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娇-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太后娘娘又步步紧逼……”
说到这儿,太子垂着脑袋,却又抬起眼睛,似是偷觑,又似探看、又似顾忌身边有人,再不肯往下说。
乾武帝不疑有诈,摆手让人全数退了出去,但对太子却也不是全然放心,问:“你有什么法子淡防说出来听听。”
太子颇为迟疑,吞吞吐吐地不肯痛快说出来:“儿臣怕父皇觉得儿臣不够友爱,太过无情。要不然父皇容儿臣些时日,再想一想,若许能想出好法子来,又或许番国正好有王子年岁相当,来求婚也说不定。”
乾武帝简直气得还想拿折子砸太子的头。
太子此时的行径,简直就好像拿着一根看似有肉的骨头,逗弄小狗。
自然的,乾武帝是没感觉到,要不然就真要出现流血事件了。
可惜的是还没等到乾武帝继续问出来,外面太监已经在喊:“太后娘娘驾到!”
得,这下什么也不用问了。太子和着乾武帝爷俩个急忙出去,迎接梁太后的到来。
梁太后被无上长公主,还有逸梁王妃轮番折腾,此时的气色自然说不上好,本来梁太后就不胖,这一下就更瘦了。脸颊凹陷,眼睛因为睡不好而布满了血丝,整个人看起来越发尖刻难以说话。
乾武帝先一步迎上前,躬身说:“儿臣见母后,母后可好些了?”
太子后一步也连忙行礼,说:“孙儿参见皇祖母,皇祖母万富金安。”
边上的大臣、太监、宫女也是跪了一地。
梁太后的心情,抑郁难当,乾武帝还好,最近也瘦了不少。太子再装得心情不好,但那红润的面色,还是刺伤了梁太后的眼睛。
许多时候,不用做什么。
301 巧啊
只要好好的,对敌人来说,就已经是伤害了。
所以太子什么也不用做,顶着他那张红润的俊脸,梁太后就已经恨得牙痒痒的。
每天都会来一回的吵闹,一点儿新意都没有。投入的,大概也只有梁太后。乾武帝是敷衍,因为根本就不可能答应,而太子则尽心地做一个面对祖母、父皇吵架,痛心疾首,帮不上忙的太子。
乾武帝不肯答应梁太后,劝说:“母后,这事朕已经说过多少回了,染衣当着众人的面,吵着说要嫁太子,若儿臣赐婚给璋哥儿,像什么话?皇家威严何在?兄弟情谊又何在?”
其实梁太后想要直接下懿旨,只不过乾武帝防着梁太后这一招,直接发话,若是梁太后跳过乾武帝,他就将施璋送到逸亲王哪儿去。
梁太后心疼孙子,所以才会这样跟着乾武帝磨。
听了乾武帝的话,梁太后简直气到浑身乱抖,吼着说:“哀家知道你不想让染衣嫁给璋哥儿,不过是防着驸马与逸亲王走近罢了。好,皇上不答应是吧?”
听着像是想出什么办法来,整治乾武帝了。
而乾武帝的痛处是什么?
太子就差没将耳朵立起来,一面高度警觉在听梁太后往下说,一面快速地转动自己的头脑,即使不帮着乾武帝想对策。也总是要有备无患的好。
在平准阁里,梁太后是坐在龙案后的人,而乾武帝则陪坐在下面,太子则只能站着。
拿起龙案上,刚上来的热菜,梁太后抿了口,放下茶碗,瞅着龙案上的奏折,梁太后冷笑,然后好好的茶碗便就倒了。
乾武帝几乎是自然反应,做了个扑救的动作。但很快回神,重又坐好。
太子则动也没动,立在哪儿,像一根没有生命的柱子。
梁太后鄙夷地说:“皇上比不得先帝,就现在看来,连太子也比不得。”
乾武帝的脸色,可想而知。
一直装傻地太子,看着龙案上四流的茶水,这时候不紧不慢地笑说:“皇祖母没有看出来,这是因为父皇一片孝心,担心皇祖母会被烫着?”
这时候,太监上来,连忙收拾龙案,抢救上面的奏折。
梁太后瞪向太子,说:“倒是牙尖嘴利,这样说来,你倒是个没有孝心的。”
太子躬身给梁太后行礼,说:“皇孙不敢,不过是远近亲疏罢了。父皇见热茶倒了,一心怕皇祖母受伤,看也不看,而孙儿不过是眼睛快了些,看出茶水半点儿没有碰到皇祖母。”
说完,太子转移话题,问:“皇姑去了母后那里,这几天由于避嫌,孙儿也没去看望表妹,也不知道染衣表妹可好?”
梁太后本来就是没事找事,经太子一提醒,才想起正事来,也管不得太子是不是别有用心,说:
“如果皇上不想让染衣嫁给璋哥儿也行,但不许和亲,若有外族来求娶,就让晋安去好了。沈四郎哀家看着也不错,不错改由染衣嫁。正好近在眼前了。”
太子差点儿没笑出声来。她还真当沈家是泥捏的?你想将许染衣嫁过去,就不怕沈建宾带着儿子跑回边关造反?
以着许染衣的风评,这个绝对有可能。
乾武帝的脸是越来越黑,他万万想不到,梁太后憋了这么多天,居然想出这个办法来。终是忍不住吼道:
“母后别忘了沈太夫人还活着呢。依着儿臣对沈太夫人的了解,若是朕真的下了这道圣旨,或是母后下懿旨的话,沈太夫人绝对会将那旨给撕碎送回宫里的。”
梁太后笑得别有深意,说:“不是还有太子妃呢?她这表嫂帮一下表小姑,也是应该的吧?”
果然谁都不是傻子,不能直接将太子拉进来,将魏芳凝拉进来,也一样能让太子头疼。
而且梁太后的这个提议,却也觉得可行。
只要将许梁衣的真实身份告诉给沈建宾,两个都是女儿,嫁谁其实没有差别。更何况还能将太子拉进来。乾武帝可是一早就看不惯太子,没事人一样的。
以着许染衣的行为作风,沈家不会容易答应。让魏芳凝去劝动沈太夫人,不要管沈家的事。
成了的话,挑拨了沈太夫人与沈家的关系,不成的话,就是挑拨不了太子妃与沈太夫人的关系,多少也能让沈太夫人寒些心吧?
嫁出去的女儿,向着夫家。这是全天下父母,觉得养女儿吃亏的原因。
所以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吵了这么些天的娘俩个,瞬间都不用交换言语,便就已经快要站到一条战线上去了。
由于太子站在了乾武帝身后,所以乾武帝看不到太子的反应,但太子也看不到乾武帝的反应。
倒是梁太后说完,眯着昏花的眼睛,认真地看着这对貌合神离的父子,像是怕错过什么。
太子却抢在了乾武帝之前,慢悠悠地说:
“皇祖母大概忘了一件事,沈五可是与表妹生日相差无几,要依着孙儿看,与其将表妹嫁给沈四,不若嫁给沈五吧。孙儿回去,会让太子妃回家劝沈太夫人的。庚帖什么的,孙儿一会儿就出宫找沈爹要去。”
说到沈五庚帖的时候,太子故意咬了下重音,然后吃吃笑了两声。
梁太后没明白什么意思,乾武帝被笑得有些心里发毛。
果然是不做亏心事,就不怕鬼叫门。而做了亏心事的乾武帝,颇觉得有一种秘密被人窥视了的感觉。
梁太后之所以想要让许染家嫁沈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要快点儿结束这件事。
因为沈四与晋安公主的婚事,就在近前了。
嫁沈五的话,按着俗情,就要间隔一年。时间长,许染衣的性子,梁太后还是知道的。怕会再出什么意外。
梁太后面上有所松动,却又有些不甘心。
太子微笑,再接再厉地又说:“再说若是换了晋安,孙儿觉得母后不会高兴的。毕竟晋安可是母后的心尖,又是父皇的嫡长女。说起来还真是奇怪,皇姑的生日与父皇相近,染衣表妹的生日居然与沈五相近,还真是巧啊。”
302 丢下
=?{??+?b'?y?????2??f?b??*??y?i?t??0?xm…?v6q??世上任何巧事,都是有意为之好不好?
太子提到皇上与无上长公主,所以梁太后立时心里紧张起来。虽然隔了四十多年,但到底还是有些心虚。
沈五与许染衣放一起,乾武帝便就也跟着心虚了起来。
因此上,太子答应得倒是痛快,但乾武帝立时倒戈。许染衣和着沈五可是只隔了十多年,要是有人察觉出什么来,那可是很容易查的。
设个屏障,太子自然就要为乾武帝解围。他自己才能也如愿地过了这关。
太子一惯是聪明的,知道如果将别人的路给堵绝了,那么自己也不会有路可走。
一个人之所以会做垂死挣扎,是因为有活的希望。如果绝望了,那么就有可能出现,拉着别人当垫背的事情。那样的话,事情可就不怎么美秒了。
太子能够在几方的夹缝里,寻求到生存与成长的机会,那不是一两次的侥幸能办到的。
更何况,太子的实际想法却是,许染衣即使嫁沈五,他也并不赞成。
所以说完那些话后,太子立即将话峰转过来,给乾武帝搭梯子,说:“不知道皇祖母是怎么看的,依着孙儿对染衣表妹的认识,与沈家弄不好,弄成仇可就得不偿失了。多少家,因为亲家不成,最终反目的。”
梁太后不为所动,她抛出这个问题,虽然也小有期待,但绝对也是想让太子跟乾武帝起嫌隙。因此上,梁太后不冷不热地说:
“不会是太子不想让太子妃出面吧。哀家也知道,沈太夫人性子刚强,不好说话。太子,不是哀家说你,娶妻娶贤,要知道为夫君着想才是。依着哀家观察,太子对太子妃太过容忍了。”
太子不会在言语上逞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可以反驳。条件不允许,他也不介意别人以为她是妻奴,管不了媳妇。
听了梁太后的话,太子并没有辩解什么,只是有礼地给梁太后行礼,然后不紧不慢地说:
“孙儿谢太后娘娘指点,孙儿也知道这样不好,有时候孙儿也会自己反省,可能是新婚期,所以对太子妃会有许多的忍让。但若是皇祖母坚持的话,孙儿愿意回去说服太子妃。孙儿只是怕到时候,染衣表妹将事情做绝了。”
乾武帝也没有让太子失望,这时候也急忙说:
“太子说得十分有礼,要是母后真做这个打算的话,还是先说服了染衣才行。依着儿臣看来,长公主和驸马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反对。沈家那边也可以让太子妃出面,儿臣担心的,还是染衣这边会出问题。她痴迷太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梁太后心里烦躁,却又找不出话来反对。毕竟太子与乾武帝说的,十分在理。
最为关键的,便就是许染衣不听话。完全谁的话也不听。
宠坏了的孩子,简直是比疯子还可怕。
梁太后揉着眉心,想发火都没处发去。看乾武帝,乾武帝没说反对,看太子,太子则一口一句回去会劝太子妃。
本来提这样的要求,是想让乾武帝跟太子为难。
可结果,最终为难到的,却是她自己。还能有比这,更让她糟心的事?
乾武帝见梁太后难得的,比往日里看起来好说话。
大概也是这些日子,消磨了梁太后的怒气,又或是刚刚的谈话,让梁太后心性有所松动。总之乾武帝见着机会,不想就此白白地放过。
乾武帝适时地说:“儿臣知道母后心疼染衣,朕也同样心疼她。”
太子心想,那是,她你女儿,本来就缺孩子,自然心疼了。就是跟着皇权比起来,父女之情也就可有可无。这时候,太子知道,他只要垂手立着不出声就行。
乾武帝继续劝说,目的很简单,他也想要将许染衣远嫁。
就刚太子的话,让乾武帝没由来的,心下忐忑,怕事情会弄出不可收拾来。
只有将许染衣远嫁了,她才会消停。只有她老实了,没人注意到,那么她的出身,才有可能是永远的秘密。
乾武帝都不敢想,要是梁太后知道,他跟着许行书一起,算计无上长公主,梁太后会如何。
整个大周,就是瞎子聋子,也知道无上长公主在梁太后心中的地位。
乾武帝尽量放慢了语气,使听起来更加的动听一些,也不至于太多的泄露自己的心情,说:
“染衣性子不好,是个不达目的不死心的人。若是她对太子能死心的话,在梁府上,也不会做出那种事来了。后来朕曾让人去审过染衣的丫头,当时染衣是想让人将太子引过去。母后想一想,若是将染衣嫁进沈家,她再做出些事的话,结果会如何?”
这事,梁太后也知道,只不过她先择性地不提。但不提不代表不存在。
梁太后闭了闭眼,终还是不肯认输。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