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田园食香 >

第458章

田园食香-第458章

小说: 田园食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俩一前一后回了杜玉娘的屋子。

    屋里只有一盏小油灯,杜玉娘拿出剪刀,熟练的灯剪了灯芯,才坐了下来。

    刘氏知道闺女又是说教,烦的很。

    人家都是当娘的训闺女,到他们家这儿可好,调过来了。

    杜玉娘给刘氏倒了一杯水,“您怎么就那么沉不住气呢!”

    “我就是气不过嘛!”刘氏气得连喘气都粗~重了几分,“当年那些祸事,一桩桩,一件件,我记得清清楚楚。那么大一堆烂摊子,都是我们给收拾的。说好了分家,分得不清不楚,说好了断亲,现在人家又找上门来了。”

    杜玉娘连忙道:“您喝口水,消消气。”

    刘氏拿起水杯来将水喝了个一干二净,重重地将水杯放到桌上,“我能不气吗?我怎么消气?原本以为能把二房这条臭鱼从锅里撇出去,但是现在呢?吃一百个豆儿都不嫌星。”

    杜玉娘绝不知道女人到了一定年纪会有更年期这回事,否则的话也用不着疑惑了,为什么之前说得好好的,此时此刻她娘又钻了牛角尖。

    “娘,咱们之前不是说好了嘛!”杜玉娘起身走到刘氏身后,给她捏肩捶背。

    “他们怎么决定,您都不吱声就得了。不看别的,就看今天二叔拿了参,救了嫂子和小侄子,您也应该想开点。”

    提到这一点,刘氏还真是无话好说。

    “唉,玉娘,你说你二叔那参,是从哪儿来的啊!他说是他自己采的,可信吗?”以前可没听说老二有这么个本事啊!

    “或许吧!您没看我二叔手上有冻疮嘛,兴许真是去了老林子里也说不定。我听说啊,采参可辛苦了,往林子里一扎,一两个月都出不来。深山密林里,毒虫猛兽也多,一不小心,就要丢了小命,也是拿命换钱呢!”

    刘氏扁了扁嘴,不再说话了。

    “娘,您就别跟二房置气了!我瞧着我二叔现在,是大彻大悟了!您就说,换了以前,采参这么辛苦且危险的活,他能不能干?”

    刘氏想了想,就叹了一口气,但愿他是长进了吧!

    与此同时,上房那边,杜安康已经被‘赶’出了上房,杨峥也与他一同出了屋。

    此时上房屋里,只有李氏和两个儿子。

    “好好的,你怎么去了北边采参了?”李氏口气不急不躁的,但是细听的话,还是能听出来带着几分疑虑。

    “那个活,可是不轻省的,你受得了那个苦?”

    杜河浦就道:“娘,我去挖参之前,还跑过船呢,风吹雨淋不说,也挣不得几个钱。遇到河匪,小命也是不保的。”

    “哼!”李氏道:“你怪得了谁?怪得了哪个?”

    杜河浦又道:“说来也是巧了,上回我不是回来一趟吗?走的时候在半路上碰到一个老头,也不知道是饿的,还是冻的,就倒在路边了。我一时不忍,见他还有一口气,就将人救了。这老头可有本事了,他是个采参人,性格有些古怪,不喜欢拉帮结派的进山,自己做单棍撮,就是一个人进山采参。”

    李氏和杜河清听这些,像是听天书一样。

    “我救了他,他也十分感激,知道我无处可去,就问我想不想跟他进林子。”杜河浦只道:“我当时也是无路可走,知道进林子挖参挣钱,就咬牙跟着他走了。”

    这一走,就是一年。

    这一年,杜河浦吃了许多人一辈子都无法想象的苦,他跟着那个老头进山挖参,有好几次都差点把小命交待在山里。最危险的一次,他们挖到了两颗大‘棒槌’年份都在三百年左右,结果被人盯上了,差点死在那些人手里。

    杜河浦把这些危险和辛苦都隐去了,只道:“那老头年纪大了,也赚够本了,要不是为了报我的救命之恩,是不会再进山的。我跟着他一年,得了不少好处,包里这些人参,就是靠着他挖来的。”

    屋里短暂的沉默下来,娘仨谁也没说话。

    过了片刻,杜河清忍不住问,“接下来,你有啥打算?”

    “把参卖了,给两个女儿备嫁妆。”杜河浦就问,“哥,小枝和小碗啥时候能回来?”

 第六百八十八章 骨气

    (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杜河清听了杜河浦的话,不由得暗暗点头。(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总算是知道长进了,知道心疼闺女了。

    “头两天我特意去了一趟,两个孩子还没有放假。”

    杜河浦瞧着李氏,小声问道:“娘,我想让孩子们回来,您看行吗?”

    李氏没说话。

    杜河浦就又道:“我手里这点参卖了,也能换个五六百两银子,我想着姑娘大了,总是要嫁人的,总不能一直在外头谋生活。”那成什么事了。

    “你总算,还有几分当爹的良心。”李氏就问,“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我可以不管你,但是我那两个孙女,我是不会不管的。你要是没个章程,可别平白坏了她们姐俩的前程。”

    在绣纺做工,也不辛苦,每个月还拿着不少月钱。绣坊供吃供住,看在杨峥和胡咸的面子上,胡秀英对姐妹两个也多有照顾。

    李氏只等过了年,就给杜小枝张罗亲事了。

    草稿她都打好了,就等着跟老大家的说一嘴了。

    谁想到这个时候,杜河浦就回来了。

    “娘,那是我亲闺女,我还能不疼她们?”杜河浦眼眸暗了暗,道:“以前我就是个浑蛋,我知道错了,现在我是真心替两个孩子考虑。”

    李氏没说话。

    杜河清在一旁看不下去了,他笑着打圆场:“娘,老二现在跟以前真不一样了。您是没瞧见他挖的那参,都快成形了,少说也有一百多年了。人参是那么好挖的嘛?往老林子里钻,一不小心就是要出人命的啊!他现在知道好歹了,也不怕辛苦了,还怕将来日子过不好吗?”

    “你这是替他说话呢?”李氏惊奇地问:“怎么,你不记恨他了?”

    杜河浦只觉得脸上烧得慌,缩着头装鹌鹑。

    “娘,要说不记恨,那不是说假话吗?”杜河清道:“想想当出那些事,一桩桩,一件件,他杜老二就没办过一件明白事。幸而我爹不在了,老爷大要是还活着,非活剐了他不可。”

    杜河浦双眼通红,“大哥,我,我知道是我对不起你……”

    “现在说这些也没有什么用。你是混蛋,眼睛瞎,看不出他们那对母子的卑鄙手段!我虽替你说话,但也不是把过去的事情都忘干净了!当初杜安兴要把我们玉娘嫁到那个有狂躁症人家的事,我要记一辈子呢。”

    杜河浦点了两下头,嚅了嚅唇,半个字也没说出来。

    杜河清见他不说话,就道:“死者为大,不管咋说他姓杜,即便做了再多的混帐事,也是生前的事。人都死了,我难道让他曝尸荒野,又或是死无葬身之地?”

    “大哥。”杜河浦扑通一下跪到了地上,泪流满面。

    直到今时今日,他才知道,家人待他,是真的好啊!

    张氏那个搅精,说的都不对,都不对。也怪他自己耳根子软,听信了那个婆娘的话!

    还有儿子,是他从小没有教育好,任由张氏对他溺爱,甚至还觉得占了大房的便宜,是能耐,是本事!

    他大错特错啊!

    “之前的事,我不想再提了,只说以后。”杜河清见到自己兄弟这个样子,心里也不是很舒服,兄弟俩从小一起长大,血脉亲情,不是说断就能断的,

    杜河清把杜河浦扶起来,很郑重的跟他说,“今天你救了安康媳妇,救了我孙子,之前的事,就让它过去吧!”说完,还伸手拍了拍杜河浦的肩膀。

    杜河浦老泪纵横,连身子都站不直了。

    李氏之前话说得狠,到了这会儿,也是抹着眼泪的。

    儿子到底是她生的,她一辈子就留下这两滴血脉。刚分家那会儿,她愁得日日愁不着觉,整日都觉得老二一家子的事情,就是她的责任。

    是她没有教管好儿子,让不贤之妻进门,这才有了后面那些祸事。

    她本想着,两兄弟分开住,妯娌见面的机会也不是很多,过年过节的,谁也不会因为一点小事撕破脸,挺一挺,等孩子们都大了,各自成家,也就好了。

    那时候张氏贪婪的嘴脸还没有那么明显,杜安兴还是个勤奋上进的好孩子。她不曾想,那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有朝一日,会变成一只豺狼。

    她作为一个大家长,如何没有责任?

    不光李氏这样想,连杜玉娘都把这条拎出来劝刘氏。

    “……祖母嘴上没说,可是不代表她心里不会想!她不是偏心我二叔和二婶,只是那时候我二婶贪奸耍滑,我二叔耳根子又软,实在没办法,才会找出这么一个平衡的办法。”

    事实上,刘氏也知道这些道理。

    “娘,凡事想开点,没有张氏和杜安兴的撺掇,我二叔那个人,还是很好的。只看他今天救了我嫂子和小侄子的份上,您就不要生气了。每个人都会犯错,您总得给别人忏悔和赎罪的机会吧?”

    刘氏挥了挥手,“行,不生气,不生气,我生气有用吗?”

    母女俩就这么坐着,刘氏突然响起来:“我去看看你嫂子,你说这大半夜的,行了,你要是没事,早点歇着,明天就有定断了。”

    刘氏去产房看了田氏,这会儿田氏还没醒,但是睡得很安稳。

    刘氏就让王莲花去休息。

    王莲花只说:“奴婢不累,在这儿陪着您好了。”

    “要不你去熬点红糖小米粥吧,再煮几个鸡蛋,我这媳妇可是遭罪了,等她醒了好早点吃。”

    王莲花十分羡慕的说道:“您可真是一位好婆婆,大~奶奶是个有福气的。”

    “身为女子,本就不易!”刘氏颇有感触地道:“在家千好万好,出门子嫁到婆家,就是婆家的人了。小心谨慎的过日子,就怕自己有了什么疏忽,让老人挑出毛病来,都是当媳妇的人,将心比心吧!”

    这番话,其实是当年李氏跟她说过的。

    刘氏说到这儿,不由得想起这些年自己跟婆婆李氏相处的点点滴滴,想着老太太对她宽厚,从来也没挑过她的错处,为难过她,心里那点不情愿,也就又淡了许多。

    到了后半夜,田氏醒了。

    死里逃生一回,她算是活过来了。

    刘氏嘘寒问暖,忙让人把小米粥给她端了过来。

    田氏喝了红糖小米粥,吃了鸡蛋,方才觉得精神好了一些。

    刘氏轻手轻脚的把小孙子给抱了过来。“瞧瞧这东西,生得好极了,比他两个哥哥都重。”

    田氏很欣慰,孩子无事就好。

    “可是把我吓坏了。”

    田氏忍不住鼻子发酸,产婆出去问保大保小的时候,她还醒着呢,听得清清楚楚。

    多亏了是嫁到这样的人家来了。

    “娘,孩子吃过东西没有。”

    “排了一宿的胎便。给喂了水,一直睡,好带着呢!”刘氏让田氏多休息,多躺着,“把眼睛闭起来,等你出了月子,孩子有你看的时候。”

    田氏迷迷糊糊的又睡了过去。

    上房那边,也谈完话了。

    杨峥也回了屋。

    杜玉娘还没睡,但是瞧着精神有些萎靡。

    “你怎么没休息?”

    “睡不着。”杜玉娘给杨峥打水洗脸,“这一天,太惊心动魄了。”

    “眼瞅着天都亮了,你快休息一会儿。”

    杜玉娘帮杨峥脱掉外面的厚袄子,十分担忧地道:“也不知道我祖母那边到底是怎么想的。”

    “你劝别人的时候,头头是道,这会儿却又忧心起来。”杨峥擦了脸,道:“快去休息,别想那么多。”

    杜玉娘也不与他争辩,就钻进了被子里。

    没过多久,杨峥也钻进被子里,拥着杜玉娘沉沉睡去。

    第二天,全家人几乎都起得比寻常晚了一些。

    面馆还是照常开,杜安康看了一眼媳妇和儿子,就去前边准备食材去了。

    杜河清倒是不着急往前边去,而是去厢房看了杜河浦。

    哪知道人早不在屋子里了。

    他出去一瞧,却见杜河浦在后边劈柴呢!

    “起这么早?”杜河清挺意外的。

    “习惯了!”杜河浦举起斧子,动作利落的劈柴,一斧子下去,胳膊粗细的柴就成了两半,“跑船时候练就的本事!”

    “船上还用柴?”

    杜河浦就道:“多数不用的,可是下了船,就少不得用得多一些。”

    很多过往,杜河浦只字不提,但是杜河清听得出来,他是颇为辛苦的。

    “你真想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