬,怎么可能会平息怒气?

    好在万宝、沈五出事时,魏芳凝与太子就猜着,无上长公主定然会想不开。前两日的时候,沈太夫人称病,往宫里皇后哪儿递了请求,毕竟皇后是婆婆,让魏芳凝回承平伯府侍疾。

    皇后为了自己的女儿,向魏芳凝示好,哪儿有不准的?

    请示了乾武帝后,特让魏芳凝住到了承平伯府上。

    此时魏芳凝再回承平伯府上住,可与在家做姑娘时不一样。因着沈太夫人生病,不能大动土木,但仍是将魏芳凝之前的院子百花园扩建,将附近的几个院子打通了,以住宫里的太监宫女跟嬷嬷们。

    小太监来报时,魏芳凝正在沈太夫人这儿,陪着沈太夫人说话。

    沈太夫人不由得感慨了一番,说:“好好一个孩子,被梁家那个老东西给惯坏了。若不是……若不是……”

    明显的话里有话,沈太夫人却没有继续往下说。

    之前景元帝活着的时候,那时候,沈太夫人已经不怎么在京里走动,但沈太夫人能去的人家里,总能碰上皇家的人。

    那时候梁太后还收敛着,无上长公主给沈太夫人见礼时,虽然说娇纵了些,可言笑晏晏,神采飞扬的,也不失于可爱。

    哪像后来,怨妇一般,变得面目可憎起来。

    魏芳凝只当沈太夫人在感慨无上长公主强嫁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