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娇-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一副受教了的模样,说:“父皇说得正是呢,但纳妾容貌也重要,父皇一定要为儿臣挑个模样出挑的才是。”
乾武帝听了,越发觉得太子诚心。
男人哪有不爱色的?这样一想,乾武帝面上表情越发舒展,笑着说:“这是自然,朕一定为皇儿选个可心的,皇儿定然喜欢。”
太子又谢了乾武帝一翻,面上一派的欢喜。
这父子两个正说到高兴处,外面太监唱了声:“太后娘娘驾到!”
太子的眉眼笑得越发开心起来,已经猜着太后之来,所为何事了。
乾武帝显然也想到了,脸不由得沉了沉。但仍是起身,带着太子从平准阁出去,迎接梁太后。
梁太后今天似乎心情挺好,迎面对上太子与乾武帝爷俩个,就笑容不减。
将梁太后迎入平准阁,梁太后自然是龙案上坐下,乾武帝稽首说:“不知道母后来,可是有事情?”
梁太后瞅着太子笑,说:“你俩个也坐。”
乾武帝和太子入座,有太监上来送上茶点,并将龙案上的折子收了起来,放到了太子平时用的桌子上。
梁太后端起茶抿了口,将茶杯放到桌上之后,以着与乾武帝商量地语气说:“皇上,太子妃有孕,这太子也得纳侧妃,哀家正好有个人选,想要推荐给皇上。”
乾武帝压下心中的不满,欠身说:“不知母后所意中的是谁?”
梁太后抬眼又瞅了太子一眼,才慢声慢语地说:“咱们不说往常旧事,就是皇上当初为太子时,也是妃嫔无数。既然娶侧妃,依着哀家的意思,所性多娶几,也好开枝散叶,皇上觉得哀家说得可有理否?”
乾武帝连忙拱手说:“母后所说的极是。”
梁太后突然问太子:“皇孙意下如何?若哀家没记错的话,沈太夫人当年嫁人条件,可就是不许纳妾呢。”
说完,梁太后讥诮地笑了,嘲讽的意味十足。京上谁人不知,承平伯别的不行,这小妾都快装不下承平伯府了。每每想到这一点,梁太后就一阵的解气。
但解完气,又觉得身为女人悲哀,男人失了言,刚硬如沈太夫人,也无可奈何。
太子连忙笑着回答说:“皇祖母多虑了,刚孙儿也与父皇说纳侧妃之事呢,孙儿只一个要求,一是性子要好,这样的话家宅安宁,再有就是要模样出挑。像染衣表妹那般,就很不错的。”
一听许染衣,梁太后本来满是笑的脸,立时就沉了下来,很是不高兴地瞅了乾武帝一眼,咬着牙没有骂乾武帝。但只一想到无上长公主,梁太后的恨意从心底,压也压不住的往上翻腾着。
太子好似无心,又说:“既然要正巴经的纳侧妃,那东宫那些个女人,是送还给太后娘娘,还是孙儿自己放了?孙儿打算着要收拾东宫,以安排佳人。”
想起那些个女人,梁太后也是生气,嫌弃她们没有用,入不了太子的眼,但又生气太子与她做对,没好气地说:
“太子看着安排吧。既然太子不喜欢她们,平白养着也是浪费,不若让她们当丫头吧。东宫来了新人,省得再派人手了。”
太子听了,正和他意,于是说:“那孙儿就听皇祖母的,将她们交由东宫里的嬷嬷调教,以期侧妃们来了,好尽心的侍候她们。”
梁太后突然觉得太子好说话的厉害,实是说不出的怪异。
之前没娶魏芳凝的时候,就一个通房也不收,这突然说什么是什么,让人心里毛毛的。
太子这时候冷不丁地问:“父皇,儿臣有一事,想要请教父皇,还望父皇明示。儿臣也好收拾东宫。”
乾武帝不解,问:“何事?”
太子站起身来,冲着乾武帝躬身说:“儿臣想知道,父皇还有皇祖母想要为儿臣纳几位侧妃,儿臣也好让人打扫房舍。还有,是同时进门,还是先后?”
乾武帝愣住,他准备给太子纳侧妃,事先并没想过几位的事。
但梁太后插这一杠子,要只纳一位的话,定然会起争端。但多纳,又如何进门?梁太后定然不会答应她的人选后进,但乾武帝也不想落了先机。
也许先进门的,就得了太子的眼呢?
乾武帝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先问梁太后:“不知道母后对于太子侧妃,意中有几位?”
没等梁太后说话,太子却先说了:“皇祖母心疼孙儿,多选几位吧,到时孙儿亲自挑个漂亮的。纳妾纳色,孙儿喜欢漂亮的。”
梁太后笑了,指着太子语带着宠溺说:“看看,这哪里是储君应该说得话?好,皇祖母一定给你选漂亮的,不过哀家不管,到时你一定要最少挑两个。”
378 献计
太子面露喜色,说:“那孙儿在这儿就谢过皇祖母了。但到时万一孙儿挑多了,皇祖母就当心疼孙儿,就都赐给孙儿吧。”
梁太后闻言笑出声来,说:“哀家倒没什么意见,只是要么你得多收拾房舍,要么你父皇给你选的,可就要缩减了。”
太子但笑不语,拿眼睛去瞅乾武帝。
乾武帝也狐疑太子一反常态的态度,忍着心中的不快,强撑着笑脸说:“太子是储君,一下纳太多的侧妃,会被人非意。再说侧妃为副妃,不宜太多。不若太子一次纳两位侧妃,四位妾,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虽然乾武帝没有直说,但为了平衡起见,这是每人选三位的意思。
梁太后也深觉得乾武帝的话有道理,虽然她想将东宫拿女人给添满了,但真是不能一下太子。只要太子肯纳,将来徐徐图之,不急于一时。
点了点头,梁太后说:“那这事就这么说定了,后天估计逸魏姨娘的事也有了结果。”
说到这儿里,梁太后瞅着太子冷冷地在心底发笑,就差没说“太子如若有那机会的话,才能纳侧妃。”
忍住了心里的话,语气颇淡地说:“到时哀家将人选送到皇后哪儿,由着太子自己挑。皇上放心,身家背景,自是能配得上太子。”
乾武帝与太子都无异议,梁太后见目的达到,便就起身离开。
只是头走之前,梁太后到底还是对太子说:“太子倒也是心大的,也不知道是对自己的手段有信心,还是果然没做过。单这分镇定,倒是让哀家刮目相看了。”
太子表现恭谨,拱手躬身说:“谢皇祖母担心,孙儿身正不怕影子斜,后天自见分晓。”
梁太后冷哼着甩袖而去,与刚刚的神情,简直就似换了个人。
跟着乾武帝的太监熟门熟路地将椅子换了,乾武帝才坐回龙案的后面,面带不悦地责难太子:“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太后的意思你难道不懂?朕的后宫如何,你还看不出来?”
太子不紧不慢地解释说:“父皇误会儿臣了,皇祖母的性子,父皇定然了解,若是儿臣不答应,难道皇祖母不会逼迫父皇?儿臣不想让父皇为难,才那样说的。再说不过是女人嘛,纳进东宫,皇儿躲着她们就是了。”
而实际上,太子并没有与乾武帝说实话。对于躲不过的事情,苦苦拒绝,其结果还是一样,不若痛快答应,然后再想他法。
但若太子这样说了,乾武帝也会多心。
因为太子之所以会这样痛快地答应纳侧妃,也是因为知道这事最终是躲不过去的。
而他之所以答应纳,是因为已经想好了应对的办法。
太子心上面上,全都笑开了花。希望到时候,乾武帝与梁太后别太惊讶才好呢。
乾武帝深看着太子,倒也看不出别的意思来,最终算是默许了太子的这一说法,转而关心起魏云微的事来,说:“你跟朕说实话,你是不是知道逸魏姨娘肚子里的孩子是谁的?”
太子实话实说:“儿臣倒也没查,但逸王府门禁森严,这事只要猜就能猜得出来。逸王叔的庶子,几个成亲了的没机会,没成亲又够年岁的,也没那胆子。算来算去能做,又有机会的,就只逸王世子和施璋了。”
乾武帝深以为然地说:“朕也是这样想的,昨日在这里,看着施璋倒也不似做下这事的人的反应。”
父子两个同时说:“逸王世子!”
说完,乾武帝笑了,颇有些幸灾乐祸:“难怪你会提议让沈卿几个一同办案,两位梁大人只怕也难以力挽狂澜。”
太子提醒乾武帝说:“只是这样一来,儿臣担心皇祖母会闹着让逸王叔回来。”
乾武帝低头不语,他也不想让逸亲王回来,逸亲王回京,梁太后就更加肆无忌惮不说,逸亲王本身,也不是个安分的。
太子试着提示说:“父皇有没有想过要动梁家?”
乾武帝叹气,无奈地说:“你还是太小了,朕能不想动?但梁家根基已深,根本就无法撼动。”
太子却不以为然,说:“其实也不尽然,就看皇上想不想动。”
乾武帝皱眉,并不怎么相信太子的话,所以问得有些漫不经心:“你有什么好办法?”
太子笑了,说:“儿臣倒有一计,就看父皇乐不乐意了。母后的同母兄是梁礼,而逸王妃的同母兄是梁祖,不同胞而同心,一来是皇祖母,再有一个,母后无子罢了。利字当头,若间也不是间不得的。”
乾武帝听了太子的话,才提起兴趣来,神色一正,问:“依你的意思呢?”
太子说:“三国魏明帝登位,对司马懿明升显位而高高供起,父皇何不一效?梁家辅佐皇室几代,现已经封王,本已经位极人臣,但人心难添,难以餍足,父皇若做个实封,再来个又王,准许梁家去封地呢?不知梁家会如何?”
长子梁礼将来承赵王,次子再封一王,这本无话说。但二王谁去封地做那土皇帝?大周自开国以来,封王无封地,都是在京城居住。
而到封地之后,治一地方的军政大权,那简是人臣之极至了。
这招离间计,简直是绝了,乾武帝猛地抬头瞅向太子,心下自前就有的警觉,又在心底泛开来。
由于今天不是上朝日,有事的大臣开始陆续入宫,太子告辞出去。
他今天应该去沈家练武,对于魏云微的事,太子从头到尾都没有打听一句。沈家的练武场,是沈府后院最大的一片空场。
教武功的师傅,是跟着沈家人出生入死的汉子,由于身体原因,不再能上战场,便就跟着沈建宾来京上,锻炼太子与沈四、沈五两个。
太子进到沈家,就发现沈五没在,沈四则黑着脸。
不用问,太子也猜着沈五去哪儿了,想了想,不顾沈四不高兴,说:“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早晚会漏的,到时候可就不好收拾了。你是他兄长,还是给他想个办法吧。”
379 得意
到底还是自己的弟弟,沈四对太子说:“你平时鬼主意最多了,这时候你说怎么办?我现在是半分办法也没有,就是我想盯着他,也得他让我盯才行。”
太子将头摇得如拨浪鼓,然后有些讪笑地说:“别说五弟,就说你自己吧,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从之前,就喜欢上晋安,那种心情不用我说?五弟就没挣扎?这情字啊,最难过的了。”
沈四看着太子在哪儿说风凉话有些生气,对太子没有半分尊重,没好气地说:“你说现在要怎么办?老五越陷越深,之前还会听我说他,现在连听都听不进去了。”
太子瞅着沈四,不确定要不要实话实说,想了又想,才说:“你有没有想地成全老五?”
沈四瞪着眼睛说:“那怎么可能?我娶晋安,已经勉为其难了,你想老五娶万宝的话,我爹哪儿就不可能。”
思来想去,太子说:“其实也有可能,那就是与沈家脱离关系,我估计要真到了那一步的话,只怕沈爹会将老五逐出家谱。你将这个说与老五听,让他自己做出选择。”
万宝公主是逸亲王的嫡女,是他俩个永远跳不过的一道鸿沟。
沈四的心情越来越沉重,但自来是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世上谁人能过得了美人关?
太子想得比沈四长远,与其劝介分手,不若直接告诉沈五,万宝不是一定娶不到,但要付出的代价,看他舍不舍得。
到了下午,太子提早地离开沈家,赶着回东宫,与魏芳凝说纳侧妃的事。
太子还以为他要费好大的一翻力气,才能让魏芳凝不生他的气。毕竟他可就着拍着胸口表示,他不会纳别的女人了。
但令太子没有想到的却是,魏芳凝听了之后很平静,只是淡淡地说:
“其实我也仔细想过了,你要是坚持不纳侧妃是不可能的,但主要是看你的了。若是你喜欢她们,那我即使是八十岁了,也是会跟你和离的。就是和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