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夫-第3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了,不忘问候兄嫂,以及家中的情况,显是写信之时还不曾听说到和脑庥觥
“二爷的字儿倒是大有长进。”秦嫫略识得一些字,此刻立在冯霁雯身侧,随口说道。
冯霁雯禁不住笑了。
这信上的字写得工整隽秀,固然是不难看的,可一笔一划间分明是出自女子的柔腕。
十有八九是和琳口述,半夏代写的。
“太太可要给二爷回信吗?”秦嫫问。
冯霁雯摇了摇头。
“他必会留意打听着京城的消息,这会儿大约已经知道大概了。我再回信去,待十来日送到他手中,到时还不知又是什么不一样的情况——”
当下之境,十日的光景,足以发生太多的变故。
冯霁雯将信交给小仙,让她送去书房收好。
小仙刚退至门外,就迎面遇到了小茶。
她刚进门就禀道:“太太,福统领又来了。”
站在院中等着的福康安闻言即是狠狠皱眉。
什么叫……他又来了?
说得他好像很乐意往她跟前跑一样!
他明明是非正事绝不轻易露面的——
“福统领,我家太太请您进来。”小茶跑出来回话。
福康安背着手走进堂中。
“……”觉察到他分明是瞥了自己一眼的,小茶满心疑惑地瞪了瞪眼睛。
冯霁雯已在堂中落座,小醒提了热茶过来。
“可是有什么动静?”
连日来的相处,冯霁雯与福康安之间已达成了一种无声的共识,她先前托他帮着留意宫里的动静,这几日他便总是一有些什么风吹草动就会第一时间通知她。
而自前日的一次谈话间,冯霁雯隐约察觉到他似乎对金家有着极重的敌意。
这种敌意显然不单单是来自他曾经的初恋女神的欺骗与幻灭所带来的影响。
冯霁雯猜测他许是得知了兄长福灵安之死的内情。
只是傅恒府向来只忠于皇上,不涉党争私斗,他便也未在明面上发作——
若真如此,他倒是长进太多。
虽然心有揣测,但冯霁雯也并未多问。
她近来绷紧着精神,一时一刻不敢放松,是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景仁宫身上。
“今日十一阿哥奉旨进了宫探望太后。”福康安接过丫鬟递来的茶盏,握在手中,看着冯霁雯说道。
“奉旨?”冯霁雯敏锐地抓着重点。
588 佛系心态的老阿姨
皇上召其进宫,看来气是消了不少。
“嗯。”福康安点头,又道:“不过也没什么稀奇的,听说是太后病重,皇上特地召了皇子皇孙们进宫,格格们也往寿康宫去了。”
“皇上向来孝顺,为了讨老人家开心,今晚晚宴过后还命人安排了太后最喜欢的戏班子进宫热闹——嫔妃们也是要作陪的。”说到此处,他又补了一句:“唯独嘉贵妃未准前往。”
暂时是抱定了主意冷着景仁宫了。
如福康安所言,乾隆重孝道,此举确实不包含其它值得琢磨的用意。
“景仁宫近来除了去养心殿献殷勤之外,明面上倒是没什么动作。但暗下联络党羽是必然的。”福康安说:“只是他们自有他们的门路,加上有心避人耳目,这就非是我们能轻易探听到的了。”
冯霁雯点头。
“看来还得继续盯着,尤其是今日十一阿哥进宫,须得多加留意些。”
只能尽可能地抢先知道一些动向,才不至于到时出变故时太过于被动。
或许也可以说,她眼下除了这些,什么都做不了。
相较于前些日子的步步为营,眼下让她这般等,反倒觉得熬人。
“爷我自然知道该怎么做,还用得着你来交待么?”福康安如今尤其见不得冯霁雯这幅‘装大人’的模样。
说着,便斜着眼睛看了她一眼,满脸的嗤之以鼻。
冯霁雯忍着没回他一记白眼。
不管他是不是想借此事推倒金家,到底忙是真正帮了的,且看得出发自真心实意,单念着这份恩惠,就由着他耍些孩子气吧。
冯霁雯平和地笑了笑,笑容中带着老阿姨独有的慈祥,显得满脸佛系。
福康安则忍不住更加地嗤之以鼻起来。
嗬!
她还越装年纪越大了!
……
寿康宫内,宫女太监的身影忙碌地来回攒动,时有妃嫔福晋们的说笑声传出,确是少见的热闹。
加上老太后今日精神尚可,竟难得地没有说胡话,一阵阵“老祖宗这必然是要大好了”的喜气话传到耳中,就连龙颜都难得地舒展了一些。
待到掌华灯的时辰,一群人用罢晚宴,便由宫女们指引着移步去了西苑听戏。
太后也乘着凤辇,由两位妃子陪同亲去。
西苑是早年太后的身子尚算康健之时、皇上为了给太后祝寿而专程命名匠新辟建出的一处园子,园内遍植奇花异草,高阁华亭错落,挖渠引流,又有不远千里寻来的太湖石作景,此中耗费堪比偌大的御花园。
戏台便搭建在这里。
天气已经转暖,女眷们披着一件薄薄的锦忴坐在亭子里听戏已不觉得冷,而太后体弱,仍然要烤着火盆,揣着金丝手炉。
和恪偎在她身边,左右作陪的是已上了年纪的愉妃,和十一福晋富察佳芙。
愉妃仅有过一子永琪,只因其英年早逝后,她生生受了打击,愈发不爱同人争抢,时间一长,性情就沉淀的十分平和,倒很得老太后欢心。
至于富察佳芙能在此作陪,明眼人皆看得出是沾了娘家的颜面,其父傅恒刚过世不久,皇上体恤傅恒府,便处处都有着照拂。
但富察佳芙生性就不善言辞,约是最近过得很不顺心的缘故,此刻一张脸苦着,情绪全写在了脸上,还时不时地走着神,倒显得极不应景。
与永璇坐在一处的永瑆见她这般‘不争气’,早已气得不行,但碍于人多口杂,他今天又抱定了主意不能再惹皇上生气,故而并不好说什么,只能暗暗置气。
“快来额娘这儿,莫要胡乱走动。”
坐在最后头一排的八侧福晋王氏对着长子绵志招了招手,低声地嘱咐着。
她虽得永璇宠爱,又接连诞下两子,但因出身平庸之故,在宫中向来讨不着好,故而此时才能安排坐在了最不起眼的位置。
她遥遥望了一眼坐在前头正与几位妃子谈笑的八嫡福晋章佳氏,待遇同自己是天差地别,但眼中倒也没有太多起伏。
宫中的冷眼她早已习以为常,到底她住在王府里,并不常入宫,便暗劝自己将心放宽一些。
坐在她身旁的是几位位份不高的娘娘。
紧挨着她的一位女子尤为年轻,样貌清秀,不苟言笑。
王氏不曾见过她,只听方才伺候的宫女唤她“惇嫔娘娘”,心里大致有了数儿——应是那位去年父亲被罢了官,举家归乡的汪氏女。
只有几分奇怪她一人独身在这深宫之中,毫无背景,怎也会被册封为嫔?
且也不曾听闻她如何得宠,瞧着也是个寡言冷清的性子,并不讨喜。
倒真有些稀奇。
王氏走神这么一刻的功夫,只见绵志又跑远了,忙差了嬷嬷去追,一时恐生性淘气的绵志胡乱冲撞,倒是再无心思去留意身边的汪黎芸了。
汪黎芸今日穿得格外素净,一身月白旗装,旗头上也无惹眼的点缀,坐在一群衣着鲜丽的女眷当中,反而有些招眼。
乾隆看了她一眼,眼中闪过不明的情绪。
他隐约得知了一些那位在金銮殿上撞柱自尽的丁姓举人与她之间的纠葛。
汪黎芸察觉到他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并不闪躲,依旧坐得端直,目不斜视地盯着戏台的方向。
戏已开幕。
今日要唱的是一出《甘露寺》。
这是《龙凤呈祥》中太后最爱的一折戏,又因请来的是有名的“三春班”,久没这般热热闹闹儿地听过戏的老太后面上愉悦,笑呵呵地说道:“这个唱刘备的刘鹤真恰也姓刘,他年轻时便跟着三春班来过宫里唱戏,先皇曾夸‘响遏行云,使游鱼出听’……再又磨了几年,便成了三春班的台柱了,也是唱了一辈子的戏。”
一旁的愉妃点着头,柔声道:“臣妾虽不比太后这般懂戏,却也听说过这刘鹤真……”
望着戏台的老太后脸上的笑意却逐渐淡了淡。
而后,又忍不住眯了眼睛皱眉。
愉妃见状,循着她的目光瞧了一眼,随即轻声问询:“老祖宗,可是有什么不对吗?”
589 野鸡戏班
在西苑外巡逻的福康安听得园内传出‘咿咿呀呀’的唱腔,下意识地往灯火通亮的园内看了一眼。
四下已经严密地察看过了,并无任何异样。
他抬头间,恰好见到一轮弯月刚升上梢头。
今日本不该由他当值,只是他念着冯霁雯的交待,出于谨慎才特地顶了同僚的当值期,是想留意着可有什么动静变故,而今一切如常,且天色已晚,负责夜巡的侍卫们也已过来接替,他便对手下说道:“累了一整日,待交接罢,都回去歇着吧。”
侍卫们应声下来,他则往园内走了几步,靠在一堵月亮门旁,抱臂站定了。
他打量着戏台周围的情形。
视野顶好的两座亭子里坐着的自然是皇上与太后,下方则是一众皇子们与和亲王。
倒是没见着十五阿哥永琰。
仔细看,也没有和静公主。
想到先前和静公主在养心殿被皇上斥责的传闻,福康安心下大致明白了皇上欲拿胞弟来警告和静公主的用意——
再去看,女眷们按着地位高低分坐在两侧,几位年纪小的皇孙格格还有贝勒们抓着案上的点心水果,或是凑在一处玩闹,嬷嬷和宫女们时不时地稍加制止,不敢让孩子们闹得太过。
因嘉贵妃未有出席,福康安便未过多留意女席,他的目光扫视了一遍之后,最终落在了十一阿哥的位置上。
他今日倒不复从前的肆意说笑,其兄长永璇府上的长子绵志来他跟前闹,他也没有去逗弄,而是塞了一块儿豌豆糕便将人给打发走了。
也不见他同人主动说话,只偶尔侧目去看一眼圣驾所在。
余下的时间,一双眼睛就盯在戏台上,并不挪开。
这般本分,看来是心中发虚,打算将尾巴夹起来一段时间了。
见他拼命想要显得安分,却偏生有几分猥琐怯懦之感的模样,又想到他的品行作风,福康安眼中不禁浮现一抹嫌恶的神色。
他懒得再多看,转身打算出宫。
宫中既然无事,那么他在回府之前再去一趟天牢巡视一番,今日应也就不会再有什么变故了。
想到这里,他的背顿时挺得更直了些。
有他这么心思缜密又不嫌麻烦的帮手,她冯霁雯上辈子真不知是积了怎样厚的福了。
他怎么就没这么好的运气呢?
福康安这厢刚出了西苑,那边太后就使了贴身嬷嬷去圣前传话。
乾隆听罢那嬷嬷的低语,脸色微微变了变。
他不是个多么喜欢听戏的人,今日坐在这里全是一片孝心使然,一双眼睛虽是瞧着戏台上的人影攒动,而心神早不知都分到何处去了。
眼下得以认真去瞧,却也看出了细微的不对来。
戏服行头精致考究挑不出毛病来,倒是“三春班”的标配,可无论大小角旦们一走一动、一甩一抬间,那气力上仿佛总有些拿捏不准。
最紧要的还当是唱腔——没有出错,却也远没有嗓惊四座的造诣境地。
怪不得太后使人来问他是不是换角儿了。
明知太后最想听的是那刘鹤真,眼下显是十分扫兴,他当即差人去传负责此事的内务府总管前来问话。
得了吩咐的小太监赶忙退下。
那边老太后已让嬷嬷扶着起了身。
愉妃眼皮活络,也随之起了身,搀住老太后一只手臂,笑着说道:“起风了,太后受不得凉,臣妾陪着您回去说说话儿,十格儿也同去吧……”
和恪却不懂,她只见得戏台上热闹,一时不愿走,就抬头央着太后:“皇祖母,咱们看完再回去可好?”
到底是小孩子,成日拘在宫中,见着了新鲜的场面未免眷恋。
老太后笑吟吟地看了她一眼,拿下巴微微点了点戏台的方向,讲道:“这戏算不得好,回头皇祖母让人请个好班子来给你唱……”
她话音未落,就见戏台上本该伫立左右的‘孙权’与‘贾华’忽然上前了数步。
老太后气得生生笑了一声。
这越唱越乱的阵势,究竟是哪里寻来的野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